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复 第1楼 婆婆外国人 :
坐下看老故事。。。...
好想念你们。很好,现在又可以看到你们的身影了。
|
回复 第1楼 婆婆外国人 :
好想念你们。很好,现在又可以看到你们的身影了。 |
|
真的特别开心,又可以看到你的身影。 只有看到你们这些正能量的老人,我才觉得论坛又有了韵味,有了我刚来的时候那种诱人的风采。 |
|
回复 第4楼 tumao :
看到这一段,真的让人潸然泪下。忍不住心疼、 |
|
令人敬佩的,坚强,伟大的母亲。 |
|
(六)公社挣工分,欠下很多超支款 提起中国农村的重大事情,没有哪个不知道1978年安徽小岗村率先实行的分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之前农村里全部都是实行农业合作社,一个生产队的田地都在一起。我老家在安徽,但不在小岗村,因此没那么幸运。应当是1982年全国统一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才有分田到户。 集体干活时都是大家一起开工,男人和女人一天挣的工分是不一样的。到了收获的时候,交完公粮,就是生产队社员们按照工分来分粮食的。以前农村的效率非常低,粮食收获不多。即使母亲干起活来非常卖力,不比别人含糊,可还是得按妇女的工分来算。结果就是母亲一个人的劳动分得的粮食,根本不够母亲和我们四个孩子吃。不够的粮食得拿钱去买,家里又没有多少钱,母亲也总是买便宜的糯稻。糯米偶尔吃一次还行,可经常吃了后,6,7岁的哥哥哭着对母亲说,我们家怎么老是吃粘嘴的饭?哥哥那时还不太懂,轮到队里分粮时,也拿稻箩去。结果算了算母亲的工分,根本不够,只好拿着稻箩又回家了。即使是买很便宜的糯稻,也是在大队里放了很长时间,以致里面有好多老鼠吃过剩下的空壳。母亲尽量把米饭盛给我们吃,自己吃种的蔬菜。 集体干完活后,各人回自家吃饭。别人家有老人帮忙带孩子,做好饭直接吃。母亲一个人回来做饭,还要让我们几个也吃了饭,现在想起来真不可思议。当然那时孩子吃得饱肚子就不错了,也不如现在每个孩子照顾得这么细致。有些人不但不同情母亲,甚至还讥笑母亲动作慢,说别人都出来干活了,母亲还在家里。 公社里只有男人、女人干活,孩子们是不参加劳动,也不能算工分的。鉴于我家实在困难,大姐十二岁后也被同意去一起做些事。有些人家就说起闲话了,说他家孩子怎么就不能去队里干活挣工分?后来分田到户就好多了,各人管好自家田地,谁还去说这些闲话?所以等我6岁左右就能在自己家的田里帮忙做事了。在合作社里,母亲一年的工分根本不够养活我们一个大人、四个孩子,要买粮食就欠了很多超支款。这些超支款都是叔叔帮忙垫付的,一直到我24岁时才还。我小时候听得母亲讲的最多的词就是“超支款”,那时也不理解这词的含义。 此帖子已经被tumao于2015年01月10日 23:31:35编辑过。 |
|
最近有些忙,本来想慢慢更新。谢谢得到大家的关注,尽可能一天写2-3章。 |
|
(七)分田到户,辛勤劳作 等我记事时,农村里田地就按人平均分配了,各家自负盈亏。母亲多次对我说,幸好是得益于国家这么好的政策。如果还在合作社,我们几个根本没有机会读书,因为连饭都吃不饱。自己耕种田地,早起摸黑地干活,都不会有旁人说说闲话。田里收割稻子留下的稻草,白天来不及扎成捆。母亲会做好晚饭,把我们都弄好上床睡觉。等我们睡熟后,母亲就去田里摸黑继续干活。半夜不放心,怕我们会掉下床,母亲总是会中途回来看看。母亲做事有多卖力,从一个小事就可见。记得2013年9月份我回家,母亲还在田里忙这个忙那个,饭早就好了。我说赶紧吃饭吧,事情留着后面去做吧,母亲还不听。我说,以前你还说你慢性子,其实你就是个急性子。