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同龄圈 育儿你造吗 好好ci 流行时尚 女人心情 败家妈妈 孕期话题 准备怀孕 幸福母乳站 幼儿护理
查看:9k|回复:38

和欣宝宝一起长大

回帖 发帖
发表于 07-07 14:35|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欣的日记,从怀孕记到现在,有5年了,再加上5年的知识积累,数百万字呢。应聪儿爷爷的邀请,搬家至此,和大家一起成长吧!

小姑娘生于2004年5月29日。

如雪的心-----给我的宝宝
2003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宝宝你好吗?你知道吗,书上说今天你应该开始长小胳膊了。

    昨天你老爸专门顶着大风去买了本孕妇日记,因为我想知道你的每个变化,更想为你记下出生前的每一天。可是等我拿到那个日记本才发现可以写字的地方太少了。昨天和你老爸一起称了一下体重,他有67公斤,我有47公斤。我们结婚两年多,他长了将近30斤肉,厉害吧。
    你或许不知道,当初决定要你的那个时刻,我哭了,没有人知道。

    一直以来,对于生命我都有着淡淡的倦意。之前我常说,如果生与死可以选择,我一定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只是人一旦存在这个世界,就永远没有这个选择的机会,因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对亲人,对自己负责。

    记得那年十来岁,我对着我的妈妈,你的外婆大喊:为什么要生我,为什么我不可以选择不来?她大哭,我也大哭。我知道那样太伤她的心了。在那一刻,我是下定决定不要孩子的,我怕我不能让我的孩子感到快乐,我怕将来有一天,我的孩子也会如此问我。

    宝宝,将来你不会这样问我的,对吗?如果你问了,我定哭死。一个新生命的责任太重大了,我不知道我能否担起,但是我已决定要你了,我一定会拚尽我的所有保护你,给你快乐,给你幸福。如果将来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那一定是我太过爱你了。

    我好庆幸能遇到你父亲,为此我无比虔诚地感激着上天。

    和他相处的这两年,我觉得自己真正尝到了幸福的滋味,更重要的是,我有了要你的信心。上个月,和网上的朋友聊天,因为我对生命的态度,她依然劝我要一个信仰。那天晚上,我想了许久,最后决定要一个你。你就是我的信仰,除了家人,你就是我生命的意义。我爱你,就是热爱生命。

    决定时,我的眼泪打湿了枕头,你父亲不知道,他鼾声正浓。第二天一早,我把想法告诉他,他好高兴。我看见我的生命,从这时起,与以前截然不同,恍然幻出了彩色光芒。
    宝宝,明年你将会开始你崭新的生命,答应我,无论发生什么样的事情,一定要快乐地生活着,好吗?生命是短暂的,重要的是生活的态度。就像,雪花,它的一生也许只有几秒,但是它的轻松让它存在是那样平静。宝宝,如果有一天你感到痛苦,希望你能像雪花一样,拥有一颗平静的心,用心感受着生命的快乐,好吗?这是妈妈对你最大的希望。

此帖子已经被欣妈2004于2008年07月07日 14:36:29编辑过。

此帖子已经被欣妈2004于2008年07月07日 14:37:21编辑过。

2#
发表于 07-07 14:41|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关于性教育的写了七篇,还有关于哭闹,已经在论坛发了,在此就不再赘言啦。

如果大家感兴趣,还可以到育儿博客查看。

关于妈妈的自我成长这块,也有十几篇,不知放这合适不。

此帖子已经被欣妈2004于2008年07月07日 14:46:28编辑过。

回复
3#
发表于 07-07 14:44|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应对吃饭时玩东西--行为后果笔记
2006年02月24日 星期五

欣确实太小了,暂时我还没有观察到实施行为后果的实例,也许是我还不够细心。但是“承担后果”这一条的重要性,时刻在心中转着。特别是如何正确的运用,也一直在思考着。

看到一个实例,还有徐浩渊博士的分析,真好。

三岁多的小豆子吃饭时要把火车放在餐桌上,爸爸几次要求拿并威胁:不拿开就把火车仍掉。豆子仍把他火车放在桌上。爸爸决定强制执行,一把抓起火车,开门准备丢出去,豆子开始放开嗓门的哭了起来。

