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同龄圈 育儿你造吗 好好ci 流行时尚 女人心情 败家妈妈 孕期话题 准备怀孕 幸福母乳站 幼儿护理
查看:2k|回复:10

妈妈们不用太着急(新手妈妈战胜育儿焦虑的感悟)

回帖 发帖
发表于 08-03 13:04|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育儿路上学会抬头向前看

前几天,看见一篇妈妈的博文,内容是宝宝11个月开始学叫"妈妈",妈妈非常开心,并且,开始按部就班的进行语言训练,教孩子学习叫阿姨,谁知,孩子学会叫阿姨后,却混淆了妈妈和阿姨的称号。当孩子不断管妈妈叫阿姨的时候,这个妈妈开始整日忧心忡忡,后悔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并不断思考应该如何让孩子重新学习妈妈。整篇文章,可以看出妈妈对于孩子语言学习的担心和忧虑之情。

    作为一个3岁宝宝的妈妈,我特别能理解这个妈妈的担忧,在我看来,似乎越是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越容易产出忧虑感。也许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由于先天或后天的原因,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发育差别会较大,造成相对于稍慢一点的家长特别容易产生忧虑感。再有,初为人父母的责任感,也让这个时期的爸妈们,对孩子各方面的变化非常敏感,因为缺乏育儿经验,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也让父母特别容易产生某种不安。
      其实,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其属于自己的节奏,快也好、慢也罢,当把生命前几年的那些差距或问题放入人生漫长的岁月中时,就会突然觉得许多现在看来无比重要的差距和十分重要的问题变得不值一提。彤彤在体能发育方面应该是算比较快的孩子,11个半月会走路自己独立在小区的滑楼梯上摸爬滚打,到了1岁半就可以顺着滑楼梯的斜坡走上前,一段时间,我带着彤彤去大大小小的公园,看到个头不高、身手矫健的彤彤,经常会有家长好奇的问彤彤的年龄,每当知道后,又会得到一连串的惊讶和表扬。这种看似让人羡慕的优势又如何呢?现在,当彤彤3岁3个月的时候,一样的彤彤、一样的滑楼梯上窜下跳,同样有人问彤彤的年龄,但在再不会有惊讶的目光和羡慕的表情了,更多的仅仅是原来如此,理所当然。
    很荣幸,我曾经因为一些育儿上的困惑得到了蒋佩蓉老师的指点(参见博文《家庭和睦才是孩子健康成长最重要的》),蒋老师当时对我进行的辅导中,她提到作为一个育儿上的过来人,回头再看自己曾经的一些育儿担忧,其实会发现是过于紧张了。我理解,就如同孩子发育晚的担忧,到孩子3岁以后就会发现,即便是发育早的孩子,早期的那些优势也变得没有那么明显了;也如同一些偶尔的教育错误,当面对长期坚持的正确家庭教育时,错误也会变得不是那么不可逆转;更有一些幼儿早教训练,大多数上学前识字的孩子,当到三四年级的时候,识字的优势也会变得不那么明显(我并不反对早识字,只是不强迫,顺应孩子的兴趣就好)。这让我感悟,面对儿童教育出现的问题时,当我们可以放眼未来,相信那一定是未来可以解决的问题的时候,就可以放下许多担忧,在育儿中尽自己的所能去帮助孩子,而不苛求结果,也许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记得我在上小学之前,突然就有一段时间把数字“3”和“4”混淆了,于是,我父母用很长一段时间纠正我这个错误,自制了巨大的数“3”和“4”的两张卡片粘贴在墙上,每天无所遍的指着这两个数字问我。在我的记忆里,我仍然很难区分,只是在每次回答其中一个数字后,如果看见父母表情不愉快,则马上改说另一个数字。也许是由于父母的紧张,一段时间,我看到“3”和“4”也开始莫名的紧张。就是这个连3和4都分不清的我,在上学以后却莫名其妙的是个理科成绩好于文科的孩子。这样让我更加认清许多孩子阶段性的问题并不说明或并不算是问题,只是父母过于紧张,而这种紧张的情绪更容易反作用于孩子身上,形成更严重的问题。
      然后想起了我家的那个数学小蜗牛,1岁8个月从1数到20,3岁3个月从1数到29,用了19个月多数了9个数字,前进速度之慢还真不是一般蜗牛可以比拟的。直到前几天,彤彤意外的突然自己学会了数到39,当她数出:“……28、29、30……”的时候,我瞬间有些恍惚以为自己幻听了。在这漫长的一年多,彤彤愉快的数着她的“……28、29、20……”我从没有纠正过她,而她就这么顺其自然的觉悟了,直到现在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让彤彤觉悟?如今,彤彤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无比兴奋的数着:“……38、39、20……”,真不知,下一次觉悟是否还需要19个月。不过,有一点我坚信,她这一生绝对不会停止在39,这就足够了。
      幼儿成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毋庸置疑的是孩子的未来是由每一个现在汇集而成的,所以,我们小心谨慎、如履薄冰,这并没有什么错!但只是,弦拉得太紧则会给自己和孩子过多的压力,我们很难在这样的压力下找准前进的方向。低头走路很难走出直线,只有抬头走路才可以找到最短的距离,所以,在幼儿成长中我们需要在发现问题后尽量把目标定得长远些,顺应孩子成长的节奏,做好自己而不苛求眼前的得失,放松心情去应对也许可以做得更好。

此帖子已经被贝塔妈于2012年08月03日 13:06:16编辑过。

此帖子已经被贝塔妈于2012年08月06日 09:36:44编辑过。

此帖已经被版主弹簧妹妹奖励积分20分。

2#
发表于 08-03 13:06|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每个孩子的成长都有其属于自己的节奏,快也好、慢也罢,当把生命前几年的那些差距或问题放入人生漫长的岁月中时,就会突然觉得许多现在看来无比重要的差距和十分重要的问题变得不值一提。

这句话说的非常好,孩子的发育有快有慢,所以妈妈们不要太过紧张,孩子能感受到妈妈的紧张的

此帖子已经被贝塔妈于2012年08月03日 13:06:38编辑过。

回复
3#
发表于 08-03 13:12|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说的很有道理。你看的博文是不是华衣美服的呀?

回复
4#
发表于 08-03 13:15|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以下是引用 第3楼 ✿牛牛妈✿ 的话:
说的很有道理。你看的博文是不是华衣美服的呀?...


 不是呀 是芝麻巧巧 新浪的微笑

回复
5#
发表于 08-04 06:21|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写得很好,谢谢贝塔妈,你的好多帖子都非常好呢。

来自手机育儿网(m.ci123.com)用户

回复
6#
发表于 08-06 09:10|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支持一下

回复
7#
发表于 08-06 10:31|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支持了
回复
8#
发表于 08-06 14:43|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很有道理哦,等大点,优势就不会太明显了,顺其自然的发育比较好

回复
9#
发表于 08-06 15:16|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贝塔妈育儿真的有一套啊

回复
10#
发表于 08-06 22:11|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以下是引用 第5楼 我的唐唐宝贝 的话:
写得很好,谢谢贝塔妈,你的好多帖子都非常好呢。 来自手机育儿网(m.ci123.com)用户 ...


 

回复
11#
发表于 08-07 08:51|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以下是引用 第6楼 cy_rabbit 的话:
支持一下...


 

回复
社区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