也许是多年劳作、太多事情要一个人去做,养成了一刻也不能闲的习惯。 等我满了六岁,就开始帮母亲做各种家务,比如扫地、洗碗、挖猪菜。田里扯稻秧,割稻子,晒稻草,晒稻子时负责赶鸟。几乎农村里孩子该干的事都做过。哥哥姐姐们也是一样在田里帮忙,我十一岁开始,双抢时是我们四个孩子外加姐夫一起做,母亲在家做饭、烧水、弄稻子,负责后勤工作。在当年那种情况下,没有人帮忙,我们几个孩子自觉地帮家里做事,丝毫不需要多少道理。周末在家和寒暑假,我们尽量帮母亲分担家务。 我们不在家时,母亲还是异常繁忙。当然相对于以前的合作社,忙一点也是好,总比饿着肚子好。母亲一直在内心感激当时的政策,为我们的奋斗之路打开了一扇门。因为在农村里,想要走出去,只能是上学这一条路。母亲伟大之处在于,牺牲自己,宁可自己劳累一些,也要让我们去上学。80年代农村男孩子一般会被视作家里的未来和顶梁柱,会被重点培养,这也是有很多凤凰男出自70后的原因。很多父母认为女孩子长大嫁人生孩子就行了,不需要读那么多书。有些甚至认为女孩读书考上大学,是让以后的婆家沾了光。女孩子年轻时读书不仅花家里的钱,而且还不能帮家里做事。所以有些父母只让女儿读个小学,就歇在家里做事,自己轻松得很。我1990年到1996年读初、高中时女同学很少,因为当时需要参加选拔考试才能读中学。因此女同学分为两种,一种是学习成绩比较好,第二种是家里条件比较好,没考上中学花了钱借读或者凭关系进来读书。 |
|
以下是引用 第31楼 扶摇…… 的话: 呵呵其实我一直都在。只是间歇性地有兴致说几句罢了。 |
|
(八)大姐十五岁后就分摊了养家的重担 大姐比我大10岁,等我五六岁时能记事起,很少有大姐在家的印象。那是因为差不多大姐15岁之后,就去县城做事了。叔叔承包工程,为了照顾我家,让大姐去做砖匠们的饭。一开始并不会做饭,饭都煮不熟被批评。后来饭菜做得很好吃,其中的艰辛也是可以想象的。因为父亲不在,叔叔就如亲生女儿那样管教大姐。母亲说有一次大姐在田里做事,没做好被叔叔批评。大姐居然哭着说:我又不是你生的,不要你管。多么孩子气的话,不管怎么样,叔叔对大姐还是非常好的,母亲经常这么说。 我成长过程中和大姐的共同记忆并不多。直到大姐帮我带孩子时,我俩才加深了了解,也经常谈起往事和母亲。记得那时大姐从县城里一两周回家一趟。有一次我们在田里拔草,下午正好大姐骑车回来了,我看见大姐回来了特别高兴,因为多一个人帮忙了。我小学二年级时,大姐用自己挣的钱买了永久牌自行车。当时农村里有小偷去家里偷鸡,猪或者值钱的东西。大姐骑车回家时,晚上睡觉就把车放在房里,不敢放在客厅。有一次早上大姐起来,要骑车去县城了。打开家门,发现门锁上被人用绳子系住了。这时叔叔家的鸡被人偷了,可能是小偷怕被发现,我家起来帮忙抓他。当时我特别想学骑车,大姐拗不过我,于是给我分配家务,规定做完了才能学车。我把事情做好,大姐也兑现承诺,所以小学三年级我就会骑自行车了。大姐的新自行车被我摔过好几次,没敢告诉大姐,否则她心疼就不给我学车了。 1988年安徽农村开始有人去南方城市打工。在家务农的年轻小伙子都会学一门手艺,比如砖匠、漆匠或者做小工。农忙时就歇在家做农活,农闲时就去做工挣钱。1989年大姐提出要去南方打工,母亲怕去太远的城市不放心,没同意。不知道大姐如果去了南方会怎么样。等到20岁后,大姐的婚事令长辈操心。虽然长相不错,但家里太穷,那时人们也无法预料六、七年后我家三个孩子能上大学。大姐和姐夫自由恋爱,大姐主要是考虑到我们还小,姐夫家离我家才一公里左右。姐夫家条件一般,公公婆婆和我家父辈大不相同,我妈不是特别同意。姐夫为人真的不错,一直把我哥、二姐和我当成亲弟弟亲妹妹。姐夫是家中老二,老实又性格特别慢。大姐总是嫌他太慢,后来发现我家几个孩子好象都是急性子,不知是不是小时候事多养成的急性子。