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同龄圈 育儿你造吗 好好ci 流行时尚 女人心情 败家妈妈 孕期话题 准备怀孕 幸福母乳站 幼儿护理
查看:17w|回复:4

婴幼儿的成长教育

回帖 发帖
发表于 01-15 15:09|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婴幼儿的成长教育
1、爬对婴儿发育的益处
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1婴儿从仰卧到直立行走的过程中,爬是很关键的一步。但目前有些家长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怕孩子发生意外,从来不让孩子爬,从小剥夺孩子爬的机会,主要原因是不知道爬对幼儿的发育究竟有什么好处。
爬行本身是婴儿运动发育的一个过程。在爬的过程中,婴儿的躯干和大腿相继离开地面,最后脚掌接触地面来支撑全身重量,完成直立姿势。爬行动作对婴儿身体的全面活动、四肢的协调动作,以及全身各关节的运动都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可以说,爬行活动了全身,锻炼了全身的骨骼、关节、肌肉和内脏各器官。此外,通过爬行,孩子开扩了视野,能接触到更多的外界环境,有利于他感知觉的发育。总之,会爬的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他的运动协调能力、对外界事物的反应能力和认知水平,都比不会爬的孩子好得多。
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因怕脏、怕摔而不给孩子爬的机会。当小儿6-7个月时,父母就应经常教他爬的动作,8-9个月时训练他用手和膝盖爬行,使他愈爬愈好,愈爬愈快,直到他能自行站立和行走为止。
2、没有培养孩子的信心怎么办
近来的母亲对育儿没有信心,这可能是因周围没有喂养孩子有经验者,加之各类“育儿信息”满天飞,使母亲不知何种育儿方法所致。当然,谁都会有“我是否能很好的育儿?”“这样育儿行吗?”等不安和疑问。虽不能否认不可能完全没有此种不安之感,但因此而丧失育儿的信心却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后面再述,在此先提一句。只有母亲有育儿的信心,才能做到让孩子身心健全发育的“爱心育儿”。
那么,如何解除不安,达到对育儿持有信心呢?回答是,让婴儿吃母奶是胜过一切的“特效药”。刚生的婴儿也同样最喜欢让母亲抱。给其喂母奶就自然要抱着,婴儿的内心也随之感到安稳,但严禁离奶后一哭就喂母奶。母亲一方也同样,给孩子喂母奶会奇异的产生一种信心。既使是处在对育儿信心不足的情况下,看到婴儿吸着自己的乳汁填饱肚子,会有一种除自己外谁也替代不了的满足,进而增强了做母亲的意识。如此,母子牢固的连接在一起,就无需担心得“育儿神经病”了。
有一种意见认为,这种母子同心感过分强盛时,就不能客观的看待自己的孩子,不是好事。但更重要的是要先让母亲树起信心。母亲育儿神经过敏,孩子情绪不稳定虽多见于人工哺乳的情况。但也有一个母子难以结为同心一体的因素。单从消除育儿神经病角度来讲,也要做到生后即用母乳喂养。
3、紧贴母亲的左胸抱婴儿
初当母亲,看到婴儿哭叫不停,往往不知所措。刚开始时,把婴儿抱起来,可依旧不停止啼哭,母亲十分着急,也不知道怎样做才好……时间长了,就心中比较有数了,马上会想到是否肚子饿了,尿布湿了等等。在此,有一个好方法。这个时候,把正在啼哭的婴儿抱起来,让他的头部贴着母亲的左胸。这是为了让婴儿听到母亲的心跳声。据说出生后约一个月左右的婴儿听到这种声音后,马上就不哭了。婴儿在母胎内已听到过这种声音。他的听觉机能在胎儿期的后期已开始发育。
那么,婴儿在子宫里能听到什么声音呢?有人曾就此做过一个实验。他把一根“橡胶探条”插入子宫内,在探条的一端装进小型话筒。这个用具原来是为了诱发阵痛,即为预产期已过仍无阵痛感的产妇所使用。实验结果证明,母体内有各种声音,心脏跳动的声音、血液流动的声音、胃消化食物的声音。这些母亲的声音,听起来不是太清楚,但是,注意听的话还是能听得见。应该说,婴儿听惯了这些声音,对此十分熟悉。因为,他在母胎内整天听到就是这些声音。
婴儿出生之后,对这些声音仍记忆忧新。所以,当他哭叫不停时,抱他起来紧贴母亲的左胸、让他听到母亲的心跳声,回忆起自己在胎内时的安详状态。于是,婴儿像着了魔似地马上安静下来,一会儿就入睡了。当然,这个时候,向婴儿的背部轻拍几下就更好。因为大动脉通过子宫附近时,婴儿经常感觉到那拍动的声音。另外,抱起来之后,摇动几下也很好。根据对母亲摇动频率测示的结果,一分钟摇动七十次,对婴儿是最舒服的。遗憾的是,以上所说的方法只适用于一个月左右的婴儿。因为一个月之后,从外界接受到的刺激会不断增加,例如亲肤、说话等现实的刺激逐渐进入大脑,而胎儿时期留下的记忆就逐渐地消失了。
市场上销售的录着母亲心脏的跳声和血流声的CD,当然,它不是母亲的真正声音,只是有这种效果而已。为了得到母亲的欢迎,有的CD还插入了美丽动听的配乐。所以,当婴儿哭叫不停,母亲不知如何是好时,不妨试用一下这样的CD。不过,也不要贪图方便而依赖它。有时候可以抱起婴儿,让他听听母亲心脏的真正声音。
4、一天只抱两次,就能加深母子关系
第一次做母亲的心情都比较紧张。因刚生下来的婴儿,头骨还是软的,抱起来很不好抱。但不必担心,刚开始谁都如此。即使阅读育儿书籍,到产院去请教,也解决不了问题。如告诉你:“喂奶时的角度应该是…”,但却不能机械地全部照搬。婴儿也因人而异,有的很快找到乳头,有的却不行。刚开始时,无论是母亲还是婴儿都配合得不太顺利。等相互之间积累了经验之后,就逐渐好起来。母亲经常抱小孩,自然就摸熟了他的脾气。这样,不知不觉地母亲抱起来很顺手,婴儿也觉得被抱得很舒服。
不过,几个人轮流着抱的做法值得考虑。因为这样做互相配合不好,婴儿也觉得心神不定。由此我认为,婴儿从小开始,母亲就应全身心地投入育儿,这是最理想的。若可能的话,希望母亲在婴儿满一岁之前,即开始懂事之前不要离开他身边。但是,现代化的社会里,有些母亲生产之后还必须继续工作,只能把孩子寄放在托儿所。托儿所的阿姨是专业的,不用担心他们怎样抱孩子,婴儿也比较能适应。当然,寄放在祖母家亦同样。这种情况下,母亲最好早晚两次要好好地抱抱婴儿。不是一般地抱抱,要充满深情地搂抱。这两者是大不相同的。而不要去想,“自己不能陪伴着婴儿,不是一个好妈妈。”当然整天形影不离最理想,实在做不到时,也不要自甘落后,应在尽可能的范围内给予呵护。尽管和婴儿在一起的时间很短,但只要过得充实,就不必担心。
婴儿从托儿所回来到上床睡觉之间有二、三个小时。这段时间十分宝贵,要增加接触的密度。要意识到好容易能呆在一起,一定要好好地同婴儿亲热亲热。利用这段时间给婴儿洗个澡,洗澡是最好的亲肤育儿法。温情脉脉地把婴儿搂抱在自己的怀里,也能充分补偿时间的不足。这比整天在家无事从从更有意义。
无论是抱小孩、还是给他洗澡,母亲一定要注意集中精力,不要老想着工作,或明晨的早餐而心不在焉。婴儿对此是非常敏感的。短时间内集中接触,就能牢固地建立起母子之间的信赖关系。有了这种亲密的母子关系,婴儿在托儿所就不会发生问题。相反,若母爱不足,婴儿心中非常不安,在托儿所的样子就令人挂念。 大人假如遇到一些忧虑的事情,有时会克制自己。但是,婴儿却不能。这种状况延续下去,婴儿在托儿所就经常一个人发呆,不愿和大家一起玩,整日忧心仲忡。凡在托儿所哭闹的婴儿,多数是同母亲的关系不够融洽。尽管婴儿一天在托儿所生活八小时,但是,在家庭的时间依然对他的影响比较大。这就充分说明亲子关系之特殊。即使出生后不到几个月的婴儿也有能力感受到母亲的爱情。
5、抱能发育婴儿的五种感官
过去人们常说,婴儿是母亲抱着长大的。毫无疑问,谁都知道,婴儿是需要母亲抱的。那么,为什么母亲要抱婴儿呢?
婴儿脱离母体之前是生活在母亲的胎内,一个十分安全的地方,不同于充满危险和刺激的人的世界。刚生下的婴儿还不知道如何保护自己。为了保护这样的婴儿,母亲就要将他搂抱在怀里。哭闹着的婴儿,母亲一抱起来,马上就不哭。母亲向他说些什么时,婴儿就手舞足蹈,发出声音,做出很高兴的样子。
对婴儿来说,被母亲抱着,同在母亲胎内一样有一种安定、安详的感觉,可以无条件地把全身心托福给她。但是,出生后几个月的婴儿是否认得自己的母亲呢?这是一个令人不可思议的问题。
迄今人们都认为刚出生的婴儿没有任何能力。经过近20年的研究结果,一致认为决非如此。婴儿是带着超过我们想像的能力问世的。
首先,听觉意外的发达。据说,婴儿在母亲胎内时就能听到外界的声音,母亲的声音。人们做了一次实验,让刚出生三、四天的新生儿听种种声音,从而检查一下其吮奶的方法、手脚的动作有什么变化?结果发现婴儿反应最大的是女性的声音。而不是鼓之类的声音。也就是说,婴儿在胎儿时期就听到过母亲的声音。 过去人们认为婴儿的视觉不太发达,事实也不是这样,尤其是视网膜,同大人一样地发达,30公分以内的东西能看得了清二楚。有报告说,假如对刚出生一个月的婴儿伸舌头,他会学你的样,将舌头伸出。
嗅觉也是同样。出生不久的婴儿也能嗅出母亲的气味和他人的不同。味觉也相当好,母奶常因母亲的生理健康及吃的食物而变味。据说,婴儿能敏感地感受其变化,特别对甜味最敏感。触觉方面,嘴唇最发达。这可能是吃奶时必不可少的原故。母亲的亲吻对婴儿尤为敏感,这就是母亲一抱婴儿就不哭的原因。
当然,婴儿还没有思维能力,想像能力。但是,在上述五种器官,即感觉能力方面已发育得比较成熟。而这种感觉能力也不是自发地,而是分阶段发育起来的。它周围环境的影响是很大的。通过以上的例子,我们了解到母亲的拥抱就能刺激五种感官——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即,看着母亲的脸,或被母亲注视着,都能发育视觉,听到母亲的声音和心脏跳动就能刺激听觉,由于吮奶嗅到人的气味,味觉和嗅觉就灵敏了。而拥抱就能刺激触觉。总之,受到刺激后,感觉能力就自然地发育起来,这是毫无疑问的。而且,婴儿天生的各种能力也随之发育成熟。可见,抱的行为具备有如此重要的意义。
6、小心婴儿周围的危险物品
按婴儿见得到的高度去观察,能发现许多危险之物。
一过六个月,婴儿开始会爬了。有的婴儿扭动着屁股,坐着想移动位置;有的婴儿仍伏着,一边抬起膝盖,一边用手支撑着,做出要爬的姿势。他们爬的姿势真是千差万别。
当孩子摇摇晃晃地开始爬行并能够移动位置时,必然会伴随着一些危险。这是无法避免的。母亲决不要因此发怒而加以制止,“不行!不行!哪儿不能去!”最好的办法是母亲以婴儿眼睛看得到的地方为准,不要在这个高度处放置危险物品。
大人蹲下看事物和按爬的姿势看事物,眼睛的高度是不同的。后者会使你看到许多对婴儿十分危险的东西,而平时你根本看不到,也意料不到的。
其代表性的东西是电线、插座。很早婴儿就看见父母总是往孔里插入什么东西。等到了会爬的时候,就想“我也去做做看”,“好像很有趣似的”,朝有插座的地方爬去。当婴儿见到孔洞,就插进手指,一下子就触电了,吓得他大哭起来。这是多么危险的事情呀!为了防止这种危险的发生,家长必须在插座上安装一只盖。这样,婴儿的手指就插不进去了。有人错以为,婴儿的手指很小,也进不到插座的插孔口处。实际上,手指甲是很容易进入这种狭窄的地方的。还听说,某个婴儿用剪刀剪电线而触了电。总之,电气用品十分危险,尽量不能放在孩子拿得着的地方。
此外,别针等针之类的东西亦很危险。婴儿的视线很低,能发现夹杂在草席缝里的别针等等。而且也还会用小手指甲慢慢地把它挖出来。可能不少母亲有这样的经验,小孩不声不响地在玩,走近去看看究竟他在做什么时,不禁吓了一跳,他在玩针。另外,请注意清扫地板上的灰尘。有的时候你觉得扫得很干净,往往有的地方还残留着棉絮之类的尘埃。婴儿经常去挖这些东西,且好往嘴里放,于是就不断打喷嚏。当然,灰尘有碍于婴儿的身体健康,是传播病菌的万恶之源。
一位父亲发现婴儿正在吞食一根长长的尼龙绳,急忙将他倒立,要他吐出来。有时,花生等豆类也比较危险。父亲和母亲吃豆吃得很香的样子,引吸着婴儿也见了豆就往嘴里放。婴儿放吃时,母亲要十分注意。最好经过自己咀嚼后再喂给他吃。否则婴儿直接吞下去,常常会进入肺部。
当今,很多家庭已经做到不在婴儿前抽烟。但是,放香烟的地方还需十分注意。请各位千万不要麻痹大意。由于婴儿还没有判断事物的能力,所以,家长应倍加注意。
7、让婴儿模仿大人的动作、语言
婴儿在三个月的时候,还不会模仿母亲说“爸爸走好。”到了七、八个月,他就会发出种种声音,表现出想学母亲说话、动作的表情。但是,仍说不清楚话。这种时候,加上动作,效果更好。例如:说“爸爸走好”的同时再摆摆手,婴儿也会学着摆手。也可以母亲举着孩子的手一起摆手,这样,慢慢地婴儿就记住了。此外,让孩子亲亲父亲的脸,说:“来给爸爸亲亲,表示再见。”我认为这种亲子之间的爱抚也是很好的。总之,让这个时期的婴儿做事,不仅说话,还要加上动作。这对婴儿牢记语言很有好处。
我们常常在电车里见到以下的情景。被母亲抱着的婴儿看着坐在旁边的乘客微微一笑。这个时候,无论谁都感到这个婴儿很可爱,就会说,“和妈妈一起到哪儿去呀!”下车时还说一声“再见!”可是,母亲却无视这位素不相识者的态度,露出一付不愿意同不相识的人谈话的样子。许多母亲都采取这种态度,我感到很吃惊。
其实,婴儿通过这种人和人的接触能感受到人间的温暖和关怀。然而,母亲却采取了不愿同别人说话的态度。这等于失去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希望母亲们以更宽容的态度对待此事。
8、婴儿长时间哭是一种危险信号
一般婴儿啼哭时,只要抱他起来,并说“怎么啦!”他就马上不哭了。假如仍旧继续哭个不停,一定有其他的原因。此时,仔细地检查一下他的全身,是否被虫咬了有些痒,还是被衣服的什么刺痛了有些痛。有时还真的有出乎意料的意外事故。特别是在既没肚子饿,尿布也没湿,又没有任何地方被刺痛的情况下,无论怎样抱他、还是好好地哄他,婴儿还是哭个不停。而且从哭声听来,觉得婴儿有些精疲力尽,这时最好马上带他上医院。
总之,母亲要精心地注意婴儿哪儿受了伤,这是做母亲的一个重要责任。有的婴儿会忍着不哭的,所以,需要母亲平时多加观察。
9、防止孩子摔伤
以前,一位朋友处发生了这样一件事。她的一个婴儿好容易会爬了,她让孩子坐在自己的床上玩。一会儿,她发现孩子在床的下面玩,就以为是他自己下来的,也没有更多地去想它,约一个星期以后,她去拉他的手时,发现总是像保护自己似地缩着左手。母亲赶紧带孩子去了医院,发现孩子手腕的骨头有了裂缝。听说医生批评这位母亲,“怎么到了这样的程度才发现。”遇到这种情况,假如母亲平常能注意细心观察、及时发现、就不会成了大事。
有的母亲(很随便地)让婴儿躺在桌子上,给他换尿布。我们要提醒这些母亲们千万注意。因为经常听到,这样的婴儿就在母亲去洗手的一刹那从桌子摔下来的事情。特别是已会翻身的婴儿,摔下来的可能性更大。
10、婴儿为什么不喜欢洗澡
对年轻的母亲来说,给婴儿洗澡是一种最费心的事。特别是第一个孩子,最初没有经验,尽管别人劝说,“不要想像得太复杂”,但是,面对刚生下来的婴儿,不禁心里就紧张起来。一般经过几次就好了。
当然,第一次给孩子洗澡时,母亲一方面要忙着准备毛巾、纱布等东西,另一方面又要考虑,水温是否太热了,水进人婴儿的耳内怎么办?洗多长时间合适等等,真是手忙脚乱。母亲的紧张心情会影响婴儿,有的婴儿一进澡盆,就大哭起来,十分讨厌洗澡。
要想使婴儿喜欢洗澡,首先母亲自己要放松、不要紧张,不妨对着婴儿高高兴兴地说:“让我们洗个澡、干净干净吧,”“于净干净多好啊!”“洗洗澡,’多舒服呀!”这样做的效果比较好。
此外,每个家庭根据洗澡时发出的声音,制造一些拟声调来引诱婴儿洗澡也是个好方法。例如:“来一个啪喳喳吧!”“扑通扑通吧!”“哗啦哗啦地洗好吗?”等等。
即使母亲这样说着让洗澡,结果有的婴儿还是哭到最后。婴儿也是千差万别、各人各样,既有非常喜欢洗澡的婴儿,也有一洗澡就放声大哭的婴儿,关键是母亲不要因孩子啼哭,自己也紧张起来。母亲要很好地加以安慰:“不哭!不哭!你看,洗洗多么舒服!”“来来,给你慢慢地洗。”假如母亲亦跟着紧张,默不作声,婴儿就觉得“很可怕”,更加紧张,哭起来没完。总之,母亲的安慰和亲切的话语不仅能消除婴儿的紧张心理,还能增强他对母亲的信赖感。
说话也是给孩子一个请做某件事的信号。所以,要温柔地说:“某某、干一下吧!”而不要用生硬的口气命令道:“某某,给我干!”这样,孩子做起事来就心情舒畅。每天的日程表里有几种必做之事,如:起 床、吃饭、刷牙、洗澡、就寝等。我们应该为婴儿自己动手、自然学会创造条件。
11、离开婴儿时,母亲应打招呼
婴儿很小的时候十分爱哭,不管母亲是否在身旁,肚子饿了就哭,尿布湿了也哭。但是,等长大到五、六个月的时候就发生了变化,婴儿见不到母亲就哭。这对母亲来说,无疑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因为婴儿已认得自己的母亲。但是,只要母亲不在,孩子就哭,例如母亲上厕所或去洗澡,孩子就“抓抓”哭起来没完,使人心烦,感到伤脑筋。母亲离开婴儿之前,给个信号,表示要走开一会儿,如对他说:“妈妈去一下厕所,不要哭嗅!”“去洗个澡,干净干净,等着吧!”这样,婴儿好像听懂了似地等待着而不哭。
从厕所、浴室回来的时候,最好再打声招呼,说:“你看,我又出现了”,“喂,我回来了”。这样,婴儿就把母亲去厕所、浴室和“我回来了”结合在一起,慢慢地懂得“离开一会儿的妈妈,又会回来的”,“妈妈走开时会打招呼的”。因此,即使见不到母亲,也不会感到害怕。也许有人觉得每回都要打招呼太麻烦了。但是,为了使婴儿放心,母亲们应不厌其烦。
满十个月之后,婴儿除母亲之外,见到其他的人就认生。有的婴儿早在六、七个月时就开始认生,当一见到爷爷、奶奶的脸就哭起来了,其实老人一直与他快乐地做过游戏。有的婴儿竟然一进入别人的家门就哭出来,在这种情况下,婴儿只要见不到母亲就大哭大叫起来。所以,前面说的母亲从小给孩子打招呼,“去一下厕所,等着,嗅!”“妈去浴室,不要哭、好好等着!”对解决婴儿的认生还是有作用的。
当然,有的时候即使打了招呼,还是哭个不停。不过,假如母亲坚持不断重复,要走开时说一声,回来时表扬一回,“不错,耐心地等了”,婴儿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母亲不要突然在婴儿面前消失。假如母亲老是不声不响地走开了,婴儿就越不愿意离开母亲,即使长到了三岁,还不想离开母亲去幼儿园。因为,婴儿经常担心“自己是否会被抛弃?”“也许会被放任不管呢!?”希望自己得到保护,不受到冷遇,不被保护者所抛弃。
所以,母亲要尽早让婴儿放心,绝对不会被抛弃,这点非常重要。在托儿所,幼儿园,往往见到不愿意离开母亲的孩子正接受训练,阿姨们对他说:“一个人能够做的”,“好好地自己干”,想急于培养孩子不依靠母亲能够自立。
当然,因气质不同,孩子之间也有差别。凡是婴儿有了安全感,即,“母亲总在我身边,不要紧”,就愿意进幼儿园,不会老是想着母亲,很快地就能和小朋友打成一片。
12、婴儿对父母的谈话有所感觉
婴儿在生活中,不能老是只同父母接触,逐渐长大后,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接触。因此,父母需要从幼小的时候开始为他与人接触创造环境,这一点很重要。
一般孩子到了七、八个月左右开始认生,见了陌生人就哭。对此,母亲不必担心,几乎所有的孩子都认生。同时,它象征着亲子感情之深,自己的父母是不可缺少的存在。因此,作为父母看到婴儿认生,应该感到高兴。
处于认生时期的婴儿见到陌生人就哭,真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而且偏偏世上有一种人,很容易引起孩子哭啼。同动物一样,脸和脸过于贴近,眼睛和眼睛长时间的对视,都能吓得孩子哭起来。若婴儿哭得没完,就换一个方向去抱,使他不面对那位生人,这也许对对方不太礼貌。同时还要慈祥地哄着他说:“不要怕,不要哭”、“怎么啦!没有关系的。”
另一方面,婴儿因认生而哭的时候,若能给人打个招呼,说:“对不起,这孩子现在正处于认生时期。” 对方就不会感到讨厌了。有的时候,孩子见到“母亲那凶恶的样子”也会哭。这不是因为认生。婴儿对母亲的情况,不仅非常了解而且十分敏感。当他感到母亲因过于紧张,表情很可怕,说话的声调都变了,就 会大哭起来。所以,我希望母亲们对别人也不要过于精神紧张。
13、婴儿夜啼是患脚气病
日前,一位3个月婴儿由于母乳导致维生素B1缺乏,而突然出现烦躁、哭闹不安、呼吸急促、唇指发绀、心动过速,已处于濒临死亡状态,到医院经会诊诊断为急性混合型维生素B1缺乏病。经过及时抢救和治疗才转危为安。
据专家介绍,维生素B1缺乏俗称脚气病。多见于吃精白米面而引发,主要是由于维生素B1存在于谷类的外层,在谷粒碾磨加工成精大米、精白面粉时维生素B1经过过细的加工,米面的胚芽全都碾掉了,致使米面中许多营养成分丢失了,尤其是哺乳期的妇女吃了精米精面后不仅自己缺乏维生素B1,而且乳汁中的维生素B1含量自然下降,这样吃奶的孩子维生素B1成分就满足不了体内需求。细心的母亲可以注意到婴儿有烦躁不安、爱啼哭、尿量少、气喘,严重的患儿可突然呼吸困难而出现紫绀、惊厥、昏迷等危症。所以诊断婴儿脚气病,首先要询问母亲有无全身无力,下肢部沉重感,末端有无蚁走感、烦躁等症状。再就是有无吃精白米面的习惯。根据孩子相关症状即可判定孩子体内是否缺乏维生素B1;对夜间经常哭闹、睡不安宁的孩子,经过维生素D及钙剂治疗没有好转,可在医师指导下补充维生素B1、哺乳的母亲应多吃些维生素B1的食物:如米糠、麦麦夫、豆类;提倡多吃糙米;粗细粮搭配,并注意烹饪方法;食物品种应多样化。乳母也可口服维生素B1、婴儿则可以吸母奶而获得预防和治疗,若有严重心衰、惊厥、昏迷等应早期入院医治。
14、育儿奇招二十例
乱放玩具
和宝宝一起玩“送玩具回家”的游戏。
宝宝打呃
将宝宝弄哭能止住顽固的呃。
吃苦药片
做一小碗薄面粥先喂几口,在面粥上悄悄放上药片再喂面粥。
不好好自己吃饭
让他为一家人分碗筷,每天吃得好第二天还让他分。
不冻肚子的小肚兜
把小肚兜下部固定4条细带拴在宝宝腿上。
宝宝害羞
躲在妈妈身后不敢玩滑梯。“妈妈也想玩滑梯能陪妈妈玩吗?”带宝宝坐在腿上滑几次就敢自己玩了。
洗头
让宝宝闭眼(窗)自己按住两只耳朵(门)念“关上门和窗洗头不再慌!”
动人的故事
把宝宝自己编进故事中,所有好事都是他做的,不好的事趁机编进去批评。
爸爸哄宝宝入睡
先让宝宝小睡片刻再抱起打嗝,然后与宝宝一同安睡。抱宝宝时唱歌并自己编儿歌不会困乏。
让宝宝妈妈吃饭
“消灭敌人”式。饭菜是敌人,一勺米敌人,菜敌人,宝宝大获全胜。“营养大战病菌”式,肚子里有病菌,营养就专门吃病菌,让宝宝不生病的。“找朋友”式。吃了一个小点心告诉宝宝几个点心是朋友,剩下的要去找肚子里的怎么办?
常备板蓝根和婴儿素
稍受凉喝半包板蓝根,吃坏肚子大便颜色稍有不对喂一勺婴儿素。
以哭要挟的宝宝
买一面镜子教宝宝笑,然后夸漂亮。她再哭或要闹,就给他看镜子。
宝宝不吃蔬菜
父母抢着吃蔬菜说吃了会漂亮。每天吃饭都评“漂亮爸爸”、“漂亮妈妈”、“漂亮宝宝”。
见人就打的宝宝
“妈妈知道你打人不是故意的,是小手手不听话,听话的小手手能做什么?给奶奶拿苹果,帮妈妈扫地,自己洗手绢刷牙、梳头……
宝宝不能输
以其人之道治其人之身,故意输了学他的话“我不干”。“不算重来。”然后告诉他“爸爸是跟你学的。”鼓励。自己输了以后镇静大度,说“下次我一定会赢你。”
宝宝任性
宝宝对电视迷得可以不睡觉。这天宝宝最喜欢的舅舅乘火车途经这里,可以有10分钟见面。故意不催促他,最后赶到车站只能与舅舅招手再见。宝宝遗憾极了,后悔电视看得太长。
让宝宝分享
买回来所有东西,全家包括来的朋友人人有份(包括玩具,不是宝宝个人的)。可以让宝宝尝 别人的东西,把自己的东西给人尝。也互相玩“别人”的玩具。宝宝过生日时,请来左邻右舍所有小朋友。让宝宝给每一个小朋友切蛋糕。
懒孩子
“这个故事(歌曲、游戏)太好了,可是我懒得讲,你愿意帮帮妈妈吗?”奶奶说:“宝宝,奶奶眼睛不好。”故意把饭喂到鼻子上,宝宝就会自己喂自己了。
宝宝偷钱
藏一件宝宝最心爱的书或玩具,让他着急,然后告诉他妈妈也丢了一样东西,找不着很着急。父母商量好演戏给孩子看。妈妈着急地说100元钱不见了,爸爸若无其事地说我要干什么拿去用了,忘了告诉你。妈妈认真地“批评”了爸爸,爸爸认真地作了解释.

15、父亲对宝宝成长的特殊作用
宝宝出生以后,做爸爸的一定非常兴奋吧!因为一个柔弱无助的小生命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并将从此与你的生命密不可分,相信你的内心一定充盈着自豪感。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宝会越来越依恋你,喜欢你,并希望从你这里寻求安慰。虽然母子之间的情感联结更强,因为母亲是宝宝获取事物和安全的最初来源。但事实上,作为爸爸你完全可以加入进来,并与宝宝融为一体。
一般而言,宝宝在妈妈面前表现得很安静,而在爸爸跟前则表现得很兴奋。研究表明,在绝大多数的文化和社会阶层中,爸爸经常用不同的方式来抱宝宝,而妈妈通常每次都用相同的姿势;爸爸的动作一般比较粗犷,喜欢通过身体接触的方式与宝宝一起玩耍,而妈妈却很轻柔平和,倾向于用玩具逗宝宝玩;爸爸给宝宝更多的自由去探险,不会过分保护,妈妈则倾向于溺爱和过分保护,对宝宝的每个动作都很紧张。与爸爸的共同活动,使宝宝终生受益,主要的好处有:获得高智商、减少暴力行为、建立良好的社会行为,从而使宝宝能更好地迎接未来生活的挑战。
在美国1998年6月的《父母》杂志中,父亲被认为对宝宝的一生有下列影响:父亲跟母亲是不同的;父亲更爱与宝宝玩闹;父亲对宝宝的推动作用更大;父亲使用的语言更复杂;父亲对宝宝的约束更多;父亲使宝宝更社会化,为他走进现实世界做准备;介绍男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行为;帮助宝宝发挥潜能。
从这些描述可以看出,父亲在宝宝个性形成和行为塑造方面确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8、逗孩子要有度
日常生活中,有些逗孩子玩的方法会引起严重的后果:
用手拧孩子脸蛋或使劲用嘴吻压腮部:可能挤伤婴幼儿的腮腺和腮腺管,造成流涎、口腔粘膜炎和腮腺炎。
逗孩子大笑:适当逗笑,有益健康。但过分大笑会使婴幼儿瞬间窒息、缺氧、暂时性脑贫血,损伤大脑或养成口吃等不良习惯。过分张口会引起下颌关节脱臼;进食时大笑,会引起强烈呛咳和吸入性肺炎;睡前大笑,则影响睡眠。
高抛婴幼儿:由于婴幼儿头部较重,颈部肌肉软弱,高抛容易使孩子头部震动。尤其是1岁以内的婴儿,因神经脆弱,对外界刺激缺乏调节能力,极易发生惊厥,严重者还会引起脑震荡。高抛失手还会造成严重摔伤。
“拔萝卜”:即用双手捧提孩子头部两侧,向上用力,使孩子双脚离地。这样做极容易扭伤孩子的脖颈,造成颈椎脱臼,严重者会导致瘫痪。
转圈子:双手抓住孩子的两只手腕,飞快地转圈。这很容易造成“牵拉肘”,即桡骨头半脱位,患肢不能旋转,肘部疼痛,不能抬臂屈肘。

19、妈妈喂药八招
喂孩子吃药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小儿科的大夫和父母们绞尽脑汁齐心协力想出了八招,来试着让孩子们乖乖地把药吃下去。
1、瞒天过海
舌头对于酸甜苦辣有着不同的敏感部位,绕开那些对苦味特别敏感的地方,把药品放在舌头的后部,因为这个部位对苦味感觉不那么明显。这样孩子不会觉得太苦,要吐出来也不那么容易。
2、以假乱真
将甜食或甜的饮料与药混合,可以中和苦味。这一招在大部分时间都是奏效的,因而许多父母都愿意试用。根据小儿科医生的经验,效果最好的甜品是草莓味的糖浆和葡萄汁,不过也可用些家里现成的果汁或酸奶来代替。
3、改头换面
一位药物中心的研究员曾指出:“孩子在决定是否吃药时,药片的外表往往会成为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说他们不喜欢药的长相,就会拒绝服用它们。“纽约有位母亲在让女儿服药时采用多种努力无效的情况下,不得不在药杯里滴了一两滴红色的食用色素,使原来的单调的白色变成了可爱的粉红色。没想到她这无奈的尝试居然获得了意外的成功---她4岁的小女儿竟一口就将那“粉红色“的液体喝了下去。
4、曲线救国
如果你那发着高烧的小宝贝把所有放进嘴里的东西都吐了出来,彻底拒绝所有药片的话,不妨问问医生这种药有没有栓剂。剂量根据孩子的体重而有所不同。但是千万要记住,在使用这方法之前要征求医生的意见。
5、投其所好
如果说你的小宝宝对“樱桃小丸子“如痴如醉,不妨找张纸,画上蓝天白云红花绿草,让孩子将小丸子、爷爷奶奶、妈妈爸爸等图案的贴纸一张一张地贴上去。每吃一片药就贴上一张纸,孩子多半会进入圈套。如果下次看医生时,你让孩子将贴好的画也拿去“招摇“一下,孩子充满自豪感后,说不定下一次还能同样的合作好。
6、逆向思维
给孩子吃药困难的一个原因是大人总认为孩子太小,不懂事。而当你逆向思维,假若孩子已经是大人了,能处理自己的事情,这时也许会有奇迹发生。有一位父亲曾经让他5岁的儿子自己拿起药杯,他们之间的“吃药战争“居然就这么简单地结束了。
7、偷梁换柱
实在是怎么也行不通的时光,打个电话问问医生可不可以换另一种药。孩子也许只是因为不喜欢药片的大小或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换一种药一定有用。
8、重赏之下
告诉孩子:“如果你不吃药,病就不能好,如果你的病好不了,就不能和小朋友一起玩。“孩子眨巴眨巴眼睛,说不定就自己跳下床来要药吃。

