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同龄圈 育儿你造吗 好好ci 流行时尚 女人心情 败家妈妈 孕期话题 准备怀孕 幸福母乳站 幼儿护理
查看:27w|回复:0

正确理解重疾险的功能

回帖 发帖
发表于 07-30 11:00|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几年前,出于种种原因,给自己投保了重疾险,清晰地记得当时投保的初衷:万一以后不幸罹患大病,可以通过理赔拿到一大笔钱用于治病。进入保险行业之前,这个想法一直没变过。后来了解多了之后,才知道这是我对重疾险功能的一种曲解,相信有这种曲解的人不在少数,所以今天我大概讲一下,希望能让你对重疾险有一个新的认知。


重大疾病保险几个字,加上销售人员“确诊即赔”的误导(恶性肿瘤的确是确诊即赔,相对容易达到赔付条件,这也是为什么癌症理赔率相对较高的原因吧),很容易让人理解成:得了大病就赔,然后利用这个钱去治病,至于大病的定义,更是凭感觉,听着或者看着严重就是“大病”。其实不论看着还是听着多么严重,都不一定符合重疾险条款里对于重症的定义,如果不符合,那就赔不了,哪怕快挂了,一样赔不了!


重疾险设立的初衷并不是用于大额医疗费用的支出(这个功能由重疾险里的轻症责任和报销型医疗险来实现),而是用于补偿收入失能。以脑中风后遗症为例(截取自行业统一规定的25种重症定义之一,每个保险公司定义一样!),必须满足180天后仍遗留所列症状,为什么?因为有些人经过一定时间(不到180天)是可以基本恢复的,那么就不至于严重到丧失工作或者生活的能力,前面已经提到,重疾险的功能是用于补偿收入失能,而不是用于大额医疗费用的开销。



看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说:那我买个医疗险不就得了(续保是个大问题,不清楚可以自己查资料,也可以私下问我),还买什么重疾险,那么贵。如果是得病立马就挂了,重疾险可以不买,但是你能保证得病就立马挂吗?生病后人的求生欲会很强,不惜一切成本想要活下去,那么多数人会选择治疗,治疗后命保住了,但是有可能会丧失继续工作甚至生活的能力,这个时候选择自杀吗?如果不是特别痛苦,我相信绝大多数人会想要继续活着,那么继续活着就涉及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收入中断、家里的各种支出(生活费、房贷等)、康复费用、营养费(病人更需要加强营养)、他人的护理费、复发或者后续的门诊治疗费等等。



PS:我外公现在就是长期卧床,几乎丧失了一切生活能力,全程由我小姨照顾,小姨是专程辞职在家照顾他的,要不,还能怎样?)


前期高额医疗费用(轻症和报销型医疗险的职能)只是海面上冰山一角,真正的大额费用在后期。带病工作?开什么玩笑,暂且不说丧失了工作能力,就算没有丧失,得了重疾不应该比正常人更应该得到休息吗?过度劳累真的不怕复发吗?很多重疾后如果有足够的经济(不用再去打拼,也不用为钱心烦),是可以安稳地度过的。这些费用,正是重疾险的功能所在。再看看冠状动脉搭桥术和语言能力丧失,前者必须开胸并且实施冠状动脉血管旁路移植术(支架植入不算,因为创伤不够大,不足以影响后期工作或生活),后者必须丧失语言能力并且等12个月通过现有医疗手段仍不能恢复才可以理赔。




以上这些,并不是某个保险公司故意而为之,是重疾险的功能本来就是用于补偿丧失工作或者生活能力后的收入损失,而且这25种(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几乎都涵盖了,如果你知道哪个产品没有涵盖完这25种疾病的,欢迎告诉我)基础病种定义是行业统一规定,每个公司一模一样,相关病种的理赔也是占所有理赔的90%以上,其他病种加起来不到10%,所以在选择重疾时,真的不用太过纠结A产品比B产品病种数量多,除非你对某特定疾病有特殊需求。

社区导航
同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