1990年外甥出生了。大姐还帮着家里做事,供我们几个读书。印象深刻的是1993年大姐还带着我们在河里挖沙,挑到河坝上堆起来卖。满满一卡车的沙才卖五块钱。我十几岁时,大姐和母亲聊起婆媳关系等话题。我听了觉得在农村里生活真麻烦,这么多婆婆妈妈的事。因此现在我都不谈论是非,大姐所受过的委屈和痛苦使我避免重蹈旧路。 宝宝出生后,大姐来帮忙带,姐夫和外甥都支持。我一说起对母亲的崇拜,大姐说她小时要苦多了,母亲很忙脾气也很大。比如大姐和哥哥吵架或者打架了之后,母亲总是把大姐打一顿。大姐要出嫁,母亲还希望她能在家里多呆几年帮家里。和母亲一样,大姐为了我们付出了太多,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大姐总是说起外甥小的时候,要既做家里的事,又要帮我家做事,忙得都没空带孩子。我大学期间,每年暑假回家总是给外甥带一本课外书;后来上研究生时,又经常给他摘抄哲理文章或者散文给他看。平常还经常打电话给他,聊聊天。经常会梦见外甥读书时不用功,我非常着急,甚至在他上了大学后还会梦见。直到2009年生了宝宝,这个梦才渐渐远去。 等到我出生和长大时,可能母亲经历的事多了,人也变成熟了。对于大姐,我也是怀有深深的遗憾,若不是母亲要照顾我们几个年龄小的,多花些精力在大姐身上,也许她现在生活会好些。所以平时我对外甥的关心多些。对于生孩子,我觉得等自己成熟、心态稳定了再生孩子比较好。 |
|
(九)哥哥被寄予厚望,我也学得乖巧懂事 哥哥大我五岁,等我有记忆时哥哥就上初中了。哥哥5岁多上小学,读了5年小学(当时农村里小学是五年制),因此他10岁多点就去上初中了。在我的心目中,哥哥是最聪明的。可现实是残酷的,1987年哥哥中考不顺利,没能考上县重点高中。当年小舅家表哥考上了中专,人家纷纷祝贺他。那年夏天,母亲去帮小舅家帮忙做事,在田里扯秧天气热得快中暑了。小舅对哥哥有些失望,他说宁愿是我哥哥考上中专,而不是自己的儿子。母亲说当时听了小舅和人家这么说,一时间受了很大刺激,恨不得钻到地缝里去。当时姐夫给哥哥买了件衬衫,从南方传过来的那种花里胡哨的样式,被小舅批评说象个不良青年。在外人看来,母亲对我们比较宠的,比如自己做得累死累活,我们却在学校里逍遥自在。有人劝母亲让哥哥去学一门手艺算了,反正家里非常困难正需要钱。淳朴的母亲坚持认定一定要让我们读书,因为父亲是上了大学的。作为父亲的子女,我们不能连父亲都不如。没有读书、不识字是母亲心中最大的遗憾。母亲身上有一股倔强劲,她认定的事一定要去做。这股倔强劲也让我学会要去坚持目标,不为暂时的困难而放弃或者妥协。 因为是男孩,更被寄予厚望。从此之后母亲对哥哥管教得更加严格。我9岁已经非常懂事。母亲管教哥哥的细节不知道,只知道当时感觉生活中没有一点阳光,似乎每天都是阴沉沉的。如果复读,高中是否还收复读生,去哪儿复读,都是问题。母亲为这些事四处奔波。1987年秋天,大伯说县里有个退休老师办复读班,赶紧让哥哥去读。读了大半年,这个复读班解散了,母亲又急得不行。初中校长和婶婶是亲戚,母亲拿着家里的土鸡蛋去找校长,争取能让哥哥去复读。看到母亲为哥哥的事这么奔波劳累又操心,而且还要做很多事。9岁的我把这一切看在眼中,心中经暗暗下决心,一定不要让母亲再为我的学习而操心。 第二年哥哥上了普通高中,这个普通高中是否有资格参加高考也是个问题。这个普通高中是从职高转过来的,好在后来能顺利参加考试。周末回家带菜时,母亲总会问问哥哥的成绩怎么样。这个高中虽然是普通,好在哥哥的成绩排在前三名,得到重视,老师也经常鼓励他。记得哥哥帮家里去碾米厂把稻谷碾成米推回家,挑水、推土等重活也经常做。1991年哥哥不负厚望,考上了大学,当年他那个学校一共才3、5个人考上。 在大伯他们的建议下,哥哥选了医学专业。