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同龄圈 育儿你造吗 好好ci 流行时尚 女人心情 败家妈妈 孕期话题 准备怀孕 幸福母乳站 幼儿护理
查看:1w|回复:40

健康百宝箱

回帖 发帖
发表于 12-31 10:37|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看病如何挂对号
-------------------------------------------------------------------------------

 病人到了医院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挂号,病人只有通过挂号才能取得从该医院获得医疗服务的权利,但若挂错了号,就会浪费时间,还可能会看不好病。

  在挂号前病人应向门诊服务台询问该挂门诊号还是挂急诊号。门诊和急诊的处理程序和医生配备是不一样的,门诊医生的治疗过程比较系统和细致,而急诊则擅长于处理紧急出现的症状,例如剧烈的疼痛、创伤、高热、休克、呼吸困难等。如果没有特别紧急的症状需要处理,那么挂急诊号没有什么意义,此时应当挂门诊号,因为门诊医生会按照系统的诊疗程序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检查。

  如果决定挂门诊号,下一个问题是挂什么科,一般小医院分科比较简单,只有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耳鼻喉科等五六个门诊科室,而在大医院,仅内科就可能分为近十种不同的内科,每一个专科又可以按照疾病的名称分出专病门诊,例如冠心病门诊、高血压门诊、糖尿病门诊、胃病门诊等。因此,病人在看病之前应当对自己的病情有一些初步的认识。

  在对自己可能患有什么疾病进行判断以后,再挂相应科室的号。或按导医为你选择的科室挂号。如果病情比较复杂或多次治疗效果不佳,应当挂专家门诊号,以得到更好的服务。
2#
发表于 12-31 10:37|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①保存好病历及所有化验单,就诊时带齐。

  ②在医院遇到自已不清楚的事情,可向导医小姐或前台服务人员咨询。

  ③部分检查需要空腹或作肠道清洗时,事先要弄清楚。

  ④尽量看专科,能获得最好的治疗方案。

  ⑤比较复杂的慢性疾病,宜选择中西医结合治疗。

  ⑥就诊时,回答医生的提问要真实、简明。

  ⑦复诊时,尽量选择同一个医生,并记住这位医生的出诊时间。

  ⑧取药后,注意服药剂量和时间要与医生交代的一致。
回复
3#
发表于 12-31 10:37|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药房经常碰到这样的情景,一些病人取药后拿着说明书,指着其中“不良反应”一项质问:“这药有这么多副作用,你为什么还建议我用?”药品监管部门也经常接到消费者投诉,说药厂不负责任,生产有那么多副作用的药品。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包装盒内必须有说明书,进口药必须有中英文对照的说明书。说明书一般包括化学名称、结构式、性状、适应症、用法与用量、不良反应、禁忌证、注意事项、规格、有效期、贮藏、包装、批准文号等内容。这样硬性规定说明书内容的目的是指导医生和病人正确安全用药。药品是先在动物体内进行实验,再经过人体临床试验,然后再在医生的指导下给病人使用,经过试验证明其对治疗某种疾病确有疗效,且副作用小,经国家药品监管部门审评合格后才可以生产、销售、使用。

  有的人会问,为什么试验合格的药品还有副作用?俗话说,'是药三分毒',药品通常都有副作用的一面,有的药品在对某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存在毒副作用。在临床试验时,一方面不同个体的身体素质不同,其出现的反应也不同,比如恶心、呕吐和头痛等症状。它的发生率虽然很低,但在说明书里却必须要注明,以提醒患者注意。所以,标注药品不良反应是国家对病患者实事求是负责任的表现。

  当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药品的使用也由过去的盲目应用到使用前能够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以免发生副作用,应该说这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患者有病后心急,看到药品说明书中标有'不良反应'时,就质问店员或向药品监管部门投诉,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药品是经过国家药品监管部门严格把关才上市的,既然它能与患者见面,说明是经过严格检验的,确能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出现说明书中标明的'不良反应'的概率是非常低的,也是因人而异的。只要在医生或药师的指导下正确用药,就不必过分担心药品说明书上的不良反应。阅读说明书的正确方式应该是先看适应症,再看注意事项,最后看不良反应。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一些患者在没有医师处方的情况下到药店要求购买处方药,然后不在医师、药师的指导下,仅凭药品说明书用药,这样会造成很大的隐患。因为有些药品在以前临床使用时,不良反应并没有完全显示出来;还有些不良反应可能只有一例,而没有写在说明书上,所以从保障用药安全有效的角度来说,应该在医师或药师的指导下用药,特别是处方药。

  由此看来,我们的消费者既不要因“副作用”而惧怕用药,影响治疗,也不能因“无此副作用”而擅自用药。
回复
4#
发表于 12-31 10:38|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抗生素概述

