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同龄圈 育儿你造吗 好好ci 流行时尚 女人心情 败家妈妈 孕期话题 准备怀孕 幸福母乳站 幼儿护理
查看:1w|回复:78

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回帖 发帖
发表于 10-21 11:06| 查看全部|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昨天晚上,一贯热心的邻居朱阿婆又来给桐桐送吃的,桐桐吃了几口之后,朱阿婆故意说:哎呀,真香啊,外婆(一直让桐桐称呼她外婆)也想吃了怎么办呢?话音刚落,桐桐已经把碗推到朱阿婆的嘴边,示意她吃。这是桐桐的习惯,每次吃东西都喜欢跟周围的人分享,每每让朱阿婆赞不绝口,夸桐桐善于分享,是一种很难得的好习惯。但桐桐让朱阿婆开心的事情并没有到此为止。

 

吃完辅食后,桐桐又把放在不远处的桔子拿过来,递给朱阿婆让她吃,见朱阿婆接过去后没有吃,便用小手在朱阿婆手里的桔子上做剥开的动作,然后把自己手里的桔子剥开一点点让阿婆看,好像在说:要把桔子这样剥开才能吃。激动的朱阿婆连连对桐桐翘大拇指,说她虽然不会讲话,但心里很聪明,知道动脑筋招待客人,我也很开心,因为事先我也不知道桐桐会有如此出色的表现,连忙给她鼓掌,夸她做的好。

 

得到表扬的桐桐显然也很开心,接下来的表现更为不俗:剥下来桔子皮后,我故意问桐桐,“宝宝,你看,手里的桔子皮应该放在哪里呢?”说实话,这种问话只是试探性的,尽管我曾经给她示范过丢垃圾桶的做法,并没有期待她能做到,但显然我低估桐桐了,但见她听到我的话之后,拿着桔子皮拉起我的手便往通常放垃圾桶的地方走去,走着走着便停住了,小眼睛四处寻找,原来今天早晨我把垃圾桶拿到厨房忘记拿过来了,忙让她爸爸拿过来放到她面前,桐桐这才走过去,小心翼翼地把手里的桔子皮丢进垃圾桶,真让我们惊喜啊,没想到她不声不响地学会丢垃圾了,我们连忙给她鼓掌,夸她做的好,她高兴的小脸笑开了花,在这种表扬的力量下,接下来到睡前的这段时间里,桐桐把所剥的所有水果皮都放到垃圾桶了,每次我们都掌声鼓励,她显然很享受我们的夸赞,有时候自己丢进垃圾桶以后,还不忘用小手给自己鼓掌呢!

 

最近,桐桐诸如此类的好习惯在日渐增多,比如,高兴的时候,她会把拿过玩具按照妈妈的指示放进箱子里;吃完东西,如果手头有纸或手绢,她会自己擦嘴;会自己在水龙头上洗自己的手……

 

虽然这些所谓的好习惯不过是小菜一碟,但对于桐桐的每一个进步,我们还是感到很欣慰很惊喜,毕竟,这些看似简单的好习惯对于一个不到15个月的孩子来说还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我一向认为,孩子正式入小学之前的整个幼儿时期,最重要的发展任务就是养成一些好的习惯,或说是发展他的非智力因素,而不是认了多少字背了多少唐诗(当然如果同时认些字背些诗更好),因此,在桐桐的早教过程中,我对培养桐桐好习惯的重视要慎于致力因素。

 

如何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好习惯呢?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如下体会。

 

一、最重要的是家长言传身教。

有的家长觉得孩子还太小什么都不懂,在孩子面前的言行无所顾忌,殊不知孩子有着让我们吃惊的学习能力,小家伙会把我们的一切行为尽收眼底,时间长了,还会不知深浅、不明是非地找机会给你再现出来。所以,当孩子有了不好的行为,很多时候并不是她自己发明的,而是家长不经意间“示范”的,同样,孩子的好行为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从家长那里“偷学”的结果。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宝宝尽可能多地养成好习惯,就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言行,为了加强效果,还可以在做出示范行为后,及时用语言提示宝宝可以那样做。比如,为了培养桐桐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每次我当着桐桐的面把垃圾放进垃圾桶后,都会对桐桐说“宝宝,你看,垃圾要放进垃圾桶里,就像妈妈这个样子”。虽然桐桐有时候并没有反应,但我一直坚信这种身教言传会有报偿的,桐桐昨天主动丢垃圾的表现便是最好的证明!