妈妈安慰豆子,并给给他解释:饭桌上现在要放东西了,等一会吃完了,可以继续放火车的,我们的规矩是吃饭的时候,桌子上只能放置食物的。豆子依然很伤心的哭着,他爸爸则在一旁很生气地大声责骂。

当妈妈的当时气急了,很想冲过去把其他的火车统统的丢在外面,只有那样才符合她易怒的性格,但在内心提醒自己那样对孩子是更大的伤害。虽然内心很不希望豆子的爸爸这样粗暴的对待孩子,可是顾虑到他的颜面,也不想在孩子面前争执,就控制自己没有想以前那样和他当面争起来。离开去房间放松自己回来后,一切恢复了平静。

针对豆子妈妈说“我一方面希望孩子有主见,一方面又希望孩子不受伤害。” 徐博士说,孩子也要学会纠正自己错误行为的“主见”,而且,你认为所有的事情都顺从孩子的意志,才不会“伤害”他们吗?

她说:在孩子把火车放在餐桌影响大家进餐一事,应该遵守家里的同意规定,即,吃饭时候,桌子上只能摆饭。

孩子这个时候闹,是下意识中在试探他能不能有特权不遵守正常的规定。而且,他心里明白,只要他坚持,妈妈会出来替他说话,要么矛盾转移为你和他爸爸的冲突,要么他可以不守规矩。这对孩子的教育太不利了。大家遵守的这些规矩,他必须遵守。

就像他用手摸火,就一定会被烧痛,他就学会了。也许,他为了你们把火车拿走,大哭、不吃饭。这时候,大家不要去哄他,让他到自己房间哭,不影响大家吃饭。等到他发完脾气,自己要求吃饭再说。这是孩子学习行为规范的基本方式。不用打骂、申斥,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他不遵守,承受自然后果:不能和大家一起高高兴兴第吃饭。甚至到他要吃东西的时候,可以告诉他:看,你刚才不吃,现在你最爱吃的鱼没有了。这是他的行为后果。

千万别再教育孩子的问题上表达父母的争执,这是最让孩子感到困惑的。

想起欣也有过要在饭桌上玩东西的时候。 

在她一岁七个月时,有次刚坐在餐桌旁,她非要玩刚买回来的牙膏。我们怎么拦也不拦不住,我就干脆让她玩。她拿出来放进去摸来摸去,玩了约两分钟后,就把牙膏放回盒子里递给我。然后就自己拿自己勺子吃起来了。这期间我没有说一句话。

不知道我这样的处理是否正确呢?我当时考虑她的年龄段,所以想到的是让她先充分满足。

我想如果是三岁了,我也应该让她自己承担行为后果的。在此之前,我得慢慢摸索正确的过渡方法了。

回复
4#
发表于 07-07 14:53|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欢迎欣妈在这里建楼,分享你的育儿心得!

回复
5#
发表于 07-07 14:54|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加精了,希望欣妈有空多多更新!

你和欣宝宝共同成长的故事很精彩!

回复
6#
发表于 07-07 15:47|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一直以来,对于生命我都有着淡淡的倦意。之前我常说,如果生与死可以选择,我一定会毫不犹豫选择后者,只是人一旦存在这个世界,就永远没有这个选择的机会,因为每个人都有责任,对亲人,对自己负责。

    记得那年十来岁,我对着我的妈妈,你的外婆大喊:为什么要生我,为什么我不可以选择不来?她大哭,我也大哭。我知道那样太伤她的心了。在那一刻,我是下定决定不要孩子的,我怕我不能让我的孩子感到快乐,我怕将来有一天,我的孩子也会如此问我。

    宝宝,将来你不会这样问我的,对吗?如果你问了,我定哭死。一个新生命的责任太重大了,我不知道我能否担起,但是我已决定要你了,我一定会拚尽我的所有保护你,给你快乐,给你幸福。如果将来我有什么做得不对的,那一定是我太过爱你了。

欣妈好文采呀!非常喜欢你性格里的某种成分。

很高兴认识你!