  抗生素大家实际上不陌生了,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比如说我们针对细菌、病毒、寄生虫甚至抗肿瘤的药物都属于抗生素的范畴。但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医疗当中所指的抗生素主要是针对细菌、病毒微生物的药物它的种类是相当多的。大概可以分成十余种大类。在临床上常用的应该有一百多品种,比如我们常用的青霉素一类有很多的品种。头孢菌素、红霉素类也有很多种。每一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在使用时针对不同的的疾病、人群、细菌等,所以应该按照不同的人群、疾病来予以适当地选用。

  抗生素按它的定义讲,是在很低的浓度下面能够杀灭生命体,比如细菌和病毒。能够杀灭生命体的东西是比较多的,比如家里使用的消毒的东西也能杀灭生命体但只能叫消毒剂,这种消毒剂不能用在人体里面,只能用在体外的环境消毒使用。抗生素是在很低浓度下并且能够在人体里面使用的毒性比较低安全性比较高的药物。抗生素的作用就是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最终治疗疾病。

抗生素与抗菌药和消炎药的区别

  抗生素的品种繁多使用广泛,在普通人群中间的知名度很高,这样就造成了它在名称方面比较混乱的状态。长期以来,不光在普通民众,甚至在一些专业人员对严格的抗生素的界定都不是非常有把握。老百姓一般所指的消炎药估计就是抗生素,但实际上严格意义上讲消炎药和抗生素应该是不同的两类药物。我们所用的抗生素不是直接针对炎症来发挥作用的,而是针对引起炎症的微生物,是杀灭微生物的,而消炎药是针对炎症的,比如常用的阿斯匹林等等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抗菌药和抗生素是什么关系呢?他们是大范围和小范围的关系。抗生素是针对所有能够医治杀灭的生命体,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肿瘤细胞等,抗菌药物主要是杀灭细菌的。因为能引起人体感染的,除了细菌以外还有很多的微生物,比如去年流行的非典,它是病毒感染,需要用抗病毒的药物,抗病毒和抗细菌的药物都可以算在抗生素的范畴里面去。抗生素是比较广义的,而抗菌药物是比较专一的。

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现状

  临床上基本每一个科室,每一个专业的医生都在使用抗生素,它的使用率是非常高,对于感染,包括病毒感染,细菌的感染,寄生虫的感染,支原体、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都需要使用抗生素。我们平常的很多疾病也确实属于感染性疾病,如普通的感冒,上呼吸道的感染,泌尿道的感染,皮肤的感染,但他们引起的感染原是不同的,上呼吸道80-90%是病毒感染,而泌尿道的是细菌感染。如果是病毒感染我们要用抗病毒的抗生素,如果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细菌的抗生素。在医院里抗生素的使用占总量的30-50%。其中一部分是需要使用的,另外一部分属于不合理使用。除了医院,老百姓的家里都会有抗生素存在,药店里的很大一部分也是抗生素。在我国抗生素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其中肯定有很多不合理之处,这就需要进行严格的、科学的指导管理。

  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抗生素的使用量大致占到所有药品的10%左右。而我国最低的医院是占到30%,基层医院可能高达50%。抗生素滥用是我们不可回避的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由于处于社会初步发展阶段,国家的研究能力、原创能力不强,药品以仿制为主,众多的药厂都在生产抗生素。第二,同一种抗生素有上百家的药厂家生产,这样市场销售就可能存在恶性竞争,这种竞争会导致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的情况出现。第三,医学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细,每个医生都有自己专业方面的问题,抗生素是常用药专业性不如本专业那么强,这样就会存在误用或者滥用的情况。第四,患者和患者家属习惯性服用抗生素治病。比如感冒了,按照医学的观点,很多感冒都属于病毒感染,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什么有效的药物,只是对症治疗,不需要使用抗生素。但大家可能都有过这种经历,感冒以后习惯性在药店买一些感冒药,同时加一点抗生素来使用。实际上抗生素在这个时候是没有用处的,是浪费也是滥用。第五,我们国家药品规定方面的问题,很早以前就分了处方药和非处方药,抗生素应该属于处方药,但在药品销售过程中,大家去买药的时候有人需要出示处方吗?除了中药的药剂,西药只要讲出名字就可以买到,甚至有医药超市让自己选药,这样准确性会高吗?无疑会导致抗生素的滥用。第六,抗生素在畜牧业的大量使用。我们经常会听到我国出口的食物被检测出一些抗生素的残留而拒绝在海关之外的报道。据我了解,在畜牧业使用抗生素的量远远超过人类使用量的总和。在环境中有比较多的抗生素存在,那环境中的细菌早已接受过抗生素,已经产生耐药性了,人体如果再获得耐药菌的感染治疗就比较困难。这不光是我们国家的问题,也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抗生素的不规范使用,一个方面是引起细菌耐药,细菌耐药产生的速度远远快于我们新药开发的速度。长此以往,我们可能会退回到七、八十年代以前的状态,没有抗生素使用,人类将再一次面临很多感染性疾病的威胁。比如,结核病是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很多年前大家觉得控制得非常好,但是现在耐药的结核菌非常多,治疗起来就很困难。这就可能引起死亡率的增加,而且治疗耐药性结核花费的社会资源是治疗一个非耐药结核的十倍以上,造成的社会负担是非常重的。第二个方面,抗生素也是药物,进入人体以后发挥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引起很多的不良反应。用的药物越多,引起不良反应的机会越高。我国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记录显示,我们国家的药物不良反应三分之一是由抗生素引起的,这个比例和抗生素的使用比例是一致的。抗生素的种类比较多,引起的不良反应或者是严重的不良反应涉及到了身体的每一个系统,所以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下发了关于开展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宣传活动的通知,号召民众不要自买抗菌药,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抗菌药。这是对人民负责任的举措,大家应该积极参与,不只是专业的医务人员需要合理地使用抗生素,普通的民众和患者也要有合理使用的意识,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不要盲目地自己购买抗生素使用。这样才能促进我们国家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细菌耐药的不断加剧。
回复
5#
发表于 12-31 10:38|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豢陕曳?,必须谨遵医嘱。原因如下:
  1.症状相同不一定病因相同,用同样的药有可能产生相反的治疗效果。