20、婴儿欢迎母亲调换抱法
对母亲的抱法,婴儿有的喜欢,有的不喜欢,而且常因时间和地点而异。婴儿的这种喜好是他个性的表现。
“横抱”。这是一种极其普遍的抱法,即横着让婴儿躺下的姿势。一只手放在婴儿的背部,另一只手托着婴儿的大腿和腰部。这种抱法能使婴儿容易入睡。一、两个月的婴儿爱哭爱闹,边摇边哄地让他睡觉,横抱最合适。另外,婴儿的头骨比较软,脑袋还挺不直时,横抱也比较好,此时,请母亲不要忘记用放在婴儿背部的手扶稳头部。
三个月以后,婴儿的头部骨路发育好了,就喜欢竖抱了。这种方法就是将婴儿竖起来抱,一只手垫在婴儿屁股的底下,另一只手托着他的背部。用这种姿势也可以让婴儿坐在母亲的膝上。有的婴儿,两个月左右时骨骼就发育得很好,竖抱也没有关系。婴儿也知道横抱就是睡觉的姿势,故有时拼命地蹬脚,表示“不愿意”。而竖抱着,婴儿能看到周围的一切,甚至还能看到母亲的后影。
过了三个月,无论母亲采用何种姿势,婴儿都能很好地吮奶。喂奶时,母亲怎样抱婴儿,最好符合他的喜好。婴儿若不喜欢就会用哭来表示。这时,母亲调换一下抱法就行了。喂奶时的基本抱法有两种,即横抱和竖抱。其他在生活中还有别的抱法。
例如“前抱”就是其中之一。站着前抱的方法是,一只手放在婴儿的臀部,另一只手抱着他的胸部。婴儿把母亲的两只手当作凳子和扶手来使用,将自己的身体靠在母亲的胸前。这样,他的两只脚可以自由地晃动。它同竖抱一样,也可以让婴儿坐着母亲的膝上。前抱的话,婴儿就能面对外部世界,没有任何东西挡住他的视线,比竖抱更能接触到种种刺激。
另外,还有名为“腰抱”的,即让婴儿骑在母亲的腰部。这种抱法是将婴儿的屁股坐在母亲的腰骨之上。因为腰骨的部分是突出来的,可当作椅子用。这种抱法,婴儿的脸正对着母亲,两只腿紧紧夹着母亲的腰部。当婴儿的头部和腰部都能挺直时,他会紧紧地抓住母亲,很好地保持平衡,去适应“腰抱”。这个时候,母亲仅用一只手托着婴儿的屁股就行,不必胆心他会掉下来。腰抱的优点就是,母亲的胳膊不必承受婴儿的体重,比较省力,母亲借此可进行适当的休息。
总之,抱就有如此多的抱法。希望各位按照婴儿的具体情况,分别加以采用,经常调换一下抱法,肯定婴儿十分欢迎。

21、抱三个月前的婴儿,要扶稳头部
说起抱婴儿,有种种抱法。婴儿自己能支撑头部之前和之后,拥抱的方法就不同。刚出生的婴儿自己不能支撑头部,他的脑袋是摇摇晃晃的,大人若不用手托着他的头部,脑袋就挺不起来。一到三个月,婴儿就能支撑头部。我们称它为“定额”,即脑袋就能挺直。此时,哪种抱法都可以。从出生到三个月之内,抱婴儿的基本方法是要扶稳头部,在抱起仰躺着的婴儿时,让他的脸紧贴在母亲的右胸,按以下三个步骤动作:
①从婴儿的身体下面插入右手,放在背部和头部的中间。
②用左手从婴儿的身体上面紧紧抱住他的大腿。
③用右手从婴儿的背部扶住他的头,接着用两只手一起把他抱起来。
这种抱法比较安稳,婴儿也不受惊吓。用文字来表达,好像做起来很难。实际上操作起来并非如此,会觉得得心应手。它的要领是扶稳头部,以免增加婴儿头部的负担。
放下婴儿时要注意的事项也是同样的。须扶稳头部,从腰部开始轻轻地把婴儿放在床上,最后把托着头的手撤去。特别是婴儿已睡觉时,急于放掉两只手,就会马上醒来。所以,两只胳膊必须最后离去。
只要婴儿能支撑头部,横着抱也好,竖着抱也好,都不必担心了。他已经能轻松地转动身体来适应母亲的抱法。过了一个月以后,婴儿会对抱法提出要求、被横抱时,马上蹬腿大哭表示“厌恶”;调换一下抱法,就乖乖地安静下来。
那么,所谓支撑头部意味着什么呢?首先,不能支撑头部就是不能运动。自己不能移动,头部亦不能自由转动。其次,不能支撑头部就是一切均依赖母亲。可以说过的是一种光躺着的生活,即便想看一些东酉,却不能按自己的意志转动身驱。一旦头部能挺直,就能按照自己的意志转动脑袋。到了会爬行时,就能用手支撑着身体抬起头,能抬头,才能用自己的力量看到世界。所以,这是一件意义十分深远的事情。
此外,支撑头部对婴儿的成长是一个极重要的关键。过了一个月,婴儿的体重增加了,身体和头部也不是那样摇晃了。但抱的时候仍要轻轻地托着他的头部。抱哭。

22、不同婴儿说话他就变迟钝
婴儿往往照顾起来很费事,如果婴儿不太闹,能老实地躺着。对此,母亲也松了一口气,觉得“这个孩子真好,一点不费劲”,容易图省事而放任不管。的确,有的婴儿到了三、四个月之后,常常一边看着自己的手,一边自己一个人逗乐。平时比较活泼的孩子,有时一个人热衷于自己做游戏。这对周围的人来说是一件好事,一下子安静很多。但是,平时就很老实的、很少提要求的婴儿,母亲有必要给他一些刺激,激发他加强同母亲的交流。也就是说,对此类婴儿,最好平时尽量让他多与人接触,多跟他讲话。
假如母亲什么也不做,婴儿接受不到刺激,要求也就少了。这样就产生了恶性循环,婴儿越是不要求,母亲就越什么也不做。如此下去,孩子就会变得反应迟钝。
还是应给予适当的刺激,受了刺激的婴儿就会提出些要求,而母亲要努力满足他的要求。这样,就能沟通双方的意思,婴儿的反应也会逐渐地活跃起来。

23、婴儿断奶的信号
现在,婴儿断奶的时间大大提前了。有的母亲从两个月起就开始喂果汁,这未免过早了。用母奶喂养,若母亲吃桔子,母奶里就含有桔子的营养成分。假如过。早断奶,喂一些食物,婴儿不想吃,就吸收不了营养。
母奶喂养能使婴儿健康成长,一般在五、六个月的时候,断奶最好。过早断奶对婴儿没有益处。
国外有专家研究发现,让婴儿看着父母愉快地进餐的样子,这点非常重要。或许有人认为,让婴儿看父母吃饭,会起什么作用呢?可是,婴儿对父母的样子很感兴趣,一动不动地盯着瞧。最初,他看到母亲用手把一样东西放进嘴里,并不停地咀嚼时,感到十分好奇,随着他月龄的增大,就会渐渐张大嘴开始流口水。这是婴儿发出的一个信号,表示“可以开始断奶”、“能够消化食物”。他告诉大人,“我也想吃吃母亲嘴里咀嚼的吃的很香的东西”。当然,那时他并不知道母亲吃的是什么。假如母亲能很好地抓住时机开始断奶,就不用为断奶而发愁了。
现在的年轻母亲都有一种倾向,自己和孩子分开吃饭,即孩子是孩子,我们是我们。许多母亲到了吃饭的时间,就往婴儿嘴里塞进食物。大人的食物另外再做,而很少考虑和孩子一起坐在桌前,一边说话一边愉快地吃饭。母亲在扶养第一个婴儿时,往往做任何事情都以婴儿为中心,尽可能保持安静。如,为了不影响婴儿睡觉,母亲吃饭时很注意保持安静。
对食物感兴趣是人类生存的重要条件。活着就必须吃各种食物,为自己的身体摄取营养。对人类来说,这种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让婴儿看看吃饭的情景,引起对食物的兴趣,萌发出亲自尝尝的意识,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断奶。不能照搬育儿书本上所写的内容,几个月之后,婴儿会用匙子,喂给食物以代替母奶等等。

24、教导婴儿和人接触
认生的时期一过,就到了向人显示“本领”的时期。这个时候的婴儿积极地与人接触,愿意表演一些“拿手好戏”。对此,母亲应大力鼓励,并以此增加生活乐趣,表扬自己的孩子,别人会非花家长太溺爱孩子。
但是,溺爱一次也未尝不可。
孩子排命地学做各种样子,别人看来,觉得似像非像十分有趣。做母亲的也要用声音和动作表现出非常高兴的样子,如孩子做了一个再见的样子,妈妈马上该说:“XX真行,都会给人再见了,”“做得真不错!”等等,同时亲亲孩子的脸。

25、从托儿所接回婴儿要亲吻
有工作的母亲同整天躺在家里的母亲相比,同婴儿在一起的时候相对较少。这使婴儿感到十分寂寞。如何以质来弥补这个不足,就变得很重要。人们常说,时间除了长短之外,还有个密度问题。假如亲子关系的密度很浓,就能在孩子和父母之间建立起一种信赖关系。
为此,首先要很好了解婴儿在托儿所一天的情况。去接他时,应请问一下阿姨,今天我的小孩过得如何?阿姨们认真观察并细心照料着每一个小孩。所以对当天的情况十分了解,她们也很想让母亲知道,也许母亲们想急于回家,给孩子洗澡、准备做晚饭。但是,母亲还是应耐心听取阿姨的介绍,从中想像孩子当天成长的样子。一般婴儿在托儿所每天要度过十个小时左右。在这十小时内,他们会有种种体验,既有快乐的体验,也有痛苦的体验,又看到了许多东西。所以,母亲接孩子的时候,要亲切地问问:“今天玩得很高兴吗?愉快吗?”这种接触的态度就足以能够做到弥补不足。
而亲肤育儿法是弥补不足的最好方法,其中,接过婴儿,马上喂奶又是亲肤育儿的关键。通过喂奶,婴儿不仅肚子吃饱了,而且又亲身感受了母亲的温暖和爱抚。这时的密度最浓,恐怕再也没有比它更好的亲肤育儿方法了。
让孩子全身心地接触母亲是最好的一瞬间,可以说,它是一种心的营养。在托儿所当场喂奶,马上就可以把离开八小时或十小时的损失夺回来。的确如此有效,也许说得有些极端。但是,托儿所有时间规定,希望母亲要按照具体情况来进行。眼看快到下班的时候,还给最后留下的婴儿长时间喂奶,这就会给对方增添麻烦。因此,我建议将婴儿放在托儿所的母亲,要设法保持充足的母奶。最近,不少托儿所接受冷冻后的母奶,需要时将其解冻,喂给婴儿吃。我再次奉劝各位把婴儿放在托儿所的母亲要保有很好的母奶。

26、婴儿开始模仿母亲,尽可能让他学
现在你的小宝宝多大呀!生后六个月的婴儿,开始对听到的一切、见到的一切感兴趣,并拚命地照母亲的样子去做。婴儿从六个月之后,开始进入喜欢模仿母亲的时期。到了十个月后,模仿得越来越像,使父母很惊喜。此时,双亲的喜悦心情是可想而知的。
婴儿一边模仿母亲的样子,一边不断地记住语言、动作和表情。在这个时期,母亲要很好地抓住机会,屡次重复同样的语言和动作,与婴儿一起学做各种动作来取乐。
带婴儿外出散步,见到附近的熟人时,最好母亲先给人打招呼,“您好!”接着顺便对小孩说,“对阿姨说您好!”分别时,摇着小孩的手说,“对阿姨说再见!”这个时期,婴儿还不会说“您好”、“再见”、“早安”等词。但是,逢人便重复这些问候用语,慢慢地他也学着说并渐渐地接近正确。
总之,我劝各位有机会,试着做些这种鹦鹉学舌的训练,那将是十分愉快的。对婴儿一边说:“小敏是个好孩子,好孩子!”一边摸抚着他的头。不久,他也会说;“好—…•好……”地摸着自己的头,或者他
一边摸着玩具,一边牙牙学语地说“好……好……”。对一岁左右的婴儿,就是要这样不断地重复,让他逐渐地会说话,记住动作。

27、夏季婴儿尿布使用
忌尿布过厚:尿布过厚。影响皮肤散热,夏季婴儿易出汗,加之尿布被尿液浸湿、很易引起尿布炎。
忌尿布过紧:如果把尿布包得过紧,则不易透气,下肢活动受限,也易摩擦大腿内侧,婴儿皮肤薄嫩、很易擦破皮肤造成感染。尤其是女婴尿布过紧还易引起女婴外阴炎和尿道炎。
忌垫塑料布:有的妈妈怕婴儿尿湿被褥就在尿布外垫塑料布。这是不对的,塑料布不透气也不散热,若不能及时更换被尿湿的尿布。则更易患尿布炎。
忌尿布不洁:尿布要勤换,清水洗净日光下暴晒。
忌用纸或尿布擦臀部:小婴儿排大便后不要用卫生纸或尿布直接擦臀部,这样很易反婴儿臀部皮肤擦破,患肛周围感染、脓肿。排大便后直接用清水把婴儿臀部激洗干净。用汲水性好的棉织布沾干水份。
忌用一次性尿不湿:一次性尿不湿(外表)大都有一层塑料薄膜。透气性不好,易患尿布炎。可选用无塑料薄膜透气性好的一次性尿布。也不易使用一次性尿裤,一次性尿裤过厚,长时间不更换,兜许多尿液,也易引起尿布炎,大点的婴儿可定点把尿。天气太炎热,就用薄一些的棉质柔软的白布,纯棉针织布最好。
倘若宝宝患了尿布炎可擦鞣酸软膏或肤炎净。清水冲洗。不要过力擦洗,要用纯棉布沾干,不是擦干。若有细菌感染则要涂红霉素软膏,夏季要警惕小婴儿患肛周脓肿。
夏季不但易患尿布炎,凡是皱摺的部位都易糜烂、溃破。如颈下、腋下、膝窝、肘窝、腹股沟等处,应给婴儿勤洗澡,尤其是皱把处更要洗净,沾干,适当用爽身粉。
28、尽可能对婴儿说话
据说,人类的婴儿和黑猩猩的幼仔相比,刚生下来到近三岁的时候,黑猩猩的智商高于人类。以后,人类的婴儿突飞猛进一下子就超过了黑猩猩的智商。而“会话”是最重要的关键。黑猩猩懂得二十几种最低限度的必要语言,而人类懂得的语言之多是黑猩猩无法比拟的。这些语言刺激着大脑,并很快地储存起来,为提高智商做出贡献。
曾有人调查了一些所谓末开化的民族,他们至今仍过着原始生活,他们和文明人相比,很少会话。这使我们再次认识到,会话在促进婴儿大脑发育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般人都认为,所谓会话就是双方语言的交流。所以,同婴儿会话,只有等他会说些片言只语时才有可能,但事实决非如此。许多学者已经指出,在孩子会讲话之前,父母同他说话更加重要。关于这一点,有人曾屡次强调过,尽管婴儿自己不能说话,但却能很好地听大人的会话,并按自己的想法去理解其中的一部分。婴儿在吃奶的时候、一个人逗乐的时候,并没有捂上耳朵,而是以惊人的吸收能力把大人的会话刻印在脑海里。
关于这一方面瑞士的一本杂志提出了十分适当的忠告,现介绍部分如下:
不要瞧不起幼儿还不懂话的意思,最终幼儿之令人吃惊的记忆力会使他懂话。如乱用无聊的流行语、庸俗的表现会影响婴儿接受正确的国语。
不要严厉批评他人,特别严禁藐视孩子所尊敬的人,如‘老师。不要说近亲者的坏话。孩子在场时,不要对人谈他的缺点。不要撒谎。幼小而又纯洁的感受性不能容忍虚假。否避免引起不安和恐惧的谈话。
正如这些忠告所表明的那样,不仅可以对孩子说大人的话,而且大人之间的愉快对话也能给孩子很大的影响。婴儿在语言方面尽管是白纸一张,但在他面前仍要十分注意用词。


29、孩子吃手指的心理原因
孩子为什么会吃手指呢?首先,当压力过大或缺乏安全感时,孩子后有可能通过吃手指这一动作来降低焦虑,放松心情。久而久之,“吃手指“就成了习惯。其次,教育方式不当是孩子总也改不掉的原因。家长看见孩子吃手指时,心里就很着急,马上严厉斥责,甚至动手打孩子。家长没有想到,这样做会使孩子更加紧张和焦虑,甚至与家长产生对抗情绪,毛病就更难改了。
家长应该怎样对待呢?
1.行为忽视:如果不是特别严重,家长可以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过多的注意、纠正、指责,就会促使孩子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也更紧张,反而强化了这一行为,手指就吃得更凶了。家长既要克服内心的焦虑,又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2.关注与爱:有时候孩子吃手指是为了引起家长的注意,因为他们很少能得到父母的关注。因此在发火之前,家长应检查一下自身,平时对孩子的关注是否足够?是否只有孩子有了不良行为时,才注意到他的存在?
3.占用双手:家长可以想出各种办法来占用孩子的双手,让孩子去做需要双手完成的事情或者游戏,这样孩子吃手指的时间就会逐步减少,而且这个习惯有可能最终消失。
4.适当鼓励:如果孩子能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吃手指,就给予奖励。刚开始孩子坚持的时间要短,不如10分钟,然后逐渐延长时间,直到孩子不再吃手指。使用这种方法最好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5.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因吃手指的习惯不改,已经严重影响了他(她)的生活、学习、人际交往,家长就需要向专业人员求助,以达到共同帮助孩子纠正的目的。

30、家长的智力活动影响孩子
每位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脑子灵,智力发展好,而实现这一愿望的重要因素是,家长要爱动脑筋,要以自己的智力活动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遗憾的是,许多家长经常居高临下地教育孩子“多动脑子”、“好好用功”、“别笨头笨脑”,而忽略了“以智能育智能”这一重要规律。
笔者调查发现,一些孩子思维活跃、条理清楚、分析问题头头是道,跟他们的家长有直接关系。到家里去家访,家长在谈话间,明显地反映出思维的准确性和逻辑性。而且,有的家长学历并不高,没有文凭,却善于动脑子。当然也有相反的情况,有一次,我发现一个孩子讲话总是不完整,好象根本没有想清楚就急于表达出来。事后家访时找到了原因,他和祖母生活在一起,祖母讲话尽是半截子话,久而久之,使孩子的思维受到了影响。
为了促进孩子的智力发展,家长应有意识加强自己的智力活动,有时需要和孩子一起共同进行智力活动。主要做法有以下几种:
养成读书、看报的好习惯。   
家长爱读书、看报,是一种很好的智力活动。在读书、看报过程中,不断把新的信息传达给家里人,有时要谈自己的认识。长久地熏陶,孩子也会喜欢读书、看报。   
当生活中有些知识不明白时,查资料、查工具书,获得正确答案。家长跟孩子一起做这样的事情,特别有利于孩子增长知识,训练思维,培养能力。   
有的家长在读书、看报过程中,划重点,剪贴感兴趣的文章,记读书笔记,孩子就会学着大人的样子去做。如果家长再教给孩子方法,效果更好。
举办家庭知识竞赛和智力竞赛。   
知识竞赛以记忆知识为主,智力竞赛以开动脑筋为主。书店、图书馆以及报刊杂志上这一类的资料特别多,不妨全家人动手收集一些备用。   
竞赛的方法多种多样:必答、选答、抢答;口述、手写、动作;记分、淘汰、小奖品。
家长和孩子轮换当主持人,准备过程就是学习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利用饭后、学习后的休息时间或节假日,都可以进行。家长要有热情,让孩子多出点子。   
这项活动还可以针对孩子在学习中的弱点进行,激发学习兴趣,扩大知识背景。
开展家庭讨论、辩论活动。   
生活中有许多现象,社会上有许多热点问题,家长和孩子都感兴趣,但看法未必一样,何不就此开展些讨论、辩论活动?讨论、辩论中要各抒己见,不要压制不同意见,孩子的看法有时片面偏激,这没关系,争论本身最能促使人深入思考,给自己找理由、找证据,这正是高密度的智力活动。   
讨论、辩论的话题很多:自然的、社会的;国内的、国际的;文学的、思想的;历史的、现实的……只要有心,不愁无题。一个家庭形成讨论、辩论的风气,每个人的水平都会提高,而且能矫正有些家长一人说了算的不民主作风。
增加家务劳动中的智力活动。   
很少有人想到家务劳动与智力的关系,其实,所有的劳动都有明显的智力因素。饭,怎样做能节约时间;菜,怎样做才好吃、好看;大归除,先干什么,后干什么;地板,怎样能擦干净等等。越是复杂的劳动,智力含量越高。如果有意识在家务劳动中引导家人开动脑筋,大脑必然得到锻炼。   
有些家长自己干活全凭习惯和经验,您不妨动动脑子,肯定有新的思路。
在解决家庭难题中发展智力。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只要不是必须回避孩子的难题,请让孩子一起参加解决难题。先是让孩子知道有关情况,研究怎么解决时,听听孩子意见,如能给孩子一点任务更好。   
举一些难题的例子:水电费算不清楚,家里要买大件商品一时决定不下来,祖辈有困难不好解决,父亲或母亲出差家里事不好安排,亲友邻里矛盾不好解决等等。家长往往认为孩子小,不必管这些事,其实不然。在孩子参与处理这些事情的过程中,不但发展智力,还提高了他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成熟度。有利无弊,何乐不为?
经常向孩子请教。   
现在的孩子,有时在某方面懂的东西比大人多,家长应有向孩子学习的意识。有些知识,家长可以直接以孩子为老师,既学到东西,又促进孩子。现在,有不少家长跟孩子学英语,孩子英语学得更好,比听写、默写还管用。有一位山村农民,没上过小学,跟上小学的儿子学数学,父亲不断进步,儿子成了数学尖子。
有时,孩子讲出一条新消息,家长不妨认真地说:“再多讲一点,让我也多知道一些。”
  总之,家长爱动脑筋,多跟孩子一起进行智力活动,可以互相促进,比天天训孩子要好得多。
31、宝宝快长牙了该吃什么
五六个月的宝宝正是开始出牙的时期,这时宝宝口腔内分泌的唾液中已含有淀粉酶,可以消化固体食物,可以给宝宝一些手指饼干、面包干、烤馒头片等食品,让宝宝自己拿着吃。刚开始宝 宝是用唾液把食物泡软后再咽下去,几天后,宝宝就会用牙龈磨碎食物,尝试咀嚼。此时的宝宝多数还未长牙,牙龈会发痒,他会很喜欢咬一些硬东西,这有利于乳牙的萌出。如果没有硬食物可咬,他会咬玩具、咬衣服的。
不要错过这一时机,及时给宝宝添加一些固体食物,会使宝宝将来断奶后更容易接受其他食物,避免影响身体发育。这时给宝宝添加的固体食物必须是易咬、易碎、易消化的,使宝宝初步养成咀嚼的习惯,不能单纯只喂糊类食品。多咀嚼还有利于宝宝牙龈的发育,有助于将来长出一口整齐的牙齿,并能促进唾液的分泌,帮助宝宝的肠胃消化吸收。
32、婴儿多饮水果汁有害
有些家长唯恐婴幼儿营养不够,常常给他们喝水果汁代替饮水,补充维生素C。水果汁口感好,营养也不错,适当地给孩子喝一些对身体有好处。但“物极必反”,过多饮用反而有害。
国外最新研究表明,不满两周岁的婴幼儿,如果经常大量服用水果汁,可影响食欲,导致营养不良,影响正常生长发育。美国的菲纳•利夫兹博士及其同事对8名14~27个月的婴幼儿进行了研究。研究人员调查了他们的饮食记录后,发现他们每天大约要喝掉1.5~3瓶(标准瓶)的鲜果汁。后来,经降低鲜果汁的服用量并增加牛奶的饮量后,婴幼儿的体重有了明显地增加。
用水果制造出来的果汁中含有丰富的果糖,人体可以吸收利用,但是过量的果糖可影响身体对铜的吸收。铜是人体中一种参与制造心血管组织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小儿缺铜将给日后罹患冠心病留下隐患。铜还是机体中许多酶类的组成部分,它参与体内铁的代谢,因此缺铜也会造成贫血,且补充铁剂的治疗效果也不好。
此外,果汁中还含有枸橼酸和色素。前者进入人体后与钙离子结合成枸橼酸钙,不易释出,使血钙浓度降低,引起多汗,情绪不稳,甚至骨骼畸形等缺钙症状。色素对小儿的危害也颇大,过量的色素在体内蓄积不仅是小儿多动症的原因之一,而且可以干扰多种酶的功能,使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代谢发生障碍,从而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专家建议,婴儿半岁前不要喂水果汁,1岁后可适量服用,但每天的量不要超过半奶瓶,尤其是苹果汁,大量服用后可导致腹泻。应给孩子多饮白开水,因为白开水最容易通过细胞膜,对身体干扰小,有利于新陈代谢,保持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白开水中可适量加些果汁,但切勿过多,更不可以它代替白开水。
33、不要喂小孩咀嚼过的食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看到有些孩子长辈(如父母、奶奶、姥姥等)在给婴幼儿喂食物时,先把一些较硬的或者带刺的食物放在自己的嘴里咀嚼,然后再送孩子的嘴里,其实这是一种极不卫生的喂养方式。因为,一些经“口”传播的疾病可通过这种方式直接传染给孩子,给孩子的健康带来影响。
有人曾做过?究,如果母亲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并有咀嚼食物喂养儿童史,则儿童的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率为86.82%,比无咀嚼食物喂养儿童史的儿童感染率高出2.24倍;如果母亲为乙型肝炎病携带者,并有咀嚼食物喂儿童史,则儿童乙型肝炎感染率为2 6.13%,比无咀嚼食物喂养儿童史的儿童感染率高出1.6倍。由此可以看出,咀嚼食物喂养儿童引起乙型肝炎的传播流行是非常令人担忧的,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亿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而中国就占了1/3左右。这些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不仅在血液里含有大量的乙型肝炎病毒,而且在乳汁、精液和唾液中也含有乙型肝炎病毒。如果食物经此类病人咀嚼后,不仅可将唾液中的乙型肝炎病毒融入到食物中,而且还可能将口腔中特别是牙龈中渗出的血液也带入到食物中去,儿童食入这些食物后就极有可能感染上乙型肝炎病毒。
为了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染或流行,在喂养孩子时应改掉“用咀嚼过的食物喂养小孩”这一不卫生的喂养方式。
34、如何防治小儿麻疹
麻疹通常是发生于小儿期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由麻疹病毒——一种滤过性微生物感染所引起的。流行季节主要是冬春两季。
感染方式:由麻疹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经空气或接触而感染的。通常在疹子开始出现前后5天之间都有感染力。
临床症状:小孩感染麻疹病毒经过9一12天的潜伏期后开始发病。首先发烧、全身倦怠,然后流鼻涕、打喷嚏、咳嗽等现象相继出现,有些小孩会出现流眼泪、怕光等症状,并且症状逐日加重。一般发烧至第4天就开始出疹子,在出疹一两天前口腔粘膜上可发现许多针头大的白点,称之为“科泼力克斑点”。因这斑点在出麻疹时才会出现,医师看到“科泼力克斑点”,就立即可诊断为麻疹。麻疹红斑先从耳后头、前额出现,渐渐蔓延到脸、胸部、腹部、背部,最后到四肢。3天以后出疹子,发烧开始消退,很多患儿皮肤会留下灰褐色斑点到l——2星期之久。

有些小儿身体衰弱或护理不当,容易罹患合并症,如下痢、中耳炎、肺炎、脑炎等。尤其病前就有肺结核的小孩,往往麻疹后肺结核恶化,变成为粟粒结核,甚至于变成结核性脑膜炎。因患麻疹时身体的维生素尤其是甲种维生素消耗量增加,如果在麻疹患期不给予适当的营养,有些患儿会罹患角膜软化症或失明。肺炎是最常见的合并症,有些是由麻疹病毒本身引起的,有些是因麻疹期间身体抵抗力减弱而由细菌感染引起的。后者可用抗生素治疗。
护理:麻疹患者需要保持安静,要避免直接吹风,但房屋空气要流通。夏天有些人为了避风,衣服穿太多,以致于流汗过度引起脱水症,或全身出现痱子而变成脓疱等等,所以衣着要适宜。病人需要给水份及营养,包含维生素等。如果病人有频繁的呕吐或下痢、呼吸困难、痉挛及意识障碍等情形,均须赶快请医师治疗。
预防:麻疹病毒的感染力很强,所以隔离不能完全预防麻疹,目前只有“麻疹疫苗”才可以预防。我们现在所用的疫苗是“减毒性活体麻疹病毒疫苗”。通常6个月以下的乳儿,因有“母体免疫”很少会罹患麻疹。出生6个月以后,如有机会就会感染麻疹,按理说小儿六个月以后就要接种麻疹疫苗,但周岁以下,尤其是8个月以内的小儿,有些还有微量的母体免疫,在这情形之下疫苗的效果较差,所以在周岁以前接种疫苗的往往日后还会罹患麻疹。若未遇到麻疹流行期,麻疹疫苗接种最好时期是周岁。如在1岁以下接种疫苗者,最好半年后再追加一次;身体衰弱者、肺结核患儿,或长期服用抑制抗体的药物的,都不宜接种麻疹疫苗。这些小孩在麻疹流行时可注射免疫血清——“丙种球蛋白”来预防,但其预防效果是暂时性的。
35、小儿预防接种
预防接种就是人为地让孩童接触到某些病菌或毒素,而这些病菌或毒素都经过了特殊的处理,成了所谓的“疫苗”。它的毒性极低,不会致病,却可使孩童产生抗体,因而对某些疾病产生了一定的免疫力。
下面介绍一下预防接种的种类以及接种的顺序:
一、卡介苗
这是一种灭毒的活性结核菌,接种之后,可减少患结核病的危险。一般在婴儿出生后3至7天内接种,接种后多数都不会有发烧。食欲不振等全身性的反应,不过局部会有以下的反应:
(一)接种后早则1星期,晚则3-4星期,在接种的部位(通常在左上臂)出现一个小的红结节,这个红结节渐渐变成脓疱或溃烂,再经过2~3个月,它将自然结痴,留下疤痕。没有特殊情形,不需加以处理。
(二)有部分孩子接种后的2~3个月,在接种的同侧腋窗口的淋巴腺肿大,有时渐渐长大,并化脓,此时需带给医生诊治,经过药的治疗,就会消失。
卡介苗在孩子入小学以及小学毕业时,分别再接种一次。
二、白喉、百日咳、破伤风混合疫苗
此种疫苗是由灭毒的白喉、破伤风的细菌病毒(类毒素)以及已被杀死的百日咳病菌混合制成。通常在婴儿满2个月时接种,连续3次,每次间隔1至2个月,然后分别在1年及4年后各加强一次。以后每隔10年加强一次成人型的白喉、破伤风疫苗百日咳疫苗在满6岁后。就不需再加强了。有部分孩子接种后半天至一天内有发烧、食欲不振、精神倦怠等反应。若发烧至肛门温38。5度,可服用退烧药,其它反应很快过去。
若反应持续2天以上,应带给医生诊治,看看是否有其它原因存在。有脑部病变,有抽筋史的孩子,最好不要接受百日咳疫苗的注射,必要注射时,可和医生商量。
三、口服小儿麻痹疫苗
有三种不同型的滤过性病毒会引起小儿麻痹,而小儿麻痹疫苗就是由这三型灭毒的活性病毒制成,是以口服方式服用。它的接种顺序与上述的白喉、百日咳、破伤风三种混合疫苗相同。在6岁时共服用5次,这样就可以对小儿麻痹有一定的免疫力了。在发烧。感冒、腹泻、免疫机能缺损时,都不要接种。
四、麻疹疫苗
这是由灭毒的活性病毒制成。一般在婴儿满9个月至1岁期间接种,但在流行季节,可提前至6个月接种。过早接种会减低接种的效果,所以在9个月以前接种的孩子,最好在1岁多时再加强一次。麻疹疫苗的接种效果相当好,约有90%以上可获得终生免疫。部分孩子接种后会有反应,反应多发生在接种后的四五天至两个星期之间,包括发烧(可至39度以上)、皮肤出疹及轻微腹泻等,反应会很快消失。孩子有病,如感冒、发烧、未经治疗的结核病、白血病。淋巴癌,或使用抗癌药物治疗时,禁止接种,怀孕的母亲也不能接种。
五、天花疫苗接种——种牛痘
这也是由减毒的活性病毒制成的疫苗;初次接种的最好年龄是1岁以后,3岁以内,年岁太小或过大都比较容易产生种痘的合并症——种痘后脑炎。接种后第3~5天,在接种的局部会有一红点,会痒,l天后变成水疱,再成脓疱,约经过3个星期的时间,变成了棕色的结痴,这个局部需保持干燥,不需擦药,不需包札,孩子可照常洗澡。在接种约1星期以后,部分孩子会有发烧现象,若烧至肛温38.5度,可服用退烧药。患有皮肤病,特别是湿疹、脓疱疮、烫伤、水痘、庖疹、过敏性皮肤疹的孩子禁止接种,并且还要和种牛痘的孩子隔离。初次接种后,局部没有上述反应的,要重新接种。接受了初次接种后,在入小学时,需追加一次,以后遇流行季节再予接种。
六、日本脑炎疫苗
这也是减毒的活性病毒制成的疫苗。在1岁半至2岁时开始接种,初次接种需连续三次,第一二次间隔l个星期,第二、三次间隔1个月,以后每年加强一次。为了配合脑炎流行季节,脑炎疫苗的接种最好在每年三、四、五月。接种后,多数孩子都不会有反应,少数有发烧、精神倦怠的现象,不过这些反应也很快就会消失,不需担心。
七、腮腺炎及德国麻疹疫苗
在国外,这是由腮腺炎、德国麻疹,常和麻疹制成的三种混合疫苗,在1岁时接种。在中国也已有此种混合疫苗,只是使用没有上述六种疫苗那样普遍。
为了使预防接种能达到它预期的效果,要孩子接受定期接种。在接种前要接受检查,并告诉医生孩子近日来的健康状况及服药的情形,因为有些药物,会影响接种的效果,必须间隔一定的时间,才能接种。此外家长们要记住,在接种之后,必须做好记录,并好好保存,在孩子生病时,可出示给医生看,因为有时医生必须参考孩子的接种情形来决定治疗方式。
36、小儿百日咳的预防
百日咳的症状:百日咳潜伏期为I周,按其证状分为三期:
第一期:加答儿期约1~2周,此时多像感冒,有微热、咳嗽,其特征为咳嗽越来越厉害,尤其夜间。
第二期:痉咳期约2~4周,是一种典型的痉挛性咳嗽,患童先吸一口气,到咳完后才吸一口粗气,发生呜音,发作时脸红发紫。静脉扩张、脸面肿涨、满头大汗、眼球出血、泪涕交流,经常有胃中食物吐出来,此种发作每日十次至数十次,小儿痛苦疲劳异常。
第三期:恢复期,咳嗽逐渐减少像气管炎,约2~4周慢慢变好。小儿得过百日咳后,再感冒时因习惯性之关系,仍会像百日咳一般地咳嗽,但并非再发。百日咳患后有终身免疫性。
百日咳的合并症很严重,在痉咳期因咳嗽厉害,可引起肺炎、腑炎、中耳炎、眼鼻、肺脑之出血及窒息而死。百日咳合并症致使小儿1岁以下死亡率可达80%,2岁以上较低。此外,慢性的长期咳嗽,容易变成肺气肿、气管扩大症、体重减少、营养不良、脑病及肺结核恶化等。
百日咳的诊断并不难。典型痉挛性的咳嗽,验血时白血球增多及淋巴球增多,百日咳菌之培养及萤光检查等都能使之做出判断。不过也有些腺病病毒之感染和百日咳情形差不多,要鉴别诊断之。小儿患严重之咳嗽,要请医师诊断。
治疗用广效抗生素,最好请医师指导处方。病性严重者需住院治疗。
预防
1.预防接种:百日咳可以预防,小儿生后两个月,预防接种便开始用三合一疫苗接种,但要按时加强,否则会因效力较差,而容易感染。
2.和病人隔离。
3.不带儿童到公共场所。
4.孕妇患有百日咳,可以及时注射百日咳疫苗,使小儿生下来后有抵抗力,而不被传染,因为新生儿患病后的死亡率太高了。
5.新生儿亦可用百日咳免疫球蛋白预防。