5年的学费一共1000元,一次缴清。亲戚家送来的礼金,凑在一起把学费解决了。可是5年生活费却是个大问题。初中开始,家里的生活更加困难了,菜里几乎没有油水。我不爱吃白菜,因为没油的白菜很难吃。我偏爱香芹、大蒜苗这一类的菜。我也不爱吃面条。直到初二时一次晚上陪同学回家,她妈妈给面条里放了一大汤匙猪油,吃起来香极了。这时我才发现原来面条也可以这么好吃。1991年秋天,我们那边有任务要去挑河坝,就是母亲生哥哥时渡过的那条河。农村里总是有这样的工程,大概是为了防洪吧,每个生产队都有任务。每家按照田地的多少和人头算任务。记得有一次母亲有事,我和二姐就去了,13岁的我帮忙挖沙到簸箕里,也要挑一担沙子,孩子的工分估计算一半。 1991年冬天时,外婆摔了一跤,不久就去世了。小舅看母亲带着我们这么辛苦艰难地生活,也没什么出路。于是建议母亲再去找下父亲单位,看能不能还有些资助。因为当年他们丢一下后话,12年后有困难再去找他们。小舅是老师,写了一封信介绍我家的情况,大伯在县城送母亲坐上去合肥的长途汽车。哥哥刚上大一,见到母亲后高兴地一晚没睡着。哥哥陪母亲去父亲单位,那个单位非常好愿意资助我们,直至我们大学毕业或者不再读书,而给母亲的那份钱一直有。这笔钱解决哥哥大学的生活费,家里暂时缓了一口气。母亲去合肥时晕车,在合肥休息了几天,伙食也稍微好点,回家的路上母亲说感觉好多了,不晕了。也许是精神上的压力小多了,母亲情绪上好多了。记得母亲回来告诉我们,从合肥往六安、舒城方向的路上还有茅草房。 哥哥暑假回家在叔叔工地上做小工,帮家里做事。1992年暑假有一次去山里,哥哥没路费回家,遇到一个司机,哥哥说我身上没钱,你能不能捎我到县城,我的学生证押给你,到时我拿钱来取。司机看了一眼哥哥的学生证,没要钱就带了哥哥。后来这个司机在县城问人家,谁家这么困难。正好我三爷爷家的二女儿在附近,一听名字就知道是我哥。 我和哥哥一直很好,小时有空经常读哥哥的课本和课外书。印象最深的是我读了一篇介绍国外短篇小说《局外人》的文章。90年代,大学里没有很多的娱乐,收音机比较流行。哥哥买了收音机,暑假带回来,我特别喜欢听。那时在收音机里听到《真心英雄》,2年后我上高中这首歌开始流行起来,我还很奇怪怎么大家这么晚才知道这首歌。那时会听中广新闻网和夏季青年歌手赛。1996年哥哥大学毕业,分配到医院工作。哥哥参加工作后,我一直鼓励他考研,可惜一直忙于家庭和工作。哥哥最近在职研究生毕业,也评上副主任医师,真心替他高兴。小时候哥哥替我打开了一扇小门了解外面世界,长大后我给哥哥一些鼓励和期望。 |
|
(十)叛逆的青春期 二姐大我两岁,快6岁时去上小学了。有时我没人带,二姐还把我带到教室里,让我呆在桌子下面。我已经不记得了,二姐告诉我的。等我上小学一年级时,二姐上四年级。小学五年级复读一年,虽然离录取分数线差0.5分还是幸运地进入初中。初一时二姐主动要求留级,母亲怕增加负担不同意,说给二姐买新衣服希望她放弃。但是二姐坚持留级,初中毕业后考上了一所普通高中。 上初中开始,二姐结交了不少好友,有男有女。我妈妈那时好担心她呀,平常同学之间会串门。外婆和姨妈心疼母亲太辛苦,总是劝母亲别让二姐读书。外婆去世时,二姐才初二。很多人也劝母亲,说你家那个胖子可以歇在家里做事嘛。因为二姐,母亲承受了很多流言蜚语和压力。 初中一件事差点毁了二姐的前程。班主任离婚单身,初一时班上好多同学带菜给老师吃。二姐说也要带菜,母亲比较警惕地说,干嘛要给老师带菜,他不是有工资吗?后来一位女同学和班主任打得火热,同时又暗恋一位男同学。她嫉妒二姐和一位男同学关系好,于是班主任以莫名的理由要求二姐退学回家。那天我们本来应当在学校,中午二姐回家了,对母亲说不读书。母亲非常纳闷,初一时你不是死活要留级吗,怎么现在到了初三不读啦?母亲赶紧询问怎么回事?