  2.不要随意加大或减少药物剂量。剂量与疗效并不一定成正比关系,且不少药物剂量增大,疗效不增加而毒性却明显增大。换句话说,不同剂量的药物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一般地说,在一定范围内剂量愈大,药物在体内的浓度愈高,作用也就愈强,不良反应就愈多。

  3.同一药物治疗不同的疾病剂量不同。例如阿司匹林,用于解热镇痛,一般0.9~1.8克/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可用到每次1.8~4克/日;预防心肌梗死,0.05~0.1克/日;预防脑梗塞,0.15~0.3克/日。

  4.同一药物,剂型不同,所用剂量不同。以口服片剂为例,就有普通片、缓释片、咀嚼片等。可为每日3次,或每日1次。

  5.用药时程的长短不同,疗效不同,不良反应也不同。如特殊部位的感染必须用到足够长的疗程。而长期服用激素则会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另外,有些药物停止服用也必须遵医嘱。突然停药有可能出现反跳,甚至产生其他严重并发症。如撤停抗精神病药物可能会引起精神病复发及造成神经系统功能平衡失调等不良反应。

  6.不同的人用药可能不同,剂量也可能不一样。身强力壮的人、体质较差者、妊娠期及哺乳期的妇女、老人、小儿、以及肝、肾功能不好的患者必须区别对待。

  7.合并用药有可能增强疗效,也有不少是增加了不良反应、毒性反应,甚至给患者身体带来严重的损害。例如同是治疗胃肠功能紊乱的药,胃复安与胃疡平、普鲁苯辛、阿托品,前者加强胃窦部收缩,促进胃内容物排空;后三者则减缓胃肠蠕动,抑制胃肠的排空。因它们在药理上发生对抗,而降低药效。
回复
6#
发表于 12-31 10:39|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做个聪明的病人,就是做个聪明的消费者。”一位资深内科医生指出,医疗也是权利义务关系,聪明的病人应该知道,什么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看个门诊的时间可能只有匆匆三五分钟,因此如想获得更理想的医疗服务,聪明的消费者,应该在看病前、看病中、看完病后,学习把握几个原则。

  第一步 看病前的聪明原则

  看病前多想想

  你是不是常会在踏出诊疗室或离开医院后,才猛然想起:“糟糕,我忘了跟医生说……”或是当医生问诊时,你常常一问三不知,怎么也想不起来?建议你不妨在看医生前,先想想,甚至可以先写下来:

  1.这个问题什么时候第一次发生?

  2.发生问题的明确部位在哪里?

  3.你现在觉得怎样?多久的时间会觉得不舒服?不舒服感持续多久?(明确说明)

  4.这个问题带来什么症状?

  5.在什么状况下会发生这个问题?什么情形下,这个问题就好多了或是没了?

  6.为什么你会觉得自己有这个问题?是不是有这方面的家族病史?