37、小儿营养状况的肉眼判断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儿营养缺乏症已大大减少了。但喂养不当或膳食调配不合理,也会造成某些营养素的不足。凭肉眼判断小儿的营养状况,即简单又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一般可遵循以下顺序:
头、面、皮肤
头发无光泽、细疏色淡、易脱落---蛋白质不足;面部鼻唇沟的脂溢性皮炎---维生素B2不足;皮肤干燥、毛囊角化---维生素A不足;皮肤因阳光、压力、创伤而致的对称性皮炎---烟酸不足;皮肤出血或瘀斑---维生素C不足;阴囊、阴唇皮炎---维生素B2不足全身性皮炎---锌和必需脂肪酸不足;匙状指甲---铁不足;皮下组织水肿---蛋白质不足;皮下脂肪减少---食量、热量不足;脂肪增加---热量过多。
眼、口、腺体
结膜苍白---贫血(如铁缺乏);结膜干燥斑、角膜干燥及软化---维生素A不足;睑角炎---维生素B2、维生素B6不足;口角炎、口角斑痕---维生素B2、铁不足;唇干裂---复合维生素B不足;舌炎---烟酸、叶酸、B2、B12不足。
牙釉---氟过多;龋齿---氟不足;牙龈海绵状出血---维生素C不足;甲状腺肿大---碘不足。
肌肉、骨骼
肌肉量减少---热能及蛋白质不足;骨骼和颅骨软化、方颅,手脚镯症、前卤闭合晚,软骨、肋骨串球,X形腿、O形腿---维生素D不足;骨触痛---维生素C不足。
上述肉眼观察的临床表现,列出了营养缺乏病的可能原因,其他疾病也会有相同体征,要注意鉴别。如能结合体格增长速度和膳食调查,可能会更加确切。


“宝宝,乖,把这碗饭吃完,妈带你去逛街。”“快,吃下这口饭。否则,我就打死你!”假如你是一位带过孩子的母亲,相信你一定碰过这个问题——孩子不肯吃饭,不管用硬的或软的、又哄又骗、仍然提不起孩子的食欲。怎么办,我的孩子不肯吃板、营养不够,怎么会长大呢!
的确,这是一个众所周知,也是父母们所最关切的问题。在儿科门诊,父母常喜欢提这样的题:“我的孩子一点不肯吃‘饭’,怎么办?”而孩子看来一切都很正常,医生会问:“那您的孩子吃什么?”答案是:“只吃牛奶而已,一次吃一大瓶。”其实,这也不是病态,是孩子喜好食物的偏差罢了,没有什么关系,只要慢慢的训练固体食物就可以了
“能吃是健康;吃得不起劲,是有病”——是一般父母甚至医师常用来衡量孩子身体状况的指际。是的,食欲的好坏可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这没错,但这句话对新生婴儿(出生后30天以内)较为合适,对于年龄稍大的孩子就不太妥当,必须同时考虑其他因素才行。例如,孩子的活动力如何?活不活泼?大小便情况、睡觉状况、体温的稳定性等。
父母们在遇到孩子食欲问题时,最好不要随便给予“促进食欲”方面的药物,要先请小儿科医师检查身体有无异样,如果没有什么不正常,则尽量顺其自然,不要勉强他进食,孩子是不会装饱或装饿的,有需要,他自己一定会吵着要吃,不需要的话当然就不吃。千万不能以大人的情况来衡量孩子,大人饿了,孩子不一定饿,试问在您不饿的时刻,别人硬塞东西给您吃,你会有何感想?38、不要逼宝宝吃饭

39、哺育婴儿
母乳是婴儿最好的自然食物。早期母乳——初乳是一种浓缩食品,富含蛋白质,具有保护胎儿抵抗感染的能力,因此,不管以后是母乳喂养或是人工乳品喂养,皆应该以母乳喂养为仆头
开始哺乳
一些新生儿直奔乳房就像小鸭入水一样;另一些则不进行鼓励并让他知道如何觅乳;这种情况同样会发生在动物身上一母猫轻轻触动缓缓站起的小猫仔并指出食物所在,所以作为母来,你不必焦虑,学习哺乳是要花费时问的。
哺乳
产后不久即有很强的吸吮反射,理想的哺乳时间是产后一个半小时。随后婴儿要熟睡而对吸巩根本无兴趣。哺乳开始时采取舒适的体位,紧抱新生儿使其能感觉到。闻到及舔到你的皮肤。然后用乳头逗弄婴儿颊
部。婴儿开始兴奋起来,头向两侧转动,大张着嘴。
觅乳
婴儿需部分或个部吸住乳头周围黑色乳晕,使嘴里充满乳房。当婴儿压住乳房里的乳腺时才能导致乳汁溢出,而后你能观察到婴儿耳上的颊肌开始运动。如果乳头下陷也能哺乳,只要婴儿含住乳房就能将乳头恢复正常形状。
如果乳房胀硬疼痛,在哺乳前应先挤出一些乳汁将乳房变软一些。医生会告诉你如何处理。
同室
昼夜与婴儿在一起,你和婴儿犹如跳舞那样协调。不管何时,只要婴儿需要就应该哺乳而且想吸吮多长时间就吸多长时间。哺乳不会引起乳头酸痛,婴儿觅乳也不会导致酸痛。
每侧乳房哺乳时间
每侧乳房时间依婴儿吸吮长短而定,婴儿想吸多长时间就多长时间,然后将婴儿直立或让其超过你的肩膀,稍向前倾反婴儿抱在怀里,轻轻拍打婴儿后背将婴儿胃里的气泡排出。当婴儿想要再次吃奶时,用另一侧乳房哺乳,婴儿也许会吸吮至熟睡。有时一侧乳牛哺乳即能喂饱婴儿而不需另一侧。每次哺乳吸空一侧乳房对婴儿能得到丰富的乳汁十分重要。

40、要多给宝宝吃蔬菜
据研究,70%的疾病都发生在酸性体质的人身上,只有当体液呈弱碱性时,身体的免疫力才最强,不易患病。而动物性食品多呈酸性,植物性食品多呈碱性。凡是不爱吃蔬菜,专爱吃肉食的宝宝,营养状况都不理想。尽管有的宝宝挺胖,但多半爱生病。
蔬菜中含有宝宝生长发育必须的多种维生素、胡萝卜素和矿物质。
维生素A的作用是维持上皮组织与视力正常,摄入不足会导致夜盲症,皮肤干燥、降低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蔬菜中的胡萝卜素可在人体内通过化学作用,转化为维生素A,富含胡萝卜素的蔬菜以胡萝卜为最多,还有卷心菜、西红柿、柿子椒、苋菜、空心菜、白菜等。
B族维生素具有增进食欲、促进生长、帮助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利用。富含维生素B的蔬菜有:芹菜、萝卜、土豆、荷兰豆、西 红柿等。
维生素C可激活羟化酶,促进组织中胶原的形成,参与体内氧化还原反应,起抗氧化剂的作用,促进铁的吸收,防治坏血病。含维生素C最高的蔬菜是柿子椒,另外还有土豆、大白菜、卷心菜、萝卜、豆角等。
维生素P有增强微血管的作用,可以防止血管脆裂出血。茄子中含量最高。
含铁质较高的蔬菜有苋菜、菠菜、芹菜等。

41、悉心观察宝宝的眼神
做父母的谁都希望自己的宝宝有一双敏锐、明亮的眼睛,那麽,大家是否知道,什麽现象、什麽症状,提示婴幼儿的眼神不正常了呢?
“牛眼”——有的宝宝看似是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可实际却可能是病态,其眼球很大,以至眼科医生常用“牛眼”来比喻,这就是先天性青光眼的典型特征。先天性青光眼一般是双眼患病,患儿眼球特别大。正常眼黑直径是10至11毫米,超过12毫米就应引起高度重视,而先天性青光眼的宝宝,眼黑直径甚至可达16至18毫米,并常伴有倒睫。患儿有一个较突出的症状就是怕光,视力很差,因而不喜欢同小朋友一起玩耍,常一个人躲在暗处。先天性青光眼如不及时治疗,不要几年,双眼将最终失明。
“猫眼”——有的宝宝瞳孔内的黄白色反光,这很可能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早期症状。此病为婴幼儿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占眼内肿瘤之首。早期患儿仅有视力减退,以后随着肿瘤增大,引起眼内压力增高,继发青光眼。此时,患儿因疼痛而日夜哭吵不安,食欲锐减,形容消瘦。到了晚期,肿瘤可转移到脑、肺、骨骼、肝等处。视网膜母细胞瘤一经确诊,早期进行眼球摘除,有很高的治愈率;如已发生转移,则后果极坏。
“望天眼”——有的宝宝出生时或出生后发生上眼睑不能正常抬起而下垂的情况,因而平视物体时,只能采取仰卧姿势,故称“望天眼”。事实上,这种眼睛在医学上叫做“先天性上睑下垂”。该病多与遗传有关,由动眼神经或提上睑肌发育不良引起。如下垂的眼脸长期遮盖瞳孔,会影响视力发育而造成弱视。因此,父母要注意观察,早期发现上睑下垂。治疗上睑下垂的方法很多,除严重的患者外,一般可在10岁后做娇形手术。
“白朦眼”——即宝宝的瞳仁呈灰白色,状如白障朦目,这就是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白内障对视力的影响根据发生的部位和程度而各有不同,严重时可完全丧失视力,仅有光感。先天性白内障比较稳定,基本上不发展;严重影响视力的可手术治疗。
“斗鸡眼”——是斜视大家族中的一种,人们通常又称为“对眼”、“逗眼”。在斜视中为内斜视。许多内斜视患儿由于外观难看,常被小朋友取笑、嘲弄。长期的心理压力,使儿童产生严重心理缺陷。心理、生理发育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雀目眼”——孩子眼睛的外观完全正常,但在夜间或暗处视物不清楚,有如鸟雀夜间视物较差状况,故名雀目眼。
如发现宝宝出现上述眼病症状,应该立即送医院检查、诊断和治疗,越早越好。

42、母亲吻婴儿有免疫效果
免疫学家研究证实:吻婴儿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婴儿出生后, 体内制造抗体的组织发育不全,易受细菌、病毒以及食物中未消化的 蛋白质之类的异体分子侵袭,而引起感染或过敏反应。婴儿之所以不 被感染,是因为母亲的乳汁中含有抗体,使婴儿获得免疫力。
但是,母亲并不知道婴儿体内携带了哪些细菌、病毒和需要哪些 特定的相应抗体来对付这些病原体。通过和孩子亲吻,母亲从孩子嘴 里吸进并吞咽了细菌,从而在母体内产生了抗该菌的抗体,然后,将 这些特定的抗体通过乳汁送回婴儿体内,使婴儿获得抵御疾病的能力。

43、小儿便秘的治疗
简单的说,便秘就是排便困难。便秘者的大便,也许是正常的,也许是大圆柱形的,或者是又干又硬,像弹丸一样,中面围上一层粘液的。大便次数多量较少。
全身性的症状,是胃口不好、里急后重、解大便费力。肚子疼等,有时由于肠粘膜受伤,大便外面有血线。病人左下腹往往可以摸到圆柱形的硬物。
便秘的原因
由“排便的生理”,我们知道,要排便必须有相当量的大便,以促进大肠蠕动,并将大便送入直肠。假如吃得太少、呕吐、挨饿,或者吃太精纯的食物,缺乏残渣(大便的原料)或者吃高蛋白食物(几乎完全吸收,无渣),或者刚刚泻过肚子(泻后两三天之内)都不会有足够的大便,所以解不出什么,当然会“便秘”。牛奶里面有酪酸钙的成份,这东西对大肠没有刺激作用,虽有“相当量”,也易于引起“便秘”,尤其是6个月以后的孩子,如果光吃牛奶,不加其他副食的话。
有时候,天气热,汗流得多,或者生病发热,都易于缺少水分。一旦全身性缺水,大肠及直肠就不得不尽量吸收大便中的水分,以供全身利用,这么一来,大便就干、硬,不易解出。
有些人习惯于使用泻剂,久而久之,排便的反射作用渐渐迟钝或消失,产生对泻剂的依赖,这也是便秘的原因之一。
用意志力,可以控制排便。这种情形,普遍发生在:玩得起劲的孩子(怕上厕所而减了玩的兴趣),早上上学赶时间怕迟到的孩子;以及上课时,不敢上厕所的孩子。在以上这些情况中,他们都把大便“忍”往,也就是让大便继续停留在直肠和大肠,而直肠和大肠是主司吸收水分的,大便忍住,只有变干、变硬,忍得越久,越是干硬,等到有时间要排便时,这种干硬的大便自然不易解出了。
幼儿最常见的便秘原因之一是“肛门裂伤”。疼肛门裂伤,大便会带有血丝,且解便时,奇痛难忍,解便疼痛,就尽量忍住不解;忍得越久,越不易解,就越忍得久,这就成了恶性循环,不好处理了。
治疗
由以上所述,只要避免那些造成便秘的原因,便秘多半也就是治好了。至于因其他疾病造成的便秘,当然须请医师帮忙解决。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对“心理性巨结肠症”的预防,其方法主要在于“上厕所的训练”方式要恰当。这种训练,须配合小孩神经肌肉之发达,一般须在走路能走得很平稳时,才适合于开始训练(可能在一岁又两三个月以后)。
另外,厕所必须安全,不要一下就使用大人用的马桶,否则,小孩心怀恐惧,怕跌下去,就无法解大便了。

鲜牛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质、维他命B、维他命B2,而且脂肪呈乳化状态后,较植物油更益于吸收。目前国内市场上经常出售的鲜牛乳,其鲜度与风味和西方国家在市场上销售的鲜牛乳相比较并不逊色。
一些医院生化研究的研究报告认为,目前国人嗜食食品中,最缺少维他命B2、钙质及易于消化之动物性蛋白质。
以日常生活中习用食品的营养与180毫升装的鲜牛乳作比较,大致每瓶鲜牛乳中所含的维他命B2约等于12片面包、10碗米饭、6块豆腐、6碗豆浆;所含钙质约等干42片面包、22碗米饭、10块豆腐、8碗豆浆、6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约等于2.5片面包、2碗米饭、半块豆腐、4/5碗豆浆、1个鸡蛋。另外,日本东京牛奶协会的资料揭示,以牛奶为主食的孩童比不以牛奶为主食的孩童,在身高发育和体重增长两方面都有很明显的差异。
不过,新生儿或乳儿,最好喂以“母乳”,因为母乳时时保温、无菌,又可给予乳儿抗体。其间接的效益是死亡率低,患病率低,减低患维他命缺乏症和过敏症的可能性;同时,母乳内含有Linoller酸,可防止孩子皮肤干燥。
事实上,因时代变迁与社会风气的改变,乳儿接受母乳喂养人数的比率正在急剧地下降,因此建议宝宝的母亲们,定时给你的孩子供应鲜牛乳,这比提供餐食对身体发育成长与保健有益得多。44、鲜牛奶对婴幼儿最有益


这个问题乍听起来,很觉可笑,孩子生病,带去看医生就是了,那来这么多规矩。其实不然。如果你稍微注意一下以下几点,对你,对医生都有无穷的方便与好处:
一、报年龄时,请报实足岁数。中国人有一个习惯,生下来就算一岁,过了农历年,就多增加一岁。例如一个去年12月份出生的婴孩,今年2月份因病被带去看医生,做父母的往往给他报两岁,其实他只有两月。医生万一不小心,按照两岁的孩子开处方,往往会过量;若医生注意到年龄不相符,还得费一番工夫再问你,再改病历、年龄,实在不方便。小儿科的每一种疾病都与年龄有密切关系,有些病是专门发生在一星期内,或一个月内,有些病发作在几个月内,有些是在几岁内。所以务必请家长将孩子的年龄,填写清楚是多少足岁,或几足月,甚至于几天。这对于你,对于医生都减少不少麻烦,能增加医生诊断的准确性。
二、一家医院只能挂一次号,不要挂两次,任何科都一样。只要在去医院,一定要带挂号单,挂号单是永远有效的。
重复挂号不但花钱又花时间,而且会影响资料的整理,当医生发现你是重复挂号时,再找旧病历只有更添加麻烦罢了。
三、医生看病,都免不了要问病情。这个间病情的项目、在诊断上占了无比重要的位置,有些疾病,只要问完病情往往就可以下诊断。所以医生在问病情时,应该实话实说,千万不可转弯抹角,不可一问三不知。大凡医生都很忙,问病情时如果你答得详细又准确,医生与你都会觉得轻松愉快,增加诊断的速度与正确性;如果是一问三不知,你胡乱回答,医生往往要费很大的力气,才能弄出一个头绪。这对于你,不仅是时间与金钱的浪费,更糟的是疾病的诊断缓慢了。
四、要回答得准确与详细,就得靠你细心的观察。孩子生病,不要穷紧张,应该冷静下来,细心观察,以便做医生诊断的参考。尤其碰到急病、大病时,更需要你的合作,家属一紧张,什么也没看到,什么也不记得,医生一问起往往就答不上话来,实在可惜。
五、将病情资料或检体带去给医生参考。在门诊部,往往碰到家长说她的孩子有检查x光、血液、大便、小便的化验单,但忘记带来了。注近的可以回去拿,往远的就得再等一天,往返取资料,实在浪费时间。这些资料对医生很重要,千万记住要一起带去,免得来回奔波。45、如何带孩子看医生
46、小儿慎用的几种感冒药
一些常见的抗感冒药成人使用是安全的,但儿童即使按规定剂量服用也可能出现意料不到的副作用,有时甚至发生较严重的药物反应。这是由于儿童身体各组织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各器官的功能也不完善,抵抗能力较低,对药物敏感的缘故。所以,临床医生告诫:儿童(特别是1O岁以下者)患感冒时,以下几种常见的感冒药应当慎用或不宜使用。
1.阿司匹林。服用该药较易出现消化道反应,因为阿司匹林有局部刺激及损害组织作用,在胃酸环境中,它较易穿透胃粘膜及表面的上皮层,并具备角质溶解作用,因而容易产生消化性溃疡、穿孔、上消化道出血等副作用。如果长期使用阿司匹林,还可能导致小儿体重减轻,颅内出血以及对肝脏的损害。
2.感冒通。该药为双氯灭痛、人工牛黄及扑尔敏等组成的复合剂,有关小儿服用感冒通导致血尿已有不少报道。该药不仅易造成儿童胃肠道不良反应,如腹泻、胃痛、恶心等,而且还会出现头晕、头痛和皮疹等症状。过量或过久使用还可能引起小儿造血机能障碍,甚至导致白血病,对肝肾功能也有损害。
3.消炎痛。该药为家庭常备药,有消炎止痛迅速的优点。但儿童使用后导致不良反应率较高。比如,常见有胃肠道反应,严重时可致消化道炎症、过敏反应、恶心、剧烈头痛、精神恍惚、抑郁等。此外,消炎痛还可对小儿造血系统产生损害,严重者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
4.保泰松。为镇痛、解热及抗炎的常用药,但小儿服用可能产生较强的毒副作用。这些不良后果包括:引起恶心、呕吐、腹痛、便秘等;抑制造血功能,严重者造成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肝脏损害而引起黄疸及急性肝炎;有的儿童服用该药还可能引起腮腺、舌下腺等腺体肿大、发炎等。
5.速效感冒胶囊。该药也为一种复合剂,主要成分含对乙酰氨基酚、咖啡因及人工牛黄等。对乙酰氨基酚化合物可引起恶心、呕吐、出汗、腹痛等胃肠道功能紊乱,对药耐受性差的小儿还可引起肝脏损害,甚至引起昏迷等。有医生建议,一般3岁以下儿童及新生儿因肝、肾功能发育不全,避免使用该药。另外,常见的感冒药如康必得、复方感冒冲剂、感冒灵片中的主要成分也含有对乙酰氨基酚,儿童也要慎用。

47、婴儿的枕头有讲究
宝宝的枕头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呼吸通畅和颈部的血液循环,影响睡眠的质量和白天的精神状态,那么宝宝的枕头究竟多高合适呢?这要根据宝宝年龄和生理特点来确定。
月子里的宝宝,脊柱基本是直的,头相对较大,几乎与肩同宽,平卧时,后脑勺和背部处于同一平面,因此没有必要使用枕头,也可用成人洗脸的毛巾叠成四折当枕头用。溢乳的宝宝,也不是能用加高枕头的办法可以解决的,应让他右侧卧,把上半身垫高些。宝宝到3个月会抬头时,脊柱颈段出现突出前面的颈曲;6个月会坐后,脊柱胸段出现突向后面的胸曲;l岁时会走,脊柱腰段出现突向前面的腰曲,所以从3个月后,脊柱就不再是直的了,同时随着躯体的发育,肩部也逐渐增宽。这时为使睡眠时体位合适,就应该开始用枕头了。婴儿的枕头的高度4厘米左右,儿童则为6~9厘米。
宝宝的枕头软硬度也要合适。过硬易造成扁头偏脸等畸形,还会把枕部的一圈头发磨掉而出现枕秃,家长常由此误认为宝宝患了佝偻病;过于松软而大的枕头,会使小年龄的宝宝特别是新生几发生窒息的危险。枕芯一般以荞麦皮或泡过茶后晒于的茶叶为好,不但软硬度合适,吸湿性透气性强,且能清洗。其他如稗草籽等类似的物品也可以。

48、玩具娃娃对宝宝的影响
玩具是宝宝的亲密伙伴,在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玩具娃娃形象逼真,近似实物,对宝宝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玩具,可以发展宝宝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现在国内独生子女家庭居多,很多宝宝都没有兄弟姐妹一起相处,缺少玩伴,感情上比较孤独。宝宝和娃娃一起玩时能够丰富他们的感情,激发对生活的联想。他们可能模仿父母对自己的照料,给娃娃穿衣、喂饭、哄睡觉、做游戏等,培养宝宝关心别人的意识。将娃娃的四肢和五官与自己相对照,还可以帮助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   
父母可以利用娃娃对宝宝进行某些生活习惯的培养和纠正。甚至宝宝还可以把娃娃当做自己的倾诉对象,尽情发泄自己的情绪,而不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有益于宝宝的身心健康。   
一般情况下,女孩的父母才会给宝宝买娃娃,而男孩的父母则很少这么做,但也不妨给宝宝买个大狗、小熊之类的毛绒玩具,让宝宝和这些玩具建立感情,成为宝宝在家庭内部的一个“同龄玩伴”。 当然,不会说不会动的娃娃终究不能代替宝宝和小朋友之间的丰富多彩的交往,过分关注娃娃会使宝宝性格更内向、不合群,影响宝宝正常的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应该注意避免。

49、小儿偏食的心理因素
小孩子与成人之不同,就是因为小孩还正在发育,要健全发育就要摄取足够的营养。完美的营养摄取,有赖健全的饮食吸收。小儿发生偏食现象,多少会出影响营养的摄取,较严重者,可能影响发育与免疫功能。

为什么有些小孩会有偏食现象呢?原因固然很多,但总括来说,心理的因素占大多数,生理的因素是较少的。例如许多小孩在一岁后,体重就不像以往那样快速地增加,这时父母对养育孩子有过多的意见;或是可能正长牙齿,但还强迫他们吃东西,因而造成不愉快气氛,就可能产生反抗,发生拒食问题。
又例如小孩得病后,若是一个容易忧虑的母亲在孩子胃口还没有恢复的时候,就强迫他吃东西,就很容易使他产生对食物的厌恶感.且拒绝的态度相当固执、坚定,这更易造成偏食的现象。并非所有问题全是由强迫的缘故。例如把未煮熟的食物摆上桌,也容易引起厌恶感。又如吃饭时小孩被责骂或大人吵嚷,造成不愉快气氛,因此他便记住当时的情形,以后每次有那一种食物,便会联想当时情况、而拒绝吃那一种食物。一个小孩,也可能因为嫉妒新生婴儿的来临,而拒绝吃某些食物、不论最初的原因为何,母亲的忧虑和强迫常会把事情弄得更坏、更糟,并且使得孩子的胃口无法恢复正常。

50、幼儿教育应从育心开始
如分有内心素质、性格、气质发育时期的话,首要的应是在这些时期前的时期。正如卡尔•布托的父亲所说,要想培育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必须从出生前做起。如此,不是什么早期教育、英才教育,而是要我们必须从初始重新考虑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孩子。
据说从小没得到过爱的孩子多会在问题中成长。这倒不是说因孩子自卑而这样,是因到某一时期未曾体验过温暖的爱心,而无法接受爱情,感到满足,学会为人喜爱的气质。我认为在这个临界期的问题上最重要的就是心。性格被认为有天生的一面,但是因为临界期早到,周围在意识到婴儿的性格、人品时已失去了时机,进而从相当难以改变时入手而形成的。如此的话、把人们各自的素质、气质看做是天生的也没什么不可思议的。例如,对上学后的孩子无论怎么说教,让其明白“不要欺负弱者”、“关心别人”都收效甚微。这是因为在用语言说教之前,已打下了在不懂话前反复教育的基础而致。而那时正是最能牢固掌握东西期。
谈到育心,好像是很难的事。然而这并不是什么特别高难之事。生后的第一次爱抚,喂奶时的安祥国视,母亲逗孩子笑、孩子出声母亲应答等。这些母婴交流、母子纽带才是这个时期最重要的。把很好传达意识用语言表示叫“沟通”。日文字典中解释为“依据语言的意思、思想传达”,但其本来的意思是“传达意思、思想”。所以我认为可把母婴的互感、母子的纽带用“不需语言的沟通”、“会说话前的沟通”来表现。婴儿能感受“会说话前的沟通”,其身心、能力得以发育成长。如此,要明白教育不是“非要先懂话的”。
所谓有效的早期教育,我们应作为另一问题来考虑。更进一步探索人的可能性也同样是我的理想,但现今日本人最需要的是探索前的东酉。即我们的最大使命,培育可欢度人生,造福二十一世纪人类的人。

51、尿布和尿不湿的使用方法
宝宝出生了,伺侯宝宝大小便,成了年轻的妈妈爸爸们最感到劳累的工作。使用尿不湿还是尿布,如何使用呢?
我们认为传统的方法,用柔软的豆包布或旧棉布叠成的尿布最好了,因为她柔软,透气,随时脏了随时换掉,既卫生又舒适,可是缺点是洗起来很麻烦,很多父母都没时间干。若是家里人多,这是最好的选择。清洗尿布时,在每次清洗干净后半部都要用开水浸泡,以便灭菌。

使用尿不湿很方便,但是也有许多问题,如透气性差。有时宝宝尿了,并不能及时发现,结果宝宝很不舒服,还经常起尿疹,骚痒更加重了宝宝的不适。我们建议,发现宝宝尿了就要更换,并且大便后和每晚睡前都要给宝宝清洗臀部,擦干后涂上湿疹膏,然后再裹上尿不湿。一旦发现宝宝有过敏反应或起了尿疹,应该立即停止使用尿不湿,改为尿布。在购买尿不湿时,要选择正规厂家,质量好的使用。挑选型号的大小一般都是根据宝宝的体重,选择合适的型号。

52、谈谈幼儿便秘
便秘不仅给孩子带来痛苦,还会使肠内毒素吸收体内,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
一、幼儿便秘的原因
心理因素:心理学家将幼儿3岁这个时期称为“肛门心理期”,处于这个时期的幼儿可以从肛门的排便活动中得到快感,但他们也可能用排便不合作来表现其对抗性。一种情况是父母对孩子要求过于严厉,对孩子偶尔不能控制大便过分责备甚至打骂,或者严格规定时间强制孩子大便,这样做的结果使孩子对排便产生排斥反感心理,从而影响排便快感的形成和巩固,久而久之,便逐渐形成“心理性便秘”。还有一种情况是,家长强迫孩子坐坐便器,不解出大便不准离开。有时孩子坐在便器上时间太长,非但没有解出大便,还会使直肠内积存的粪便返回乙状结肠而使便意消失。如果这种情况反复发生,直肠充盈粪便后可能不再引起排便反射,即形成所谓的“习惯性便秘”。
生理因素:①饮食不当:进食过少,食物过于精细,容易导致粪便少而干结引起便秘。②营养失衡:过多摄入鱼、肉、蛋、奶等,缺少谷物、蔬菜、水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会引起大便干燥导致便秘。③生活没有规律:没有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难以建立良好的排便反射。④缺乏体能锻炼:体质虚弱可加重便秘的程度。
病理因素:①先天性巨结肠。②肛门局部病变,如肛裂、肛门先天性狭窄。③大脑疾病和腰骶部脊椎疾病,如脑瘫、脑发育不良等。④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
二、幼儿便秘的防治
培养良好的习惯:要让孩子在肛门心理期有正常的人格心理发展,孩子一岁左右就可以开始训练定时排便。每天排便时间要基本固定,如果孩子不想排便,千万不要勉强他(她),更不可让孩子长时间蹲坐便器,以免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
饮食治疗:注意各种营养素的平衡,做到粗细均衡、荤素搭配,多吃蔬菜、水果,避免只吃精细食物和高蛋白食物。
中医中药治疗:对经常发生便秘的幼儿,必要时可间隔服用一些促进肠蠕动的润肠药物,如果导片、液体石蜡等。中药可选用单味郁李仁等。另外蜂蜜有较好的润肠作用,且易为幼儿喜欢,可每日服用。有顽固性便秘疾患的幼儿,不宜经常服用泻药,可采用开塞露塞肛,刺激直肠壁引起排便。某些病理原因引起的顽固性便秘应去医院作进一步的诊治。

53、幼儿各年龄食谱举例
4-5月:    
早6点:奶    
早9点:奶+米糊1-2汤匙(内加蛋黄1/4个)+菜泥1-2汤匙    
12点:奶    
下3点:奶    
下6点:奶+米糊(或烂粥)1-2汤匙、榨鲜果汁(或菜汁)1-2汤匙    
晚10点:奶    
注:每日奶500-600毫升,粮食50-60克,菜50克,水果50-80克
6-7月:    
早6点:奶    
早9点:米糊(或烂粥)2-3汤匙+蛋黄1/2+菜泥2汤匙    
12点:奶    
下3点:奶+果泥2汤匙+饼干(或馒头片)1片    
下6点:烂粥2-3汤匙+肝泥1-2汤匙    
晚10点:奶
注:每日奶500毫升,粮食60-80克,菜50-80克,水果100克
8-9月:    
早6点:奶 180毫升    
早10点:米糊或粥1小碗+鸡蛋半个+果泥2汤匙    
下2点:奶 180毫升    
下6点:米糊或粥1小碗+菜泥2汤匙+加肉泥(或肝泥)1-2汤匙    
晚10点:奶 180毫升
注:每日奶500毫升,粮食80-100克,肉类40克,菜60-80克,水果100克
10-12月:    
早6点:奶 200毫升    
早10点:烂饭1碗+ 鸡蛋1个碎菜或碎水果2-3汤匙    
下2点:烂面条1碗+碎肉2汤匙    
下6点:烂粥1碗+碎菜或水果2-3汤匙饼干(或馒头片)1片    
晚10点:奶 200毫升
注:每日奶400毫升,粮食120克,肉类50克,菜100克,水果100克
2岁:    
餐:牛奶200毫升,小豆沙包1个(面粉10克)    
午餐:肉末、青菜、胡萝卜汤菜,软米饭1碗(米40克)    
午点:蛋糕1块(面粉约10克),水果半个    
晚餐:蛋羹一碗(1个蛋)+菜肉卷1个    
晚点:牛奶200毫升,饼干2块    
注:每日约用粮食150克,菜150克,奶400毫升,肉类50克,水果100克,油、糖适量。
3岁:    
早餐:牛奶200毫升,菜肉卷1个(重10-20克),煮鸡蛋1个午餐:肉末、肝末,青菜烩中国国饭1碗(米50克),小白菜虾皮豆腐汤    
午点:饼干3-4块,水果1个    
晚餐:肉菜小包子2个(面粉50克)粥1碗(大米10-20克)    
晚点:牛奶200毫升,小点心2 块(面粉10-20克)
注:每日约用粮150-200克,肉60克,菜200克,奶400毫升,油、糖适量。
6岁:    
早餐:牛奶250毫升,菜肉卷1个(重20克),茶鸡蛋1个    
午餐:肉末炒油菜,豆干炒芹菜米饭1碗(米50-60克)猪肝汤    
午点:果汁200毫升(或酸 奶1杯),蛋糕1块( 重20克)    
晚餐:红烧带鱼,胡萝卜炒豆芽菜,花卷,大米粥
注:每日约用粮250克,肉60-80克,菜250克,奶250-400毫升,豆类20克,油糖适量。