二姐说是班主任让她回家的。母亲立刻赶到学校,初中校长是婶婶的亲戚。校长叫来二姐的班主任,问班主任我二姐有什么过错?这位老师居然拍我妈的桌子,说我二姐怎么怎么不好。校长听了班主任说的事,说你没资格让学生退学,于是二姐又回到学校了。后来这班主任和这个未满18岁的女生结婚了,还生了个孩子。不过很快就离婚了,孩子扔到这个老师了。1998年暑假返校时,我和二姐在老家到安庆的汽车上碰见她初中班主任。若不是母亲当时坚定地去找校长,二姐可能没继续读书。可见农村里某些老师滥用自己手中的权,不顾学生的未来。是非都分不清的人最终也害了自己。时间会告诉我们一切。 高中阶段,二姐学习更用功了。记得那时她上了高一,经常回来告诉我她们的高中生活,如何早起去晨读,夜里又热火朝天地讨论问题。感觉那个时候,二姐已经非常想考上大学,成绩也中上。1995年高考二姐离本科线录取线低9分,被安徽团校录取,但她不想去。先是继续在她的普通高中复读,插到应届班。但是有新生说:这人怎么没考上大学,二姐说有压力。后来她跑回家,说想去我所在的重点高中复读班。因为二姐考分还可以,如果继续在她自己的那所普通高中,不用交复读费。如果来重点高中的话,学费得2、3百元,这又增加了家庭负担。母亲又得找人帮忙,去信用社贷了几百块钱。来到县重点高中顺利入读,和我挤在一个上铺。在复读班分秒必争,不断提高成绩,后来考入南京一所重点大学。高考前大伯生病了,也许是过于担心我们考上大学后家庭无法承担,大伯居然出主意说:二姐复读可以,但不让她高考。大伯被大婶骂了一顿,复读了不让高考,那复读干嘛?大伯以前劝爷爷奶奶送母亲去上学,到1996年居然还说不让二姐高考,可见大伯多么担心我家的困难和艰难。 我刚上初一时,还没开学,二姐开始教我学英语字母。正暑假在我家的小阁楼上,我俩在楼上热得浑身冒汗。二姐教了我很多遍,最后问我某个字母怎么发音,我还是答不上。姐妹情谊真难忘。我初一时,二姐从同学那借了一本英语课外书,因为我们自己没钱买。二姐说要把书抄下来,这样就可以经常看。这个任务几乎是我完成的。初中时我成天满脑子的怪念头,喜欢写日记还幻想着写书。初中生活那么单调,没多少内容写。有次我和二姐在家吵架,二姐把我的书包都扔出门外,把门关上。后来我跑到四叔家楼房顶上,等妈妈回来我就回家了。在日记里写到:我睡着了,醒来时发现躺在床上。这段话,被二姐看到直笑话,说我这么会编故事。 小学和初中时我和二姐经常吵架,要么为了做家务,要么就是要东西。有几次母亲非常伤心,声泪俱下地说我们太不懂事了。她说自己辛辛苦苦地维持一个家,没想我们这么不懂事。小时候要是为了东西,母亲总是劝我让一让。记得初中时我和二姐吵得太厉害,或者一些事情,母亲太伤心了,她会把自己锁在房间里。这时我和二姐就吓得大气不敢出,生怕母亲想不开有什么意外。这些经历让我明白一个道理:孩子不懂事也不是故意气父母的,父母完全没必要伤害自己来威胁孩子。我暗自决定,等我有了孩子一定不会对他说,后悔生了他,养他要花费多少精力等等。因为孩子是我选择,而不是孩子自己选择的。不对孩子说后悔生了他,不代表我溺爱、纵容孩子,会好好地教育他。 此帖子已经被tumao于2015年01月12日 11:12:37编辑过。 |
|
(十一)体贴母亲的孩子:爱劳动,学习和生活不用操心 从小在母亲身边,看到了母亲的忙碌和操劳,我特别听话懂事。从我6岁开始就开始做家务事。快满6岁时,我想去上学。到时婶婶带着孩子和我一起去报名,老师听说我还有2,3个月才满6岁,没同意。母亲要是去学校里找老师说一下,也是可以的。母亲说那一年哥哥刚上初中,要住校,家里冷清了不少。如果我再去上学,家里就更不热闹了。于是我就是快满7岁才去上小学一年级。对于母亲的这个决定,我觉得还是比较英明的。即使快7岁了读小学一年级,我也是懵懵懂懂的,直到二年级才突然开窍似的,从此在班上前五名。 