 

二、适当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

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认为,对不经意出现的某种行为给予表扬、鼓励等正强化,就可以使这种行为反复出现,以致内化为习惯,相反,如果对某种不经意出现的行为予以否定、批评等负强化,就会使这些行为逐渐消除。在培养桐桐行为习惯的过程中,我感觉本科期间学习的这些心理学知识极有助益。比如,每当桐桐做出符合我期待的好行为时,我都会及时地用翘拇指、鼓掌甚至亲吻表示我的赞赏,每每都乐的她有意重复那种行为直至成为习惯,每当桐桐做出“坏行为”时,我则会采取冷处理、不理睬的办法,让她自讨没趣,久而久之,这种坏行为就淡化了。说到这里不由地想叨叨几句,偶尔会听其他家长抱怨孩子有这种那种坏习惯,桐桐的爸爸就是这类人,看到桐桐摔东西就反应很强烈地对我说她的脾气很大,每每这个时候我都要叮嘱他不要反应过激,因为对于孩子来说,行为是无所谓好坏的,只有是否有效之分,有时候她摔东西,并不是要刻意搞破坏,而是她某个要求没有被满足或者感觉自己被忽视了,想借以引起大人的注意而已,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真的注意到她了、满足她了或者反应很激烈,对她来说,这种表达方式就是有效的,而且下次碰到类似的情况还会选择这种摔东西的表达方式,相反,如果你对这种行为不理不睬,则可能让她感觉自己在做无用功,久而久之,就不大会用这种方式达到目的了。

 

当然,在正强化和负强化之间,我更多的用的是正强化,因此我特别注意发掘桐桐的优点,多给予肯定的表扬,借以从正面培养她的习惯,比如,与其与她的“坏脾气”做斗争,不如适当地表扬她的乖巧。正所谓“数子十过,不如奖子一长”。

   

三、及时巩固

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习得一种知识之后,如果不及时巩固,则很容易随着时间推移遗忘,知识如此,行为亦然,当然,相对于知识,行为一旦习得,遗忘的速度要慢得多,但对于以短时记忆为主的孩子来说,适当的巩固仍然是必要的,因此,桐桐每次习得一个好行为,我都很注意让她经常巩固,比如,昨天她刚刚学会丢垃圾,今天我可能就会不断地拿垃圾让她帮我去丢,这样才能尽快地让她把丢垃圾这种行为内化为“个体无意识”的好习惯!

 

以上便是我培养桐桐好习惯的心得,希望对大家有参考价值,更希望有更多的宝宝养成更多的好习惯!

 

此帖已经被版主乐乐316奖励积分20分。

2#
发表于 10-22 11:12| 查看全部|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以下是引用 第7楼 私房猫小起 的话:
相桐桐妈学习,以后能看到你更多育儿经。...

谢谢信任哦,我也觉得每天都有说不完的体会要写,可惜时间不允许,不过,我还是尽量保证每天一篇,最近打算写的是《培养孩子的分类意识》、《我的早教观》、《我看过的优秀育儿读物》、《难不倒的识字王》.....希望尽快出炉吧,腹稿都打好了,就是老静不下心来往上写呵呵。

回复
3#
发表于 10-22 14:52| 查看全部|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以下是引用 第18楼 baobao_fumudeai 的话:
和我家宝宝一样乖巧,我儿子就会把东西分给我们吃,假装吃都不行的,自己的玩具自己整理,垃圾会扔到垃圾篓里,自己洗手擦嘴,真的让我感到欣喜。...

桐桐只是偶尔会按我的要求摆放玩具,请问您是如何培养宝宝整理玩具的习惯的呢?期待您的经验,谢谢!:)

 

回复
4#
发表于 10-22 15:31| 查看全部|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以下是引用 第22楼 情玲珑意玲珑 的话:
桐妈又会教,又会写,真是个了不起的妈妈!都可以出书了吧!...