54、新生儿各项发育指标
体格发育
体重 足月的新生儿出生时平均体重约为3000克左右,男婴比女婴略重一些。出生后一周常会有体重减轻的现象,这是暂时的,10天内即可恢复,称之为生理性体重下降。
身长 平均约为49-50厘米,男婴比女婴略长。
头围 男婴约为34.4厘米,女婴约为34.01厘米。
胸围 男婴约为32.65厘米,女婴约为32.57厘米。
头部 新生儿的头顶前中央的囟门呈长菱形,开放而平坦,有时可见搏动。父母注意保护囟门,不要让它受到碰撞。大约1岁以后它会慢慢闭合。
腹部 腹部柔软,较膨隆。
皮肤 全身皮肤柔软、红润,表面有少量胎脂,皮下脂肪已较丰满。
四肢 双手握拳,四肢短小,并向体内弯曲。有些婴儿出生后会有双足内翻,两臂轻度外转等现象,这是正常的,大多满月后缓解,双足内翻大约3个月后就会缓解。
呼吸 新生儿的呼吸浅表且不规律,以腹式呼吸为主。约每分钟40-45次,有时会有片刻暂停。
循环 心率比成人快,每分钟为90-160次。
排泄 出生当天,就开始有大小便了。最初的大便是黑绿色的,粘稠、发亮,这是胎粪,以后很快变为黄色便。如果出生后24小时仍无胎粪排出,应作进一步检查。小便第一天约4-5次,以后逐渐增多;1周左右时每天排尿l0 —20次。
神经精神发育
运动机能 出生就会大声啼哭,以后会一阵阵地哭。出生后半小时内可俯卧于母亲胸前吮吸和吞咽母乳。物体碰触口唇时会引起吮吸动作。
触觉 对母亲的触摸、抚抱,感受灵敏,并显示出喜爱。
嗅觉  对母乳的香气感受灵敏,并显示出喜爱。
视觉 觉醒时会慢慢睁开双眼,漫无目的地环视周围。能看见离眼20-30厘米远的鲜艳物体。有物品靠近眼睛时会眨眼。
听觉 醒着时,近旁约10-15厘米处发出响声,可使其四肢躯体活动突然停止,似在注意聆听声音。
养育要点
喂养 给婴儿充足的营养,就要尽量用母乳喂养。妈妈自己喂哺婴儿,不仅给孩子提供了最优质理想的食物,也是母婴沟通、增进感情的最好时机。要按婴儿的需要来哺乳,并采用适宜的哺乳技巧。如果婴儿每隔3小时就想吃奶,每次吃10分钟左右就自动松开奶头,睡着了或抬头看四周,这说明母乳充足。如果婴儿老是吸吮着乳头不放,吃完奶一会又想吃,体重增加很少,就应考虑母乳不足。母乳不足的妈妈要有信心,分娩后1-2个星期尚未真正下奶前,千万不要误认为自己没有奶而放弃母乳喂养,在这关键时刻,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妈妈要放松,多休息,多吃点营养丰富的汤。
护理 要注意保暖。新生儿还不能很好地调节体温,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的新生儿。所以环境温度应较稳。足月新生儿室温以23°-25°为宜。保持皮肤的清洁和干燥。小婴儿的皮肤薄,十分娇嫩,皮肤皱褶处如耳后、颈部、腋窝、臂弯、腿弯、臀部尿布区等尤易受汗液、尿液的浸渍,而发生感染。所以婴儿皮肤必需经常清洗,并保持干燥,尤其是皮肤皱褶处。脐带脱落前,上、下身分开清洗。脐带脱落以后,仍留有伤口,洗完澡后可用酒精棉擦拭,然后敷上清洁的纱布。垫尿布时,注意不要覆盖于脐部。如果脐部有渗出,应去医院检查。
活动 每天3次将孩子面朝下抱着,每次从半分钟延至2、3分钟,喂奶前2-1.5小时进行。换尿布时,轻轻弯曲孩子的膝盖,拉直他的腿,这有助于让孩子采取更成熟的姿势。每天三次替松开婴儿的襁褓,解开婴儿的衣带,让他进行全身活动。当然要注意保暖。
游戏 用有颜色的、会发声的、可动的玩具在离婴儿眼睛20-30厘米处逗引,每次2、3分钟,一日3次。
沟通 面对婴儿的脸,妈妈用微笑、转头、呼唤、讲话逗引他。 进行皮肤接触,增进母子感情。哺乳时妈妈贴近婴儿,用手抚摸、握捏婴儿的手、脚、背腹、头脸,将婴儿小手置于母亲乳房上。父母时刻留意观察婴儿的表现,对他的各种需求及时予以应答和满足,通过轻语和抚摸与婴儿进行沟通。
每个婴儿之间都有差异,我们提供的只是一个平均值(上海市区1995年婴幼儿体格发育五项指标)。您孩子的发育或早或晚于这个标准都是正常的,如果相差得太远,建议您向专家咨询。

55、母乳喂养的方法
喂奶前,先给婴儿换去湿尿布。然后母亲洗净双手,或用酒精棉球擦手,用脱脂棉蘸温开水擦净奶头。将婴儿抱起,母亲坐着喂奶,让婴儿斜身躺在腿上,头枕在母亲臂上,以免吸乳时流乳太急,呛入婴儿气管,这样婴儿即舒适又安全。喂奶前,先挤出几滴奶,为的是将乳腺管顶端的脏物排掉。喂奶时,母亲用食指和中指轻轻压在乳头上部,以防乳房及衣服堵住孩子的鼻孔,影响呼吸。还可轻轻地把奶汁挤出来,帮助孩子吸奶,如奶汁流出太急,可以轻捺一下,就不致呛着孩子。
每次哺乳时间15~20分钟左右,先吃空一侧奶,再吃另一侧奶,如一侧奶已够吃,可轮流交替,下次吃另一侧奶,奶水很充足,一次吃不完,可用吸奶器将余奶吸出,以刺激乳汁再分泌,维持奶量的充足。喂奶时间不宜过长,婴儿吃空奶就会吸进较多空气,会引起腹疼或呕吐。
每次喂毕,将婴儿抱起,伏在母亲肩上,脸向外侧,轻轻拍打背部,也可让婴儿坐在母亲腿上,一手托住头,另一手轻轻拍打背部,使婴儿打嗝,排出胃内的气体,防止吐奶。

56、婴儿的安全饮食
婴儿饮食的安全不仅包括餐厅及厨房的安全设施,还包括婴儿进食时的安全防护。
1、 餐厅及厨房必须安装在高处。
(1) 餐厅及厨房常用的电器设备很多,如微波炉、电饭煲、电炒锅及电粉碎器等,插头都应安装在高处。因半岁以后的婴儿已会爬行或扶走,常会将小手伸进低处的插座小孔中,容易发生触电。
(2) 煤气灶周围要有防护设备,以免遇大风时煤火被吹熄漏气,还可避免孩子长大后玩弄煤气炉开关造成泄气而引起煤气中毒。
(3) 水果刀、菜刀、剪刀等不宜随便乱放。应该将这些容易使孩子受到伤害的利器放在高处或锁在抽屉里,要保管好,以免割伤。
(4) 酒类、醋、辣油及各种调味品、清洁剂等物,都应分类放在高处柜内,用后保管好。
(5) 开电冰箱时应将婴儿放在婴儿专用座椅上,然后取食物。不要一手抱孩子,一手开冰箱取物。这样易使婴儿在将手伸入冰箱抓物时,被弹回的冰箱门压伤。
(6) 婴儿坐的有靠背的高型座椅应有围带护身,这样婴儿不易爬出跌跤,又能坐稳安全进食,而且还便于大人喂食。
(7) 排风扇(或脱排油烟机)在烹调时开启,使室内油烟及时排出室外,以免婴儿将油烟气体吸入体内。
(8) 煤气热水器应安放在厨房内的高处,以防孩子接触开关,又可防止浴室煤气泄气时发生煤气中毒。
2、 进食时的安全防护
(1) 进食时不要逗笑或惹哭。婴儿进食时应有安静的环境,愉快的气氛,让他专心进食。若是在进食时逗引大笑、打骂惹哭、或恐吓惊慌,婴儿都容易将食物误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2) 进食时不要用餐巾。因餐巾易被婴儿拉下,使热汤、热粥打翻而烫伤孩子。应该给孩子使用有带子的围裙或反穿围衣,这样,不易脱落或拉下来。
(3) 不将热汤、热粥、热水瓶等放在桌边:若是放在桌边,婴儿伸手去抓,碰倒后会烫伤。
(4) 不要一手抱婴儿一手烧菜,以免婴儿接近火源或被热锅里溅出的热油烫伤。
(5) 不要抱着婴儿抽烟,以免婴儿挥动手臂时触到点燃的烟头而被烫伤,并防止婴儿被动接受被烟雾污染的空气。
(6) 不要让婴儿玩编结用的针、钩针或在进食时玩筷子。因为婴儿会把这些东西放到嘴里尝试,模仿大人吃饭,一旦不慎或摔倒,会造成口腔、上颚及咽喉部等处受伤。
(7) 不给婴儿吃花生、瓜子、糖丸及带核、带刺、带骨的食物,避免不慎吞入到气管中发生意外。
(8) 注意喂药时的安全。喂药前行要核对药名及服药量。若是药水,先要摇匀;若是药片,应碾成细末后与温开水调匀再用茶匙喂服。喂药时应用左臂抱住婴儿,并将左手食拇指弯到婴儿脸部挟住双颊,右手拿茶匙沿婴儿嘴角倒下,然后再喂温开水。千万不要捏鼻硬灌,以免婴儿因反抗将药物呛入气管或将食物呕出。
(9) 注意饮食卫生。婴儿的食物需保持新鲜,防止污染变质。夏秋季的饭菜更应注意卫生,应尽量每日制备新鲜食物,当日剩菜饭,隔餐再吃时必须烧开,以防细菌污染或发生食物中毒。
(10) 餐厅及厨房应经常保持清洁卫生,严防蚊蝇、蟑螂、老鼠污染食物,也可避免婴儿将被污染的食物放入口中后发生意外。

57、按小孩的年龄选择玩具
玩具是小儿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伴侣,它对小儿的发育有着极大的促进 作用。但是只有按小孩发育的不同年龄选择玩具,才能达到上述目的。否则, 年龄过小选择大孩子的玩具或年龄稍大仍选择小孩的玩具,都会使小孩觉得毫 无兴趣,而达不到促进小儿发育的目的。那么,应如何选择好呢?   
一般来说出生后 2个月以内的婴儿视力较差,但对红色敏感。所以应挂一 个大红气球,放在婴儿头上方能看到的地方飘动。3至5个月的婴儿,应训练其 抓握动作,可选摇铃或其它带响的小玩具,让其握在手中。6至8个月的小孩开 始学爬行,应选择不倒翁或能够活动的玩具,如带轮的小汽车等。 9到12个月 时,小孩开始学走路,可选择学步车等。小孩1至2岁时,可选择逗人喜爱的娃 娃玩具,小手枪或小型电动玩具、跳动玩具。3至4岁的小孩,应注意开发其思 维、想象力等与智力开发有关的内容,可选择一些儿童画册、图书、识学和识 物图书。为上学前班做必要的知识准备。

60、怎样使奶水多些
每位乳母经常会有这样的时候:奶水不够孩子吃。此刻,不用慌,有以下办法供你选择:首先,生活要有规律,饮食要合理。必须吃含足够蛋白质的食物:牛奶、奶制品、肉类、鱼类以及蔬菜、水果和奖果。如果在奶前10-15分钟,能喝一杯加奶的茶水、酸奶、糖渍果品或蔷薇花,奶水就会增多。   
其次,也可以服用催奶的特效药。使用烟酸有一定作用。1日2—3次,每次40—50毫克,喂奶前10—15分钟服用。一般服用两周,泌奶就调整过来了。最好是服用10以上天的维生素E,1日2次,每次10—15毫克。?
服用胡萝卜、蒲公英、牛至以及莴苣、土茴香、和兰芹、茴芹、香种子制作的饮料。这些饮料能催奶。制作这些饮料并不复杂。?
胡萝卜汁。1日2—3次,每次一杯。为使味美些,可加1勺奶、乳或其他任何汁料。胡萝卜加奶汁。1杯奶或炼乳2—3勺擦碎的胡萝卜末。过滤一次。1日2—3次,每次1杯。?
蒲公英叶汁。将新鲜的蒲公英叶清洗,放在冷水浸泡,然而用肉机绞碎。用纱布拧出汁来,根据口味加点盐,30—40分钟后就可饮用。1日1—2次,每次半杯。也可以往蒲公英汁里加糖、蜂密、糖和柠檬汁。
叶莴苣种子饮料。用瓷钵研磨 克种子,加1杯开水,放置3小时。过滤一下,1日2—3次,每次1杯。?
菏兰芹饮料。和兰芹种子15分钟,加1升热水,添加切成片的柠(或者2克柠檬酸),100克糖,要用文火煮7—10分钟。放凉,再过滤一下。1日2—3次,每次半勺炼乳加菏兰芹。2杯炼乳和2勺菏兰芹种子置于陶器皿(耐火瓦罐)里,盖上盖,放进烤箱30—40分钟,用文火焖。放凉,一日2次,每次半杯。
土茄香种子浸液。用1杯开水浸泡1勺种子,盖上盖,放2小时。过滤一下。或者1日2次,每次半杯,或者1日6次,每次1勺(视情况而定)。?
茴芹浸液。两茶勺种子用1杯开水浸泡,放置1小时,过滤一下。放凉。1日3—4次,每次2勺茴芹、茴香和牛至饮料。用研钵研磨茴芹和茴香种子,同牛至拌在一起(总共10克),加上1杯开水,放置2小时,然后过滤一下。1日2次,每次半杯。
如果奶水越来越少,为此着急,此时服用汤汁或者缬草浸液和益母草浸液就能安定神经系统。?
如果早产,需要奶水,服用泽鲁卡尔制剂很有效。它能产生催奶的激乳素。注意,服用泽鲁卡尔,往往出现虚弱或嗜睡现象。但是,这种现象很快就会过去。血压偏高的妇女不宜服用。

61、幼儿发热的家庭护理
感冒发热是幼儿最常见的疾病,通常由病毒引起,如流感病毒;也可由病菌引起,如链球菌。发热孩子感到不适,但却是机体抗病能力的体现。所以,对39度以下中低度发热,但精神尚佳的幼儿,应服用退烧药。但由于幼儿大脑发育尚不完全,对体温调节能力较差,达到39度以上的高热,会造成孩子烦躁不安,甚至惊厥。这对幼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极为不利,应积极治疗,而家庭护理则可采取以下措施:
1.让患儿多休息,以免因过度疲劳、机体抵抗能力进一步下降,延缓康复时间甚至加重病情。
2.让孩子多喝开水,以免失水,以利降温。
3.服药退热。目前市场上引类药物不胜枚举,家长可根据幼儿年龄准备其中一种,并准确掌握其服用剂量以及可能出现的反应。切记不要让幼儿同时服用多种感冒药,以免用药过量,更何况孩子降温过快,易出现虚脱。
4.对患儿进行物理降温,如做额部冷敷洗温水澡或用30~40%酒精或低度的白酒为患儿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孩子处于高热状态,过冷的水或酒精擦在幼儿身上会引起不适及寒颤,因此洗温水澡的水温比皮肤温度低1~2度为宜,另外,酒精可适当兑些温开水再用。

62、常给孩子吃点芝麻酱
芝麻酱既是调味品,又有其独特的营养作用。芝麻酱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钙、磷、核黄素和芳香的芝麻酚,这些物质都是儿童身体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要素。
每100克纯芝麻酱含铁高达58毫克,比猪肝高1倍,比鸡蛋黄高6倍。因此,在膳食中注意经常给儿童补点芝麻酱,不仅对调整某些儿童的偏食厌食有积极的作用,还能纠正和预防缺铁性贫血。
芝麻酱中含钙量尤高,每100克中含钙870毫克,仅次于虾皮。奶及奶制品是钙的最好来源,其次是蔬菜和豆类。但芝麻酱所含钙比蔬菜和豆类都高得多。食入10克芝麻酱相当于摄入30克豆腐或140克大白菜所含的钙。所以,给儿童经常吃点芝麻酱对预防佝偻病以及骨骼、牙齿的发育,都大有益处。
芝麻酱所含蛋白质比瘦肉还高,质量也不亚于肉类。虽然芝麻酱的进食量不会很多,但只要经常吃,也不失为增加蛋白质的一种好办法。

63、看似母爱,实为母害
母亲在抚养孩子的时候,常因自己失误而导致孩子生病,这就是生活中的“母源性疾病”。   
母亲的脸孔是孩子心灵的镜子。因事业受阻或情感失意,时常忧愁、焦虑,都足以使幼儿性格负向改变,甚至出现神经质。别以为襁褓中的婴儿听不懂家长的语言,各种恶性刺激,包括家电噪音和争吵声,都会严重刺激大脑中枢。   
化妆品的普及为“母源性疾病”增添了新的内容。用涂着唇膏的嘴去亲吻孩子,并不能真正体现母爱,只会增加孩子患过敏性皮炎的机会。常用自己的化妆护肤品去打扮孩子,其中所含雌性激素,可能导致女孩早熟,男孩女性化。   
经常为孩子提供各类“增高增智”口服液,并非明智之举。因为这极有可能干扰孩子生理功能而出现依赖性,一旦停服便精神萎靡。时常为孩子提供清热冲剂,甚至把清热冲剂作为哄诱或奖励孩子的“饮料”,更为错误。因为这类冲剂虽含糖而可口,但又含药而清热,过多过久服用,会严重损伤孩子稚嫩的脾胃功能,出现腹胀、腹泻、肢软、体乏、声低气微等表现。   
婴儿期的孩子,所处的生活环境并非都能达到应有的卫生水平,母亲应尽力改善居室条件,为孩子提供优良生活环境。但是,母亲的忙乱或疏懒,可能使环境卫生每况愈下,这便是孩子常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们身边常有这种情况,经常患感冒的孩子,在改变或改善居住环境后,感冒频率可能大大下降了。   
母亲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总爱为孩子添加各种高营养食品,结果有的变成“小胖墩”而为成人后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种下祸根;有的因摄入蛋白质过多而使消化功能受损,反而导致吸收障碍而营养不良。
在孩子外出时,不论天气如何,总爱为之添加衣帽,惟恐受凉。这不利于孩子对自然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也是导致热从内生而常伤风的原因。
64、不要和孩子同寝
让孩子和父母共睡一床或共用一间卧室,是绝不容考虑的事,因为孩子的所见所闻比我们想像得要多。即使他们不能了解所发生的事,但是模糊的影像和声音依然会留下幻影,引起莫名的忧虑和恐惧,重现在梦露中,其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
因为孩子不聋不哑,甚至当他们在熟睡或者看似熟睡时亦非常灵敏。
我们的住宅从建筑学上说来,实在是“反性生活”的,很少有居室或公寓是隐秘性生活的安全处所。单薄的墙壁,婴儿近在身旁,连"合法AA"都要降低音量,大气儿都不敢多出一口,这真是对文明的一大讽刺。

65、妈妈生气时不要给婴儿喂奶
母乳喂养,是当前极力推广的抚养方法,作为母亲都知道保持高质量的饮食、注意生活调节及保证充足的睡眠。但有的年轻母亲忽略了哺乳时的精神状况,常常一面吵架一面给婴儿哺乳,这样做是不好的。因为人在生气时,常常会分泌毒素,这时乳儿吸入乳汁易中毒。
为什么呢?美国科学家为了证实人体在生气时分泌毒素,做了一个这样的试验:在分别盛有正好0℃冰水的混合容器里,经玻璃管注入不同情绪状态下的人呼出的气体,然后观察这些冰水与气体混合后的变化,结果发现:心平气和的人呼出的气冷凝成水后,水是澄清透明无杂质无颜色的;悲痛时水中有白色沉淀;生气时有紫色沉淀。这个科学家把人生气时呼出的“生气水”注射到大白鼠身上,几分钟后大白鼠死了,他为此分析道:生气(10分钟)会耗费人体大量精力,其程度不亚于参加一次3000米赛跑,生气时生理反应十分强烈,分泌物成分复杂,且更具毒性。因此爱生气的人很难健康,更难长寿,不少人“气死”,实际上是本身中毒而死。所以他告诫人们,人尽量不要生气,母亲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给孩子喂奶,那样会使孩子中毒,轻则长疮,重则生病。
美国一家大医院的研究人员对1021名发育迟缓的1~3岁小儿进行家庭情况分析,发现621名患儿在哺乳期父母争吵闹离婚,尽管有一部分夫妻最后和好,但因哺乳期母亲精神不好,经常生气,身体经常分泌出对人体不利的毒素,并通过乳汁使婴儿吸入,使婴儿各个脏器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毒害,身体免疫功能低下而易患各种疾病,神经等各个系统遭到不同的牵累而发育迟缓。
所以敬劝年轻的妈妈,为了您的孩子长得好,长得聪明,请在哺乳期尽量不要发愁生气。

66、为什么要勤喂奶
根据以往记载,新生儿每2~3小时喂奶一次,每喂奶10分钟,从3个月起,改为每4小时喂奶一次…… 根据儿科专家近年来的研究。这种传统的定量喂奶办法,并不切合实际,还是改为按需求喂奶和勤喂奶的好。也就是说,当新生儿(婴儿)有奶吃要求时就给予喂奶,满足其生理要求。
刚刚出生和新生儿吸吮力很强,这是让他学和锻炼吸吮能力的最佳时刻,不必拘泥于定时喂奶。有的小儿吸奶很不守“规矩“,按正常时间给他喂奶,他却吃了几口就呼呼入睡,而未到喂奶时间,他又偏偏想吃,哭闹不安,总不能因喂奶时刻未到就对他置之不理吧!总之,婴儿喂哺的个别差异很大,不能千篇一律地对待,如果硬性规定喂奶时间或次数,往往不能满足婴儿的生理需要,就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
研究显示,按需求喂奶、勤喂奶能促使母乳分泌旺盛,使婴儿吃饱喝足,加快体重生长。
实验证明,每天喂6次奶,乳汁分泌平均为520毫升;如喂奶12次,每天平均分泌乳汁725毫升;还可延长母乳授乳期,不惜致发生中途“断炊“的现象;乳汁及时排空对母亲也有利,进而减少了母亲患乳腺炎的机会;对婴儿尤其是对体弱的未成熟儿,少量多餐可使婴儿吃到更多的乳汁。
以往经验喂哺婴儿,通常是醒来后就喂,见哭就喂的习惯,当婴儿有吃奶的要求,特别是出现饥饿性啼哭时,就给予喂奶,这是一个既切合实际又符合科学的好办法。

67、新手爸爸小手册
用V8帮宝宝写日记
考虑一下不妨用V8记录宝宝的成长情形。在这短短的几秒钟之内,你将会惊讶的发现宝宝的成长竟是如此的快速。
为宝宝拍第一次洗澡的照片
不要忘记拍下宝宝第一次洗澡的照片。
喂宝宝喝奶并和他说话
喂宝宝喝奶是和宝宝相处的好时机,你可以用眼睛和他传送秋波,别忘了对  他和对他说说话。
尽情享受空闲时间
当宝宝睡着后,你可以背靠着坐下来休息,把小宝宝放在胸前。然后你们可以好好享受这空闲的时间-看电视、看书、让你的另一半休息一下,或是好好端看一下你怀中这个小可爱。
定期与太太独处
每星期固定和你的另一半去外面餐厅吃饭或喝咖啡,为人父母后,两个人独处的品质更形重要。
可让宝宝睡在汽车婴儿安全座椅
如果你的宝宝在婴儿摇篮或小床上睡不着觉,可以考虑拿出汽车内的婴儿安全座椅,让宝宝在上面睡。确认安全带安全地绑着或锁好后,再把宝宝和汽车专用婴儿椅放入摇篮中。
别让宝宝趴睡
为了避免造成宝宝呼吸困难,不要让她趴着睡或靠近填充玩偶、毛毯、围巾或枕头。
不一定要照书养
在混乱中产生创造力。你不需总是照书上说的方式去带小孩,很多很棒的育婴法是来自于不断地尝试与从错误中学习来的。
别怕犯错
不要担心会犯错。宝宝其实是相当宽容的。
宝宝为什么哭
肚子饿    
从宝宝上一次吃东西到现在是不是有一会儿了?妈妈的胸部或是温热的牛奶可以协助安抚哭闹的婴儿。
胀气或腹痛    
婴儿会因肚子痛或腹部胀气而哭闹,通常肚痛或是胀气是因为宝宝在进食时吸入了空气所致,故喂食时请经常拍打婴儿。喂母奶的宝宝常会因母亲所吃的某些东西而感到肚子不舒服。有时肚子痛可能因为宝宝无法吸收乳糖或是对某种婴儿食品的不适应所造成。
该换尿布了   
宝宝的尿布是不是湿了或是脏了?有些宝宝在喂食或是吃饱后没多久会需要换尿布,但有些宝宝一天可能只需换个两三次。喂母乳的宝宝可能需要多换几次,几乎所有的新生宝宝一天平均都要换八次尿布。
衣服让他不舒服    
是不是宝宝衣服上的东西让他觉得不舒服?衣服是不是太紧了? 卷标是不是磨擦到他的脖子?
被包得太紧了    
有些宝宝喜欢被包得紧紧的,有些宝宝则不太喜欢。
宝宝累了    
宝宝经常用哭闹来表示她累了。如果你猜测宝宝可能是累了,可以试着摇摇她或是抱着她走一走让她睡着。
不舒服    
某些少数的情形中,新生儿会发生一些造成他不舒服的健康问题,例如耳朵感染会导致宝宝哭闹且情绪变得暴躁,尿布疹或便秘也会让宝宝感到很难过。
急性腹绞痛   
当宝宝是急性腹绞痛时,并不会有明显的行为特征。
没安全感   
如果宝宝觉得没有安全感,或是感觉暴露在不安全或是不舒服时的地方,许多宝宝都会大哭。
天生爱哭   
所有宝宝一出生就有特定的性格,有些宝宝是天生特别爱哭。
噪音   
有些宝宝可以享受背景声音,像是电视、维瓦第或是星际大战。有些则要完全安静才能睡得着,连音乐盒里的催眠曲都会吓到她。
无明显原因   
有时候宝宝哭的原因是无法解释的。
如何换尿布
1.检查    
大部分新生儿的便便闻起来不会很臭(吃牛奶的宝宝的便便可能会有点味道),所以你可能无法用鼻子闻得出来。大部分的妈妈会用手指伸进尿布里来检查。你可能希望像我一样能用替代的方法,像是把衣服拉起来,用眼睛瞄一下里面。
2. 脱衣服    
要马上了解婴儿衣服的构造几乎是不可能的。大部分的婴儿衣服会把暗扣、拉链藏起来,为的是不想让衣服被打开(两件式的除外)。觉得婴儿的衣服在向你说“走开,我不想让你穿“吗?其实,你并不需要了解婴儿的衣服。像是国二的数学,你只要记住就好了。 大部分一件式的衣服会有暗扣或拉链,从一边脚的内侧跨过鼠蹊部到另一只脚。有些衣服要完全解开扣子或打开拉链,有些衣服则只需要开到袖口的地方就行了。打开拉链或扣子后,稍微弯曲宝宝的膝盖,轻轻地把腿拉出来,将宝宝屁屁后面的衣服翻折起来即可,不需要把衣服完全脱光。如果宝宝还穿著一件式的内衣,解开扣子后脱到背后。
3. 把尿布拿开    
如果你是使用可丢弃式的尿布,只要撕开黏条,并且小心地把尿布从前面拉到后面。为了保持换尿布地方的干净,当你在清洁宝宝的小屁股时你会让她躺在尿布上,如果你是使用有带子的布尿布,先移开带子再移开布尿布。
4. 擦拭    
使用湿纸巾或是温湿的布轻轻地擦干净。当你在擦拭时可能需要用一手按住宝宝动来动去的肚子。男宝宝要确实清洗阴囊下面,女宝宝要从前面擦到后面以避免排便留在阴道。如果宝宝的屁股红红的或是发炎,请依药剂师或小儿科医生指示帮她擦药膏。
5.穿上干净尿布    
打开尿布(如果是布尿布,将它放在带子上),把宝宝的双腿一起举起来,把尿布放到屁股下,把腿放下并且把黏条黏好。留下约两指可以伸进去的空间。如果你包得不够紧宝宝将会尿湿衣服或将便便弄的衣服到处都是。如果包得太紧,宝宝会不舒服或哭。最后再把宝宝的衣服穿上。
尿布和宝宝-太松会外漏,太紧宝宝放声大哭   
当尿布很湿或是当宝宝已经排便了,一定要换尿布。这是预防尿布疹最好的方法。换完尿布前,记得要洗手(如果宝宝有碰到便便,也要记得替她洗洗手)。
换尿布的秘诀
因为湿纸巾会黏在一起而且很难一张张分开来,在帮宝宝脱衣服前,先拿几张出来。
不要把平常的湿纸巾丢进马桶里,那会阻塞污水处理系统。你可以买那种可以丢到马桶冲掉的纸巾。
宝宝皮肤的皱折处一定要完全清洗干净,预防宝宝的皮肤长疹子。
可?弃式的干尿布当你碰到时会很容易绉起来,就连宝宝的衣服也是。湿的尿布则是松松厚厚的。
千万不要把宝宝放在没有人注意的柜子、床、换尿布的台上,或是附近有小孩和宠物的地方。
喂奶秘诀
不要喂你的宝宝喝鲜奶,直到小儿科医师允许后才可以。(鲜奶「牛奶」没有包含所有新生儿所需要的营养。还有,宝宝未发育完全的消化系统难以消化牛奶。通常要到宝宝一岁后才可以喝鲜奶。
宝宝用过的奶瓶,在还未经过清洗和消毒前,不可重复使用。同样地,不要忘了要冷藏所有的奶水或婴儿牛奶。
如果你坚持要用微波炉来热奶,在摇动奶瓶前不要试温度。(部分研究发现经过微波的奶水会破坏奶水中的维他命和营养。一定要与你的小儿科医师讨论微波的问题。
如果你的宝宝不会打嗝,试着用你的拳头以圆圈的方式在她的背后帮她按摩。
如果宝宝常常流口水,若不想帮你的肩膀包尿布,可以考虑替宝宝围围兜,然后在你拍他打嗝时, 把围兜掀起放在你的肩膀上。但是,千万别让宝宝睡在围兜里。

69、婴儿的睡姿
近来有个重大发现,认为婴儿突然死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睡眠方式不当,即让婴儿趴着睡。
因此,在许多国家掀起了让婴儿仰着睡的宣传活动,取得了积极效果。如英国从1991年开始让婴儿仰睡的宣传活动,婴儿突然死亡率由当时新生婴儿的1.3%降到目前的0.7—0.9%。此外,婴儿具有“向光性”和“向声性”的特点,总爱将眼望向光亮强的一侧,爱将头偏向有声的一方,因此,母亲要经常更换婴儿睡的方向及改变光线的射入方向。

70、幼儿忌含食物睡觉
幼儿含着食物睡觉,有利于乳酸杆菌的繁殖。乳酸杆菌作用于口腔食物残渣的碳水化合物而产生酸,酸度的增高,使牙齿的釉质脱钙,有机物受破坏而发生龋洞,造成龋齿。龋齿是小儿的多见病,尤其是乳牙的龋齿,发病率高,发展速度快。一旦发生 龋齿,很容易穿通牙髓,引起牙髓炎症和根尖周围组织感染,可诱发颌骨骨髓炎或颌周蜂窝组织炎等严重病症。因此,幼儿忌含 食物睡觉。

71、婴儿外出的配备
大部份婴儿喜欢外出,也能很快适应。带婴儿外出要特别小心,无论久暂都得准备周详。除了食物和尿片这些必不可少的准备外,还须要一系列配备包括:前带、後带、背架、手推车、汽车婴儿坐椅等。选购这些配备时,要考虑的因素包括:
一、婴儿的年龄-愈小的婴儿须要愈周全的保护;相反,婴儿愈大则愈须要足够的空间及牢固的支撑。
二、重量-由於婴儿外出须带大量装备,故各种配备越轻越好,尤其是手推车和背架等大型装备。
三、方便度-装备要易於安装及收藏,穿戴和拆除也要方便。肩带及安全带长度必须可调校。装备最好能同时装载其他物品。最後,装备要容易取用。
四、舒适度-装备的舒适度以使用时的感觉为准。该留意的是:
1)婴儿的座位要柔软通爽。
2)婴儿的坐姿须能使身体和头部长时间保持挺直。
3)婴儿的头部和四肢应有足够的活动空间。
4)遮阳挡风装置不能太严密以至空气不能流通。
5)前带和背架的婴儿座位最好能转为前向或後向。
6)装备的肩带和垫子要柔软和透气,这样背起来肩膀才不会疼痛或闷热。
五、安全度-婴儿装备的安全度非常重要,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支撑部份必须坚固
2)肩带(建议用交叉过肩式)和腰带要稳固
3)安全带必须牢固
4)调校不应容易移位
5)手推车要不容易翻倒-即使翻倒也不要容易伤及婴儿、煞停装置要稳固、安全措施要齐全,不能导致婴儿滑出车外。
6)装备打开和摺合时要安全,不易夹伤用者
六、可洗性-要选择可以拆卸及清洗的装备,尤其是婴儿的口能触及的地方。