我上学时有几件事深刻影响了我。小学二年级被班主任表扬字写得工整,树立了我的自信心。第二件事就是1987年哥哥中考不利后,母亲操心、奔波,我暗自下决心要好好读书,坚决不让母亲替我操心。第三件事就是初中时班主任积极向上对我影响非常大,与学生共同进步。他还教我们初中9个班的体育,因为我对体育运动特别热爱,尤其是跑步。初一我报名参加了越野长跑,那次比赛让我明白了要坚持到底的信念。爱好体育的孩子,心里一定会比较阳光。研究发现,现在农村孩子考上好大学的比率越来越小。80年代时农村孩子还积极参与农业劳动,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好习惯。如今农村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小,孩子们也不怎么做事,缺乏锻炼的农村孩子再加教育资源比不过城里。恰恰体育锻炼能培养孩子奋斗拼搏的精神,我很幸运的是养成了锻炼的好身体,同时非常热爱劳动。这就是美国学校非常重视体育锻炼的原因,美国社会对各种球类活动也很热衷。关于体育锻炼这一点,母亲就显得没那么有见识。她甚至认为跑步太累人了,让我别跑了。不过我并没有听她的,12岁时我已经有了自己的见解。 影响我人生的另一件重大的事就是中考和选择高中的问题。初三快要中考时,二姐希望我报考中专,这样3年之后就能直接工作,也是为了减轻家里负担。1993年中专录取分数线比重点高中还高,报了中专就没机会上重点高中。一个女同学对我说,我要是报高中,肯定能考上县重点高中。这个重点高中是我们县唯一的重点高中,每年只正式录取180个学生,其余凭钱或者关系进入。报考中专还是高中的事,班主任知道我家的困难情况,专门来了一趟我家问母亲的意见。母亲说自己也不太懂,让老师帮助指导下。虽然二姐给我一些压力,但我还是很自私地报了高中,不希望自己将来的学历比别人低。 参加中考后,我很幸运地达到了县重点高中分数线。在县城里大伯又四处去打听,说有所普通高中免我的学费(一学期约100多元),但不免杂费,问愿不愿意去。那天下午要去填志愿,我在大姐家做事被喊到学校去。记得当时班主任和另外一个老师在,我填了普通高中。那个老师说我们就知道你会这么选择,因为大家都知道我家的情况。这位老师大龄,后来和他的学生结婚了,这学生比我还小一岁。这学生高中毕业后读了大学,就匆匆回来结婚了,据说怕她改变主意。当天母亲正好去小舅家和姨妈家征询意见,他们都认为我应当去重点高中。尤其是姨父说的一句话,“要是重点高中不好,那还要考吗?”母亲在家庭困难和我的前途之中,选择了我的前途。母亲说她不能因为家里困难就让我放弃辛苦考取的重点高中,不能耽误我的前程。当天傍晚,填完志愿我回到家。母亲回家后得知我填了普通高中,立刻赶到初中,碰到我的班主任。班主任说志愿还没被送走,现在改还来得及。于是经过一番艰难的抉择后,我进入了重点高中后,后来顺利考上大学。高一时周末在大伯家呆得多,那时我很自卑沉默,不知道要和大伯大婶说些什么,还被大伯批评。我爱看大伯家的报纸或者各种书籍,一天晚上我已经上楼休息了,大伯在楼下和大婶谈心说看我是个考大学的料。大伯的嗓门比较大,当时躺在床上一时半会没睡着。有时在大伯家听到隔壁有人弹吉他,好忧伤的回忆。 母亲一辈子操劳辛苦,替二姐和哥哥都带过一年的孩子。等到我家宝宝出生时,母亲65岁了。我没有喊母亲来帮忙,因为带孩子非常辛苦。母亲一人把我们四个拉扯大就足够辛苦了,现在该是享受晚年生活了。母亲在农村里住了一辈子,老家空气好、住的地方又宽敞,不太适应城里生活方式。每年也会回去看望母亲,平时也会打电话聊聊天。 此帖子已经被tumao于2015年01月15日 14:08:51编辑过。 |
|