  第二步 看病中的聪明原则

  如何看对医生选对科

  面对医疗系统分科愈趋精细,专科下又分次专科,层层分化,一般人进大医院看病,就如同走入迷宫,很可能一下子就迷失方向、头昏眼花了,更别提要他明确知道自己该挂哪一科。

  一些大型综合型医院的内科门诊,又细分为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肾泌尿系统、血液病、内分泌系、关节炎及风湿症、新陈代谢、感染症、神经及脑血管障碍、气喘过敏症、高血脂、职业与环境病、肾及高血压、肿瘤咨询、心律调节器等,繁繁复复有10多科,令人傻眼。

  而病友如果一开始就判断失误看错科,七转八折,但最终还是被转到正确的科别,身体没有受到什么伤害,也就罢了。最可怕的是,有许多病人看错科,也延误治疗时机。

  有位病友最初因神智恍惚,被家人送去看精神科,接受电疗许久,人依然神智不清,才被转去看过敏免疫风湿科,最后才发现是因罹患红斑性狼疮,侵害到脑部神经系统,并非精神病,而徒留遗憾。

  陈小姐有一天在上班时,突然肚子痛,只好跑到公司旁的一家妇科为主的医院就医。没想到医生一听她说是肚子痛,理所当然地认为是妇科问题,就叫她脱裤子,要作妇科内诊,陈小姐吓一大跳,赶紧拒绝。隔天,陈小姐再到另一家医院挂内科,一照X光,才发现原来是因肠子里的宿便过多,引起腹痛。

  一旦面对林林总总的分科,只好乱枪打鸟,勇敢地试试,先看这科,如治不好,再换那科。这样很容易贻误病情。

  别让问的权利睡着了

  许多病人因为不懂医学知识,纵使心理有许多疑问,往往不敢开口。但其实病人应该多问,不仅可维护自己的权益,也才能对自己的生命更安心。病人需要常跟医师沟通,多问问题,有怀疑就发问。愿意回答你的就是一个好医生,如果任凭你怎么问,都不回答的,就是没办法跟你配合的医生。

  聪明的病人甚至会做笔记、小抄,把自己的疑问或身体的重要状况,一一条列,等见了医生,就可把握短暂的看诊时间,充分表达需求。

  清楚描述自己的问题

  病人最主要的责任是,把来看医生的问题一五一十详细地告诉医生。有医生打了个比喻:医生诊断一个疾病,就像在一条马路上开车,一开始不知道这条马路要通往何处,等路标一一出现,指示愈来愈多后,才恍然大悟。所以病人愈能清楚描述他的问题,就愈能帮助医生下判断。

  有病人在看病时隐瞒实情,故意考医生,想看看医生的能力如何。针对这种情形,有医生指出,医生是搜集整理归纳资料的人,病人应该把知道的事说出来。

  不过,当清楚描述自己的情况时,也要注意别自找病因,否则医生可能就照着你所说的,下错诊断。

  30岁出头的陈先生日前打完球后,因胸口疼痛去看医生,他心想可能是运动伤害的缘故,所以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医生,医生也就以为是运动伤害,开了几天的止痛药给他。但陈先生吃了药后,人却一直发烧,两个星期后再跑去看医生,一照X光,才发现是横隔膜感染,赶紧住院治疗。

  尊重专业不自作聪明

  如果问医师最讨厌什么样的病人,自作聪明的病人一定名列前茅,他们的症状包括:不听医嘱、自行增减药量、乱要求开药、作检查等。

  在北大深圳医院心理诊室,医生问一位太太有没有按时吃抗忧郁药,这位太太很肯定地回答有,又说只要觉得心情恶化就马上吃药。医生听了有点啼笑皆非,告诉她这药是吃长期的,一天吃两次,不是“变天”就吃。

  第三步 看病后的聪明原则

  把检查结果记录保存下来

  病人就诊时如能提供过去一些基本检查的背景,例如做过什么检查、结果如何、为什么做这个检查等,可以让医生减少很多不必要的检查,不必重新再走一次冤枉路。甚至,病人还可以把吃了什么药、有何反应等记下来;如在别的地方看病,也可带着其他医生开的药袋赴诊,对医生的诊断也有帮助。

  另一方面,懂得保存就诊的资料,也是保护自我权益的一种做法。消费者维权部门指出,在处理消费者投诉医疗纠纷案件中,常发生资料留存的困难。有些病人向消委会求援时,所写的几十张申诉书中,可能都只是情绪性的字眼,而无法具体说明就医当时的情况。

  听听第二位医师的专业意见

  多位医师强调,医疗品质参差不齐,病人也不能一味地相信医师或医院,有时也要懂得寻求“第二位医师的意见”(即第二种意见)。

  例如,当你看病已有一段时间,病情却没有很好的改善,而医生又没有其他的治疗办法时;当严重疾病须面对重大手术,或费用昂贵的手术时,或当你被要求参与临床试验时,你都可以考虑是否该听听其他的声音。

  至于该找谁问,做二度确认呢?公共卫生研究专家建议,第二个医师的专业程度,应起码不低于第一个医师。如果这两个医师的意见不一,也是以专业程度不低于第二个医师的标准,来寻找第三个医师表达看法。但是问了第二个意见后,要再跟原来的医师讨论。如果他是个好医生,他会以开放的态度,帮你评断另一个医师说的有没有道理。

  结束看诊前,你可以问医生

  1.为什么要吃这个药?这药是治什么的?

  2.怎样才能知道药有没有效?有没有什么副作用?

  3.还有其他可行的治疗方式吗?