72、怎样给新生儿洗澡
新生儿出生24小时后即可洗澡,最好每天中、晚给宝宝各洗一次澡,洗澡可 清洁皮肤,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是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法。
洗澡时间:早晨起床和晚上喂奶后1个小时。
洗澡用品:准备专用小浴盆,干净衣服,包被,大小浴巾,尿布,婴儿浴皂。
洗澡前准备:母亲或助手先把自己的手洗干净,把新生儿替换的衣服、尿布、 包被按穿的顺序依次摆好,向洗净的澡盆内先倒冷水后再加热水,水温38—39 度,用大人的肘关节探入水中不烫为宜,然后脱宝宝的衣物。
洗澡顺序:从上到下,先洗脸、头、颈部、上半身、下半身。
(1)用一张大毛巾包裹宝宝全身,将宝宝夹在妈妈腋下,左臂抱住宝宝,左 手托住宝宝的头,左手拇指及中指夹住宝宝的两侧耳朵,让耳郭前翻,堵住耳孔, 防止水流入耳中。
(2)先洗脸、洗头,将专用洗脸小毛巾沾湿,给宝宝轻擦眼、嘴、面、额及 耳朵,然后用水打湿宝宝头发,在手上抹少许婴儿皂洗头部,然后清水洗净擦干即 可。
(3)洗颈部及上、下身:解开毛巾,将宝宝放入盆中,左臂托住头、背和腋 窝,从颈部开始依次洗净上、下身,注意要用手轻轻擦洗腋窝、肘窝、大腿根部的 皮肤皱褶处。
(4)生殖器的清洗,女婴会阴部有分泌物时,要用水从前至后洗净。男婴阴 茎包皮较长时,需翻开洗净。
(5)洗完后用干浴巾包裹宝宝,放在床上,轻轻擦干后,在皮肤皱褶处扑些 宝宝痱子粉。脐部伤口没愈合,可用棉签蘸75%酒清从中间向外消毒。然后包好 尿布,穿衣包好,即可喂奶。
(6)注意事项
①宝宝脐带未脱前应上下身分开清洗,不要把宝宝放入水中。
②洗脸及洗全身均可不用宝宝皂及其它洗剂,仅洗头时用少许宝宝皂即可。
③新生儿洗澡时间不宜过长,5—7分钟完成。满月后洗澡时间可逐渐增加, 如夏季可增加到15分钟左右,这要根据宝宝的身体状况而定。
④洗澡水的温度,满月后也可逐渐降温,结合洗澡进行水浴锻炼,但这需要家 长根据宝宝的健康状况,不可操之过急。

73、做好父亲的经验
1.孩子小的时候,需要你拥抱、亲吻或带他(她)散步,在这方面你做得怎样多都不为过。   
2.在孩子面前绝不说脏话或争吵。   
3.住房不宜过大,以便常与孩子接触。   
4.努力培养孩子的自尊意识。   
5.每晚给孩子读点什么。选择略高于孩子阅读能力的内容,这样可边读边讲解,有利于双方交流。   
6.发现孩子有卑劣或残忍的言行要立即纠正。   
7.辅助孩子做家庭作业。   
8.家长带头少看电视并早睡早起,鼓励孩子以优异的成绩获取奖学金。   
9.如果孩子将东西弄洒或打碎,不要生气,但孩子若是坚持做危险的事,你一定要严肃对待。   
10.不要给孩子施加太大的压力,孩子在学校的压力已足够大了。   
11.不打孩子。假如你认为只有通过暴力手段才能使孩子明白道理,你须立即反省自己错在哪里。   
12.与孩子讨论重大的话题。这样做会使双方获得意外的惊喜。

74、切莫忽视小儿冬季腹泻
由于冬季腹泻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多从妇产科、儿科反映其发病状况,防治工作较为局限,致使冬季腹泻易被忽视,延误治疗,有时会造成严重后果。
小儿冬季腹泻有如下几个特点:(1)冬季感染性腹泻的病原体是病毒,尤以A群轮状病毒为害显著,约占90%左右。(2)除经口传播外,还可经呼吸道传播。(3)每天腹泻达十多次,水样便,无黏液或血,可伴有腹痛,体温在38℃上下,约半数患儿兼有咽红、咳嗽等呼吸道症状。(3)肠道由于炎症对糖类不能吸收,包括食粮和牛奶,母乳中的乳糖。   
针对小儿冬季腹泻的特点,防治上应采取如下相应的措施:(1)更新肠道传染病流行季节的固有观念,开展不同季节,不同病原腹泻流行病学监测,以指导防治。(2)轮状病毒在自然界的抵抗力较强,耐寒耐冰冻,冬季也应注意饮水消毒。(3)冬季如发生小儿腹泻流行,应特别关注婴儿室,新生儿病房、儿科病房的清毒隔离工作,防止经口和经呼吸道的院内感染。(4)病毒引起的冬季腹泻,抗菌素对它绝对无效,反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调,加重腹泻,千万莫滥用抗菌素。腹泻的最大危害是失水、失盐,可导致脱水、酸中毒,严重者可致休克,危及生命,所以补给足够的水、盐至关重要。(5)由于肠炎时肠道对糖类不吸收,应停止母乳喂养一周,代之以白粥。

75、改变幼儿智商的两大因素
1 .少糖及高脂食物
提升人类智商应在孩童时期开始,这已是普遍的育儿常识。最近曾有美国科学家对一万名资质普通的小学生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当禁止学生在校进食含附加糖分的食物後,学生成绩显著进步;再把色素及高脂肪从他们的饮食中剔除後,学业成绩更出现明显进步。改变儿童饮食习惯六个月後,他们的智商可增加零至二十五点。
2 .多沟通
婴儿出生後两年的智商发展最为关键,因此父母不应整天让婴儿睡觉。相反应该好好利用时间与婴儿玩耍和说话,让他们辨认各种声音,孩子长大後将会比较聪明和懂得利用言语来表达自己。

76、正确对待小儿感冒发热
季节交替,稍不注意就会受凉,特别是免疫力低下的儿童,有的家长非常紧张,而有的家长却又不甚在意,究竟小儿感冒发热可不可怕,作为家长,应如何正确对待?
感冒发热,多数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只有少数病例是细菌或细菌与病毒混合感染引起的。医学研究表明,目前临床应用的抗菌素(如青霉素、头孢类、先锋类药物)不能控制病毒感染,只能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若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发热。使用抗生素可能有效,但最少用药两天后才能起效,如是病毒感染即使使用最贵的抗生素也毫无作用。
通过中医的辩证论治,有的病儿服药当天即可退热,症状缓解,所以说中药退热并不是慢,有的还可能比西药来得快,更为优越,这与人们习惯上的认识有相当大的差异。专家认为治疗感冒发热应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但这也要求中医师要有一定的水平,否则会适得其反,延误病情。目前市售双黄连口用液对病毒性感冒治疗效果好,副作用少,口感好。临床使用反应良好。
发热其实是人体患病后有益的反应,如果体温不是持续超过39.5度则不应急于退热。如患儿体温超过39.5度,则可用解热镇痛药(口服APC、阿斯匹林,用安乃近滴鼻).或者注射柴胡、安痛定等,或者物理降温( 兑水酒精擦浴)。若采取上述治疗措施之后。体温仍居高不下。可用消炎痛栓剂1/3位•(1 周岁以下患儿用1/4粒),塞人肛门内(称直肠给药)。即可使体迟暂退,同时要完善检查。 得注意的是有的个体医生在高热原因不清,又缺乏必要的检查和监护设施时,“给患儿应用地塞米松等激素退热,要知道激素的使用是一个相当值得重的问题,好比一柄双刃剑,用得适当可以救命,若盲目使用,表面上看来患儿高热得到控制,实质上却是延误了病情,延误了治疗:使感染进一步扩散。结果后患无穷。
有的家长非常关心在服中药期间是否忌口的间回,对这个问题并不能一概论之。一般感冒初起、仅发热而无汗时,要忌腥腻。但不忌辣,因为用辛辣之物(生姜、葱白等)发汗,本身就起到了一种治疗作用。若有汗出:大便结燥,口渴时则需忌食辛辣了。虽然生姜、葱白都是辛辣之物,在感冒初起之时均可用于发汗,但咳嗽时则应忌用葱白而多用生姜,因为生姜具止咳化痰之功效,而葱白则会刺激多咳且易生痰。故而忌不忌口不能简而答之,一般而言,小儿感冒发热时忌腥腻。饮食则不宜过于寒凉。

77、小孩儿为什么喜欢咬人
我们常常可以看到1岁左右的幼儿经常无故咬人。不是咬了妈妈的胳膊,就是咬了阿姨的手。年轻的父母可能会为之惊慌失措。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了解一下1岁左右幼儿的生长发育规律,就可以发现,原来是因为幼儿语言发育尚不够完善,不能准确表达自己的需要,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时,情绪焦急就产生了无故咬人。 1~1.5岁幼儿,经过一年多的学习,对客观事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对语言也有了一些理解,开始用言语与人交往。但对语气的理解还非常肤浅,更多地是按别人的表情领会,能说出的词,常常是单音重叠,如“笛笛”、“汪汪”、“喵喵”,且常用一个词代表整个句子,如我肚子饿了,幼儿就指着肚子告诉妈妈:“肚肚”、“饭饭”等。这时期小孩不能用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大人也不能完全明白孩子的要求,孩

78、如何为孩子购置衣物
选购孩子的衣服不能光从价格上考虑,并不是越贵的衣服越好,而要以式样简单、穿脱方便、轻软保暖和容易洗涤为原则。衬衣裤的面料最好选用柔软和吸水性好的纯棉制品,尽量不用吸水性及透气性差的合成纤维。
衣服的颜色以浅色为好,可显示出孩子的活泼可爱。绒线衫及羊毛衫最好不要选套衫,因为开襟衫穿脱比较方便。
裤子、衣服不要选束腹束胸的,不要给孩子穿喇叭裤和直筒裤,以免紧裹臀部和会阴,还容易着凉,影响孩子活动。2岁后的孩子不宜再穿开档裤,女孩最好从婴儿开始就不穿开档裤。另外,最好给孩子穿背带裤。
衣服要随气温变化而增减,夏天不可打赤膊,冬天不可穿得太厚实,这样会影响孩子活动,还容易得感冒。春秋两季应比成人多穿一件。
孩子的衣服要经常换洗,以保持清洁。另外,孩子的穿着打扮不宜过分刻意,自然、舒适、便于活动才是最重要的。

79、小儿发烧的原因
说得严重一点,小儿发烧问题,已成为整个人类福祸的问题;不仅国人如此,连外国人也是一样,都视小儿发烧为人类一大祸害。
我们对发烧之所以惧怕、焦虑与厌恶,主要还是对发烧的本质没有彻底的认识,所以造成利害不明、是非莫辨以及本末倒置等现象。因此我们把发烧问题先从其定义、体温的造成、什么是正常体温、发烧的原因、病理机转、征象、热型等解说一下,再就发烧的利弊得失加以详加讨论,最后再说到发烧时家庭的处理方法与医生们诊断治疗之道等,以做一个系统而完整之报导。
发烧的定义是什么?这个问题回答很简单,所谓发烧,就是我们身体的热度比正常体温较高了一点而已。但是,什么叫体温?体温如何形成?体温多少度才是正常?这些问题就不简单了。我们知道,人类是温血动物,人的一切活动,都是靠热产生动力,作为人体的能源。所以我们需要热来维持生命。人类热的来源主要是靠摄取食物后,经过氧化燃烧而后产生。可是假若热量不断产生,身体体温一再提高,就无法适应生存,最后可能把自己的身体烧掉,所以身体产生热量外,还得把多余的热量想办法散出去。这样一面产生,一面散失,使身体的温度保持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而这个狭小的范围是最有利于人体活动、新陈代谢,及各种生存条件最适当的温度。这就是体温调节的平衡。我们已知道丘脑中体有一个大脑体温调节中枢主司其事,当人需要较多的热量时,就要多摄取食物,譬如在冬天饭量增加,夏天吃的较少,就是这个道理。食物中以指肪产生热量较高,每摄取1公克可产生热量9千卡,而蛋白质或碳水化合物(糖类)每1克只产生4大卡,其中蛋白质一部分产生热量,一部分作为组织生长与修补之用,所以吃油多的东西容易使体温增高。肌肉的活动也可产生大量的热,当我们感到冷的时候,就不由得跳跃或做各种运动以增加热量。
人要发烧时,身体就颤抖,这也是增加肌肉的活动使热量增加,经过这场寒颤之后,发烧就跟着来了。热量放散的减少,也可使温度增加。身体体表血管收缩,使皮肤及皮下组织成为绝缘层,体温就不再散失而温度自然提高了。我们身体温度的消散,大部份是靠对流、幅射与蒸发三种方法。皮肤的面积大,所以体温的散失,多半靠皮肤来调节,大量出汗可使水分蒸发而增加散热功能。由呼吸道呼出也很重要,流涎、大小便排泄也可放散一部分热度。除了身体的调节机能外,环境的影响对身体温度的变化更是关系重大,人体周围的气温太冷,体温的放散就快;如果周围气温太高,体温就不易消散,就会使温度增高;假若气温太高,就会造成"中暑"。空气温度高低与空气流通与否,也可影响体温的散失程度,当然穿衣服与被褥的多少、厚薄、质料对体温也会发生直接的重大影响。
我们的体温需要调节到多少度才算正常,这就是大家所常说的摄氏37度但是这个答案并不正确,因为我们的体温并不是固定在摄氏37度上,只是内脏温度变化不大,差异较小;表面皮肤可在摄氏20~40度范围内的变化而不受到伤害;就是我们的血液温度也不是同温,在末稍血管里血液的温度,如暴露于寒冷气温中,可由摄氏36.5度降到摄氏21.5,所以我们测量体温时要特别注意。一般测量体温的部位有三:肛门、口腔和腋窝。测肛温是小儿科最常用的一种,因为量起来方便,时间较短,大约一二分钟就够了。如果部位不适当,正好碰到冷的静脉回流的部位,会有摄氏0.1~0.9的差别。肛温代表内脏的温度,比口腔所测得的温度要高出摄氏0.65度,大孩子量口腔比较安全,把体温计放在舌下,不说话,不用嘴呼吸,不然量的不会准确,时间大约3至5分钟就够了。腋窝测量体温要紧闭起来才准,时间则要五分钟以上,腋窝可代表皮肤体温。现在的新生儿及病儿测量体温,多半用自动显示,而且可继续一直监视下去,用不着那么费事地量了又量。
体温夜晚较低白较高。有人说这是因为人们夜晚睡眠全身绝对休息而白天操劳活动的关系,可是有些夜晚工作而白天睡大觉的人,也是晚上体温低而白天体温高。正常人的体温因为活动状况、精神情绪、衣着多少、天气冷热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也有巨大的差别。
在剧烈运动后,体温可升到摄氏40度,不过这种全温升高,因为有调节中枢的有效管制,一出汗大约几分钟就复原了,所以这不能算是发烧。这亲说来,到底体温多少度才算正常呢?我们可以这样说:一般所谓正常体温摄氏37度再减摄氏0.8度,在这个范围内就算正常。小儿的肛温摄氏36.2~38度,而口温在摄氏35.8°~.4度的范围内,都是正常体温,超过这个范围,我们就把他当成发烧病儿了。
目前,对发烧的病体生理学上的机转,还有很多的地方不甚清楚。目前已知道的是内毒素,滤过性病毒、细菌、抗原抗体结合体及肾上腺皮质素等进入身体后,直接或经淋巴球的刺激,多核性白血球或单核白血球就可被激活而自血液循环中释放内源性致热原;此种物质可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而发烧,可通过自主神经发烧使血管收缩,或通过躯干运动系统使肌肉发生颤抖;这样一来,表皮血管收缩,体温散失减低而肌肉活动增加,热量产生提高,即形成发烧。
发烧的原因多的不胜枚举,但小儿发烧,最大的原因还是急性传染,而急性传染的发烧90%是由过滤性病毒所引起的。在这种传染中,半数以上是属于上呼吸或下呼吸道感染,其余则是肠胃及泌尿系统的传染。其他如脱水、火伤、创伤、手术,中暑、出牙、过敏反应、血液病、肝病、甲状腺机能过高、药物中毒(如阿司匹灵等)、循环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都能引起发烧。其中,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使体温调节中枢受到障碍,发烧无法控制,情形较为严重。使表皮放散体温受到阻碍的疾病如水肿、鱼鳞癖、先天性无汗腺,也能引起发烧。另外亦有药物引起发烧的,而小儿打预防针或种痘后也因为有反应而发烧。
小儿发烧时所表现出来的征象,大一点的孩子,首先是感到发冷畏寒,身体发抖,皮肤先由苍白而后脸面潮红,口唇发紫,手脚冰冷,同时感到头痛或头晕,不思饮食,全身倦怠,幼儿的脉搏随发烧的高低而成正比例的增加,即每增加体温1度,脉搏增加10次,呼吸也是一样,发烧每高1度,呼吸增加2次。发烧时血压增高,基础新陈代谢也必定会提高;发烧时出汗可能发生脱水的现象。因为发烧消耗热量及食欲不振,小儿的体重多半会减轻,甚至有营养不良现象。
小儿对发烧的忍受程度因人而异,也因病原不同而有差别。有的有一点发烧就会感到不舒服;有的发高烧到40度以上仍然照样玩耍、蹦跳,照常吃喝。对发烧并发痉挛的病儿要特别注意,病儿有时发烧到肛温摄氏38.5度以上,则马上发生抽筋现象,非常可怕。抽筋时间久了,脑部会受到伤害,在六岁以下的小儿8%~10%会有这种体质。一般说来,滤过性病毒的发烧,有时会很高,但小儿精神很好。所以说小儿对发烧的忍受程度因人而异。大约在摄氏41.1度以下,小儿不会受到伤害;到42.2度时,蛋白质变性;高于摄氏45度以上,人就不能生存了。
小儿发烧的高低并不能表示病情的轻重与身体抵抗力的强弱。身体壮的小孩,有时发烧倒容易高些,而身体较衰弱的小儿反而不会烧热过度。假若碰到该发烧的病而体温反而降低,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表示身体一点抵抗力也没有,病情会更为严重。小儿的发烧有时按年龄而有所差别,例如新生儿体温本来就低一点,而患败血症或其他重病的一点也不发烧,这就要靠其他症状来帮助诊断病情。6个月以下的幼儿,对发烧的反应也不显著,如有重病或脑膜炎之类的病,就要特别小心。因此一遇小儿发烧,那怕是温度不高,但全身症状明显时,也要多做详细检查。
接着我们谈一下发烧的利害得失。在利的方面,首先是发烧可以告诉我们孩子现在已经病重了。尤其是小孩,自己不会说话,只有发烧才会引起大人们的注意,马上为他治疗并加以照顾,不至于被忽略而延误时机。其次是发烧对医生的诊断帮助最大。医生可以根据发烧的型态而判断是何种病症,如伤寒、疟疾、回归热、麻疹、玫瑰疹以及多种的发热传染病,都得靠体温的曲线而做正确诊断。发烧热型有很多种,一种是积留热,发热持续不退,每天热度的差别很小,如伤寒的体温便是如此;一种是弛张热,每天的体温波动很大,如败血症、粟性结核、肾盂炎、淋巴溜及胶原病;再有一种是间歇热,每次发热都很有规律,如疟疾;还有一种是回归热,连着发热几天后,热退了,以为已经好了,但过了几天,又连续几天反反复复的,如布鲁氏菌。现在的流行性感冒以及其他滤过性病毒的感染,虽然没有一定的型态,可是我们可由其发热高低,判断有无某种特殊的疾病。有很多病如神精梅毒、某些淋菌性感染,以及慢性布氏杆菌病、风湿性关节炎经过发烧治疗以后,往往病情可获改善。对肺炎球菌与隐球菌感染的动物,可以证明发烧也是有利的。至于发烧是否有噬菌作用、抗体形成或其他防御机能更为迅速,则尚待研究,但是发烧可使血液循环增强、代谢增加,而发生总动员现象以对抗疾病,这对我们害病的身体,总是有利的。
那么发烧对身体有什么害处呢?依我个人的经验,加上各种文献的报导,以及我为了写这篇文章,所查阅的有关书籍杂志,还很难找出发烧对人体有什么不利的地方。当然,发烧时,幼儿有吵闹不安、睡眠不好、饮食减退的现象;大一点的小孩有头痛、眩晕、想睡、全身欠爽、寒颤出汗等症候。小儿在发烧的时候,不思饮食而代谢反而增加,使之体重减轻,心脏的工作与心搏率也跟着增加,对有先天性心脏病或心脏衰弱的病儿非常不利。发烧与出汗都会使身体水分损失,所以小儿有时会发生脱水的现象。在小儿发烧中,最严重的还是小儿发烧并有痉挛的现象。1~6岁的小孩中,有8%~10%会有合并症,例如抽筋,抽筋时间短,不会有后遗症发生,如果时间久了,脑部会受到损害,这倒是小儿发烧中最大的坏处。
小儿发烧所造成的问题,不在小儿发烧本身,而在家长们担心害怕,心烦意乱所引起的过份焦虑。这些都与亲情有关,若我自己的小孩子病了、发烧了,也同样会张惶失措,紧张兮兮的。现在一般家长们所最担心的,第一是小儿发烧若不赶紧退烧,一直烧下去,越烧越高,则如何得了。其实人体天赋的防御机能非常巧妙,当体温上升已达危险程度时,散热的机能可突然被激发:大量出汗、体温降低。所以人类的体温很少超过摄氏41.1度,我们称之为体温调节管制的"安全活塞"。而前面已讲过小儿体温在摄氏41.1度以下时,多半能够忍受而没有什么危险,不必杞人忧天。但有些小儿运动中枢机转或周围感受器有严重的损坏时,这种调节功能就会丧失,形成恶性发高烧。小儿发烧超过摄氏40.6度的疾病有:⑴药物中毒,使体温调节机能转受到干扰,如阿刀平、阿司匹林、硼酸、安非他命等;⑵中暑,大脑机转突然失去功能,虽体温高升,但病人不再出汗,有时发烧高过摄氏42~43度。⑶中枢神经系统受过损害,不论先天的或后天的,因体温调节中枢发生病变,体温调节失去功能,有时体温高达摄氏40~42度;⑷外脑层形成障碍,先天性汗腺缺乏,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体温扩散功能消失,体温不断升高而无法下降;⑸在小儿发烧中,有些疾病体温较高,如玫瑰疹、麻疹、肺炎等,体温有时高达摄氏40.6度。
其次是家长们一直担心小儿发烧会把脑子烧坏,将来会变成瘫痪或呆子。这种顾虑不能说是没有来由,小儿病中有一种"脑性麻痹",可能是高烧或脑子缺氧、脑内受伤所引起的。由发高烧而来的"脑性麻痹",一种是新生儿大脑发育尚未成熟,体温调节中枢功能不够,对体温不能有效管制,对高烧不能发生"切断"作用,故脑部受到损害而引起的;另一种则是脑子本身有问题,本身即可能引起"脑性麻痹",因为脑子有病再加上对体温管制失败,则因高烧引起"脑性麻痹"。依据我多年所见,以及各种病例报告,这种病人并不多,在一般的情况下,小儿发烧绝不会引起"脑性麻痹",各位家长们尽可放心。除了以上两种之外,家长们对发烧与疾病的关系不应该本末倒置,误认为发烧可以引起很多疾病,而一味求医生把烧退掉,以为如此小儿就安全了。他们常对医生说:"请大夫把小儿的烧尽快退掉吧,不然烧久了会引起肺炎来。"或者说会把小孩烧成脑炎;或者说某家小儿的"小儿麻痹"就是发烧引起的,好像发烧是万病之源。其实发烧乃是因为外来的细菌或滤过性病毒或其他致病原侵入人体,或者是某种原因造成体温调节发生系乱,使体温升高。这是人体的一种防御机能,是借发烧来发出信号或对抗疾病,甚或消灭细菌,它只是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征象,而不是致病的成因。例如:小儿发烧的头二三天,医生没有把发烧的病因或病原找出来,不能对疾病做出明确的诊断,等换了一个高明的医生或设备较好的医院,把病原找出来,确诊这小儿患了肺炎、脑膜炎或小儿麻痹等,家长便把起先三两天的发烧作为这些疾病的原因了。其实那些致病的细菌或滤过性病毒,早在发烧之前已侵入人体了,甚至潜伏很久才发生疾病,这些与发烧毫无关连,只是人们对发烧有成见,归罪于发烧。幸好有一种病的发烧,人们对它特别厚爱,那就是麻疹的发烧。老一辈的人认为发烧对麻疹非常有利,认为小儿烧透了,疹子才能出得来,所以不但不想法去掉,反而多方加以维护,不论冬天或夏天,都用厚的棉被把小孩包裹起来,室内暖暖和和密不透风,使发烧的小孩温度更加提高。就这样多少小儿因发烧过度而白白的把命送掉,或者留下可怕的后遗症。
说了半天,小儿发烧既百利而无一害,又没有什么危险,那我们就不去管它好了,何必再去花钱费时自找麻烦去诊治呢?其实不然,因为很多疾病可引起发烧,这些疾病有些是一两天会好的;有些要许多天,是慢性的;有些是不药而愈的;有些是非治不可的;有些是平安无事的,但有些是有生命危险的。以一般家长们有限的医学知识,实在不好贸然确定,一定要去请医生做一个正确的诊断与适当的治疗,如此方不致有所延误。这正是人体天赋防御机能的表现,把发烧作为一个疾病的信号,提高我们的警惕,但是我们找医生的目的并不在于把人们所痛恨的发烧马上去掉,以逞一时之快,而是找医生把发烧的原因找出来,做一正确之诊断,然后把这个造成发烧的疾病治好。病因一除,小儿发烧的现象自然迎刃而解了,甚至根本不用退烧,那发烧自然跟着疾病的治愈而消失。小儿若在三更半夜发烧,除非并有抽筋的现象,大可不必急急忙忙的坐着计程车满街乱跑,去找一个认识或不认识的医生把孩子的烧退掉。这样在忽忙中,对疾病本身无法做一个正确的诊断与适当的治疗(说实在的,半夜被叫醒的医生们,多半不太耐烦,很少会细心为你诊断)。最可怕的是,不合理的退烧,使小儿平安一时,翌日作家长的认为无事了,再也不去找医生,这样既失去了诊断的方向,又贻误治疗时机,使病情加重。所以碰到小儿发烧,切忌急燥不安,要先做一个适当的处理,再去找一个可靠的家庭医师或好一点的医院做一番详细的检查。小儿发烧不超过摄氏40度,也无抽筋现象是无关紧要的。
小儿发烧时,有些家长们不去看医生,随便用些成都药给小儿吃,什么八宝牛黄散啊,百效奇应丸啊、感冒膏啊……等等,有时碰巧这些发烧本来可以不药而愈的,等吃了这些所谓万能灵药后,烧退了,病也好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把这些药当做家庭常备药品,有病就吃一点,心里好像有了一份可靠的保障。其实这些药,吃与不吃对病的本身无多大帮助,反而有些药可能会引起副作用与不良反应。我们看到很多溶血性贫血、过敏性皮肤病以及其他不良后果,都是吃了这些成药而来的,有些人甚而有生命危险,所以家长们要特别小心。还有一些家长们为了方便与省钱,就在附近药房买些退烧药给小孩吃,有些自作聪明的家长们,甚至买了些红霉素、氯霉素、磺胺素等消炎药给小儿吃,虽然有时可把烧退掉,但这种办法实在有点冒险,万一遇到需要根本治疗的发烧病,因为退点烧就不去管了,而错过的治疗时机,反而要花大钱费大事。有些抗生素或磺胺药小孩吃了会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如氯霉素可以引起不能再生性贫血,四环霉素可压制骨髓血球细胞的产生,而长效磺胺类药已被限制使用,所以自己买成药服用是件危险的事情。
小儿发烧即使找到了最可靠最高明的医生,也并不是说不管什么发烧,看一次病、打一针就退烧了病好了。有些病,尤其是滤过性病毒感染的疾病,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什么药物可以把它克服消灭。碰到这些病,小儿科医生们也只有告诉你这是什么病,要烧多久,愈后如何,再给你一些小儿维护疗法,支持其体力、增加其抵抗力,不使他发生严重的合并症,使病程顺利过去。有些家长们对医生们希望过高,对小儿疼爱如命,恨不得一针见效,万一这个医生不能如愿,马上又去找第二个医生,甚至第三个第四个医生,等这些医生都没有办法在一定时间内将退烧退掉,便又去最贵的医院花最高的费用去解除心中的焦虑与困扰。正好这时病程也快到好的时候了,烧也该退了,这个最贵的医院也就成为最好的医院了。
一般人对麻疹的发烧,多半会耐心等待,认为一定要烧7天等疹子出来才会退烧。殊不知其他的滤过性病毒传染的病也是一样,例如玫瑰疹多半高烧三四天不退,在这三四天期间,任何好的医生也不能使他的温度退掉或缩短发烧的过程;其他小儿发烧如天花、德国麻疹、水痘等也是一样,多半要烧个三四天才退烧。而最常见也最使人们困扰的还是滤过性病霉感冒(上呼吸道炎)或所谓流行性感冒,尤其在亚热带地区,一年四季不断流行,占了小孩发烧疾病中的90%以上。这种病既没有特效药,也不能产生长久的免疫力,发烧有时一、两天,有时三四天,也有1个星期的,发烧温度多半很高;有的变成滤过性病毒肺炎,会烧到10天以上。家长们遇到这些病,经过可靠的医生或设备良好的医院诊断无误后,只有耐心等他的自然病程过去,切禁急燥不安,有病乱投医,以免对小儿有所残害。
因细菌感染而使小孩发烧的疾病,由于科学昌明,抗生素或其他化学药品不断发现,都会因病源细菌的被消灭而获痊愈,发烧过程也就会缩短。例如伤寒,从前非要三四个星期才能退烧,可是现在有氯霉素或其他抗生素的使用,三四天就可退烧了。其他类似肺炎球菌或细菌性脑膜炎、肾盂炎、细菌性痢疾、细菌性肠炎、猩红热等发烧现象可因抗生素或其他化学药品的使用而很快退烧。但是也因为这些抗生素或化学药剂是消灭细菌的利器,人们也就毫无限制的使用,不管是不是细菌感染或滤过性病毒感染,不管是那种细菌感染,不管是那种药品有效,反正小儿一有发烧,就使用一种或几种抗生素,第二天再换一种或另加一种。有的医生使用细菌传染的抗生素,就像放机关枪一样,把所有他知道的抗生素统统用上去,而且越用越新,越用越高级,越用越贵。但这样更却容易使患者产生抗药性,过不了多久这些抗生素或化学药剂都无效了,细菌又强大茁壮了,人类的灾祸又重新降临,所以对抗生素或化学业药剂千万不可滥用。再者,对抗生素的使用,除了泛滥之外,使用的剂量与时间的不足,也贻害无穷。假若我们对某种细菌传染病已经诊断确定,选定了那种最为有效的抗生素后,就一定要按照规定剂量及时间服用。有些家长们自己在药房里买了些霉素之类,吃了一两天,等烧退了,就一切都不在乎了,认为大功告成;或者不按医生指示,就再也不吃药了,这些都是很危险的事。因为如溶血性链球菌的传染,必须使用抗生素10天以上,中耳炎要治疗10天以上,伤寒要服药两周,其他如沙门氏细菌传染病也要两个星期、有的脑膜炎要用药4周以上,以免复发。总之,家长们不要太重视发烧而不管病情如何,高烧期间急得如锅上蚂蚁,等烧一退就又天下太平了。其实发烧在疾病过程中只是一点征候,为什么那样耿耿于怀呢!
除了上述滤过性病毒或细菌传染使小儿生病发烧外,还有其他很多发烧原因,如前面所述,有的发烧不高,有的属于慢性,有的发烧以外的症状较明显,所以最重要的是把发烧原因找出来,把病治好。但其中有三种情况是家长们经常遇到而又需要知道的:第一是长牙,有的发烧,消化不好,轻微复泻等,这些都要和现在流行的上呼吸道感染合并肠胃炎相区别,最好去看医生诊断一下,以免错误之发生;第二是夏季热,多半发生在幼儿身上,因为大脑的体温调节中枢发育尚未成熟,对体温的控制与管理还不十分健全,所以易因环境温度太高而发烧,但这种发烧不会超过摄氏38度。经过详细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现象,这种病用不着退烧治疗,只设法把周围环境的气温降低下来即可。还有一种小儿发烧是由脱水而来,任何状况下的脱水,均可使小儿发烧。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为小儿多补充水分,不管是饮水或静脉灌注均可,有时体内水分够了,烧也就退了。
发烧最要注意的是并发痉挛的现象。这种抽筋,虽然属于良性,不会有后遗症,但抽筋久了,脑子仍然可能受到损害,不能等闲视之。所以小孩的发烧在某一种情况下还是要设法使体温降下来。
所谓用自然的方法使发烧降低,就是按照发烧定义、体温的形成、发烧的机转以及发烧的原因等各种道理,在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这些生理的病理的现象,使过高的温度在不妨碍身体健康、不使小儿受到残害的情形下达到退烧的目的。小儿发烧若因身体热量的产生与消散失去平衡所致,要想退烧,一方面可以少吃产生热量的食物,而给以富于蛋白质的食物,这样等病好了,小儿很快可以复原。在热量散放方面,则采取蒸发、幅射、对流等三种措施。出汗当然是散热的最好方法,但要注意脱水现象,宜小心利用。使表皮血管流量增加,也是放散热量的好办法,可以用温水拭浴,使表皮血管扩张,或者用温水加一点酒精亦可,但只用酒精拭浴比较危险,还是不用为妙。其次就是周围环境温度不可太高,空气要流通,可用电扇但不要直接吹到病儿身上,室内湿度低一点,病儿少穿点衣服少盖厚被子,这都可使热量放散增加,但要注意别使小儿发冷打颤,以免产生反效果。再就是多饮温水,这既可使小儿退烧,又可预防脱水现象。若是高烧不退,又无法喝水解决,就要用静脉灌注液体到小儿体内以补充水分。冰枕可使病儿舒畅,但不可太冷。小儿发烧除了有发热性痉挛病史及恶性发高烧、体温超过摄氏40度以上者,用以上方法已足够,用不着靠药物退烧,这样小儿不会有多大危险。
使用退烧药或打针,对治疗小儿发烧既快速又便捷,又能迎合家长心理,但不管那种退烧药都其副作用与不良后果,应该权衡利弊得失。含有氯基比林及斯尔比林两种成分的药品现在最常用。某省卫生处曾有通告,规定凡含有氯基比林及斯尔比林两种成分之药品应注明各项说明始准出售:⑴含量;⑵警语:本药可能引起致命之粒性白血球缺乏病;⑶除非他药无效或病人不能忍受时始可应用;⑷有危及生命之严重发热情形下始可使用;⑸使用期间越短越好;⑹为预防粒性白血球缺乏症之发生,应作白血球及分类计数;⑺剂量应小,无效即停止等等。这些规定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而来的,可是目前这两种药品使用之广泛实在惊人,到处皆可买到。斯尔比林的副作用虽然比较小一点,但长期使用亦可引起颗粒性白血球缺乏症。有的斯尔比林注射液标明了警语,有的则没有标明,这药已成了医生们用来退烧的法宝,有的一天打上三四针,有的更甚,实在可怕。有的除了大量及多次打斯尔比林注射液外,还加上肾上腺皮质素注射液,使小儿的发烧迅速地退下来,但也使小儿作为防御机能的发烧产生不出来,这样做使小儿粒性白血球减少,再加上抵抗病菌的力量消失,等于残害病儿,会造成生命的危险。这时家长们还认为医生高明,别人不能退烧而这些医生本领真大,其实这种观念不改,我们的小宝宝不知要受到多少残害。
现在美国最常用的是阿司匹林及非比林属退热剂,尤其阿司匹林每年消耗量之大,高达几亿美金。虽然阿司匹林没有像上术两种成分的药品可以致命,但这药在美国也造成了不小的灾害,大量服用会发生中毒现象,遇有过敏体质,也可发生荨麻疹、哮喘等现象,而最主要的副作是对胃粘膜的刺激,可以引起肠胃出血。最近报载,阿司匹林在怀孕后3个月不可服用,因会引起产程延长与出血,不知是否确实如此,阿司匹林因为刺激肠胃粘膜,所以多半加些胃药服用。小儿服用阿司匹林的量不可太大,大约每公斤10~20毫克,每6小时一次,而并不是每天一定隔6小时一次,而是按发热情形而定,因为阿司匹林有积蓄作用,所以每天用的次数越少越好,不然到后来会因大量积蓄而造成过量中毒。对一岁以下的婴儿,要特别小心使用。非比林属退烧药常用的有Tylemol又名Paracetmel,Romal等,使用每公斤5~10毫克,每隔6小时1次,这药副作用很少,服用又方便,但如超量及长期使用,也有发生变性血色素症的可能;遇到有先天性红血球酵素合成的先天性缺乏的病儿,有时可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发生。阿司匹林和Tylemol可以同时使用,效力可能好些而且持久一点。
如果有发热性痉挛病史的病儿遇到发烧时,可同时服用抗痉挛药品,以减少痉挛的发生。