我们多交流,从你身上我可以知道更多我该知道的东西。

回复
7#
发表于 07-07 15:55|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你说的这部分,正是我和欣一起成长的过程,修复并成长的部分。很艰涩,但是人生,从此改变。

我写了近十几篇这方面的思考,这儿是育儿版可能不太好发,我会发到育儿博客的“妈妈的自我成长”栏目里。

回复
8#
发表于 07-08 10:19|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欢迎欣妈和欣宝
回复
9#
发表于 07-08 11:35|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纪伯伦(Kahlil Gibran) 爱
2006年08月06日 星期日
纪伯伦(Kahlil Gibran)在他的《先知》一书里有这样的描述:

  你们可以给孩子以爱,却不可给他们以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学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能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中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疾而遥远地射了出去。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那静止的弓。

回复
10#
发表于 07-08 11:37|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滋养孩子的心灵成长-自我价值思考之一
2006年04月03日 星期一

又看到有人在谈早教,在讨如何早教:是去亲子班,还是报兴趣班;是学蒙氏,还是学杜曼;是华德福,还是瑞吉欧……经过这大半年的学习与思考,我的感觉是:最重要应该是如何滋养孩子的心灵成长。

成长,除了技能,最重要应该是品质,应该是心理素质,应该是自我价值。

一个从未得到无条件的爱的孩子,必然要以别人的标准来支撑自己。于是考试成绩成了支撑,于是被爱成了支撑,于是别人的眼光成了支撑。在责骂和苛求中成长的孩子,必然自我价值极低,一旦有一天支撑坍塌,就会放弃自己,或放纵,或自杀了。

什么叫想得开想不开,自我价值很高的人,自然爱自己。派克博士在《心灵地图》一书中说到:

“当一个人肯定自我价值时,就会采取一切措施来照顾自己。”

这个自我价值如何建立?简单的说,就是无条件的爱,就是“爱他们如他所是,而不是爱他们如你所想”。

有的人怕了,怕无条件的爱就是放纵,就是溺爱。在刚刚学习时,我也模糊着,心中明白,就是说不出。在我一边读着《心灵地图》,一边读着《给孩子立界线》时,我开始有些眉目。

在徐浩渊博士的《我们都有心理伤痕》一书,她专门用几个章节就派克博士的观点,阐述了真爱。

“爱,是一种为了哺育自身或他人的精神成长而延伸自我的意愿。

  I define love thus: The will to extend one’s self for the purpose of nurturing one’s own or another’s spiritual growth.”

意思就是: 1、真爱行为是一种抚育自身和他人情感与精神成长的行为 2、真爱行为助长个体的责任感

在我们接受孩子所有的行为:不焦虑,不愤恨,同时给他们立下界线:延迟满足、承担责任、忠于真相、求得平衡。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以自身力量成长,并且滋养他们的心灵成长,使他们获取生存的优秀品质。

这个生存技能将会比那些简单地学特长考高分来得更加实用。其实,也是更重要的。

所以,早期教育就从关注心灵的成长开始吧!

(还在学习中,以后再陆续给大家汇报心得体会。)

回复
11#
发表于 07-08 11:38|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家长交流会
2006年04月10日 星期一

上午有一场家长交流会,赶到地方发现错了地点,想打的赶过去,才发现身无分文,忘记带钱包了!还好有一张公交卡,转了两趟车赶到。

因为大雨,家长到得不多,时间也延迟了,我到的时候,正好开始。

第一位上台的是上次那位说自己孩子弱智的妈妈,再次让我感到难受。她在台上一会儿说弱智,一会说孩子现在正常上学了,并且还是班上,学习委员。多么可怜的孩子呀,明眼人一听就知道这孩子小时候最多是反应比一般孩子略慢一点而已。真的是弱智,真的能当班长当宣传委员?最多不过也应该像那个世界著名的指挥奇才周周,在某一领域有成就,但绝对不会是如此全面的。

这个孩子,就算真的曾经弱智,但她现在一定是个正常孩子了,那她就是个正常孩子!从小就被母亲当做噱头来达到自己成名的目的,真的会如母亲所说,心理健康,阳光灿烂吗?!

