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亲”的宝宝更聪明?】我的观点:不对。
先给大家看看我家情况:要吃饭了,宝宝刚拿起勺子,姥姥赶紧夺过 来:别弄洒了,姥姥喂你!孩子要喝水,他想自己到饮水机那里接水。姥姥赶紧叫着:哎哟宝贝,小心烫着你的手,来让姥姥帮你倒。倒好了会接着说:水太热了, 姥姥帮你吹吹,冷一下再喝!好了,现在可以喝了,来,姥姥端着你喝!我们家姥姥受不了孩子哭。如果孩子摔倒了,姥姥一定会暴打一顿“元凶”:绊倒孩子的凳子、滑倒孩子的路面……孩子跑跑跳跳难免摔跤,我们不能怕孩子摔跤就不让孩子动吧。这件事我和姥姥交流过几次,告诉姥姥这样的结果可能会导致孩子养成推卸责任的习惯甚至产生报复心理。但是这件事情还在继续着。
后来我妈妈有事情我请爷爷奶奶过来带孩子:奶奶脾气很大,动不动就对孩 子大声吼叫,导致我家宝宝脾气也很大,有一阵子喜欢打人,后来在我们的教育下,宝宝这个坏习惯总算有所改善。所以对于这个论题我的观点很明确:我不同意。 而且我觉得孩子的成长怎么可能少的了父母的陪伴呢。 婆婆管孙子较严,甚至会打屁屁。对于“严”这 一点我是认同的,但我不主张打孩子,也不希望他受到来自大人的恐吓。我真心希望能与孩子站在平等的立场上对话,在可能的情况下,给他充分的选择权。我不能 班门弄斧去跟婆婆说这些,我能做的,就是用行动证明,我不用大声和孩子说话,也不用武力相胁,一样能摆平孩子,更为关键的是,皆大欢喜。
老人带孩子有利有弊,但是我觉得对于孩子的成长,弊大于利。
1.老一辈容易溺爱孩子,阻碍孩子的成长。如 上所述,姥姥容易事事包办,孩子很难发展自我能力,另外对孩子智力刺激不足,孩子容易缺乏活力。而父母更注重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能力并且可以满足孩子的求 知欲以及 激发孩子的活力和好奇心。同时父母可以给予孩子更好的语言以及智力上的刺激。也会有耐心引导他们去探索外部世界,培养他们广阔的视野和良好的语言能力。有 时候老人没有爸爸妈妈的耐心和细心,我家奶奶就是,脾气很大,而且会开不合适的玩笑,比如宝宝发音不准的时候,奶奶会笑宝宝,重复错误发音等,这些都对宝 宝的成长不利。
2.由于育儿观念的不同,容易引发家庭矛盾 。比如饭前,外出回来和便后要洗手这种基本的卫生习惯,奶奶觉得没必要老是洗手,沟通不顺畅。老人就容易生气,跟LG唠叨,必然影响夫妻间的感情,时间长了,矛盾肯定会不断出现。
对 宝宝来说,父母是他最重要的亲人。如果父母不能陪伴在他的身边,他就很容易产生一种被抛弃的感觉,在他内心深处留下阴影。另外,宝宝从小就跟爷爷奶奶或 者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习惯了接受他们的袒护与迁就,也可能养成一些父母看不惯的行为习惯,当父母在某个时间段内接管宝宝,或者从祖辈手里完全将宝宝接管 过来时,他们可能就会急于去扭转宝宝的这些所谓的问题行为,父母和宝宝之间就极容易出现对立情绪。这种对立情绪会让宝宝更加疏远父母,退缩到祖辈的身边。 于是祖辈和父辈之间就很容易因为宝宝的教育问题引发家庭矛盾。如果祖辈再出面阻扰父辈“教训”孙辈,这种矛盾就会进一步激发。
3. 老一辈观念陈旧,阻碍宝宝个性发育。老 人知识老化,思想相对比较僵化,看待事物比较死板,容易固守尘封,采取过于传统的方式来教育宝宝,那么,他们落后的教育模式就会影响宝宝接受新知识的速 度,导致宝宝缺乏创造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的意识。比如对于孩子讲礼貌,爱分享,不打架等方面,我家婆婆就觉得很多余,孩子出去只要不吃亏就行,还有孩子在 我的教育下跟奶奶说谢谢之类的,奶奶也觉得多余。
不可否认老人放弃自己舒服的生活过来带孩子,我们小辈的要感激,但是真的不要期待老一辈的 把什么都包了,能保证孩子正常生活就不错了,孩子的教育等方面,爸爸妈妈要多费心。特别是孩子营养方面,老一辈人觉得孩子吃饱就好了,不讲究孩子的营养搭 配,营养素的摄入。曾经我给孩子买DHA,老人家觉得我是在浪费钱。这种时候妈妈一定要坚持,为了孩子的健康发育,有时候还是要坚持的,其他的小事情能让 老人就让,原则性的问题还是要坚持的。
现在大部分妈妈都要上班,没办法只能请老人过来帮忙,对于这种情况,结合我自身的情况,我有以下建议:
1有时间多陪伴孩子。我每天下班后全部时间都给宝宝,周末也是,一方面老人可以休息一下,更重要的是,宝宝需要妈妈的陪伴。
2平时多跟老人沟通,多交流育儿经验,也能弥补“隔代教育”的不足。大家出发点都是为宝宝好,所以耐心沟通还是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