80、健康宝宝,从睡姿开始
出生后至28天内的新生儿一天24小时内至少有20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这表明睡眠对婴儿的健康和生长发育非常重要,睡眠的姿势更是年轻的父母所关心的问题。
睡眠姿势可以分为仰卧、俯卧、侧卧。从睡眠卫生的要求来说,侧卧的睡姿更好。这种睡姿能使全身肌肉放松,从而得到充分休息,消除疲劳。同时,侧卧在发生呕吐时有利于呕吐物的排出。因此,应培养孩子侧卧的良好姿势,枕头也应以低软为宜,让孩子习惯侧卧。但有一点须注意,由于新生儿的头颅骨骨缝没有完全闭合,长期睡向一边,头颅可能变形。故应左右两侧适当交替,以免造成脸型不对称。
为让宝宝拥有健康的身体,应从出生后新生儿的睡姿做起。

81、培养小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但有助于小儿的正常生长发育,形成独立的生活能力,而且也会给父母带来欢乐,腾出一定时间进行工作、学习。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长时间反复地训练培养。
一、饮食习惯的养成
小儿在出生时就要养成按时吃奶习惯,如每4小时喂一次,要形成规律。同时,要根据月龄的增长训练小儿独立进食的能力。如6个月孩子就要训练他拿着奶瓶喝。
二、睡眠习惯的训练
充足的睡眠是保证小儿身体健康的重要条件。婴儿睡眠时间的长短,可因月龄而有不同,一昼夜所需时间在新生儿约18-20小时,2-3个月为16-18小时,5-9个月为15-16小时,1岁时为14-15小时。
良好的睡眠习惯,要培养孩子主动入睡,家长不要抱着、拍着或唱催眠曲使孩子入睡。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睡眠条件,如室内要安静,温度要适宜,睡前要大小便,换干尿布,使婴儿能适当入睡。
三、大小便习惯的养成
要养成小儿夜间少尿或不尿的习惯,这要从满月后开始训练,入睡前要少喂或尽量不喂水,喂饱奶,入睡前把一次尿。做父母的要细心观察小儿排便时间,掌握其排尿规律。
训练排便也同排尿一样,要摸清其规律,良好的排便习惯,不仅有利于卫生,也有利于消化系统活动的规律性。

82、"夜哭郎"是怎么回事?
有些小孩每天白天精神很好,但一到了晚上却总是哭个不停,这种情况在医学上称为“夜啼症”,俗称“夜哭郎”。小儿夜哭必有原因,父母应根据小儿不同的哭声及其他表现来分析、寻找原因。常见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饥饿与尿布潮湿♦
年轻的父母由于白天过度劳累,常常是夜睡过深,不易醒来。幼儿夜间饥饿、尿布潮湿时,多由大声啼哭来唤醒妈妈,久而久之,形成条件反射,导致夜啼症。由饥饿引起的,小儿常在啼哭的间歇有吮吸动作,只要喂奶,哭声即止;由尿布潮湿、体位不适所引起的,条件改善后,啼哭随之停止。
♦佝偻病♦
由于缺乏维生素D致使钙、磷代谢失调,血钙降低,医学上称为低血钙症。由于血钙低使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孩子轻则表现为烦躁、哭闹、磨人、发惊,重则可发生抽风。一旦发现孩子有这些症状,就应当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是否得了这种病,如果诊断明确就要及时进行治疗,肌肉注射维生素D3或D1,同时服用钙剂。平时要让孩子多晒太阳,因为紫外线可以使皮肤自动产生维生素D。
♦蛲虫症♦
蛲虫是一种肉眼能看到的形状象线头的寄生虫,它的生活方式是每晚从肛门爬出,在肛门周围产卵,引起肛门奇痒,孩子因瘙痒而将虫卵留在指甲沟里,然后再经口吃进消化道,因此能在消化道无限循环,不易治疗。家长可以在夜晚等孩子睡着以后观察孩子的肛门,如果发现有小白线虫,就能明确孩子哭闹的原因。治疗方法是勤洗勤换内裤、被褥,每天洗屁股,肛门周围可以涂蛲虫药膏,也可以服驱蛔灵驱虫,但要是只涂药吃药不采取其他的措施效果是不好的。
♦睡眠习惯不良♦
如果可以除外上述夜啼的原因,就可以考虑这个原因。这主要是由于良好的习惯及条件反射动力定型尚未形成,这是一种小儿神经系统不成熟的表现。应当耐心细致地安排有规律的生活日程,使孩子白天多活动少睡眠,睡前不要逗孩子玩得太兴奋,临睡前把好大小便,室内温湿度要适宜,服装应柔软,被褥不应过厚或过薄。总之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也可以遵照医嘱服少量镇静催眠药,目的是促进良好睡眠习惯的养成,当然不宜常服或大量服用。

83、安抚哭啼新生婴儿的方法
1.当婴儿哭得不受控制时,可尝试抱起他在房间踱步,并可一边轻轻哼起歌来,一会儿后婴儿就会安静了;
2.把婴儿放在婴儿车内系好带子,然后轻轻推着车子,没多久他就会停止哭泣;
3.抱起婴儿让他伏在你的胸前,并以手轻拍他的背部,直至他停止哭啼;
4.如果情况许可的话,抱起婴儿远离当时的环境,带他到外面逛一会儿,令孩子平复过来;
5.平时可录下一些不同的声音(如家庭电器所发出的声音),在婴儿啼哭时播放,对一些孩子可能奏效;
6.若婴儿哭泣是由于体内有「风」而感到不舒服,可多替他拍背令他打嗝;
7.减少周遭环境的刺激对安抚婴儿有一定作用,不妨调暗室内灯光,尽量轻声说话,及关上电视机;
8.以婴儿熟悉的方式抱起他,让他有安全舒服的感觉,可令孩子更快安静下来;平时要多加留意,孩子喜欢你以哪一种方式抱着他;
9.如果婴儿愿意的话,扶起他让他慢慢走活动一下,孩子可能会因而不再哭泣;
10.如果家里有一辆车子,驾车载婴儿去兜兜风,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11.在婴儿难缠的时候,轻抚他的腹部位置,做做按摩让他放松,也可以安抚孩子的情绪。

84、要不要固定时间喂奶?
在初生几天内母乳分泌量较少,不宜刻板固定时间喂奶,可根据需要调节喂奶次数。因为母亲乳汁较少时,给小儿吃奶的次数相应增加,这样一方面可以满足小儿的生理需要。另一方面通过小儿吸吮的刺激,也有助于泌乳素的分泌,继而乳汁量也会增加,到此时吃奶间隔就可以相应延长。假如固定喂奶,小儿因饥饿哭闹,时间长了小儿哭累了,等到了喂奶时间小儿也因困乏疲劳,吃奶也不会多,且哭闹使小儿胃内进入许多气体,吃奶后也会引起呕吐。足月儿大致隔三四小时喂奶一次。
至于每次喂奶时间,第一天每次每侧奶约2分钟,第二天约4分钟,第三天约6分钟,以后大约为8至10分钟,即一次喂两侧共约15至20分钟。吸奶时间过久,会咽入过多空气,易引起呕吐,而且也会养成日后吸吮乳头的坏习惯。

85、婴儿室温该多少
一项新的调查显示,如果婴儿居住的房间温度过高,那么发生婴儿猝死综合征(SIDS)的危险性就会上升,但是大多数父母并不知道他们孩子房间的温度到底应该是多少。
据英国婴儿死因研究基金会(FSID)所进行一项调查显示,63%的婴儿家长不知道应该将婴儿房间的温度维持在华氏61到68度(也就是摄氏16到20度)。只有41%的父母能够将婴儿房间的温度控制在两度的波动范围之内,而有62%的家长说,婴儿的房间内没有温度计。该组织向婴儿父母推荐了一些降低婴儿SIDS发生危险的措施,包括在其睡眠时使婴儿仰卧,在婴儿房间内不允许吸烟,通过婴儿的食欲来检测婴儿的体温,将婴儿的头部暴露出来等。
在英国所进行的另一项研究显示,死于SIDS的婴儿的家长往往更担心其孩子会冷,相反,另一些家长则担心其孩子会过热。

86、千万别摇晃婴儿
“婴儿的父母以及一切看护婴儿的人都应知晓,摇晃婴儿比打婴儿造成的恶果要大得多!千万别摇晃婴儿。”法国内克尔儿童医院儿科神经外科教授皮埃尔•泽拉这么谆谆告诫。当婴儿啼哭时,你可以给他换换尿布,婴儿还是啼哭,你可以给他喂奶,婴儿依然啼哭,你可以将他抱在怀里轻轻摇动安慰,婴儿还是不停地啼哭,你可以抱着他到室外去转一转,但无论如何,你都不能用两手卡着婴儿猛烈地摇晃他。因为摇晃婴儿会给他造成严重的神经损伤:一般是脑神经损伤伴随眼底出血,有时是其他损伤。因为,婴儿大脑的体积小于其颅腔的体积,而且是漂浮在液垫上的。当你猛烈地摇晃婴儿时,他的大脑有的要加速运动,有的要减速运动,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剪切力,正是这种剪切力给婴儿大脑造成损伤。人们给这种损伤起了个名子,叫“受摇晃婴儿综合症”。
猛烈地摇晃或用力撞击婴儿的头颅,也会给他造成大脑损伤,因为婴儿的头颅相对于其身体的其他部位要大、要重,而婴儿至少在1岁前是不会抱其头颅做自我保护的,因此,猛烈地摇晃头颅会在其颅腔内形成巨大的力量,从而使其大脑与其头骨相撞击,受撞击的大脑部位会出现水肿,其周围血管会破裂,形成硬膜下血肿(即在脑膜和大脑表面之间的血肿)和视网膜出血。“这是儿童神经外科收治的病孩最常见的病理现象。”皮埃尔.泽拉教授说:“我们每周收治一到两名这样的病孩,法国每年可能有四五百类似的病孩。在所有的国家,男孩得这种病的比女孩多,男孩好像比女孩更脆弱。”收治的病孩有的病情很重,有的处于昏迷状态,有的在抽搐,有的头颅变了形,它表明脑颅内有巨大的水肿。对病孩做眼底检查可以发现,其视网膜在出血;对其进行扫描检查可以看到,视网膜出血是由于血管从大脑表面和视神经上脱落下来造成的。
大脑损伤的严重性与外伤的严重程度以及表面可见的损伤面积不成正比。在受损伤后的几天内,大脑神经细胞仍遭受缺氧的痛苦,并最终可能会死亡。尽管受伤后得到迅速抢救和正确治疗,但仍有1/4的病孩会有严重的后遗症:学习困难、智力滞后、失明、运动障碍等。有一半病孩的后遗症较轻,当有癫痫症状或成为植物人时,其死亡的危险占2%到3%。
防重于治。要告诫婴儿父母以及一切看护婴儿的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摇晃婴儿,更不能摇晃或撞击其头颅。

87、最合适给婴儿念书听的时间
任何时间都合适,只要婴儿有兴趣,那怕只是短短的五分钟也可进行共读。
在不同的时间共读,婴儿会有不同的反应。其中,婴儿的清醒度和活动度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当孩子累了或在睡前念书给婴儿听时,他们比较喜欢被抱着、或躺着,对书较少肢体上的回应;而在孩子精力充沛、活动度较高时共读,他们喜欢坐着,也喜欢以肢体动作回应书中的内容或探索图书如:翻书、喃喃作声等。

88、新生儿的容貌
新生儿的容貌往往使初次做父母的人大失所望。新生儿通常周身皮肤上附着一层柔软的白色蜡状物质。即使你不去洗它,它也会被婴儿的身体慢慢吸收掉。它的存在,还能减少新生儿在医院期间生皮疹的可能。新生儿的皮肤还往往会红得发紫,脸部虚肿,千纹百皱,或许还有接生钳留下青紫印记。新生儿的头部,还可能会因分娩时的挤压而变成畸形:前额低,后脑长,偶尔还会出现血肿,头顶皮下局部出血,使头皮隆起而形成明显的肿块,需要几周时间才能消散。婴儿出生后两三天,身上可能出现轻微黄疸,大约一周后消退(出生当天出现黄疸,或黄疸十分明显,或黄疸延续一周仍不消失者,应及时向医生报告)。婴儿脊骨底部常有一块称之为“胎记”的兰灰色斑,以后也会逐渐消失。   
新生儿周身布满胎毛,通常于一周内自行脱落。胎毛脱尽两周后,婴儿身上又可能会长出一层鱼鳞状干皮,以后也会脱落。有些婴儿一生下来头顶上就长着头发,有时甚至延伸至前额。胎发无论颜色密度如何,都会自行脱落,以后适时长出的新发,可能各方面都与胎发不同。

89、莫给小儿掏耳屎
在日常生活中,常见一些人喜欢给儿童掏耳屎,这是一种非常不良的习惯。
在门诊中发现,患外耳道感染的儿童,85%以上都有掏耳屎习惯或直接因掏耳致伤感染。掏耳为什么容易造成外耳道感染呢?这是由外耳道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外耳道皮肤比较薄,皮下组织较少,紧贴软骨和骨膜,且有极丰富的神经分支。所以,掏耳很容易损伤皮肤,使微生物繁殖,导致感染引起严重的耳痛,甚至使儿童出现发热、食欲减退、听力下降的现象。
此外,外耳道又小又深,掏耳不留神会捅破鼓膜,丧失听力,如果感染了,疼痛难忍,还会转为化脓性中耳炎。治疗不及时,大量的细菌还会经过血循环或淋巴液扩散,引起可怕的脑膜炎或脑脓肿。掏耳还会把霉菌带进耳道,若环境潮湿,外耳道便会感染霉菌病,又痒又痛又流水,听力也会受影响。长期掏耳,慢性刺激,还可能发生乳头状瘤,甚至癌变。可见掏耳确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坏习惯。俗话说:“耳不挖不聋”,是有其科学道理的。
耳屎的学名叫“盯”,是人体盯腺产生的一种油脂分泌物,其味苦,呈黄褐色,存在于耳内绝不是可有可无的。盯在耳道起着屏障的作用,如果缺乏盯,一旦猛烈的声波迎面而来,直冲耳道,听觉的命根子———鼓膜就会受到损害,甚至破裂,使人的听力减退,甚至丧失。此外,盯的质能捕获入侵的灰尘、细菌;其苦味,还能驱逐飞入耳内的小虫。
耳垢多了不用担心,因为它会随着人们的头部摇动以及进食时咀嚼活动自动脱出。

90、孩子半夜发高烧怎么办
孩子半夜里突然发高烧,常常使得父母为之手足无措,焦急万分,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面对这个问题,马偕医院小儿科主任黄富源医师为我们提供了应变的措施,他指出:孩子发烧,除了极少数的脑膜炎症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必须争取时间治疗之外,其他绝大多数的疾病,都不可能是十分严重的毛病。希望父母发现孩子在半夜里突然发烧时,不必过于惊慌,应当沉着应付。除非病人有抽筋及昏昏欲睡等症状,应当立即送医治疗外,通常像由感冒、扁桃腺炎、上呼吸道炎、尿道炎、肠胃炎等所引的发烧,都不必在三更半夜去医院急诊,只须先做简单的处理,等第二天再送医院诊治。
黄富源医师更进一步提供我们处理儿童发烧的简易方法:
一、冰镇:将冰块敲碎,放入袋中,外面包一层毛巾,放在头下;或者用两条毛巾,用水淋湿后,放进冰箱,待毛巾冰冷后取出敷于前额,两条毛巾交替使用。
二、酒精拭身:用95%酒精20毫升,加上1倍温水,用纱布或棉花沾了后,全身反覆擦拭。注意不要擦面部及阴道。
三、退烧药片:使用退烧药片,应当注意剂量,不可多服。退烧药的退烧作用较为缓慢,不可性急,吃下一粒后如烧仍未退,也必须等四小时后才能再服,否则会损害肠胃或导致药物中毒。同时千万不可服用存放太久已变色、变软或已潮湿的药片,更不可以自行注射。
四、多喝开水,居室内空气要流通,衣服不可穿得太多,电风扇不要直接对着病童吹,空调也不要开得太冷。

100、不要随便给女婴用爽身粉
给孩子洗完澡后,尤为夏天,母亲往往给孩子涂上一些爽身粉。但对于女孩最好不要将爽身粉扑在大腿内侧、外阴部、下腹部等处。据调查表明,女性长期使用爽身粉,卵巢癌的发病危险增加3.88倍。
国外一些统计资料说明,每70个新生女婴就有1名可能会在未来的一生中患卵巢恶性肿瘤。卵巢癌很难早期发现,它在妇女肿瘤中的死亡率仅次于宫颈癌。
爽身粉怎么会与卵巢癌有关系呢?这与女性的身体结构有关。因为女性的盆腔与外界是相通的,尤其是妇女的内生殖器官与外界直接相通,外界环境中的粉尘、颗粒均可通过外阴、阴道、宫颈、官腔、开放的输卵管进入到腹腔,并且附着在卵巢的表面,这样就会刺激卵巢上皮细胞增生,进而诱发卵巢癌。
爽身粉的主要成分是滑石粉,由于爽身粉的颗粒很小,在往女孩的腹部、臀部及大腿内侧等处涂擦时,粉尘极易通过外阴进入阴道深处。
虽然目前还不能完全得出爽身粉一定会诱发卵巢癌,但是,为慎重起见,年轻的妈妈应避免用爽身粉为女孩扑下身,即使是成年女性也最好不用爽身粉扑下身。

101、护理新生儿要注意
新生儿皮肤娇嫩,抵抗力弱,如动作过重易擦伤皮肤而感染。精心地护理则可减少感染,如沐浴时,对腋下、颈下、腹股沟等皱褶处不要擦得太重,洗好后要揩干,并均匀扑粉,如发现皮肤等处有脓疮、疖子等感染性病灶时,应及时就医。尿布湿了要勤换,有粪便的尿布要及时换,因粪便中的细菌能使尿液中的尿素分解而产生氨,氨刺激皮肤可发生红臀。如每次换尿布时在臀部涂些硼酸软膏,可防发生红臀。
此外,在尿布外面不要用塑料布或橡皮布垫裹住,否则会使臀部湿度过大易感染霉菌。新生儿脐部伤口一般需包扎10天,绷带布被小便浸湿应及时更换。如有渗出物或脐带有发红等情况,应及时就医。
有的新生儿出现乳腺肿大,是受母亲血液中内分泌影响,属正常现象,不要去挤压乳部以免感染;有的孩子颊部脂肪垫增厚或牙龈处上皮细胞堆积,都是生理现象,不要随便去挑割,因为新生儿的口腔黏膜下层淋巴管和血管特别丰富,一旦受损,细菌可侵入淋巴和血液中,有可能发生败血症而危及生命,平时应经常保持新生儿口腔清洁,每天可用棉花蘸3%苏打水轻拭牙龈、舌部及上下腭,以防发生霉菌性口腔炎。

102、婴幼儿生长发育危机期
婴幼儿的发展,是不断会从一个年龄阶段向另一个年龄阶段转移,是危机期与稳定期相互交替推进的。零至七岁的婴幼儿的分为三个稳定期,即:婴儿期――零岁至一岁;儿童早期――一岁至三岁;学龄前儿童期――三岁至七岁。每一个稳定期均以儿童发展危机期而告一段落,从而迈进另一个稳定期。故而婴幼儿发展零到七岁也将遇到3个危机期,即:一岁危机期,三岁危机期,七岁危机期。
为什么婴幼儿发展中会出现危机期呢?这是因为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孩子身上、心理出现了新的需要,而满足这种需要的旧的形式却约束着孩子,使他们心理不能得到满足,造成孩子的不满。如一岁的孩子已经学会走路,他活动的空间随之而扩大,而语言还不丰富,孩子发觉许多他不懂却感兴趣的东西,他总想去摸一摸,动一动。如他看到电线、开关总想去拿、碰,大人急得大声喝止:不许碰!可孩子不会理解,不会说话,他只有行动。所以就出现叛逆必,偏要碰。如果成人再制止,他就大哭大闹。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孩子的独立活动愿望就越强列,从而受到来自成人方面的干扰也就越多,引起孩子的反抗也就越强烈。
如三岁的孩子有句口头语:“我自己。”这时的孩子已把自己和父母分割开来,第一次意识到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存在,总想成为一个像父母、叔叔、阿姨、爷爷、奶奶等那样的大人,他们总想自己驾驭自己。所以当他在干一件事时,父母如想让他干另一件事,往往会引起他的强烈的反抗,他会用自己认为有效的全部手段来对付成人。此时如果成人一味坚持,将会闹得不可开交,父母和孩子僵持不下,造成家庭的不愉快。
又如六、七岁的孩子,将从幼儿园进入小学,这时的孩子已不再满足于装扮“大人”,而是自认为是大人,他们的注意、知觉、思维、记忆以及意志行为都已初步形成,他们喜欢提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什么”成为这一时期孩子的口头语,而家长却感到被缠得精疲力尽,尤其是工作繁忙时,更感到厌烦。因孩子要进入小学,所以家长总想方设法教会孩子读、算、拼命地灌,而孩子总想自己作主,愉快、主动地走入一个新天地。这样,孩子往往和父母的愿望相悖,于是就造成矛盾,大人感到孩子不听话。
总而言之,婴幼儿阶段这三个危机期,均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发展过程,如果成人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帮助孩子顺利地通过危机期,将会促进孩子的成长,发展孩子的智能,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行为品行。
那么,如何正确地帮助孩子度过生长发展危机期呢?以下几种方法,年轻的父母不妨试一试。
第一,善于调整同孩子的关系,孩子想做并能做的事情,尽量放手自己去做,或者帮助他自己完成。
如孩子要取大衣橱上的玩具,父母可帮助孩子准备一只凳子,让孩子爬上凳子自己取下来;孩子吃饭想自己来,可以给他安排好一个高椅子,让他坐好,旁边放一把小勺,一双筷子,供孩子自己选择,无论孩子吃饭时搞得如何,饭洒一桌子,菜夹掉地下,都不要指责,而在鼓励:吃得很好,真能干,如果饭不洒在桌子上就更好了。或婉转地指出,如果勺子这样拿,饭就不会掉在桌子上了。帮助他学会正确地使用吃饭工具。
总之要设法满足孩子独立活动的愿望,让他们干自己能干或在成人帮助下可以干成的事。要知道,禁止孩子做的事情愈少,孩子学会的东西就越多。
第二,尊重孩子独立活动的愿望,给孩子多一些自由,能巧妙地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并利用孩子渴望独立的心理,及时训练孩子独立从事他力所能及的事情。
这一点尤其是对3岁、6、7岁的孩子更显得重要。如孩子在专心地画画,此时母亲已准备好吃饭,这时,不能去将孩子硬从画意中拉出来去吃饭。如果这样做,往往造成孩子和父母顶牛的局面,破坏饭桌上和谐气氛,影响孩子的食欲。此时可采用这样的办法,询问孩子还需多少时间画完;用商量口吻对孩子说:“是先吃饭,还是画完了再吃饭?”让孩子选择。如果画完所需时间太长,还可以例和成人商量的口气对孩子说:“画完还需很长时间,饭要凉了,爸爸胃不好,吃了冷饭要生病的,你看先吃饭怎么样?”一般说来,孩子见大人和他商量,他的独立愿望得到满足,很愿意做出决定,去吃饭。
对于孩子去干危险的事,如去抓小刀,去动煤气开关,此时成人也不要硬性阻止,而是转移。如“把刀给妈妈,让我来给你削个苹果吃”或“让我用一下”。

103、三个月婴儿的保健
1、第二次口服三价小儿麻痹症糖丸的活疫苗
2、第一次注射百白破三联疫苗
(1)注射卡介苗后四周内不能同侧手臂再注射此剂。 在乙脑 或小儿麻痹症流行期间暂缓接种。
(2)此剂应保存在25℃以下, 但不可冻对,避日光。
(3) 小儿在胎内未出生前,可从母体获得 一些免疫力,故出生半年之内可不患麻疹、水痘、腮腺炎等传染 病。但百日咳没有先天胎传免疫力,半岁内也可患百日咳,甚至 新生儿期便可患百日咳。而且百日咳苗是死菌苗,需要多次注射 后能产生免疫力,有人主张百日咳苗要尽早接种。
3、复查卡介苗是否生效,无效时应予补种
接种卡介苗,是为了用以代替结核杆菌的初次感染,而获得 对结核病的免疫力,但是种卡介苗后使抗体是否产生了免疫力呢? 如今用结核菌素试验来测定。即将结核菌的培养滤液(其有效成 份是结核蛋白)0.1ml注射皮内,72小时看结果, 观察注射局 部的硬结红晕,其平均直径小于5mm为阳性反应,记以(+)、 (廾)、(卅)。随性者,表示卡介苗未生效,应再种卡介苗。
注意:一定要72小时观察结果,若观察时间太早,可能有 假阳性;太晚,反应可能消失。
4、每天为婴儿晒被褥   
小儿出汗多,大小便污湿床褥,常暴露在阳光下,可晒干, 杀菌,使被褥柔软。
104、幼儿牙齿的保护
每个人一生都有两副牙齿,一副是乳牙,另一副是恒牙。乳牙一共有20颗,在两岁半左右就全部都萌出了。恒牙从6岁左右开始萌出,出齐共有32颗。
由于牙齿的形态不一样,因而功能也不一样。乳牙从口腔的正中,由一侧向后数,第一颗是中切牙,它像铲子一样用来切割食物,又俗称“大门牙”。挨着中切牙的是侧切牙,第三颗牙齿叫作尖牙,它有一个明显的尖,也就是俗称的“犬牙”。再往后数是两个磨牙,它比切牙、尖牙都要大,而且咬东西的那一面是坑洼不平的,是用来嚼碎食物用的。总之,乳牙影响着儿童的健康,促进颌骨发育,并确保有足够的地方容纳恒牙。在发育、美观等方面,都有很大作用。
乳恒牙的替换
有些人说,乳牙有病没事,反正乳牙是要换的,等换了自然就好了。实际上这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错误观点。因为乳牙维持的时间较长,几乎是孩子整个生长发育期,如果不及时治疗,一是会影响其消化;二是会影响到牙根尖下面的恒牙胚的发育。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乳牙龋病的防治。
儿童乳牙的龋病发病率是极高的,有了龋病一定要及时治疗,尤其是乳磨牙。因为乳、恒磨牙替换的时间非常晚,在12~13岁的时候才开始替换。如果乳磨牙过早脱落,会造成将来的恒牙排列不齐,也不易于清洁,容易发生龋齿。
六龄齿的保护
儿童上了小学以后,恒牙逐渐萌出,这个时候就要注重恒牙的保健了。儿童的第一对恒磨牙多在6岁左右萌出,故又称为“六龄齿”。因为它常悄悄长在最后一颗乳磨牙的后面,所以常被家长误认为是乳牙而忽视对它的保护。
六龄齿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一萌出就不再替换,是伴随人一生时间最长、担负咀嚼功能最重要的牙齿。它还负责确定上下牙弓之间的关系,引导其它恒牙排列,它在口腔中的“战略地位”可想而知。据调查,小学生中90%的龋齿发生在六龄齿的咬面窝沟。其原因除个人不注意口腔卫生外,还有六龄齿本身在结构形态上存在的发育缺陷,即咬面面积大,且凹凸不平,窝沟很深很窄,最细的牙刷毛也无法进去,成为食物残渣滞存和致龋菌生长繁殖的最有利的场所。所以,刷牙漱口对窝沟龋的预防效果不佳。
“窝沟封闭”防龋术
口腔医学专家们经过数十年的研究,终于发明了一种通过“填平窝沟”,来达到从根本上预防窝沟龋的有效方法——“窝沟封闭”。这种方法是将一种液态的高分子复合树脂填涂在咬面的窝沟处,待其渗入窝沟后,再使之变硬、固化,从而在咬面形成坚固光滑的平面。没了窝沟,口腔中的致龋菌自然就失去了滋生的环境,同时被封闭存留在窝沟中的细菌也会因为断绝食物来源而无法产酸、致龋。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只需几分钟,不破坏牙齿,无疼痛感,填充后不影响咀嚼和味觉,孩子容易接受。保护六龄齿要以预防为主,恒磨牙刚刚萌出1~2年内,是最易于发生龋坏的时期,在此期间做窝沟封闭,越早效果越好。一般坚持2~3年的窝沟封闭后,恒磨牙就不容易患龋病了。

104、妇女应警惕乳头溢液
乳头溢液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   
生理性见于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多为双侧性,呈乳汁样。病理性为临床所指,是非生理状态下(非哺乳期)的乳腺导管异常泌乳。乳头溢液是乳房病三大常见症状中一个重要征象,仅次于乳房肿块和乳房疼痛。它有时是乳房疾病早期的唯一症状,特别是绝经后的妇女,出现乳头溢液应提高警惕,及早进行临床检测和治疗。   
乳头溢液是否是病理性的,该如何来断定呢?   
首先是注意乳头溢液的表现方式:第一,注意乳头溢液的肉眼性状。溢液有多种多样,如血性(血色,棕色液)、血清样、浆液样、水样、乳汁样、粉刺样(干酪样粘稠),脓样等等。其次是了解乳头溢液的方式,先应分清是真性溢液还是假性溢液?是自发溢出或是被动溢出?是单孔溢出还是多孔溢出?是双侧溢液还是单侧溢液?   
最重要的必须找出乳头溢液的病因。引起乳头溢液的原因甚多,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乳内因素即乳腺自身病变;一类为乳外因素,即全身性原因。   
乳内因素引起乳头异常溢液的疾病有炎症、外伤、退化性病变、增生性病变、良性和恶性肿瘤等。其中以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囊性乳腺增生病和乳腺癌为主要原因,约占75%以上。此外还见于大导管肉芽肿、腺纤维瘤、叶状囊肉瘤、乳腺结核、浆细胞性乳腺炎等。   
患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者,会有70%的人乳头血性溢液,这其中大多又为自发溢出纯血性或血清样呈棕褐色、粉红色。   
乳腺增生病的,溢液多为草黄色浆液或浆液血性,自发也有被动溢液。   
乳腺癌的乳头溢液,发生率虽低,但50岁以上的妇女则不能忽视。溢液表现为血性、浆液性或水样,若伴发边缘不清的乳房质硬肿块,更应尽早检查治疗。   
乳外因素主要是垂体和下丘脑功能紊乱导致体内催乳素过多,刺激乳腺腺体引发泌乳。常见疾患如垂体肿瘤、原发性甲状腺及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或亢进。此外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氯丙嗪、奋乃静、利血平、避孕药)会导致血中催乳素增高而溢乳。   
总之,通过临床症状、体征综合分析,必要时进行一些辅助检查,可作出正确诊断。   
查清溢乳原因才能对症治疗,若确定为导管乳头状瘤或导管囊肿病,一般应切除局部肿块。个别病变界限不清的,可采取范围较大些的乳腺区段切除术;乳腺癌必须尽早进行根治。   
若因内分泌紊乱所致,采用中医药治疗有良好效果。