第二位家长很朴实,在台上念着自己用心写的小诗,讲着自己在和孩子一起成长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她说到了一个困惑:有天带着10岁的孩子和朋友们一起聚会,聊了几个小时,平时很讲道理的孩子却很不礼貌地问了三次,妈妈你什么时候讲完。做父母的很尴尬,虽然没有当场生气,但是回家的路上还是狠狠地批评了孩子。

等她发完言,我举手说了一下自己的想法:

对于一个10岁的孩子来说,和几个大人呆几个小时,既没有同龄可以说话,也没有感兴趣的事可做,她当然呆不住了,不耐烦啦,这是很正常的表现。做父母的应该理解她,妈妈可以这样回答她:对不起,孩子,我知道让你呆这么久,又没让你感兴趣的事,你当然很难受。但是妈妈有事必须说完,请你再多等一会儿,我一定会尽快的。

这样孩子会感到很高兴,父母亲是理解她的,她得到了尊重,当然也会尊重父母,耐心地再等下去。回家的路上,可以再告诉孩子,打断别人说话是不对的,以后遇到这种情况,可以用眼神或动作暗示父母,父母也会心领神会的。以后再带孩子出来,家长应该考虑得再细点,安排得再合理些。

我的话刚说过,满场就响起了一片掌声。那位妈妈高兴地说,太好了,我就是想得到这样的互动和帮助。

有位家长说,她的孩子上小学三年级了,平时说起话比大人还有一套呢,不知怎么教育了。她举个了例子:孩子这几天提出要上QQ,玩QQ游戏。她当然不准,可孩子说起来很有一套,说是同学们都上了,老师说也可以用QQ互相联系问作业什么的。我说,孩子说得没错呀,这是大趋势,你是拦不住的。如果在家上不了,他可以到同学家上,如果同学家玩不够,他就上网吧了。以后网吧多个孩子,可是就是您自己逼进去的。这位家长想了一会儿,最后还是点了点头。

我说,咱们可以和孩子定个约定,每天上多久的QQ,每周玩多久的游戏。刚开始孩子也许不过瘾,可是总比躲着偷着上强。再过几周适应了,他就会发现这样很有好处,又没误学习,又玩上了。

有一位老爷爷说,他7岁的孙子总是要吃肯德基,如果不给就躺地上嚎哭。我说,那就让他哭,如果你觉得尴尬,可以把孩子带到安静一点的角落,让他继续哭。哭完了就回家,有过几次后孩子就会明白了,哭闹是没有用的。

这爷爷说那可不行,以后孩子会说爷爷奶奶坏,只要爸妈了。我说,教育就得统一战线,如果爸妈顺着他,那这孩子就永远是霸道不讲道理,没得救了。说实话,最不好的就是严父慈母,两套办法,这只能逼着孩子学会狡猾、撒谎、油滑、左右逢源、欺软怕硬。孩子自会知道用什么法子应对白脸黑脸,但是他就是没学会正确解决问题。

有个家长说,她孩子的毛病就是太粗心了。我说,那是因为你太细心了。把那家长吓一跳,不明怎么回事。我告诉她,就是因为孩子知道家长反正会检查,再粗心也会有家长指出来。

像我以前教小侄女写作文,首先解决错别字的问题。我要求她写完作文大声给我念一遍,一边念一边发现病句错别字,先改好。如果被我发现了有错字,抄十遍,如果下次再错同一个字,抄二十遍。在我手上最多写了四篇作文,基本上没错字了。后来她妈把这一套搬回去,错字完全没有了。

举办方一位工作人员也说了个烦恼,她17岁的儿子老觉得零用钱给少了。有天妈妈给了20块,他居然恨恨地看着她,让她很是难受。我说你先带着孩子来上一天班,让他从头到晚看看你是怎么工作的,然后把家里的收入开支一笔笔说给他听,哪些钱交学费,哪些钱交水电煤气,哪些钱吃穿住,哪些钱应急看病,让他自己算算应该拿多少零用钱。家长说,我以前也让他自己说要多少,他居然说要50!我说,那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家里的钱怎么用,他没底。你让他算好了再说,我相信一个17岁的男孩子会告诉你一个很好的答案的。

还有一位家长说道,她总是称赞孩子很棒。直到孩子上高一的一天,她抓住孩子一件事发了脾气。然后告诉孩子,第一妈妈发脾气是因为今天心情不好,第二希望孩子要知道,没有人会一直都不对自己发脾气的,希望孩子要受得起挫折。

我站起来反驳这位妈妈:每个人都应该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凭什么要转嫁到孩子身上,这样只会让孩子学会以后朝自己身边的人乱发气,那孩子以后能怎么处理好人际关系,怎么处理好家庭关系。

第二挫折教育和赏识教育本来应该从每一件事做起,应该表扬时就表扬,应该批评时就批评。千万不能想起赏识教育就表扬,想起挫折教育就突然翻脸,这对孩子很不公平,也更不能让他建立起正确的是非观。我们一定不要为了赏识而赏识,更不能为了挫折而挫折。

