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因受到孤独症的影响,很多孩子对于生活环境都较为刻板,不易接受改变。如果环境出现了改变,孩子的情绪就会变得焦躁不安,甚至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行为,如自伤、攻击他人等。因此在生活中帮助孩子适应环境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整理了相关的干预策略、方法。大体思路简单来说就是在孩子理解环境的基础上,通过教导、引导、交流、泛化等方式来帮助孩子逐渐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
而在实施环节则是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孩子独自操作自己已经掌握的生活技能,让孩子在生活中通过实践加强对生活环境的理解,从而培养孩子在不同环境下照顾自己、适应环境的能力。具体的干预方式如下。
首先,我们要根据孩子的能力情况,锻炼孩子在不同环境中对于已掌握自理技能的应用,包括吃饭、洗漱、大小便、穿脱衣服、睡觉等。例如,在不同的用餐场景教导孩子如何自己吃饭、在不同的场地教导孩子洗漱,又或是提升孩子对卫生间的认知、根据气候变化选择合适的衣服等。
对此,除了日常对孩子的教导外,为了帮助孩子能够更好地学习,我们还可以通过制作日程表、步骤图片及文字来提示孩子如何在自己所处的环境中安排生活。例如,在孩子卧室的门上贴上一天的日程表,在洗手间贴上洗漱的步骤提示图片等。
其次,则是需要通过不断地泛化,针对同一场景变化不同的形式或样式。例如,孩子在家已经可以独自洗漱、大小便,这时我们可以带孩子认识各种不同的卫生间与相关的器具,然后再带孩子到不同的卫生间大小便,从而加深孩子对卫生间的认知。
以上就是本次要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因每个孩子的情况都有所不同,所以上述内容仅供大家参考,在实际操作时需要根据孩子的情况而定,并且如果家长有不确定或是拿不准的地方,一定要先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