105、小儿烧伤的处理
2/3的小儿烧伤是由于热水或热汤引起的烫伤,其他1/3是火焰烧伤。蒸气、电炉、电流等接触烧伤的死亡率较高,约25%,烫伤则较轻,约有5%的死亡率。
预防:预防胜于治疗。小孩占所有烧伤病人的比便相当高,约1/3。而意外发生时,有1/3情况大人不在场。如何来教导他们,预防他们发生烧伤是刻不容缓的,诸如在电暖器外加上护架等安全措施,不要用太烫的水洗澡,火柴及易燃品要放在小孩够不到的地方,蒸气出口位置要安全,加强电器使用的安全教育,对热咖啡及菜汤的注意,都可减少许多无谓的金钱损失,避免小孩许多病痛、致残甚至死亡。最近,衣服及家具使用耐火材料,也逐渐被社会大众所重视。
急救:一旦发生烧伤,第一个处理病童的往往不是医护人员,所以一般人对烧伤的急救必须有个正确的概念。适当的急救可预防烧伤伤口的污染,减轻痛苦,而顺利的将病儿快速又安全的送抵医院。对于小范围的轻度烧伤,在烧伤后两分钟内立刻使用冰水或冰袋冷敷,可减少疼痛、肿胀,同时也可减轻烧伤的面积和深度;对于其他一般烧伤,只可使用当时所能拿到最干净的东西将伤口覆盖,迅速就医,若不能立刻送病人到大医院,在一般诊所里可先给予止疼药,点滴注射及休克治疗。
烧伤的轻重:怎样的烧伤算严重?一个25%以下体表烧伤的小孩,即使治疗不当,也大多能活下去;而一个70%以上体表烧伤的小孩却恰好相反,再好的治疗都很难挽回其性命;介于25%至50%之间的烧伤病人,其生存率就与治疗的好坏休戚相关。所谓好的治疗包括恰当的急救、伤口的适当处理,及并发症的治疗,好的治疗可挽回大部分患者的生命。一般来说,15%以上体且烧伤的病人需要点滴注射,10%以上体表烧伤需使用抗生素,烧伤的严重性不但与面积有关,也因烧伤的程度不同而有不同的预后。部分厚度的烧伤即第一、二度烧伤大多有红肿热痛,伤口湿,热水烫的属于此类;全厚度烧伤即第三度烧伤如火焰烧伤,表面常干燥而呈灰白色,皲裂而没有感觉。轻度烧伤不必住院。所谓轻度是指10%以下体表的部分厚度烧伤,或2%以下的全厚度烧伤,这些伤口需用无菌技术处理,首先去除已死的组织,打开水泡,用温水及消毒液或软性肥皂、生理食盐水清洗后,然后用凡士林纱布或Sofra fulle盖上,再用消毒过的纱布绷带包扎起来。如果烧伤不深,病人没有发烧、频尿,可到一周后再换药。
严重烧伤的病人是指25%至50%以上体表烧伤,其中一半以上是全厚度烧伤的病人,这种病人当然要立刻住院,最好是住到有烧伤中心的大医院,其治疗是必须有特别设备及专业知识的配合,才能使病人得到最好的照顾,在转送病人时要特别注意其呼吸道的顺畅。
烧伤的治疗:以下是烧伤治疗的一般原则:
一、呼吸循环功能的确保,如休克治疗、呼吸道异物清除等。
二、止痛、镇定、破伤风的预防,抗生素,基础检验。
三、适量的输液点滴注射。
四、局部治疗:即伤口的处理,目的在于清除已死亡的组织,保护剩下来还活着的表皮,减少细菌生长繁殖的环境,促进自然脱落,伤口引流,使患部固定于功能性位置,避免变形收缩,伤口的包扎或开放治疗视烧伤的程度、部位、环境及医师的经验习惯而定。
五、营养的供给: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可以促进伤口的迅速复原。若病人不能由口进食,可用经脉高浓度营养法。
六、整型及复健:在伤口未好时,补皮(即自体皮肤移植)可使伤口早日愈痊,避免发生变形挛缩;伤口愈痊后,经过一次或数次的整型手术,加上物理复健治疗,可使病人不但在外观上,而且在患部的功能上完全康复,这样才算是烧伤的完全治愈。

106、小儿腹泻是怎么回事
在小儿科诊疗的疾病中,最常见的是发烧,其次就是腹泻。一般父母结于发烧较为关切,孩子体温稍微上升,就会很机警地找医师诊断治疗,但对于腹泻则显得不那么积极,反正小孩子还能吃能玩,不马上看病也不致于发生什么严重的变化,甚至还有连西药都不吃,任凭他"拉"。虽然,大部分的腹泻似乎都是轻微的,初期状况不严重。情况严重的,小孩仍是精神抖擞,食欲旺盛,一段时间过后,有的自己就会好,但是少数的腹泻则情况严生,不能稍有耽误,否则就会发生不可收拾的后果。以我本身是一个小儿科医生的立场而言,认为"腹泻"比发烧重要,而且难治。因此,每次门诊时,遇到腹泻的小孩,一定要亲眼看到"大便的性质",再检视小孩的身体状况,才敢下药治疗。况且,腹泻严重时,很容易显示出神经及循环系统方面的症状,因此,"腹泻"不可以认为只是消化器官的疾病,而应该把它当做全身性的疾病。
依"大便性质"的不同,腹泻的情况可分为两大类:
㈠非特殊性的功能失调:大便呈糊状,像稀饭一样,一天好几次,甚至每吃一次奶就要解一次大便。过好几个月,还是不见好,这是肠胃本峰"乳酸酶"的分泌不够,对于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无法完全消化,使乳酸存留于肠中而引起的。两岁以前的小孩,其肠粘膜细胞的发育尚水完全成熟,对各种食物的适应力及耐力较差,因此发生这种腹泻的机会比年龄大一点的小孩多好几倍。发生这种病状的原因很多,比较常见的约有下列四种:
⑴肠粘膜负担过重:有些孩子的肠胃功本来很好,起居饮食都很正常,但自从发生过一次肠胃的病后(感冒或水源引起的肠炎等),大便就没有好过,一天到晚解糊糊的大便,说稀也不太稀,就是不成条状,其原因就是因为闹肠胃病的时候,肠粘膜的上皮细胞受到创伤,需两个礼拜才能完全恢复。如果家长们忽略这一点,以为小孩大便情况转好就是病好了,马上掺加牛乳、水果、蔬菜或其他不易消化的食物,使肠粘膜的负担加重,就会引起这类的功能失调。
⑵营养的过失:奶粉的冲调浓度过高,断奶过早或断奶食物的制造与保存不当,都会引起慢性腹泻。
⑶护理的过失:周围环境的状况也是影响小孩肠胃功能的主因之一。空气的流畅、光线的适当、活动场所的空间、内衣的清洁、睡眠等等都关系着小孩的健康,倘若这睦条件不够良好时,小孩子的抵抗力就衰弱,易引起腹泻。
⑷特异的体质:有些小孩性质特殊,对于食物中的某些成分忍受力不够,平常不成问题的刺激,也会引起腹泻。例如,对牛奶中蛋白质成分过敏,对麸质消失不良、神经性体质、其他如先天性巨肠症、达文氏症候群、脑性麻痹、束肿性纤维化等慢性疾病,构成营养失调的原因,使消化器官的功能衰弱,而容易引起腹泻。
这类病状的治疗主要是着重于食物的控制,先找出发病的原因,然后注意日常的饮食,加上轻微的止泻收敛剂,很快就可以见效的。抗生素是多余的,甚至还会加重病症,例如口服绿霉素和安比西林,对肠胃的刺激很大,容易加重腹泻。
㈡感染性的肠炎:
这种情况的大便性质只有两种--水泻及带血性或浓性粘液大便:
⑴水泻:大便呈水样,像蛋花汤,粪便很少,水很多。其发生原因80%是由滤过性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剩下的少部分情况是由特殊性的细菌发炎引起的,此种小孩多半合并有发烧、呕吐、食欲萎靡等症状。由滤过性病毒所引起的都是自愈性的,大约要5天左右,在这段期间之内,药物的帮助不太大,最要紧的是由静脉补充足够的水分。喝水可能没有什么用,因为这时候的肠粘膜细胞发炎得很厉害、很肿,对于水份的吸收不好,喝水就拉水,更会引起脱水及电解质不平衡的并发症。这种病症是有时间性的,时间未到,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好。许多家长很急地要求医师,希望用什么"特效药",一针打下去或是一包药就能马上止泻,有些医师为了要迎合家长的要求,便使用肠胃麻醉剂。但笔者认为这是不好的现象,本来一个很简单的问题,为了要求得一时的心安,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欲速则不达"这个道理我想大家都知道的。
⑵带血性或脓性粘液大便这种腹泻一定是细菌感染所引起的。小孩子除了合并有发烧、恶心、呕吐之症状外,常常带有阵发性的腹绞痛。小孩子看起浮燥不安,怎么逗都不笑,一天到晚就是"哼"个不停,偶尔还带有阵发性惊讶的哭泣,厉害的甚至会高烧,热痉癖遇到这种情况,用抗生素治疗和水分的补足最重要,而且不能稍有迟疑,否则并发症状便接踵而来。抗生素使用的时间最少需要5天,千万不可以认为病况稍微好转就马上停药,否则杀菌不够完全,很容易引起慢性腹泻的。对于腹泻病况的食物控制很重要而且麻烦,依照医学理论来说是一件相当复杂的事,在临床使用方面不可能做到让每一位父母都明了细节。依笔者个人的经验,绝大部份的情况,只要禁忌牛奶、水果,让孩子暂时吃米汤或麦粉就可以了。实行食物控制的时间因病情的状况而定,时间太短,肠粘膜细胞恢复尚未完全,会引起慢性肠胃功能失调;时间太长,则恐怕引起营养不良的后果。

107、开裆裤穿到什么时候
对于一些还不能随意控制大小便的婴幼儿来说,穿开裆裤可方便家长给孩子更换尿布,也可减少因大小便而弄脏衣裤,然而穿开裆裤亦有不少缺点,特别对1岁半左右的幼儿,此时应改穿满裆裤了。
这是因为1岁半左右的幼儿已能独立行走,活动范围扩大,并且喜欢随地坐着或爬着玩。如果还穿开裆裤,虽然包着尿布,外生殖器仍很容易暴露在外,容易受到脏东西的污染,引起尿路感染。尤其是女孩的尿道短,更易患上行性的泌尿道感染。男孩也容易在无意中抚摸玩弄外生殖器,以致形成手淫等不良行为。穿开裆裤还使小腹、臀部暴露在外,前后通风,容易着凉,患感冒或腹泻。另外,穿开裆裤的孩子容易蹲下随地大小便,不利于良好的大小便习惯的培养。1岁半左右的幼儿应该会用手势或简单的语言表示大小便,只要家长及时照料,尿湿的机会并不多。所以1岁半左右的幼儿可以穿满裆裤了。
也许有的家长会在满裆裤内再用纸尿裤,以为这样既美观、省事,又讲卫生。其实不然,用了纸尿裤后,尿液就积存在纸尿裤中,局部又闷又湿;尿液对皮肤也有一定的刺激性,再加上尿裤周边的松紧带紧紧地扣在孩子的腿部,容易造成局部皮疹、红臀等。因此,用纸尿裤后应经常检查孩子的皮肤,有排便应及时保持清洁。一般来说炎热的夏季不太适宜用纸尿裤,但在寒冷的冬季不妨一试,以免多次换洗衣裤而导致受凉。

108、新生儿的几个特殊生理表现
新生儿阶段是指从出生至刚不满28天,是胎儿从母体内环境进入大自然外环境的第一个阶段。该阶段有很多特殊的生理表现:
(1)生理性体重下降新生儿生后2~3天
由于皮肤上胎脂的吸收、排尿、体内胎粪的排出及皮肤失水,而且刚出生的新生儿吸吮能力弱、吃奶少,体重非但不增,反而出现暂时性下降,在出生第3~5天体重下降有时可达出生体重的6%~9儿在生后7~10天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这称为生理性体重下降。如果体重下降超过出生体重的10%以上,或在出生后第10天仍未恢复到出生时的体重,这是不正常的现象。说明有某些疾病,如新生儿肺炎、新生儿败血症及腹泻或母乳不足等,应进一步检查。
(2)生理性黄疸
出生后第2~3天出现新生儿黄疸,表 现为巩膜、皮肤发黄,4~6天时黄恒明显,在出生后第10~14天消退,如果早产儿可以在出生后第3周才消退。这是由于胎儿血红细胞较多,一旦出生后有较多的红细胞被破坏,产生的胆红素 需经肝脏加工处理而排出体外,但新生儿肝脏的酶系统发育不完善,不能将过多的胆红素处理掉,而出现皮肤黄染现象。如果黄疽在出生后24小时之内出现,黄疽程度严重,血清胆红素每升大子205微摩尔;黄疽持续2周以上不退,或黄疽消退后又重新出现或进行性加重,要考虑为病理性黄疽,应请医生查找原因,进行治疗。
(3)其他
①假月经: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受母亲雌激素的影响,但出生后突然中断导致出生的女婴在生后第5~7天可能见少量阴道出血,持续1~2天后停止,不需要处理。
②乳腺肿大及泌乳:由于母亲妊娠后期雌激素对胎儿的影响,在新生儿出生1周内,不论男孩,女孩都可出现乳腺肿大,可有蚕豆到小鹤鹤蛋样大小,还可见乳晕颜色增深及泌乳。乳房肿大要在出生后第2~3周才自行消退。有些老人认为女孩子应该挤出乳汁,使肿大的乳腺恢复正常,同时保证以后妊娠哺乳时有乳汁分泌。这样的做法是错误的,并可以引起感染。
③"马牙"和"板牙":牙龈部可见散在淡黄色米粒样隆起颗粒,这是上皮细胞堆积所致,称为"马牙"。如在齿龈粘膜下见到白色斑块,是粘液腺滞留所致,称为"板牙"。这些在数月内会自然消退,不必进行处理。有些家长用布擦或用针挑,由于挑擦后引起局部疼痛,小儿不想吃奶。
此外,口腔内有许多细菌,严重者可引起细菌感染,细菌进入血液引起败血症,可危及生命。所以,切忌对"马牙"和"板牙"用布擦和针挑。

109、小儿便秘与饮食习惯有关
小儿便秘可分为习惯性和器质性便秘。习惯性便秘又称功能性便秘,主要是饮食结构不合理或缺乏让孩子按时大便的训练,现在的家长认为孩子在长身体时应该多吃高蛋白、高热量、营养好的食物,平时很少让孩子吃蔬菜一类食品,而缺少纤维素,使肠蠕动减慢,造成大便干燥而次数减少。另外,生活无规律或有便意,坐便盆时,思想不集中看书报、贪玩等均可使排便困难。有的小儿因大便秘结排便时肛门裂门,出血疼痛,因怕痛而不愿排便就形成恶性循环。器质性便秘,自出生时即开始便秘要注意有无先天性疾病,如先天性巨结肠和先天性无肛或肛门狭窄等,如遇以上疾病,应针对治疗均能缓解便秘。
中医认为便秘主要与大肠传导失常且和脾胃肝肾等脏腑功能失调有关,发病原因主要是过食辛辣肥甘之品,或热病之后余热留恋肠胃,引起胃肠积热,津液耗伤,传导失润,或因病中过用燥热、发汗之剂等耗伤阴津,肠道干涩所致等均可引起便秘。
以高热量、高蛋白的仪器为主,纠正的方法是家长应纠正孩子的饮食结构,应多吃青菜、芹菜、萝卜等粗纤维之类食品,同时要及时补充足够的水分。有的小儿排便没有规律甚至在排便时贪玩或害怕肛门疼痛而不愿排便,其家长应培养孩子每天定时排便,养成自行排便的习惯。每天早晨起床时可以给孩子喝盐开水,保持肠道滋润,在排便前10分钟可以按摩腹部100次,使增加肠功能蠕动而顺利排便,平时要多让孩子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增强腹肌力量。如婴幼儿大便不通暂时可采用肥皂头、开塞露、甘油栓塞入肛门导便,同时可用中医中药疗法,滋阴润肠,消积导滞的方法,煎服中药或吞服丸药,如麻仁丸、润肠丸、王氏保赤丸等,平时多吃水果如西瓜、梨等增加肠道的水分而使排便通畅。
110、注意改掉儿童的坏习惯
1.偏嚼时间一长,经常咀嚼的一侧,面部肌肉会变得宽大、有力,而另一侧会显得松弛、无力。脸部发生明显的 不对称,影响面容。
2.俯卧俯卧阻碍面部血液循环,面部显得臃肿、眼皮浮肿,还将限制胸廓的运动,影响呼吸功能。
3.皱眉、眯眼、噘嘴面部的表情肌肉运动过于频繁,会引起皮肤产生鱼尾状的皱纹,咬下嘴唇。使上前牙的舌侧面所受压力增加,向外侧倾斜生长,而下面牙则出现重叠的挤压现象,造成上下嘴唇不能闭合。
4.常咬指甲形成上前牙前突和下前牙后缩。牙齿拥挤不齐。手指甲上的病菌还会直接从口而入,危害更大。
5.咬铅笔这种习惯长期下去,将影响儿童牙齿的发育生长,造成上门牙向前突出。

111、新生儿如何保温
由于新生儿的体温中枢尚未发育成熟,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因此,新生儿如何保温就成为新生儿护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首先,新生儿的皮下脂肪发育不良,脂肪薄,皮肤嫩,并且缺乏使固体脂肪酸变为液体脂肪酸的酶。而新生儿的固体脂肪酸多,此类脂肪酸遇冷易凝固。因此,如果环境温度过低,新生儿则易出现硬肿症。这种病症表现为体温过低,用手触之会感到皮肤凉,面部、四肢、臀部等皮下脂肪聚积部位的皮肤发硬,严重的可出现吃奶差,呼吸困难甚至危及生命。另一方面,由于新生儿血管丰富,隔热作用差,体表面积相对较大,散热增加。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包裹过严,新生儿则又会出现发热、湿疹,严重的会出现脱水热,影响新生儿的正常生理代谢,所以营造一个使新生儿保持体温的环境就很重要。中性体温是使新生儿的生理代谢保持在最佳状态的体温,36———37度之间。那么这个最佳体温所需的环境温度应是18———22度。为了保持这个恒定的体温,护理人员还应根据新生儿的体温情况、体重大小、日龄多少来调节包被的多少。室温偏低一些的,可以多盖一些、室温偏高一些的,则可以少盖一些。如果一时护理不当,使孩子体温偏高,家长也不要惊慌,撤掉一些盖被,使体温自然恢复,千万不要轻易给新生儿用退热药。
总之,对于新生儿来讲,室内温度过低、过高都是不足取的,维持新生儿体温正常才是最佳的。

112、小儿常见的寄生虫及诊断
说到寄生虫,做家长的听起来犹如谈虎色变,但其实可通过重视个人卫生与环境卫生而改变之;在乡村寄生虫感染率大致高于都市,这是由于卫生的注重不同,如赤脚行走、手接触到受虫污染的物品而不洗手时等,给寄生虫创造了侵入的最佳途径。小儿受寄生虫感染时,症状颇多,有些会误诊为别的疾病,故显微镜下检查小儿的粪便,实为有力的诊断之一。寄生早的种类很多,现将常见而又易侵害小儿的寄生虫列举如下:
一、蛔虫
雌雄异体,当小孩受染后,吸取其半消化的食物或是肠黏膜细胞为营养,小孩就会有腹痛、贫血、血中酸性球增加的现象。如蛔虫有肺中的移形期间,小儿会有过敏反应出现,如肺浸润、气肿、口唇水肿。幼虫如移形通过肺,有时会引起严重的出血性肺炎,有的从口、鼻吐出,这些都可伤害到儿童身体。虫子有时也穿肠壁移行到腹膜腔而引起腹膜炎,也会引起肠扭结、肠套叠、阻塞有些虫体排出产物可使敏感的小孩产生中毒表征,如脸部水肿、大风疹且伴着失眠、食欲不振及体重下降。在区别诊断上主要找其粪便虫卵,如为阴性再用浓缩法。蛔虫性肺炎虽有其特殊症状,仍常被误认为典型肺炎。肠蛔虫症状可以和其他肠道圆虫传染有所分别,并且成虫亦可通过X光找到。
二、蛲虫
小儿受此感染并无大害,很少会有严重性损害,主要是夜晚在肛门搔痒,干扰睡眠,如移到女孩阴部内,恐会造成不孕。在诊断上,用大便检查是否感染蛲虫的准确率极低;如果以"肛门透明粘胶"在早上孩童睡起时粘贴一下,就立即可检验出来了,父母皆可如此做。此虫感染率极高,由空气飘动虫卵,餐具、卧室经小孩污染后,也能感染大人;第一次检查可达50%,第三次达90%。
三、鞭虫
儿童较成人感染多。孩童在脏的地方活动,沾染到不洁的土壤中的细菌,因而得到了传染。鞭虫生活于结肠中,严重时分布整个结肠及直肠,由于排便频繁而引起直肠脱肛。小孩严重感染时有如下症状:严重贫血、常含有小血粒之腹泻大便、腹痛及软弱无力、恶心及呕吐、体重减轻、常有直肠脱肛。诊断上找其粪便虫卵,如阴性可用浓缩法,血中酸性球增加,但此病不易和其他肠道圆虫鉴别。
四、钩虫
以十二指肠钩虫为主,钩虫病主要是一种慢性的传染,受到传染的人,没有急性的症状。成虫所引起的症状通常在贫血发作前不会显出的。轻度感染时,一旦虫子清除后,往往可使小孩变的活泼而有生气;中度或严重感染会造成血液内红血球、小红血球、血色素减少的贫血;重感染的孩儿有身体、精神上的萎缩。感染初期,酸性球及白血球明显增多,当变成慢性后,酸性球及白血球的增加量都下降,大便中含有大便之血,隐性出血易被发现。在诊断上从粪便中直接找其虫卵,如阴性可用浓缩法。
各位了解了这几种寄生虫的生态后,有了个概念,只要发现自己的孩子身体有异常的现象,如体重减轻、食欲不振、无精神、腹痛等属寄生虫感染的症状,应尽可能求医治疗。同时在此也要呼吁大家注重卫生,预防要靠大家的清洁卫生习惯、不懒惰及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安排需要学校、社会机构、家庭、经济教育专家及公共卫生工作者之帮助,以使下一代每个儿女更健康、更活泼。

113、注意孩童头部的受伤
我的小孩跌了一跤,头部肿了一块,请问大夫这样会不会引起"脑震荡"?会不会"脑出血"?要不要住院观察治疗?这一些问题有时的确叫小儿科医生很难回答。头部受伤,光看外部受伤情形,很难做个正确的判断。因为有时轻轻地跌一跤就会引起脑部严重出血而致命;相反,有些头部外伤并伴有颅骨骨折,但却平安无事。
根据文献上的统计,头部外伤引起严重后遗症及死亡的占很大的部分。美国每年有20万人因头部受伤需住院观察及治疗。
在临床上我们可以把头部的外伤分为下列几种:
一、轻微的外伤:通常我们把轻微的头部外伤而没有引起"神志不清"的叫做轻微外伤。在这种情况下,父母最好能注意观察这个小孩是否有呕吐,是否有昏睡的情形。先不要给他服任何药物,因为有时服了药物会使他的临床症状改变,反而有害。如果有呕吐或昏睡便要带去看小儿科医生。
二、脑震荡:通常都会在头部受伤以后,有一段时间的"神志不清"并伴有对以往的"记忆消失"的情形。通常脑震荡的严重性与神志不清的时间长短有关。遇到这种情形,小孩最好住院检查,按时记录瞳孔的大小、对光的反应,眼府的变化及其他神经反应也要随时注意。照一张颅骨的X-光片,对确定是否有骨折也是有帮助的。
三、颅骨骨折:当然光是X-光片上颅骨的骨折,并不能告诉你脑内受伤的严重性,但骨折的发现,却可以给你的医生做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例如,有一部位的骨折常伴有"硬骨膜外血瘤",这便是须要做紧急的外科手术的;如果是颅底的骨折,便要注意观察是否有脊椎液从鼻腔或外耳道流出来,如果是,便有并发脑膜炎的可能;一般而言,如果是线状的骨折(如不伴有其他症状),不一定要开刀;如果是凹陷骨折,通常要做小儿科手术。
四、脑挫伤:这是指较严重的脑部受伤。小孩受伤以后,神志不清且有几分钟叫唤不醒,这样的脑部受伤很可能损及脑内组织。例如脑部的裂伤或颅内出血引起脑压的升高、抽搐,更可能导致病人昏迷不醒。这种外伤通常要会同神经外科医生来治疗。如果确定脑内有一血块,那么开刀治疗是最好的办法。另外内科的治疗也可以用一些能减低颅内压的药物。在欧美先进国家,外科医生会先在病人颅骨上打一个洞以便测量脑内压力的变化,做为是否须要动手术或用药物的参考。
五、慢性脑出血:这种现象最常见于婴儿2~6个月时,其中约有1/4的病例,在生产时有受伤的记录。另外1/4在发病以前有头部外伤的病史,其他一半的病人则并不一定有脑部受伤的病史。这种慢性出血,如果确定有血块或积水,则可以用开刀来治疗。
最后谈谈父母们最关心的头部外伤引起的"后遗症"。据统计,约有1/10的病人因头部受伤而引起"羊癫痫",其他最常见的是在较严重受伤昏迷以后引起行为的怪异、智力的减退,反应迟钝,偶尔也会有头昏或头痛现象。

114、哪些药物对新生儿不宜
(1)四环素族药物,该药物较易沉积于骨组织中,阻碍骨骼的发育,服用多了可使牙齿变黄。
(2)卡那、庆大霉素治疗不要超过10天,以免损伤听神经及肾功能。
(3)链霉素对听神经亦有影响,对肾脏也不利。(4)氯霉素可抑制骨髓,并发灰白色综合症。(5)维生素K4和K3、磺胺类药物、新生霉素、三乙酰竹桃霉素等易引起新生儿黄疸现象。
(6)杜冷丁、吗啡、可待因对敏感者易引起中毒,应慎重使用。

115、婴儿吃奶了还要喂水吗?
有的父母认为,母乳或牛奶有大量水分,不必再给婴儿喂水了。这是不对的。婴儿和大人一样需要喝水,就象大人吃饭还须喝水一样。水在成人体内约占65%,婴儿约占70-75%。由于新陈代谢旺盛,婴儿水的需要相对要比成人多些,正常婴儿每天需水量为150毫升/公斤体重,这些水分减去牛奶中的水分含量,即可在白天喂奶中间加进去。
由于婴儿肾脏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如果饮水不足,奶粉再调制过浓,或在辅食内加盐过多,往往会加重肾脏负担。由于水分摄入不足,所需大量水只能从体内提取,久之会产生脱水,导致严重后果。因此,父母一定要注意小儿水的补充。如果婴儿一天之内尿量和排尿次数很少,又烦躁不安,睡眠不好,晚上哭闹,就应考虑到孩子可能缺水,这时只要给孩子喂点水,立刻就会安定下来。

116、为啥宝宝总在夜间哭
宝宝总在夜间哭,有下列几种情况:
1. 护理不当
吃的过饱或吃的过少、
2. 不良习惯
独生子女,特别偏爱,这个抱那个抱,即使宝宝睡了,也不肯放在床上,日久天长宝宝养成抱着睡的习惯。家长一旦把他放在床上睡,就哭闹不休。有些家长为了照看孩子,夜间总开着灯,时间一长,宝宝养成开着灯睡觉的习惯。一旦关灯,宝宝就哭起来。有时宝宝有噙着妈妈乳头睡觉的习惯,母亲一旦撤出乳头,宝宝就哭。当然改变这些不良习惯,应该慢慢来。
3. 皮肤搔痒
婴儿湿疹:俗称奶癣。宝宝的额部,两颊、头皮、耳根周围和四肢,有成堆的红色班疹和丘疹,有的有渗水。这种病痒的厉害,特别是夜间,如果盖的多,被窝暖和,就更痒。
蛲虫病:宝宝肠子里面有小虫,白天这种虫子不出来,夜晚宝宝睡觉时,蛲虫就从肠子里面爬到肛门外产卵,引起宝宝肛门剧痒。如果家长在宝宝睡觉时,扒开宝宝的肛门,常能发现有蛲虫存在。
疥疮:疥虫是一种很小的虫子,人的眼睛看不到,白天在皮肤里面活动,所以在宝宝的头、面、腋窝前面、肘窝阴面、指缝间、脐部周围的外阴部,有针头大和粟粒大的豆疹和水泡。由于夜间雄虫和雌虫爬到皮肤表面交配,所以夜间特别搔痒。这种病传染性很大,多是由父母传染的,所以是家庭病。
这三种病都是夜间搔痒厉害,影响宝宝睡眠,造成夜间啼哭。但这些病都有特效的治疗方法,所以应该抱宝宝去医院看皮科医生和儿科医生。
4. 夜啼症
这种孩子白天没事,一到夜晚就哭起来。有的宝宝开哭的时间很准,西医检查不出毛病,中医认为与心热、脾寒、惊恐有关。所以家长应抱孩子去医院中医科看病,吃上几付中药就好了。

117、婴幼儿不宜看电视
美国儿科专家最近指出,两岁以下婴幼儿不宜看电视。对婴儿和幼儿来说,与父母和关心爱护他们的人进行直接交流是他们大脑健康发育及社交、情感和认知等技能的发展所必需的,而看电视可能会妨碍这种交流。看电视还有可能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118、如何判断新生儿胎迹的类型?
家长在新生儿出生后,除注意发现有无身体畸形外,应注意检查小儿体表有无异常,有些生长较为隐蔽的部位(会阴、腋窝、背部等),家长往往不易及时发现。家属应从胎迹颜色及是否向外突出、有无毛发等情况来判断。
如果小儿的胎迹是红色、淡紫色或皮下深蓝色,则小儿患有血管瘤。这是常见的婴幼儿先天性良性肿瘤,常见于头面部、颈部,其次为四肢、躯干。有些胎迹平平稍突出于皮肤表面,有些呈现大小不等的结节。有些血管瘤可导致颜面、四肢等部位变形;有些能导致内脏功能失常,如发生癫痫、肝功能异常。
血管瘤可分成三种类型:面积大小不等,颗粒状,圆形或椭圆形,红色或暗红色如同葡萄酒颜色的稍突出的被称作葡萄酒色斑。较小而突出的结节状肿物,鲜红或暗红,形同草莓,称草莓状毛细血管瘤。上述情况均为毛细血管瘤。口腔内呈暗紫色的突出肿物,头颈、颌面、四肢等局部突出变形,压缩时如同挤压海绵的肿物,被称为海绵状血管瘤。如果局部膨隆,颜色潮红,皮下可见搏动的血管及扩张聚集而形成回旋的团块为蔓状血管瘤。
血管瘤有自发消退的特点,国外有报道称60%~70%的血管瘤可望在8岁内消退,因此不应在儿童期急于治疗,应密切观察胎迹的变化。如果血管瘤仅是随着身体长大而适当增大或停止增长,应注意观察,5岁内不增大的,都应观察而不必急于处理。对于发展快的,危及眼睛、眼睑、口唇、舌、鼻咽、会阴部,妨碍功能或影响正常发育的血管瘤,应尽早治疗。
目前血管瘤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为切除缝合、植皮、皮瓣法。非手术治疗包括:文身法、冷冻法、硬化剂注射法、放射疗法、激素疗法、压迫疗法。
颜色为黑、瓦青、淡蓝、灰黑及漆黑色痣,为色素痣。痣的大小不一,面积大者为巨大色素痣。色素痣伴有毛发,称为毛痣。色素痣较影响外观,常惹人注目,有些会变成恶性肿瘤。色素痣恶变之前有以下征兆:面积增大,颜色加深;脱毛、脱痂,表面破溃、出血,形成溃疡;周围出现针尖般大小的卫星病灶;局部出现炎症,刺痒或疼痛。
颜面、躯干等裸露部位有色素痣,且面积较大,有毛,局部增厚突出,应尽早治疗,以防止恶变。儿童期的色素痣最好待小儿成人后治疗更安全。
总之,对于小儿胎迹,应注意观察,适时采取必要的措施,既要达到最佳美容效果,又要避免胎迹发展而危及小儿生命。

119、婴儿早坐易伤身
进行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宝宝的生长发育,可是有些年轻妈妈为了让婴儿看到“周围世界”,过早地帮助宝宝’‘坐起来”,这样做对婴儿是不可取的。
民间早有“六坐七滚八爬”的说法,反映了婴儿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婴儿的骨骼柔软,含钙比成年人少,作为人体中轴的脊柱甚为柔软,不具备成人特有的4个生理弯曲,几乎是直的,肌肉缺乏力量,不能长久坐立。出生6个月以内的婴儿、如果坐的时间过长,脊柱的负担加重,就会引起变形,发生驼背或脊柱侧弯,影响孩子的外观和活动功能,甚至影响到内脏器官的发育。有的年轻父母为培养孩子早日独立排便的能力;就让婴幼儿坐便盆,结果造成了婴儿的脱肛。再有,婴儿固定坐于一处,视野狭小,与周围的接触也少,容易变得呆板、迟钝,影响智力的发育。因此,婴儿不宜过早坐、过多坐。
当然,这并不是说对婴儿可以不加训练,消极等待婴儿为自然发育。对于正常的婴儿,出生4个月以后,可在大人的扶持下,短时间维持坐的姿势。有些婴儿在6个月大时,已经会独立坐了,但大人此时一定要在旁边用手支撑。婴儿只有到了7个月后,才能独立端坐一会儿。
根据这样的发育规律,在适当的时候对婴儿进行坐的训练,不仅可以促进各种动作的发展。还可以促进颈椎、胸、背等部位的骨骼、肌肉健康地发育。

120、晒太阳与婴儿健康
阳光是婴幼儿的“助长剂”,人体接受日光照射后,日光中的紫外线能使人体皮肤中一种叫做7--脱氢胆固醇的物质转化为维生素D3, 经肝和肾脏代谢后具有高度生物活性。它可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有利于骨骼生长发育,所以孕妇,哺乳期母亲和婴幼儿都宜经常晒晒太阳, 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小儿称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然而,晒太阳的方法与时间却很有冲突时间长短应依小儿的月龄或年龄而异,由几分钟到一小时或更长的时间循序渐进,从小使孩子逐渐适应室外的环境。