聊到后来气氛很是热烈,有个家长还跑过来说,她上初三的女儿听到我的发言,对她妈说,干脆要这位阿姨做自己的妈妈算了。听得我笑起来,那个可爱的女孩子在一旁也怪不好意思的。

这次活动,让我对自己开始有了信心。

回复
12#
发表于 07-08 11:38|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爱自己--自我价值思考之二
2006年04月26日 星期三

沉淀了近半个月,一直在思考关于自我价值的问题。

怎样才能有一个正确的自我价值,我想,唯有以“爱自己”为基础,只有接受了自己,真心地爱护自己,才能得以构建一个正确的自我价值。

论坛里看到一个四岁男孩的故事。做父母的认为上海的教育水平好,就让奶奶带着住在了叔叔家,做婶子的发现这孩子有许多太过成熟之处,她写帖说:

一次喝鸡汤我们已经喝过了剩下一点老公在喝,老公说这鸡汤非常好喝傲傲你喝一点,小孩就喝了一口问他好吃吗?小孩:好吃。老公说:那在来喝一点。小孩:我不喝了,我喝了叔叔就没有喝的了。

我们去超市买盆小孩看中的是一个兰色的,我们喜欢的是绿色的最后买了绿色的,小孩也不吵闹就说可恶。我们三个就跟他开玩笑的生气说:你说谁可恶?看到三个大人都生气了小孩就有点怕怕了,这孩子憋了一下就说:我自己可恶。

他才四岁大的孩子就说出这样的话我听了是非常的痛心,我只是觉得孩子就要有个孩子样,他这么小就懂得察言观色还知道如何才能讨大人欢心实在是太辛苦了。

在她后面的帖子里,她描述那对父母是怎么样的给孩子提供好物质条件却不关心小孩的精神需求。他们除了语言和想法上表现很爱这个孩子,却没有实际行动。

她写道:感觉嫂子非常的宝贝自己的孩子的,但是她自己却不用心自己带孩子,没有工作的时候自己去打麻将把孩子扔给奶奶带。孩子才四岁却放心把他放在千里之外的叔叔家。她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吗?

看到这儿,实在为孩子太心痛了。我回帖说,不知孩子父母或是带养人的成人关系如何,这个懂事的孩子习惯了承担所有责任,并且极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很有可能他所生活环境里,成人之间的关系比较恶劣。

“你说谁可恶?看到三个大人都生气了小孩就有点怕怕了,这孩子憋了一下就说:我自己可恶”可以看得出,这孩子总是处于随时被会抛弃的感觉中。他习惯为成人的情绪负责任,他必须照顾成人,讨好成人,承担所有的错误,才有生存安全感。

这位楼主,我估计应该与孩子以前的生长环境有关。

孩子是敏感的,他并不一定有意识的做出这些乖巧的行为,但是他潜意识里很清楚,怎么做才不会得到责骂,才不会听到成人类似“你不听话,我们就不要你了”的话。

家长应该帮他重新建立自我价值,让他知道,无论做错了什么,家长都是爱他的,不会抛弃他的。家长生气,只是因为他做错的事,而不是因为他这个人。

让这个孩子重新拥有正确的自我价值,就得家长付出更多更正确的爱了。

可以想像,这个可怜的孩子的自我价值将会很低,长大后一定会习惯看别人的脸色,拚命讨好别人。最难过的是,他将习惯地认为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错。他会常常有一种很渺小,很卑微的感觉却根本不知道为什么。

为什么会有结论呢?在许宜铭的《拥舞生命》一书,有这样一段:

当我们是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接收到父母亲给我们无条件的爱,但是这样的爱对我们而言,接受的时间及份量都太少了!很快地,我们就开始接受有条件的爱。

我们的父母亲 在内心深处受到整个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他们也认为我们必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会是有用的、有价值的,才会被喜欢、被尊敬、被爱。于是父母为了爱我们,开始用他们的爱来控制我 们、塑造我们。为了适应这个环境、避开惩罚和痛苦、得到认同和爱,必须开始做些不是出自内心的行为。逐渐地,我们依附外界标准的性格开始形成。