  4.药要吃多久?需要不断追踪治疗效果吗?(第4个问题特别重要,因为一般医师常忽略,没有告诉病人。
回复
7#
发表于 12-31 10:40|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所谓最佳给药时间,也就是将服药时间的安排与人体生物节律(即生物钟)相吻合,以减少副作用,使药物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1.降压药:宜分别于早上7时,下午2时和晚上7时服用,早晚两次的用药量应适当比下午少。晚上临睡前不宜服用降压药。
  2.降糖药:糖尿病病人在凌晨对胰岛素最敏感,这时注射胰岛素用量小,效果好。甲糖宁(D860)上午8时口服,作用强而且持久,下午服用需要加大剂量才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3.强心药:心脏病病人对洋地黄、地高辛和西地兰等药物,在凌晨时最为敏感,此时药物作用比其他时间约高40倍。
  4.抗哮喘药:如氨茶碱宜在早上7时左右服用,效果最佳。
  5.抗过敏药:如赛庚啶于早上7时左右服用,能使药效维持15~17个小时,而晚上7时服用,只能维持6~8小时。
  6.激素类药:由于人体的肾上腺皮质激素在午夜零点至上午9时的分泌量约占一天24小时分泌总量的70%,因此,宜在上午9时以前服用,而人体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高峰在上午7时左右,故在每天上午7时一次性给药疗效最好。
  7.抗感冒药:宜在上午和晚上症状重时服用。
  8.解热镇痛药:如阿司匹林在早上7时左右(餐后)服用疗效高而持久,若在下午6时和晚上10时服用,则效果较差。
  9.降胆固醇药:由于人体内的胆固醇和其他血脂的产生在晚上增加,因此,病人宜在吃晚饭时服用降胆固醇的药物。
  10.抗溃疡病药:由于人的胃酸分泌在晚上达到高峰,因此,每日剂量宜分早晚两次服用。
  11.抗关节炎药:对类风湿性关节炎病人的每天一次缓解疼痛和炎症的缓释药物,应在晚上服用为宜。而骨性关节炎病人宜在早上或中午服药。
  12.铁剂:贫血病人宜在晚上7时左右服用铁剂。
回复
8#
发表于 12-31 10:40|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过敏史及特异性体质
  如果你对某些药品或物质曾经发生过敏现象或是异常反应,你就应该告诉医生。你必须知道会使自己产生过敏反应的药品。如果无法记清楚,应该写下来备用,同时最好能写在病历首页上以提醒医生注意。药品引起过敏反应,轻微的会发痒起反应,严重者可以造成过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家人之间也应在牢记过敏史,防患于未然。
  特异性体质的人,对某些药物也可以产生异常反应,特异性体质者常是生理上存在遗传缺陷,如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缺乏患者,使用具有氧化作用的药物时,就会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如不及时停药,严重者可致死。

是否患有其他疾病
  要知道,肝脏与肾脏是人体两个重要的代谢器官,一些药品对人体肝肾功能影响较大,对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可能会加重不良反应甚至酿成药害。把你有肝肾不良的情况告诉医生,医生就会根据情况,调整你的药量或服药间隔期,甚至更换药品。又如,糖尿病患者在用药时绝对避免含糖分高的药物,如大剂量输液时不用高浓度的葡萄糖注射液等。

怀孕和哺乳情况
  如果你已经怀孕,或打算怀孕,或是正处在哺乳期的妇女,也应当对医生讲明。临床上有不少药物属于慎用。从1982年起,美国要所有上市的药品,提出怀孕用药安全研究报告,根据孕妇用药的安全性分为五级--A、B、C、D、X,安全性依次递减,即A级最安全,X级为怀孕禁用。有些药品会渗入乳汁,哺乳期应该尽是避免用此类药。如果确有必要,可以设法错开吃药与药品到达奶汁的时间。这些可以咨询医生。


近期服用过的其他药品情况
  你需要告诉医生你现在正在服用其他药品,或在过去两个星期内曾经服用过其他药品。为避免发生药品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必要在医生开出处方前,告诉医生你目前用药的情况,必要时可带来出示给医生看。目前市场上,同药不同名的情况仍比较普遍,你所使用的两种“不同的药”,极有可能是同一种成份的药物。这种不知情的重复用药是很危险的,可能会造成药物中毒反应。

职业的特殊性
  医生的处方一般是针对普通患者的,而有些人的工作较为特殊,医生有必要根据其职业的特殊性,更换用药方案。例如,司机、高空施工人员、精密手工操作人员及一些在工作中这宜打瞌睡的患者,均不能使用含嗜睡成份的药物。还有些情况比较少见,但也要注意,比如职业运动员要谨慎使用治疗在感冒的药物,避免误用违禁成份的药物。如果你应酬较多,天天在酒桌上度日,医生会酌情给你换掉某些与酒精有强烈作用的药品等
回复
9#
发表于 12-31 10:40|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打针还是吃药依病况而定