121、母乳喂养婴儿的十个误区
穿工作服喂奶
医护、实验室工作的妈妈穿着工作服喂奶会给宝宝招来麻烦,因为工作服上往往粘有很多肉眼看不见的病毒、细菌和其它有害物质。所以妈妈无论怎么忙,也要先脱下工作服(最好也脱掉外套)洗净双手后再喂奶不迟。
生气时喂奶
美国生理学家爱尔马的实验显示,人在生气时体内可产生毒素,此种毒素可使水变成紫色,且有沉淀。由此提示,妈妈切勿在生气时或刚生完气就喂奶,以免宝宝吸入带有“毒素“的奶汁而中毒,轻者生疮,重者生病。
运动后喂奶
人在运动中体内会产生乳酸,乳酸潴留于血液中使乳汁变味,宝宝不爱吃。据测试,一般中等强度以上的运动即可产生此状,故肩负喂奶重任的妈妈,只宜从事一些温和运动,运动结束后先休息一会再喂奶。
躺着喂奶
宝宝的胃呈水平位置,躺喂易导致宝宝吐奶。正确之举是妈妈取坐位或中坐位,将一只脚踩在小凳上,抱好宝宝,另一只手以拇指和食指轻轻夹着乳头喂哺,以防乳头堵住宝宝鼻孔或因奶汁太急引起婴儿呛咳,吐奶。
喂奶时逗笑
宝宝吃奶时若因逗引而发笑,可使喉部的声门打开,吸入的奶汁可能误入气管,轻者呛奶,重者可诱发吸入性肺炎。
香皂洗乳
为保持乳房清洁,经常清洗确有必要,但不可用香皂来清洗。因为香皂类清洁物质可通过机械与化学作用除去皮肤表面的角化层,损害其保护作用,促使皮肤表面“碱化”有利于细菌生长。时间一长,可能招来乳房炎症。为避此害,最好用温开水清洗。
着浓妆喂奶
母亲身体的气味(又称体臭)对宝宝有着特殊的吸引力,并可激发出偷悦的“进餐“情绪,即使刚出娘胎,也能将头转向母亲气味的方向寻找奶头。换言之,母亲体味有助于婴儿吸奶,如果浓妆艳抹,陌生的化妆品气味掩盖了熟悉的母体气味,可使宝宝难以适应而致情绪低落,食量下降而妨碍发育。
常穿化纤内衣
化纤内衣的最大危害,在于其纤维可脱落而堵塞乳腺管,造成无奶的恶果,这是日本东京公立女子大学泉谷川教授的最新发现。他研究了部分无奶母亲,从其乳汁中找到了大量的茧丝状物,这些茧丝状物是因乳房在内衣或乳罩内做圆周运动时脱落而侵入乳腺管的。故喂奶母亲暂时不要穿化纤内衣,也不要佩戴化纤类乳罩,以棉类制品为佳。
喂奶期减肥
产后大多肥胖,不少女性急着减肥而限吃脂肪。但脂肪乃是乳汁中的重要组成成分,一旦来自食物中的脂肪减少,母体就会动用储存脂肪来产奶,而储存脂肪多含有对宝宝健康不利的物质。故为宝宝的安全起见,须待断奶以后再减肥不迟。
喂奶期食谱不当
喂奶母亲要讲究食谱的科学性。一不可吃素,因为宝宝发育所必需的优质蛋白,不饱和脂肪酸,微量元素以及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皆以荤食为多,如果吃素势必导致乳汁的营养质量降低;二不宜大量吃味精,味精对成人是安全的,但其主要成分谷氨酸钠可渗入乳汁而进入宝宝体内,导致孩子锌元素缺乏,妨碍体体格与智能发育;三不宜大量饮用麦乳精。因麦乳精有回奶作用,可能造成宝宝缺“粮”。
122宝宝为何总尿床?
绝大多数正常的小儿到了3岁后,睡眠时能控制排尿。而有些孩子白天睡眠时也有尿床现象。5岁以后,在睡眠时不能控制排尿,称为遗尿。
遗尿是一种症状。引起遗尿的原因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遗尿指自出生后从未能在入睡后控制过排尿。这是一种常见的遗尿现象。继发性遗尿是指自出生后有一段时间(一般1年以上)已能在入睡后控制排尿,尔后又出现遗尿。
有遗尿的孩子心理压力很重,初期常遭家长责备,有的甚至挨打、受罚;而年龄较大的孩子每晚担心遗尿,所以睡眠不深,白天学习时无精打采。家长对此不应训斥打骂,而应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原发性遗尿的治疗是一项综合性措施。针对82%的病孩膀胱容量小的特点,在平时要训练膀胱的功能。白天应多喝水,当不得已时再排尿,使膀胱的容积达到最大的限度;理想的要求是一次排尿量达到10毫升X体重(千克),例如:6岁的男孩是20千克体重,当一次最大排尿量达10 X 20=200毫升时,才认为训练已达到要求。在一次的排尿过程中要停几次,训练括约肌“能开能关”的功能。
也可以采用以下措施,如:每晚睡前将闹钟设在比平时出现遗尿的时间早半小时,闹钟发出铃声唤醒起床小便。也可以用“叫醒器”,垫在床单下,当一有少量尿液排出,就能发出警报,叫醒孩子起床排尿,这样,逐渐培养小儿在睡眠中有意识地清醒起床排尿。药物治疗如:盐酸丙咪嗪,12.5?25毫克,每晚睡前服用。针灸取穴足三里、关元、气海、三阴交、阴陵泉等,每次取2?3个穴位。

123、母婴忌同睡一个被窝
有的母亲习惯于与自己的婴儿同睡一个被窝,尤其到了寒冷的冬天,母亲怕小儿冷,搂着孩子睡觉,这种现象在农村较为普遍,其实,这种做法很不卫生,对孩子是有害的。
搂着孩子睡觉会使孩子吸氧不足。人脑组织的髦氧量最大,一个成人脑组织的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1/5,而孩子愈小,脑耗氧量占全身耗氧量的比例也愈大,婴幼儿可高达1/2。如果父母搂着孩子睡觉,父母的呼吸会使周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高,睡眠中的孩子感到呼吸困难,脑供氧不足,因而引起睡不稳、易做恶梦和半夜哭闹,睡在父母中间的婴儿会更甚。婴儿长期在这种氧的环境中睡眠,会影响脑组织的新陈代谢,严重者还会影响孩子的正常发育。
同时,人体的代谢产物有400多处,包括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烃、丙酮、苯、醛等,在空气流通的情况下,这些污染物会迅速扩散,不会造成污染。房间里,特别是在被窝里,这些污染物的浓度已经到了不容忽视的程度,如果婴儿长期受到这些污染物的污染,对婴儿健康发育是极不利的。
另外,搂着孩子睡觉也容易发生压伤、窒息和意外,因这种意外而死亡的婴儿也不乏其例。
搂着孩子睡觉,大人孩子都得不到舒适、自由的休息,不利于疲劳恢复和自由活动。一旦母亲患了流感或皮肤病,由于婴儿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低弱,就容易通过呼吸、皮肤接触传染给婴儿。
为了母婴的健康,婴儿还是与母分床睡好,让婴儿单独地睡在可以灵活搬动的小床上,大人睡觉时,把小床搬到大床边,以便夜里照顾。

124、夜间喂奶坐着为好
夜间喂奶,最好坐着喂。因为母亲操劳一天,夜间喂奶时容易睡着,可能使乳房堵住婴儿的鼻孔,或因喂奶过急,使婴儿咳嗽,或造成窒息发生意外。如果婴儿睡得很好,就不必把他弄醒后喂奶。
2~3个月后的婴儿,在睡前喂一顿用母乳调制的奶糕,可使婴儿耐饥饿睡得好,或者在基本定时喂奶的情况下,睡前的一次喂奶时间稍延迟(晚上10点钟左右),清晨一次喂奶时间稍提前(早晨4~5点钟),这样夜里可不必喂奶,以保证母婴的睡眠时间。

125、怎样给婴儿消除蚊叮
婴幼儿被蚊子叮咬后,局部常肿起红斑,尤其在头面部,若涂抹风油精或清凉油常会不小心被宝宝揉入眼中,这时可用母乳滴涂患处,每日3~4次,一般3日见效,且不留斑痕。

126、婴儿特乖不一定是好事
在生活中常常会碰到一些截然不同的情况。比如,有的婴儿生来好动,手脚动个不停,甚至还经常哭闹;有的婴儿却表现得非常安静,既不哭也不吵,一逗引就会发笑。这是小儿个性气质的两种正常表现。不过有少数婴儿特别安静,整天一声不响,对周围环境无动于衷。与同月的婴儿相比,他们动作发育如抬头、坐、爬、站、走,语言发育如发声、牙牙学语等,以及认知发育如对亲人依恋、害怕陌生人等都有延迟。如果父母发现婴儿有上述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查,明确是否有发育迟缓。

127、4—6个月婴儿的表现
每个婴儿都是一个发展中的个体,都有各自的成长过程,但是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共性。婴儿出生后的4至6个月里会出现以下现象,父母应针对这些现象做出哪些反应呢?
体重和身高的快速增加:在这段时间里,婴儿的体重会迅速增加至出生时的两倍。我国男孩从出生到4个月的平均体重由3。21公斤增至7。36公斤,身高由50。2厘米增至64。5厘米。女孩的从出生到4个月的平均体重由3。12公斤增至6。78公斤,身高由49。6厘米增至63。1厘米。快速的增长会使婴儿经常表现出饥饿,因此,父母应注意给他喂食,可在日常固定的喂奶时间之外,增加一些乳量和辅食。
身体动作发展:婴儿约在4个月时开始能够翻一半身,即从侧卧翻到仰卧,或从仰卧翻成侧卧。到6个月时开始学爬,腹部贴地,用手臂带动身体和两条腿前进。婴儿在此时能竖直地坐在大人的腿上,接着是身体能够前倾地独坐。当婴儿坐在父母的腿上时,他能控制自己的头部,能转动头部并可以支撑着坐起。婴儿头和躯干的控制能力的不断发展对安全进食来说是非常必要的,喂食时,父母帮助婴儿采取坐姿或倚靠的方式进行。注意不要让婴儿的头向后倒,那样会使食物难以下咽,还可能使他噎住。
感受外界物体:这个时期的婴儿经常将手指和玩具放进嘴里,并且常用手指去抚摸他们感兴趣的物品。这说明婴儿在不断地通过手指获得信息,这个过程也是婴儿用手和嘴感受物体的一种表现。父母可以给宝宝提供各种清洁无毒的玩具,增加他们用手抓和用嘴部接触物品的机会,为其接受勺子等物品做好准备。
进餐时的表现:进餐时,婴儿可能会趋身向前,靠近并伸手去拿食物,或在父母喂食时会看着食物怎样从盘子里拿到嘴边,他会张开嘴。如果他不想吃,就会转过头去或远离食物,表示对这种食物不感兴趣,把食物或把你的手推开,甚至用哭闹表示抗拒。婴儿知道自己是否想吃,对咀嚼食物是否感兴趣。因此,父母可以准备少量的多种食品,以便更新,以引起婴儿进食的兴趣。同时还要注意观察婴儿的进食情况,保证其进食量。
喂食时的表现:第一次喂食时,婴儿可能用舌头把勺子顶出,或被食物噎住,或把喂进的食物吐出来。这是因为婴儿尚习惯用吸吮的方式进食,是他们控制舌头运动能力发展的一种表现。不久,就会形成新的舌头运动方式,学会咀嚼,把食物咀嚼成形咽下去。有时婴儿噎住也是正常现象,父母不必担忧,尽可能地为其提供一个放松的进食环境。对婴儿以上表现父母要耐心对待。
进步的表现:经过第一周用勺子喂食后,婴儿的口腔运动逐渐进步,这时他会对食物表现出足够的兴趣。此时,父母要特别注意观察婴儿各方面的发展情况,及时提供其所需的各种物品和食品。在语言方面,这个年龄段的婴儿可以一口气发出几个声音,并能自己玩儿。当听到叫他的名字时会有所反应。在注意力方面,能注视别的人和物,当把玩具藏起时,他开始寻找。在动作方面,他可以抓住自己的脚,把玩具从一只手换到另一只手,两只手可以同时各拿一件东西,喜欢把手指伸到物品的小洞里。这些都说明婴儿的身心在迅速发展。此时,父母应多和孩子说话、讲故事、说歌谣、唱歌曲,还要经常和孩子一起玩儿,一起看内容简明、色彩鲜艳的图书。总之,让孩子有机会多听、多看、多动。通过这种“潜在学习”,促进婴儿的发展,让他保持愉快的心情,更加密切亲子关系。

128、保护新生儿的囟门要法
人的头颅由一块枕骨和两块顶骨、两块额骨、两块颞骨组成,每块颅骨的边缘都连接得十分紧密。在新生儿及婴儿期,两块额骨与两块顶骨之间没有完全靠拢,形成一个菱形空隙,此处没有骨骼,只有头皮与脑膜,为前囟门,欲称“前天窗”,在脑后,同样存在一个三角形空隙为后囟,又称“后天窗”。后囟生后三个月内闭合,前囟生后18个月闭合。由于囟门处无骨骼,很柔软,也较薄弱,所以在新生儿及婴儿期应注意保护,避免硬物碰撞囟门,勿在囟处加压因治疗需要进行前,后囟穿刺时注意消毒,切勿用手指对囟门加压。

129、六个月的保健
1、注意长牙期的营养与卫生
在长牙期常流口水,牙根发痒,爱咬东西或吃手指,不能让 小儿咬手指,这样会致上腭高拱,上颌前突,使萌出之牙向前斜 成“暴牙”,这不但不美观,又影响咀嚼功能,可用彩色图画和 有声玩具逗乐以分散其注意力,用消毒棉纤蘸开水轻搽牙板。
长牙期需加强婴幼儿营养,母应多吃富含钙、磷、维生素A、 C、D等及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如:乳、蛋、芝麻、海带、瘦 肉、动物肝肾、鱼、花生、胡萝卜、红红柿、菠菜、芹菜及水果 等。同时,应注意保持婴幼儿口腔清洁,进食前要洗乳头,进食 后常给孩子喂些温开水以清洁口腔,创造良好环境,以利乳齿顺 利萌出。
2、预防缺铁性贫血
红血球主要成份是血红蛋白。铁元素是制造血红蛋白的重要 原料。足月儿从母体内带来的铁,贮存在肝脏中,到5-6个月 就渐渐消耗尽。以后,小儿必需靠自己摄食铁质,而母乳及牛乳 中含铁量均较低,远远不能满足小儿的需要,若此时不赶快对铁 的摄入量增加,则将导致缺铁性贫血。故六个月至2岁的小儿易 患此病,此时我们应注意预防。
哪些食物中含铁量高呢?蛋黄,动物肝脏及动物血液中均含 有丰富的血红蛋白铁。其次是豆类,深绿色蔬菜,水果中也含有 铁。在6个月以前,都应添加含铁的辅食,但添加时又得考虑小 儿肠胃道的消化吸收能力而定。
贫血的标准:红血球数目低于400万个/mm3,血红蛋白低 于11%,临床表现:面部、口唇皮肤欠红润,眼结合膜、口腔 粘膜较苍白,精神不振,乏力,烦燥,肪搏快等。
贫血不但影响小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同时也影响大脑充分发 挥其功能,而且还可诱发某些感染性疾病,因此必需予以高度的重视。
3、预防佝偻病
佝偻病是缺维生素D所引起,好发于6个月到2岁的小儿。
临床表现:皮肤较苍白,方头,前囟晚闭,出牙迟,盗汗多, 夜眠淡安,较烦燥。
人乳中钙量够用,牛奶中含钙量更多一些,但由于缺维生素 D,钙质不能由肠道吸收,辅食中蛋黄、菜泥、肝、瘦肉中也含 有维生素D,阳光中紫外线晒在皮肤上,能使皮肤制造维生素D, 都可用来预防佝偻病。
晒太阳时应保护好小儿的双眼不受阳光直射。玻璃和衣服均 能阻止紫外线通过.应尽可能让小儿的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 但不一定用阳光直射,可在屋檐下,树荫下接受阳光的折射光也 可产生同样效果。
应注意的是头颅囟门之闭合,影响到大脑体积的扩大。出生 时前囟门是2.5×2.5cm,到1岁半时闭合,是正常现象。若维生 素D供给过多,囟门与颅缝提前闭合,影响大脑体积扩大,有碍 于发挥智慧,所以不得不慎重注意对维生素D的摄入。
4、预防各种传染病
除按防疫站制定的免疫程度,进行免疫注射之外,若碰到什 么传染病流行,便临时注射丙种球蛋白加以预防。因小儿从母体 带来的免疫力,此时已用尽,而体内产生免疫力的能力尚不足, 故半岁后易患各种传染病。

130、婴儿含接乳头的正确姿势
一般母亲每次喂奶时先将乳头触及婴儿上唇,引起觅食反射。当婴儿口张大的一瞬间,让婴儿靠近自己,使他能大口地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含接后,婴儿的唇上下外翻,呈"鱼唇状",可见到上方的乳晕含得比下方多,婴儿的舌头位于乳头下,勺状环绕着乳头。这样在吸吮时能充分挤压乳晕下的乳窦,使乳汁排出,还能有效地刺激乳头上的感觉神经末梢,促进母亲的泌乳和排乳反射。
婴儿吸吮时两颊鼓起呈圆形,出现典型的颌部动作,即颌部肌肉缓慢而有力及有节律地向后作出伸展运动,直至耳部,吸吮慢而深,有时会暂停,能看到他的吞咽动作,听到他"咕噜"、"咕噜"的咽奶声。如婴儿含接乳头后,唇内卷,大部分乳晕在口外,两颊吸吮时内缩,或母亲感到乳头疼痛,说明婴儿的含接姿势不正确,应及时纠正。

131、宝宝常腹泻,发育会迟缓
听到小宝宝又在哭闹,妈妈赶紧来到小朋友身边,细心检查後,发现宝宝又拉肚子了,这已是今天第十次拉肚子,而且大便呈现「蛋花汤」的样子,真是让妈妈手足无措!
婴儿常发生以腹泻为主的肠胃功能疾病,而且主要发生於三~五岁的宝宝身上。
最常见的腹泻原因是之一,是妈妈将喂食宝宝的牛奶泡得过浓,或是宝宝喝了过量的牛奶,如此形成的「慢性腹泻」,长久下来会让宝宝营养失调,身体发育迟缓。
腹泻的原因如果是由细菌、病毒感染而起也是婴幼儿常见的情形。其中又以一种长得像轮子状的「轮状病毒」感染为多数。感染病毒的宝宝大便次数多达十余次甚至更多,且大便中多伴随著大量的水份,因此若腹泻情形严重,会导致宝宝脱水,甚至休克的现象。
要预防宝宝腹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以母乳来喂哺小孩。因为母奶容易消化,而且具有免疫细胞及抗体,所以吃母奶的宝宝比较少拉肚子;即使拉肚子,也很少会引起长期的慢性腹泻。
另外,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防治办法,注意双手的清洁、奶瓶的消毒工作。冲泡好的牛奶也不宜放置过 久,以免孳生细菌。如果开始要让小朋友摄取副食品时,要记得把握由单项、少量开始添加的原则。
如果小孩已有腹泻的情况,也不用担心,只要适当的减少进食,饮食也宜选择容易消化的食品,例如婴儿可食用去掉不容易消化的乳糖的医用奶粉;较大的孩童则可食用不油腻的稀饭、馒头。
在用药方面,细菌所引发的肠炎可根据菌种选择适合的抗菌药;如果是病毒性肠炎就没有特殊的药品,必须靠宝宝本身的免疫系统来克服。
其实腹泻的主要治疗原则,是多补充水分及电解质,如果只是单纯的止泻会使存在体内的细菌病毒无法随大便排出,反而加重婴幼儿的病情。
不要过於担心宝宝的腹泻问题,身为妈妈的你只要细心照料,宝宝都能安然度过这段时期。还有,因小baby皮肤细嫩,水状大便会刺激皮肤而发炎,所以妈妈更不要忘了在宝宝腹泻後,用温水清洗屁股并保持小屁屁的乾爽。

131、婴儿的语言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当听到新生儿响亮的哭声时,父母的心情是多么激动和兴奋。哭,表示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我们都知道,婴儿不会说话。啼哭,是新生儿的本能,是宝宝用来向人们表达自己某种情感和需要的特殊语言。如果年轻的父母对孩子的啼哭不了解,就会焦虑不安,束手无策。   
正常婴儿的哭声是清脆而响亮的,圆润而连贯,富有一定的节奏。在婴儿发病初期,以及生病的过程中,或在某种不适的状态下,哭声在音色、音量、音质、长短、节奏方面,就会有所改变。   
哭声响亮,闭着眼睛,双脚紧蹬,吮手——表示:我渴了,我饿了。   
哭声强烈刺耳,无眼泪,伴有嚎叫并乱踢、乱咬——表示:我生气了。   
哭声很响,伴有间隔短的嚎叫——表示:我很害怕。   
哭声持续不断,声大而刺耳,流泪,带有声色惊慌,面色改变——表示:我不舒服。   
哭声激烈,音调高亢,尖声嚎叫,伴有痛苦面容,极度不安——表示:我疼啊。   
哭声低弱无力,发音不畅,伴有面色发黄,精神萎靡,目光呆滞——表示:我病得很厉害。……  
当然,各种疾病表现出的症状和体征,要因人而异,在护理婴儿的过程中,年轻的父母一经发现异样啼哭,要区分宝宝不同类型的啼哭,以了解婴儿遇到的新问题。年轻的父母还要学习掌握一些婴儿的生理特点及日常医学知识,以便对每种情况能采取适当的措施,为及时发现病情、早期诊治创造有利的条件。

132、怎样判断宝宝是否吃饱
民以食为天,新生的宝宝也不例外,宝宝生下后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觅食。可是,常常看到宝宝因进食过多导致消化不良、腹胀腹泻而到医院求治,婴儿素等助消化的药往往是宝宝身边的必备药。长期消化系统负担过重,消化不良会造成宝宝消化系统的功能紊乱。当然,宝宝消化系统尚未发育完全,消化功能差是引起消化不良的客观原因。可是,不知宝宝是否吃饱,一味喂食也是家长常犯的错误。所以学会判断宝宝是否吃饱非常重要。应从以下三种情形来判断:   
(1) 观察宝宝的情绪:倘若宝宝没吃饱,常表现为、哭闹、烦躁、吸吮指头异物等。渴望妈妈的拥抱,吃奶时比较专注、急促。     
(2) 观察大小便:吃母乳的婴儿一般每天大便3—4次;吃牛奶的婴儿,大便多在每天2次左右,金黄色,呈糊状。若宝宝没吃饱,大便次数就会减少。婴儿小便一般每天6次以上,尿呈淡黄色或无色。如果宝宝仅仅吃母乳,没有添加其他任何辅食,也没有喂水或其他饮料,一天6次小便(尿布湿六次),说明进食的奶量是足够的。如果宝宝还哭闹,一定有其他原因。     
(3) 观察宝宝体重增长情况:定期给婴儿测量体重,观察婴儿体重增长情况来判断奶量是否充足。一般应每月或两个月给婴儿称体重一次,一个健康的婴儿每月应增加体重500—1000克。若婴儿体重增长不足可能是吃的奶量不够或生病,应仔细寻找原因,必要时到医院检查。

133、儿不宜多食盐
荷兰研究人员指出,婴儿日常饮食含盐量高,可能增加成年后患高血压的机会。     
荷兰伊拉斯大学医学人员共调查了167名荷兰儿童,其中71人在半岁内日常 只进食低盐份食物,结果发现他们15年后的血压比吸收一般盐量的儿童较低。研 究人员认为,其主要原因是饮食中含高盐分,致使婴儿未发育成熟的肾脏受损, 因而影响他们日后的血压。据报道,这项调查报告还规定,儿童每天吸收120毫 克钠较为适宜。

134、小儿发育的几个基本标志
在发育过程中有很多重要的标志,但下面这些是最基本,任何一个都需认真对待。
出生时:俯卧位,骨盆高起,膝在腹下方。俯卧悬空位时,肘屈,髓部分伸直。
4~6周:对母微笑。
6周:俯卧位时,骨盆能够放平。
12~16周:头转向声源。握物。 12~20周;两手放在眼前,端详两手。
20周:用手去触物,并用手拿。
26周:能将东西从一只手递给另一只手。会咀嚼,坐时手在前面支撑。仰卧位时,头能拾起片刻,能自己吃饼干。
9~10月:用示指触物,拇指与其他指相对去取物,会做“再见瞩动作。当给他穿衣时,常把手穿到袖子外面,把 脚穿到鞋外面。
13月:主动在地上扔东西(约在15个月时停止扔),能独自走。会说2~3个简单字。
15~18月:模仿做家务事,如打扫屋子等。
15月:能自己进食,拿茶杯喝水,放下,停止扔东西, 停止把东西放嘴里。
18月:开始告诉妈妈要尿。但有时说的时候已尿完了。
21~24月:偶尔能将2~3个字连在一起。
2岁.白天不再尿裤。
3岁:夜里不再尿床。自己穿衣,不会系背后的扣子, 能独脚站立片刻。

135、新生儿疾病特点
新生儿各脏器功能发育尚未成熟,机体免疫功能比较差,因此发病率高。患病后症状不够典型,不易发现。但如能仔细观察还是可以发现问题的。新生儿疾病总的看来有下列三方面的表现。   
1、全身症状新生儿的各种疾病,都可以出现全身症状,最突出的是“三不”:1不吃,即不肯吃奶,勉强吃下后容易呕吐。2不响,正常新生儿哭声响亮,病重时器声轻弱或不器,睡眠时间比正常新生儿长。3体重不增或下降。但有的新生儿得病扣不表现为“三不”,相反却表现为烦躁不安,多哭多闹,不肯入睡。感染性疾病在其他年龄阶段常表现为发热,可是新生儿感染时不一定都发热,体温可以正常,病情重时还可以体温不高,甚至全身冰冷。   
2、各系统疾病的特殊表现。例如呼吸系统疾病时有鼻塞和咳嗽,新生儿鼻塞影响呼吸和吮乳因此吃奶时常哭闹不安。新生儿患肺炎时出现气促或口吐白沫。消化系统疾病时出现呕吐、腹泻、腹胀或便秘。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时(如化脓性脑膜炎)出现眼睛定视和各部位肌肉的抽动等。   
3、面色和皮肤颜色的改变。正常新生儿的皮肤娇嫩,呈浅红色,口唇呈深红色。患病时可能出现:1黄疸,虽然正常新生儿在生后3-10天可以出现生理性黄疸,但这种黄疸色不深,也不影响小儿食欲和精神状态,如果黄疸比较深,或突然加重,或超过生后10天仍持续不退,就可能是疾病的表现,需要就诊。2粘膜(如口唇)、唇周或指趾甲呈青灰色,常由于动脉血氧浓度低或由于休克血流缓慢引起,多见于败血症和硬肿症等严重疾病,常伴有神萎、食欲差等症状。单纯粘膜和皮肤青紫多为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3某些病毒感染性疾病时皮肤可出现麻疹样皮疹,分布在前胸、腹部、背部和面部。4严重败血症或出血性疾病时四肢、胸颈部或其他部位皮肤可出现深红色出血点或紫红色瘀斑。5皮肤和粘膜苍白表示贫血,多由溶血或出血性疾病引起。此外皮肤和皮下组织水肿或硬肿也是疾病的表现。   
各种先天性畸形和遗传性疾病虽然出生时已经存在,但不是都在新生儿期发病,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种类很多,但在新生儿期发病的主要是大血管错位、左心发育不良、肺静脉回流异常等复杂的畸形。消化道畸形在新生儿期发病的较多,如食道梗阻、幽门肥大、小肠发育不食品店、无肛等,这些疾病都有各系统的特殊症状,不难被家长发现。   
总之新生儿疾病种类爽,症状不典型,但如平日父母多注意小儿的吃、睡、哭声、大小便、呼吸等生活情况,喂奶、换尿布和洗澡换衣服时注意有无特殊征象,不难早期发现疾病。

136、看数字大小知宝宝健康
一、体重测体重的时间最好在清晨排尿之后。小儿体重的正常值可用以下公式推算:1~6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600;7~12个月:体重(克)=3000+月龄×500;1岁以上:体重(千克)=8+年龄×2。   
二、身长测量身长时,3岁以下可用卧位,3岁以上可用立位,并要求足跟、臀、两肩部及脑后同时紧靠立柱。小儿初生时身长约50厘米,出生后第1年增长25厘米,2岁以后身长可用下列公式推算:身长(厘米)=周岁数×5+75。   
三、头围新生儿头围平均约为34厘米。随着脑的发育,在出生后最初半年增长约8厘米,后半年4厘米,第2年内又增长2厘米,5岁以后已接近成人。   
四、胸围出生时胸围约为32厘米,第1年增长约12厘米,第2年增长约3厘米。1岁前胸围常小于头围,1岁时几乎相等,2岁以后胸围超过头围。   
五、囟门后囟关闭时间在出生后2~4个月内(部分出生时已闭)。前囟在第12~18个月关闭。   
六、牙齿小儿出生后5~10个月开始出乳牙,一般1岁时出8颗牙,1岁以后长出上下左右第1乳磨牙,1岁半出尖牙,两岁出第2乳磨牙,于20~30个月出齐20颗乳牙。6岁以后开始换为恒牙,并长出第1恒磨牙,12岁以后长出第2恒磨牙,到12~15岁长满28颗恒牙。   
七、呼吸年龄越小,呼吸越快。1~3个月每分钟约为45~40次,4~6月约为40~35次,6~12个月约35~30次,1~3岁约30~25次。   
八、脉搏年龄越小,脉搏越快。新生儿~1岁每分钟约为160~120次,1~3岁每分钟约120~100次,3~5岁约110~90次,5~7岁约100~80次,7~12岁约90~70次。
137、胎发不宜剃,睫毛不要剪
如果你的孩子满月了,热心的邻家阿婆一定会让你给孩子剃个满月头,说是剃光后,将来孩子的头发就会长得又黑又密。随后,她或许还会指导你给孩子剪睫毛,说是剪过后.将来孩子的睫毛就会又长又翘。?
在儿童保健门诊,我曾见过这样的情景一位年轻的母亲指看女儿的睫毛问医生:“为什么女儿的睫毛不像别人那样细软,而是粗硬的?“经询问,她曾在女儿出生后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为女儿剪过3次睫毛,谁知睫毛非但没有像希望的那样蛮得又长又翘,反而硬生生的,毫无美感。无独有偶,一位年轻的父亲也带着儿子前来询问,说孩子出生时头发特别稀少,为此,从满月开始剃了好几次光头,但效果仍不理想,不知怎么办才好。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为孩子剪睫毛、剃光头的现象并不少见,家长的本意是为了让孩子“锦上添花”。但是,结果却事与愿违,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睫毛的生长不光是为了美观,更主要的是保护眼睛,避免异物进入眼内。当异物触及睫毛时,人体首先出现闪眼反射:闭住眼睛,阻止异物进入眼内。睫毛与男子的胡须一样,越剪越硬。粗硬的睫毛对异物,尤其是细小的异物敏感性降低,以至闪眼反射不能及时反应出来,减弱了睫毛原有的生理作用。何况在剪睫毛时,孩子稍不合作,还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伤害!
再谈给孩子剃光头。胎发的多少存在个体差异,有的孩子多一些,有的则少一些。但在幼儿园里、在马路上,看不到一个脱发的孩子,说明即使胎发较少,长大后也会有所改观,家长大可不必“剃”毛助长。曾经遇到婴儿因剃胎发、刮光头而不幸患上败血症丧命的病例。因为,用锋利的刀刮去胎毛时,虽然皮肤上不出血,但婴儿皮肤娇嫩,头皮上有肉眼看不到的伤痕。如果剃刀未经过仔细消毒,细菌就会进入皮肤伤痕处,再进入血液,导致败血症,真是无形杀手!
年轻的家长们切记,做任何事情,都需要三思而后行!
138、怎样给婴儿剪指甲?
婴儿的指甲长得特别快,一两个月的婴儿指甲以每天0.1毫米的速度生长,所以要间隔1周左右就要给孩子剪一次。
剪指甲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在婴儿不动的时候剪,最好等孩子熟睡时剪。   
(2)由于婴儿的指甲很小,很难剪,所以尽量用细小的剪刀来剪,剪的不要太多,以免剪伤皮肤。   
(3)婴儿喜欢用手抓挠脸部和身上其他部位,往往会抓破皮肤,所以剪指甲时不要留角,要剪成圆形子想要什么又说不清楚,心中焦急,便朝身边的人咬去,这实际上是小孩发脾气的一种表现。 面对小孩的咬人,不必惊慌,要时时细心观察,弄清楚孩子需要什么,满足他合理的要求。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1岁左右的孩子啃甲、吮指甚至咬人等,其实是孩子正处于心理发育的肛口期,口咬会使孩子产生快感,获得心理满足。此外,孩子咬人很少是攻击行为,对此应正确引导,淡化其啃、咬等行为,用新的兴奋点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即正确使用行为疗法。任何指责只能强化强化错误,适得其反。
子想要什么又说不清楚,心中焦急,便朝身边的人咬去,这实际上是小孩发脾气的一种表现。 面对小孩的咬人,不必惊慌,要时时细心观察,弄清楚孩子需要什么,满足他合理的要求。 从心理学角度认识,1岁左右的孩子啃甲、吮指甚至咬人等,其实是孩子正处于心理发育的肛口期,口咬会使孩子产生快感,获得心理满足。此外,孩子咬人很少是攻击行为,对此应正确引导,淡化其啃、咬等行为,用新的兴奋点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即正确使用行为疗法。任何指责只能强化强化错误,适得其反。

2#
发表于 01-17 13:11|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学习了,孩子早就上了早教课了呢,在创艺宝贝进步还不错呢!

回复
3#
发表于 01-19 14:07|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以下是引用 第2楼 凤戏红尘 的话:
学习了,孩子早就上了早教课了呢,在创艺宝贝进步还不错呢!...


15号还去天山路缤谷文化休闲广场,创艺宝贝的新校区参加了活动呢,和宝宝一起izuo了棒棒糖,还跳了兔子舞,蛮开心的呢!

回复
4#
发表于 01-19 17:01|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孩子们都挺喜欢活动的,热闹啊!

回复
5#
发表于 06-12 13:57|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孩子首先就是要保障健康,我是带宝宝在香港裕力打的五联进口疫苗,内地的不放心,通过危幸HPV0006约的。很方便

回复
社区导航
同龄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