(十二)母亲被诬陷婚外情 母亲年轻时长相不错,乍一看似乎没那么好看,却非常耐看。父亲去世后,如果母亲改嫁也是可行的,如果狠心丢下我们几个不管的话。母亲勤劳能干,在农村里有些妇女会防着和母亲来往。比如有一家远房亲戚,本来还往来的,后来那家女人就和我们这个大家都断了联系,就是害怕她家男人来我们家。这事也是很多年以后我上了大学后母亲才告诉我的。当时有人家会做鞭炮,家庭小作坊,比如我好朋友家一直做这个。家里困难,本来我们几个孩子可以出卖些劳动力,挣点学费。人家也是防着我们,所以小时候除了帮家里做好事,写好作业,就在外面和孩子们一起玩。现在回过头看时,也挺好的,小时候多玩玩。如果能挣些钱,可能母亲和我们都掉钱眼里去,觉得不上学还能挣钱,可能就没坚持下来。 有了这些防范于未然的女人们,母亲平时也刻意和男人们保持距离,你知道在农村里闲话挺多的。附近不少出轨的女人,远近都闻名的,并不是没有丈夫的女人,反而是那些丈夫在的女人。1992年夏天双抢时,母亲在家门口大骂,骂一位妇女诬陷母亲和她老公有关系。我那时小,根本不知道什么情况。原来是这位妇女的老公和其他女人有不轨行为,然后她或明或暗地说是母亲。她推理很简单,我父亲不在,肯定是母亲。她老公的事后来好多人作证,根本不是母亲,而是其他女人。据说后来好多年她老公终于承认此事,她老公在她生第一个孩子时就和别的女人有染。这位妇女还很强硬地不肯认错,旁人说起我母亲绝对不会干这种事,她还把母亲都带上。天地良心,这个男人猥琐的样子,别说母亲了,连我看了都觉得要吐了。父亲在我们心目中的形象那么伟大,母亲怎么可能还和这样的人在一起? 其实母亲也知道那个男人和谁有染。母亲没有明确说出来,但母亲也不愿意替人背黑锅,就和这位妇女大骂起来。母亲的大概意思是你有本事把自家男人拴在裤腰,你家这样的男人我根本就看不上,别玷污了我的名声。话糙理不糙,作为女人,自家男人出轨了,的确也要先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可怜我当时对14岁,对男女之事还没概念,但就是从这事隐约知道似乎不是啥好事。这个事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对男女之间我还是比较保守和刻意保持距离。当然成家了后,和老公之间保持良好的感情是必须和应当的。 至于那些出轨女人们,他们的孩子很少有成才的。你想,女人出轨大部分都在30,40多岁,而这时孩子们正是10岁左右正需要良好教育和引导。忙着和别的男人打得火热,偷偷摸摸的,怕被人发现。在家如何面对老公和孩子,你还有心思去教育孩子吗?我从来都认为如果成家了,关键要搞好夫妻感情,不要成天想着和外人去搞婚外情。 |
|
(十三)1996年高考前最煎熬的那段日子 到了1996年,二姐和我同一年参考高考,她第一年高考被录取却选择复读。关于高考,我的压力不大。记得高考前放假,我去了同学家。她家在县城,初中我们一个班,上高中时她家搬到县城。当时二姐回了家,带来了小干鱼。据说是急急忙忙地从家赶到学校,怕我回家。母亲有些迷信,比如每年开学时总给我们做鱼。她认为鱼在水里是朝前游的代表进步,而虾是退着游意味着退步。因为母亲这纯朴的理论,在六年中学生活中都没吃到辣椒炒虾米,我最爱吃的一道菜。中考后,附近有位善于推算的叔叔,算出我考不上县重点高中。后来又算算啥时进考场的,说能考上,这都什么理论呀。 不出所料,高考前母亲又不放心,请那位叔叔给我掐指算算,说我最好是高考前别回家。于是二姐就从家带着母亲的“助考神器”-干毛鱼去了学校。其实当时我特别想吃点新鲜辣椒,7月份天气热起来,吃干毛鱼特别口渴。可能也是高考比较紧张,我才感觉很口渴。不过那位算命先生说得很对,当时也很神奇,冥冥之中我就不是特别想回家。估计是怕回到家看到家里的情况更加有压力,到同学家去住一两天算是暂时逃避压力吧。 