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同龄圈 育儿你造吗 好好ci 流行时尚 女人心情 败家妈妈 孕期话题 准备怀孕 幸福母乳站 幼儿护理
查看:2k|回复:0

幼童的自信、主动性或领导才能疑问?

回帖 发帖
发表于 06-23 11:16|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幼童的自信、主动性或领导才能疑问?     

聪儿爷爷:

    您好,能否与您探讨一下幼童的自信心与主动性或领导性的一些问题.我桐儿现四岁九个月,读中班。平时在家时她自个会找事做,比如画画、看动画片等,我发现她与其它小朋友在一起时,她总是跟着人家做,不管是比她大还是比她
小,比如在班上学过的歌舞,我跟她一个人时,她会做的很好,但跟她的同学一起唱跳,她总是要看着别人唱跳,别人怎么唱怎么跳,她也怎么唱怎么跳,好象没有自主性一样,即使是跑跑跳跳、踩单车也是跟在别人后面。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在舞蹈班上课时,我发现好多小朋友很主动地排在第一排,我要桐儿排在第一排,她居然说老师没有叫她排第一排(老师并没有安排坐次)。

    桐儿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会跟家庭教育或学校师生关系有关吗,我担心她长大以后会缺少主动性和领导能力,更担心会成为自信心不足的不良心理。

    聪儿爷爷,我应该怎么做才好呢?

    2011-6-23 16:43:58

    爷爷的回复

    从你的描述看,孩子在家表现很好,而在‘孩子的社会里’,却不是‘头羊’,她中规中矩,也算是‘听话的孩子’,只是主动性不够,听从老师的安排、跟在别的孩子屁股后面...

    你呢,想使自己的孩子‘自信’、‘阳光’、做事‘积极主动’,在同龄的孩子中超出,有‘领导能力’...

    想法很好,为了孩子的优秀,你肯定也作过不少努力,四岁九个月的桐儿也很可爱,只是你的育儿理念和做法呢,也要稍作调整,因为,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我们没有给她提供培养的环境、氛围,这些东西,是不能光凭说教养成的,家庭不能,幼儿园亦不能,因为这么大的孩子,不能理解这些抽象,她们必须有自身‘生活的体验’...

    我总说,孩子必须接触孩子的社会,和同龄孩子玩耍、打闹,才能融入孩子的社会,才会逐步形成或建立这些所谓‘自信’呀‘积极’呀、‘主动’呀;具有‘领导’者气魄呀等等,同时,我们可以利用‘她们的使不完的精气神’...

    自信心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谈起的一个概念,大体是指个体对自身成功应付特定情境的能力的估价。她关心的不是某人具有什么技能,而是个体用其拥有的技能能够做些什么。
    主动性,个体按照自己规定或设置的目标行动,而不依赖外力推动的行为品质。
这是个体心理社会性发展的第三个阶段,(3-6岁)可能形成积极品质。在父母的鼓励下,具有该行为品质的儿童对外界事物好奇,充满兴趣,积极探索和控制外在环境,形成目的意识,为自信心和创造性品质的形成打下基础...

    这些绕口的理论,如何体现在幼儿教育中,如何重视这些非智力因素提升与开发?(非智力因素:指意志力,道德修养,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能力及自信、自立、自强的良好心理素质等。)在幼儿段,这些东西,要同等于智力开发,甚至放在更重地位,否则,你就是狭义的幼儿早期教育(只注意幼儿智力开发)。

    爷爷给讲几个故事吧。

    聪儿3岁10个,爷爷描述了一个玩的场景,是说聪儿和贝儿玩在一个1.5M高的平台上(全文参阅《
‘勇敢’源自‘自信》)...

    ...“‘逞能’,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正常现象,是她有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并不是坏事。如果是非原则性的问题,可以给孩子几个选择,让她自己决定。这样她会感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小就没有自尊心!”
    “学习控制重心,锻炼她们控制身体的能力,保持身体的平衡,使她们的活动更加稳定,这样运动,对两个孩子来讲,是有宜的。

    成功,往往是‘自信’的基本保证、‘勇敢’又源自‘自信’...”

    聪儿4岁7个月,喜欢从高处往下跳,里面,爷爷写过一段话:“所以,我们要给孩子爱和自由。所有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都会有这样的需求,空间敏感期对空间的探索是儿童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一个突破极限的过程。

    熟悉爷爷日记的朋友们都知道,爷爷比较自觉和充分地利用了这个过程,利用了孩子的探索的积极性,既锻炼一下孩子的体能,又加强了聪儿和贝儿的自信...
    如此还避免幼儿的感统失调,你们说是吧?”(全文参阅《
*空间感、体能与自信...》)

    这是让孩子从高处往下跳,成功后建立‘高处下跳’的自信;

    紧接续着,爷爷进一步强调:“一个人的自信,源自于对一些事情的成功,成功的感受多了,必自信,所以,要想培育孩子的自信心,大人也可以帮助孩子做一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取得成功的事情,积极鼓励,无疑是最好的动力的...”《全文参阅
‘成功’学事更自信

    最近,爷爷写过《全文参阅
娃娃头...》,里面有这样的场景描绘...

    “爷爷,这里有十二个小孩子,都是我的朋友了。”
    聪儿过来喝水,说了这样一句话。

    “怎么,你一下子都熟悉他们了。”
    “是他们要跟我们玩。”
    “很好,你去做你的娃娃头吧。”

    她不时命令小朋友拿塑胶球做‘传递’游戏、搬泡沫块搭房子、过家家,反正是不断地翻新着玩的花样,也难怪这些孩子跟着她的屁股转的...

    爷爷总结说:“很多的年轻家长们,都想提高自己孩子这方面能力,总想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在学校能当班长呀什么的,能得到老师的重视、小朋友们的喜欢...

    其实,人的能力的提高,是要有生活的体验的,而不是仅靠父母的说教,父母要做的是,示范就成,或者是,放手让孩子去同年龄相当的孩子玩,融入孩子的社会、在同孩子的玩耍中,疯闹中、乃至于打打闹闹中,才能学会她们间的交往规则、自我保护能力...

    爷爷注意到,孩子间的打闹事,大人要比孩子紧张得多,都怕自家的孩子吃亏,而保护太多、干预太多,所以,孩子的交往能力,也往往在你们的这些紧张与保护中滞后发展...”

                                            2011.06.23

此帖已经被版主じ☆veyiyi♡宝贝奖励积分20分。

社区导航
同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