  不少人认为,有个头疼脑热,打针比吃药管用,认为打针是最好、最有效的用药方式。其实并不然,不同的给药方式是针对不同的病情而选择的,打针、吃药并没有优劣之分,关键是要达到最好的疗效。

  药物的剂型是根据医疗上的需要设计的,就像作战部队根据不同的敌人选择不同的兵种一样。例如急症病人,为了使药效迅速,该采取注射液、栓剂、汤剂与舌下片等。对于药物作用需要持久、延缓的则可以采用丸剂、缓释片剂等。有的药物制成不同的剂型,可以呈现不同的治疗作用,如硫酸镁制成溶液剂口服药时有致泻作用,而制成注射液则为抗惊厥药。

  吃药:方便但有局限

  药物进入人体最常用的要属口服给药,普通的口服药片、胶囊、口服液等都是通过口腔,经食道进入胃肠而发挥药效。口服药物的好处在于它可以方便地服用,不像注射药、栓剂等,除了给药的麻烦外,还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痛苦。

  口服的药品进入全身血液循环以前,会先经过胃肠道中消化液的破坏及黏膜、肝脏里酶的破坏,有些药物甚至会被破坏一大半以上,被称为“首过效应”。如大家熟悉的糖尿病治疗药物胰岛素,就是因为“首过效应”较严重,而多采用注射方式。

  打针:疗效与风险并存

  尽管如今科技发展,口服药的发展极为迅速,品种繁多,但就药物的起效速度而言,还当属注射给药。注射给药,立即进入血液,没有首过效应这道屏障的影响,见效比口服要迅速,比如急救药就多是注射给药。

  静脉注射给药就是俗称的“打吊针”,不需要经过口服药物的崩散、溶解、吸收等步骤,可以直接进入血液循环,是所有给药方式当中最快产生药效的,但是危险性也相对较高。消毒不严,操作不当以及滴速过快等都会引起输液不良反应。进入血液的药品,会继续到各处组织去发挥作用,但有时也会跑到我们不希望它去的地方,引起副作用或不良反应。

  肌肉注射则是从肌肉层慢慢进入血液,血管越丰富的部位药物吸收就越快,而皮下注射则是从皮下组织到达血液,例如上文提到的胰岛素针剂。

  合理选择用药方式

  除了打针、吃药外,药物进入人体的形式还有很多,一些不同剂型的药品会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进入人体发挥药效。

  1.透皮吸收。中国传统的膏药就是应用透皮吸收的原理,皮肤用制剂主要用于涂敷于皮肤表面,穿透皮肤角质层到达病患部位发挥药效。也有通过皮肤吸收给药以产生全身效应,比如临床上使用的2%硝酸甘油软膏可通过透皮吸收治疗心绞痛;东莨菪碱膜剂贴于耳后皮肤上,可预防晕动症。

  2.口腔吸收。例如硝基甘油舌下含片,使用时含在舌下,直接从舌下黏膜吸收到血液,迅速发挥药效。口腔黏膜分布着许多血管,药物通过口腔吸收后,通过颈内静脉到达心脏,随血液循环向全身分布。

  3.直肠吸收。如肛门栓剂则是从直肠黏膜直接吸收,直肠接近肛门端的血管极为丰富,一些药剂如栓剂、灌肠剂可以通过直肠吸收进入静脉,对于一些不适合口服、遇到胃酸分解或有禁忌的药物可以使用栓剂、灌肠剂给药。

  除此之外,药物进入人体的方式还有许多,如直接吸入肺部的气雾剂、滴入眼、鼻、耳的滴眼剂、滴鼻剂、滴耳剂等等。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以及选择合适的药物剂型搭配,可以有力地捍卫人体的健康,赶走疾病。
回复
10#
发表于 12-31 10:41|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有病乱投医”
,是说病人大都渴望尽快治好自己的病,听到哪里能治好他的病就往那里跑,这往往会造成病人的经济负担,甚或耽误了自己治病的时机。所以,有了疾病,不乱投医,对治病或许更有好处。那么,怎样做到有病不乱投医呢?

  ①就近就医。病有轻重、急慢之分,在就医时要摸清居住处医院(社区医院、区级医院、市级医院)的设备条件、医疗质量与水平,做到心中有数。谁都愿意到医疗设备条件好、医疗质量水平高的医院就诊。相对来说,选择好的、质量水平高的医院,距离近,治疗方便、放心。

  ②掌握自身病情。病人对自己所患疾病应有所了解。对所患疾病治愈的可能性、慢性病的转归、并发症等,要一清二楚,切莫跟着广告宣传跑。诊断明确后,治疗办法大同小异,不必乱投医。