在这段六岁以前的成长过程中,能得到愈多真爱、愈多‘无论你是什么样子,父母都是爱你的。’这种无条件的爱愈多的人,他的存在意识就愈强。

但是父母亲都深爱自己的孩子,因此非常着急想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努力以社会规范来教导他们。许多为人父母者无法看见自己在生命里面所压抑对过去生 命的浪费及不喜欢自己所造成的后果。他们总是希望孩子比自己更强,在孩子还没有充分得 到无条件的爱之时,就给他们有条件的爱,去塑造、教导他们,换句话说,孩子们对自己内 在的存在,并不能拥有很充分的满足,当年事日长,就开始在外在的世界追寻认同、肯定,于是会用两样东西来弥补自我存在价值的缺乏,第一种是做些什么(doing)?第二种是拥有什么(having)?来替代自己的存在价值。

太多的孩子是这样长大的,那就是今天的我们。我们莫名的害怕伤害,;我们全身心的照顾别人的需求,却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我们无法接受自己的不足,我们需要外界的支撑;我们无意识地填着自己缺失的空洞,却没有意识到那真正的原因……

我们,真正地无法爱自己。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得到持久的,无条件的爱。我们不知道如何接受自己的不足,不知道在受到伤害时如何接受自己,我们不知道如何获得自己内心最基本的需求,我们甚至都不知道如何让自己最自然的哭笑。

许宜铭说:重塑父母做自己的父母,重头再来,无条件的爱自己。

徐浩渊博士说:

很多时候,是我们太照顾对方的情绪,或者怕对方不高兴,而不敢申明自己的需求,久而久之,人家也感不到我们的需求了。对吗?

你学习爱自己,能不能先从学习申明自己的需求。假如对方不理解,不能给予,我们就自己直取自己的需求,来满足自己做起。试一试?

回复
13#
发表于 07-08 13:06|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陪着孩子一起长大的过程中,很多妈妈的自我修复,也开始觉醒了。

回复
14#
发表于 07-08 13:15|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写的真好,原来是聪儿爷爷介绍您来的呀

呵呵,聪儿爷爷的文章也写的很棒呢,是个很用心的爷爷

回复
15#
发表于 07-08 23:08|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划清与父母的疆界
2008年04月10日 星期四
R妈:
我真是有点四面楚歌,在家里。老人不同意我的养法。应对孩子,我还能放松,可是,我父母亲不给好脸色。

我:
怎么不给好脸色?

R妈:
出点状况,就说我的教育方法不对,从小就没引导好。孩子早起哭,就吼,哪有小孩一起床就哭的?应对家人的责备而耗费的心力,远大过处理孩子的情绪问题而耗费的。真想让家人在这种时候,收起他们的责备,给我默默的支持。

我:
我有一个朋友,她的妈妈属于控制欲很强的。有一天,她想带女儿出去玩,当外婆的很生气,说外面那么冷,感冒了怎么样怎么样,你平时就是怎么样怎么样……骂了一通。朋友气得要死,我提了一个建议:试着回答外婆:是的,今天挺冷的,我会多带一件衣服,再多点一把伞。等下我们会早点回来的。来,臭臭跟外婆再见。呵,后来她果然又遇着类似情况,大致这般一说,当外婆的一下子不知再多说什么,就不说啦。

父母有自己的意见是理所当然的,重要的是我们可以理解、尊重,同时也可以坚持自己的想法呢。

R妈:
我家,我过滤了妈妈的想法,依照自已的执行。她就会不舒服,记在心里。然后,孩子状态不好,就说我的教育方式是错的。这样下去,长大会怎样怎样云云。

我:
让我们看看如何划清与父母的疆界:

你没有必要事事让父母明白你、同意你、影响你。他们有他们的愿望,那是他们的事情。你有你的情况,处理方法,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用正常的方式表达自己,就可以了。

平静地看着她,说“我可以回去想想你的话,我相信自己能够明白(或解决,或...)。” 然后走开。这样发生多次以后,你母亲的行为会慢慢发生变化,因为她能明显感到,站在她面前的是一个有自尊、自信的女性,而不再是那个可以被她随意说道的小女孩。因为你对她的行为,没有了小女孩的反应。