谢谢凯凯妈妈,这种鼓励让我受宠若惊,其实我只是喜欢把内心的体会言传出来,如果说写的还有点像样,可能要得益于我的工作性质,因为我是搞教育研究的,而且主修过幼儿教育,有种早教情结而已,无它。呵呵:)

回复
5#
发表于 10-22 15:50| 查看全部|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以下是引用 第25楼 琛儿妈妈 的话:
来支持桐妈了。我家宝贝在家的时候来客人知道礼貌。也很乐于和人分享自己的东西。包括吃的和玩的。习惯也很好。而且一岁五个月已经会自己吃饭了。可是在外面吃去玩和别的小朋友老是抢玩具。而且非抢到手。不然绝不罢休!这点让我很愁,不知道该怎么办!请教桐妈可有高招啊!我会非常感谢的! ...

    谢谢琛儿妈妈,可能桐桐还比较小,我们还没有遇到这个问题,不过根据我从小巫那里及其网络上学来的有限知识,我对琛儿抢玩具这个问题的意见是:

1、这个年龄的孩子,道德感还没有充分发展,就像我文章里说的,一些行为方式对他来说还没有对错之分,只有是否有效之分,如果一种行为方式他屡次尝试都可以达到目的,则可能把这种行为方式固化下来,需要解决类似的问题时,就拿出来用。所以,琛儿从抢玩具过程中体验到了“抢”的效用,自然就频频应用了,而且,得逞的机会越多,抢的可能性就越大,套用一个不恰当的比喻,那就是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琛儿妈妈也认同我这种说法的话,就不要再发愁了,因为我们可以据此尝试一些让琛儿不必抢的办法,那就是,教他用其他方式去达到这个目的,比如,教他用其他东西跟小朋友换着玩,开始的时候,如果他不接受,您可以在家里跟他多进行一些角色扮演,比如,看见他玩某个玩具的时候,上去跟他要着玩,如果他不给,就拿一些其他他可能接受的东西跟他换着玩,一旦成功交易,就趁机给他讲这个道理,告诉他跟小朋友换玩具玩,同样可以玩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多尝试几次,可能会有效果的,如果这种换玩具的办法行不通,您还以循着这个思路去尝试一下其他教育方式,总之让他达到通过其他方式拿到玩具的目的就可以了。

      2、如果琛儿真的因为抢玩具伤害了其他小朋友,您也不要急着批评琛儿,因为琛儿可能觉得自己不过想要玩喜爱的玩具,不会想到道德层面的问题,您的批评并不会起到多大的效果,相反,您可以当着琛儿的面跟对方道歉,让琛儿明白自己的行为方式是不妥当的。

      3、根据小巫的说法,有时候孩子抢玩具不过是一起玩闹的孩子之间的正常现象,如果他们可以内部解决,且没有引起什么伤害的话,大人可以不参与。让孩子在争抢和被抢中锻炼自己的交往能力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罗嗦了这么多,不知道对您是否有参考价值:)

回复
6#
发表于 10-22 16:36| 查看全部|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以下是引用 第23楼 haiyimm 的话:
期待第一和第三篇文章的出炉,,,,...

谢谢关注哦,刚刚写完第一篇《培养孩子的分类意识》,欢迎拍砖!:)

回复
7#
发表于 10-28 13:57| 查看全部|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以下是引用 第57楼 童童他妈 的话:
很好,我家宝宝最近我发现了他的一个毛病---------小气,他拿着东西吃的时候,如果说吃点他会把手藏起来,对谁也是这样,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童童妈,看到你的留言,我特地去看了一下你的宝宝主页,发现你的宝宝才9个多月,这么小的宝宝,怎么能轻易地给他扣上“小气”的帽子呢?这个月龄的孩子,其行为怎么能用“小气”这一带有道德属性的词语来形容呢?:)

      相反,我觉得童童出现了这种行为,您不但不应该发愁,还应该高兴才对,因为这个行为的出现,可以说明童童已经把自己和他人分辨开来了,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萌芽,而自我意识是孩子认识世界的基础,是智力发展到更高阶段的一个标志,怎么能是件坏事呢?

      其实,像你我一样,童童在婴幼儿期的很长一段时间,还可能会反复表现出这种“小气”行为,这是自我意识的本能体现,您一定要宽容地对待这种现象,千万不要反应过激,否则反而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使得他真的养成了小气的性格。我个人认为,正确的做法就是正面引导、以身示范,对小气的做法冷处理,并及时赞扬孩子偶尔表现出来的分享意识,久而久之,或许会有效果。

 

 

回复
社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