  ③选不同层次医院。病人与家属应改变就诊观念。大医院、老医生、名医、专家未必都好。大医院病人多、忙乱,小病初发未必给你细心治;小医院医生也有相当医疗水平,能减少交叉感染,就诊方便、花费少,这些对患者都是有益的。疑难病、诊断不明确的病,找名医、找专家也要辨真假,不可盲从偏信。要选择1-2家中小医院、一家大医院或专科医院,按病就诊,既方便、省钱,又不会乱投医。不要相信远来的和尚会念经,也不必相信外地的医生更高明。

  ④选对医生。自选医生,从服务态度、技术水平方面选好的。好医生应是不贪钱财、不牟私利、医德高尚的人。通过实践认识医生是好是坏,才能放心治病。选好医生后要相对固定。医患双方都能互相了解,有利于疾病治疗。
回复
11#
发表于 12-31 10:41|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妇检前您的准备工作:

  1、一定不要在月经期去检查。最近3个月的月经结束的日子一定要记住,至少要记住最近1个月的。

  2、准备记事本,把检查的日期和医嘱都作个记录。

  3、去见大夫的当天要洗澡。淋浴、盆浴都可以,就是不要冲洗阴道里面。特别是当阴道分泌物增多的时候。

  4、去检查时可以穿一条短裙。检查时是要把下身的衣服全部脱掉。如果穿裤子,上衣就应该穿件恤衫或无领衫。这些小细节会让人感到很方便。

  检查过程:

和大夫接触大夫通过耐心的询问,一方面缓和一下病人的紧张情绪,一方面了解病人的病史和遗传病史。随后,大夫还会问一些有关妇科方面的具体问题,如:月经周期、有没有白带等等。

  外阴检查

  如果这时有尿意,千万不要不好意思,一定要先去卫生间,否则会直接影响妇科检查。当大夫要求病人脱掉衣服,躺上妇科检查椅,将脚放在搁脚架上时,您也许就开始紧张了。这时要深呼吸,让自己放松下来。

  阴道窥镜检查

  最困难的一刻到来了。大夫把阴道窥镜放在热水里温一下,在窥镜顶端涂上凡士林,将其伸进阴道,这使检查变得难以忍受。这时一定要放松,轻轻地呼吸,心里想些别的事情。此时,大夫取了白带,如果需要的话,将把它送到化验室化验;大夫是用一个小木刮子,轻轻地在阴道壁或子宫颈口刮一下,然后做成涂片送去化验。

  触摸检查

  大夫戴上一次性手套,涂上凡士林,慢慢地将一或两个手指伸入阴道,另一只手放在下腹部。伸到阴道的手指触到子宫颈时,压在小腹上的手用力往下压,子宫就掌握在大夫的双手之中了。通过检查,妇科大夫可以知道卵巢的大小是否正常,是否有囊肿。

  检查时,当大夫的手触到深处时会有点疼。刚感到有点疼的时候,大夫就知道达到目的了。一个完整的生殖器检查结束了。
回复
12#
发表于 12-31 10:42|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看病吃药对孩子来说很难避免,但医院既是治病的场所,也往往是传播疾病的地方,怎样才能较快治愈已有的疾病,避免“着”上其他疾病呢?

1,就近治疗。家长们都希望孩子的病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但有些家长比较迷信大医院。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医院越大,病人越集中,室内环境会受到严重的污染,孩子看一次病一般至少要在医院逗留2-3个小时,患病的孩子本身抵抗力就差,在这样的环境中逗留这么长的时间,很容易通过呼吸道或直接接触等渠道,“着”上其他散布的病菌,造成旧病未愈又添新病。孩子的病,一般“伤风感冒”、“拉肚子”等常见病占绝大多数。据统计,去儿童医院看病的孩子,上呼吸道感染占60-70%,其他常见病占10-20%。这些常见病治疗方法相同,一般医院都能诊治,没有必要舍近求远去大医院。

2,不要乱投医。孩子看病用药后,病情的好转,要有个过程。有些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秋季腹泻,是自愈性疾病,经过适当处理,一般1周左右就能自然痊愈。有些家长心中无底,只要孩子不退烧,能带孩子去好几个医院。每到一处,医生都要从头了解病情,重新检查,有病的孩子,需要按时服药,好好休息,过多地去医院有害无益。至于发烧是很多疾病的症状,疾病的根本原因未解决,服退热药,过3-4个小时后体温还可能再升高。服退热药后要多喝水才能较好地发挥退热作用,同时体温的高低,也不完全代表病情的轻重,如果孩子精神较好,没有异乎寻常的哭闹、严重的吐泻型抽风等情况就不必忙着去医院。

3,简单扼要地向医生诉说病情。恰当地诉说病情,能使孩子得到及时有独立自主的治疗,有利于疾病的早日康复,减少复诊。医生需要了解的情况一般有:疾病发生的时间,主要症状,病情变化过程,复诊还要说明用药的效果;有时医生还要了解过去曾患过哪些疾病,打过哪些预防针,孩子和家庭成员对哪些疾病,打过哪些预防针,孩子和家庭成员对哪些药物过敏。家长事先应把这些情况考虑好,主动向医生介绍,当医生问到时,迅速准确地回答。