我们不需要非要得她的同意和认同。

R妈:
我明白。我告诉她,我的孩子,后果我来承担。

我:
呵,不必说得这么绝情呀。这个话,自己心里明白,但是不必说出来的。划界线不是硬生生的划一道,而是用自己行为慢慢建立。只要一辩解,一生气,一难过,就是继续与她纠缠在一起。

R妈:
是啊,我是受伤。

我:
你受伤是因为你想得到她的认可。但是,你已经成年了,你需要的是自己对自己的认可了。

R妈
对啊,我是想认到她认可,这我明白。我从小缺这个。要慢慢改变呢。

我:
嗯,大部分人都缺这个。我们求不到的,就只能不求。这就是成长。需要认可,是孩子式的。孩子长大了,就是自己对自己负责。

R妈:
我自已对自已的认可度,倒是在这两年间,提高了许多。我没按照她的想法办,我妈就认为是大不敬了,哪里还谈得上让她觉得受尊重?

我:
你尊重了她,她没觉得,这是她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了。呵,她需要慢慢适应你的变化。

R妈:
是啊,所以她觉得,和我们在一起,真是太不爽了。

我:
嗯。她需要爽,只能慢慢自己调整了。刚开始变化时,大家都不爽。

R妈:
是啊,尤其是我这种,从小乖到大的。

我:
呵,你终究要长大的。这个不爽,一般都在孩子期,她不过是延迟了现在。但是,这是必经的。

R妈:
哈哈,有时候,我也这么想。青春期的时候,我妈也没怎么被我反叛过。。

我:
所以罗,现在该受一下了,不然,她的人生还不完整呢。


R妈:
我从小都是一直小心看她脸色的。我十五岁,去外地读书,后来就工作了,我妈真是没怎么被我反叛过。所以,她很怀念以前的模式。

我:
呵,没办法啦,女要长大啦。虽然晚了几十年,但是还是,,,要长大啦。

R妈:
我妈说过:现在,我也管不了你了。你也不归我管了。是我结婚后说的。

我:
孩子都几岁了,如果还能被她管得了,那就有问题了。

R妈:
那个年代的父母都是爱控制孩子的。

我:
所以呀,这样的老妈,晚了几十年,也得走这一遭了。每个妈妈都要经历孩子的成长,每个妈妈都要面对孩子的独立,每个妈妈都要学会孩子的自主。



R妈:
我妈说,就是因为我觉得自已有问题,所以在带孩子方面都和她对着干。我今晚回去,可能要听我妈教育,不知道会不会批叛。谢谢你,给了我力量。

我:
为什么要教育你?

R妈:
因为她觉得R的状态不对,都是我的错。

我:
这话儿,说了万把遍了,再说,还是那么几句。

R妈:
哈哈,还说我母乳那么久,变态。

我:
嘿,反正已经吃了那么久,咋样吧

R妈:
嗯,我都是为你好,我怎么不说别人?我简直让她痛心疾首。

我:
我知道您为我好,谢谢你。真诚地谢谢妈妈,她确实是真心真意为了我们好。

R妈:
5555我现在还说不出口。

我:
在心里试试,找句说得出口的,类似的。真心地感谢母亲,认同母亲,这是我们成长最重要的一步。

R妈:
好吧,互相认同,从我做起。我能给的认同,就看她觉得是不是她想要的了。

我:
当你真心地觉得感谢她,认同她时,她的心会深深感受到的。那是心与心的认同,爱与爱的流动。

R妈:
真谢谢你。

我:
平静就是力量,记着这句话吧。我是这样走过的,所以感受很深。

“也就慌了一分钟左右,我听见自己告诉自己:如果她生我的气了,只能说明她一时无法接受这个冲击她几十年的观点,而不是我做错了什么。我不必害怕。我们的母女关系,不会因此断掉。”

“我继续听,听到她说完了,说:好的,我明白你意思了,我会好好处理的,你放心吧。有什么事,我再来电话和你商量。母亲无比高兴地说,好啊好啊。”

这也是一步步走过的,不要害怕。只要开始走,平静地走,就会走到这一天的。

R妈:
我发现,敞开与妈妈谈,最限制我的,还是自已。很难开口。我在积累力量。

我:
力量的积累,是在经验中获得的。

R妈:
从一件事,从只言片语开始。

我:
是的,最小的点,最容易的点,无论如何,只有开始了,才能有积累。

R妈:
谢谢。
回复
39 篇,显示:1 - 15篇 
社区导航
同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