理财教育从娃娃抓起
世界上第一个拥有10亿美元的富翁小洛克菲勒在谈到让孩子记帐时说:“要孩子懂得金钱的价值,不要乱花乱用,把钱用在益处。”而这些恰恰是我们现在家庭教育所忽略的内容,也是我们的孩子所缺乏的品质和素质。
学龄前的孩子对金钱的认识十分有限。他们大多以为我们的钱是来自杂货店里的收银小姐,或者认为父母口袋里的钱,就像是魔术师变出来的彩色领巾一样,一条接一条地、永远花不尽。他们也不懂得储蓄。如果你对一个3岁大的孩子说,让他把他的糖果从中午留到晚餐后吃,你甚至告诉他:“如果你等到晚餐后再吃,我就准许你晚点儿上床睡觉,看你喜欢的电视节目。”他还是很可能在下午把糖吃光。
实际上学龄儿童的能力仍不足以学习储蓄,做父母的又该如何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金钱态度与习惯呢?
不少育儿专家纷纷告诉父母,当孩子尚不明白金钱的必要性以及价值时,下面的培养方法是极其重要的。
购物中的理财教育
纵使有时会搞得一团混乱,令人气恼,但是和孩子一同购物,对他们而言是种很棒的学习体验。虽然孩子还太小,无法了解金钱的价值,但是他们会开始看到,把那一张张有颜色的纸和一个个闪闪发光的圆形金属,交给商店老板就可以“买”到某些东西。这是孩子意识到金钱为交易媒介的开端。你还可以叫孩子把买报纸的一块钱交给商店老板,并且要他接下找回的纸钞和零钱,让他借此参与交易。
别把金钱与爱划等号
我们生活在一个许多父母不能长时间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时代——因为我们每天工作8个小时以上,或者已经离婚而不和孩子同住。分开的罪恶感使得父母掏出许多钱或是买礼物给孩子,当作思念的替代品或说:“我爱你”的一种方式,使得孩子把爱和“物品”联想在一起。
当然,礼物是关爱的表现,但不是替代品。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拥抱、共度的时光及温情是孩子心理健康的基石,而这健康的心理在日后会转变成对金钱与所有权的正确观念。要明白你是孩子仿效的对象,婴儿和幼儿会模仿我们的动作和反应,因为在他们眼中的我们并不是真实的我们,而是世界上最聪明、最无所不知的人,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所以,千万别让孩子从小就认为爱就是“礼物”,是用钱可以买到的。
金钱的最初培养
塑造孩子的金钱观,并不是空洞无物的说教,而是把生动有趣的活动参与其间的结果。依照孩子的天性,父母可以从以下几项入手,培养孩子对金钱的认识能力。
购物中的学习 带孩子上超级市场时,给孩子钱买一些点心。让他自己付帐、拿收据,把买的东西放进自己的纸袋里,然后把这笔交易中所找回的零钱收起来。
厨房里的学习 让孩子把干净的餐具收进橱柜。让孩子把大大小小的勺子、碗分类,然后和大人一起把它们放进正确的格层里。
孩子年龄比较大以后,让他帮着你计算有多少人要吃饭,桌上要摆几个碗、几双筷子。把1瓶年奶分成2份,把苹果切成3份,或者把你的面包分一半给孩子,这些可以发展孩子数的能力。
丢硬币 给孩子4个硬币,叫他试着把它们丢进放在几尺外的一个桶子里。在他丢的同时,问他以下的问题,并且要他算出总和(初步的加法):“桶里面有几枚硬币?”“桶子外面有几枚硬币?”“一共有几枚硬币?”
数亲戚 “你有几个表兄弟姐妹?” 这个问题可以从数亲戚游戏开始。让孩子将名字一一说出,你记下来,算出有几人,你可以继续增加不同的类别。如:阿姨、舅舅、朋友等,然后加起来,“你有几个阿姨和舅舅?”同样的方法可运用于其它的项目上,例如服装的分类——袜子、鞋子、红色衬衫、蓝色牛仔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