4,看病时注意防病。在医院候诊,要采取一些适当的防护措施,如观察了解周围患儿的情况,与呼吸道传染病的患儿尽量离得远一些,与消化道传染病患儿避免直接接触。呼吸道传染病流行季节,最好给孩子戴一个6层纱布的口罩,可挡住病菌。看完病回家后,成人和孩子都要彻底洗手,给孩子服药前成人也要洗手。服药后注意观察孩子情况,如出现与原来疾病无关的情况或其他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及时就诊。
回复
13#
发表于 12-31 10:42|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在生活中,许多人体检的准备工作往往做的不够,影响了体检结果。

  正确的方法是:体检的当天早晨不要吃早饭,因为需要空腹采血,最好在早上7:30~8:30采空腹血,最迟呢,也不要超过上午9:00,这样做是不想让您饿着,特别是不能让糖尿病人饿着。

  另外还要注意的就是,虽然采血时要求空腹,但对慢性病患者服药应区别对待。比如高血压患者每日早晨服降压药。贸然停药或推迟服药会引起血压骤升,发生危险。按常规服药后再测血压。

  另外,最好不要大运动、劳累、饮酒,吃得清淡的比较好,这些都有可能影响体检结果,比如劳累、饮酒就有可能造成转氨酶升高。
回复
14#
发表于 12-31 10:43|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彩超与黑白超有三大不同彩超诊断范围更广

  构成上,黑白B超只有一个探头,一般只能检查腹腔;彩色B超有3个探头,除了腹腔外,还可检查心脏、皮肤浅表、血管、肿瘤良恶性等。

  彩超诊断方式更多

  比起单一的黑白B超,彩色B超功能更多,诊断疾病的途径亦更多,对疾病的诊断亦更明确。它通常具有B超、M型、脉冲多谱勒、连续多普勒、彩色多谱勒血流成像法等五种超声诊断方法。因此,其图像分辨力也优于普通黑白超。一些浅表组织器官,如甲状腺、乳腺、腮腺、睾丸等的检查都需要做彩超,尤其对一些肿块恶性诊断极有价值;此外,一些腹部检查,如肿瘤、阻塞性黄疸、肝硬化、宫外孕、血管性病变等,医生都会建议使用彩超。

  彩超的价格是黑白超的几倍

  价格上,彩色B超至少是黑白B超的好几倍。一台黑白B超机只需几万元,而一台彩超机则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元;做彩色B超的收费一般在170元左右,黑白B超一般收费20元,加一个部位另收8元。

  有些病情只用黑白超就可以了

  选择彩超还是黑白超,还是依据病情的需要,有的病情并不需要精确的诊断,用黑白超就够了,例如像一般的胆结石、膀胱结石、肾结石、前列腺炎、肝囊肿、子宫肌瘤等症的复查都可以只用黑白超。还有像早孕的、想流掉孩子的患者,也只用黑白超。

  因此,只要没有精确诊断的必要,正规医院一般先做黑白B超检查,如果仍然不能明确诊断,再根据需要改做彩超检查,费用上补上二者的差价即可。
回复
15#
发表于 12-31 10:43|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目前临床上常
用的血脂化验项目主要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等6项。因医疗条件不同,以上项目不一定都能检查。

  TC正常值:3.36~5.78mmol/L(130~200mg/dl)。增加见于胆道梗阻、肾病综合症、慢性肾小球肾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传染性肝炎、某些慢性胰腺炎、自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等。减少见于严重贫血、急性感染、甲状腺机能亢进、脂肪痢、肺结核、先天性血清脂蛋白缺乏及营养不良。

  TG正常值:男性为0.45―1.81mmol/L(40-160mg/);女性为0.23-1.22mmol/L(20-108mg/);增高见于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糖尿病、肾病综合症、胆道梗阻、甲状腺功能减退、急性胰腺炎、糖原累积症、原发性甘油三酯增多症。

  HDL-c正常值:0.9-2.19mmol/L(35-85mg/);如减少提示易患冠心病。

  LDL-C正常值:<3.12mmol/L(120mg/dL);如增多提示易患动脉粥样硬化所导致的冠心病、脑血管病。

  A1正常值:110~160mg/dl;B正常值:69~99mg/dl;它们可用于心脑血管风险度的估计,A1下降和B增高提示有心脑血管病,还见于高脂蛋白血症和其他异常脂蛋白血症。

  需说明的是,各医疗单位由于使用的方法、实验的条件等差异,各项指标的正常值可能不完全相同。一般情况下,在化验单上都标有正常参考值,可对比测定的各项指标是否超过了正常范围。
回复
40 篇,显示:1 - 15篇 
社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