当时母亲有点偏头痛,去医院看说是颈椎骨质增生。大概是两三年前,大姐告诉我,当时母亲查出问题,怕是癌症。姨妈都非常心疼,说:母亲都受了这么多磨难,我们好不容易长大,快要有出头之日了,快要享福了,母亲却生病了。好在虚惊一场,等我们考上大学后,母亲精神压力小多了,身体也慢慢恢复了。母亲去医院复查时,下雨了。回家发现衣服晾在外面,也没有人帮忙收一下。母亲可能说了一下,被误传成母亲责怪人家不做家里的事而不帮母亲收衣服。母亲后来对我说,哪怕给我收一两件换洗衣服也好呀。一方面感觉有些病,一方面又感觉世态炎凉,母亲在家忍不住哭起来了。旁人问起,母亲只好说因为病的缘故哭起来。当时我帮堂哥家扯稻秧时,他还说母亲怕自己得了癌症,在家哭起来了。 高考成绩出来之前,我也感觉周围一股莫名的压抑。等高考成绩出来之后,我和二姐都到达了重点线,这时母亲才舒出一口气,同时又为我们的学费发愁。我俩的学杂费一年要交7000元,对城市家庭可能都不容易,还有生活费。好在有助学金、资助和做家教挣钱,大学四年到时按部就班毕业了。 此帖子已经被tumao于2015年01月15日 16:29:12编辑过。 |
|
(十四)感谢帮助、关心过我们的人 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能走到这一步。有母亲的辛苦和奉献和我们懂事勤奋,同时还有很多给予我们经济上和精神上帮助和鼓励的亲人朋友、师长同学。 我们小时候叔叔家帮我们垫付超支款,带着大姐去工地上做饭挣些工资。大舅带着表哥表姐们帮我们做农活,砌砖盖土房子。1991年哥哥高考那一年夏天发大洪水。母亲向小舅借100元买肥料,准备多打些粮食,结果水稻被淹得几乎颗粒无收。记得当时发大水,我还很开心地去玩,母亲把我大骂了一顿。县里水库(也就是花亭湖水库)要开闸放水,村里都喊大家转移到高的地方去。我和二姐去了姨妈家,住了一晚。母亲去小舅家,小舅把表哥喊来(表哥性格温和,上了中专后就工作了,表姐也在读中专),告诉表哥说我家借100元买肥料,结果发大水淹了水稻。小舅对表哥说:这100元不让姑妈还了。姨妈家条件稍微好些,姨父退伍后在县委当司机,姨妈一个人在家做农活和带三个儿子。小时候姨妈还会给哥哥送来烟花。过年时家家宰猪,我家养的猪都卖钱了。一般就去姨妈家买肉,没钱就赊着,等我们大学毕业后工作了才还掉。舅舅家、姨妈家有喜事时,母亲送去的一点礼钱,他们都不收。姨妈因为太心疼母亲太辛苦,总是批评母亲太纵容我们,让我们在学校里轻松自在。外婆也是心疼母亲,不建议我们都读书。要是外婆能多活5年就好了,看到我和二姐一起考上大学,她一定会替母亲和我们高兴的。 上小学和初中时,我最害怕是开学时,别的孩子高高兴兴去报名缴学费。我家没钱替我缴学费,一般都是欠着学费,等什么时候有了再交上。因我学习成绩还不错,老师对我也比较关照。初中班主任替我免了一次学费和初二时送了我好几个作业本。刚上高一时没钱交学费,大伯带我去学校找老师说明情况。高一班主任用班费帮我交了学费,文理分班去我转去其他班了。高考过后,班主任给了我200元,说是班费剩下的。另外还有个同学家庭也是困难,他也给了200元。刚上大学,我就很幸运地得到了学校的助学金,抵掉我的学费。还有二姐复读班的班主任对我们帮助也特别大,宣传了我家的故事,让我们得到了更多人的帮助和支持。二姐复读时,复读费也是一位好心的叔叔替我们担保从信用社借的。堂哥堂姐、表哥表姐给予我们的帮助也特别多,给予我们很多帮助和关心。 来自身边点点滴滴的帮助,就如雪中送炭一样,令我们万分感动,更有了前进的动力。
此帖子已经被tumao于2015年01月14日 14:11:30编辑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