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孩子的居家教育、教学同样需要采用一些方式、方法,以此帮助孩子更好地学习与成长。本次,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居家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学的方式与原则,整体内容共5项,大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参考。
兴趣是孩子(儿童)最好的老师之一,对于孤独症孩子来说同样如此。在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对孩子的观察,发现孩子感兴趣的事物,然后再围绕这一事物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以及布置教学场景等。
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学的效果,还可以帮助孩子习得一些语言、行为、社交等方面的能力或技能。
孤独症孩子的思维普遍为视觉思维,在教育、教导孩子时善用视觉提示可以帮助孩子更好理解我们向他/她传达的信息。同时,在日常的各个生活场景中为孩子提供视觉提示,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周围的事物与环境,增强孩子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对事物的了解。
所以我们在教导孩子时,可以借助实际物品、图片、视频、卡片等视觉提示形式来教导孩子。而相比语言表达来说,采用视觉提示能够将信息更加具体、直观、生动地传达给孩子。
考虑到家长与孩子的精力,我们并不是一定要定时定点地对孩子进行某个专项教学,而是要把握日常生活中的教学机会,随时随地对孩子开展教学。可以是从孩子的兴趣入手,也可以从孩子的需求入手,亦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来慢慢教导孩子。
例如,家里来客人或是家长带着孩子在外面遇到熟人时,就可以先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然后教导孩子如何打招呼。或者孩子在玩玩具时,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或教导孩子还可以怎么玩。又或是孩子想要吃零食,家长可以拿着零食引导、教导孩子该如何表达等等。
在孤独症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有各种干扰、因素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成果,所以在日常教导孩子的过程中为了尽量避免外界因素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干扰,家长们要尽可能地控制会干扰到孩子的因素。
例如,在教导孩子前,先将教学环境内可能会对孩子产生影响的事物都收起来,然后再调整环境内的桌椅摆放、通风、灯光强弱等方面,保证孩子在学习时的舒适度,避免孩子产生排斥心理。
最后,则是我们一直与家长们强调的一项,那就是循序渐进。对于孤独症孩子的教育、教学,一定要根据孩子当下的身心发展情况与能力情况进行。教学内容对于孩子来说过于简单,孩子的进步会小。难度过大,却又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导致孩子出现逃避或排斥的情况。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孩子情况,有条不紊地教导孩子。
王国光 特殊儿童心理、教育专家、孤独症融合教育专家
毕业后从事幼儿教师培训工作,1994年起开始涉猎特殊教育领域,包括各类特殊儿童及各类普通儿童中让家长困扰的“问题”儿童。
通过大量的个案追踪和家庭教育指导形成了集教育、心理、行为分析为一体的综合的干预理念和干预体系。2005年起将这一干预体系运用于幼儿园(小学)的集体教育环境中。20多年来,指导近万个家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