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首页 同龄圈 育儿你造吗 好好ci 流行时尚 女人心情 败家妈妈 孕期话题 准备怀孕 幸福母乳站 幼儿护理
查看:2k|回复:2

这个神奇的小动作,竟然治愈了孩子的坏情绪

回帖 发帖
发表于 01-23 11:39|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每次我从外边回到家,无论小拍在做什么,她都会第一时间冲过来,要跟我拥抱。

她张开双臂,用力搂住我的腰,紧紧贴在我怀里,然后扬起头,侧着脸凑到我嘴边,等着我 “啵啵”响的三个大香吻。

我亲完她以后,她也随即回我三个吻,最后翘起嘴角,说一句“I LOVE U”,这个拥抱仪式才算完成。

这样“肉麻”的仪式,小拍一直很享受,每天都要抱个七八次。拥抱,已经成为了她生活中的一部分了。

上学前要拥抱,放学回来要拥抱,出去玩要拥抱,洗个澡出来要拥抱,睡前也要拥抱……总之,只要她喜欢,随时随地都要拥抱。

我以为像她这么大的孩子,早就不喜欢和妈妈搂搂抱抱了,没想到,她依然热衷于此。

而正处于小宝宝阶段的宁宁,就更不用说了,虽然说话还不太利索,但是“妈妈抱抱”、‘“爸爸抱抱”’、“姐姐抱抱”、“阿姨抱抱”,她却说得很溜。

01

在拥抱中感受爱

这段时间,姐妹俩还迷上了一个“幽灵”游戏,每天晚上拉着我陪她们玩。扮演“幽灵”那个人用小被子盖着头,去抓另外两个人。

每当我扮演“幽灵”,抓到两个小妞的时候,都会顺势把她们紧紧搂在怀里,用额头在她们身上来回“挠痒痒”,或者不停亲吻她们的小脸蛋和颈窝作为“惩罚”,每次两个小妞都咯咯笑个不停,似乎很享受这种“惩罚”。

好几次,宁宁甚至还故意站着不动,等我来抓,然后主动扑到我怀里,要是没等到我的“惩罚”,她就会学着我的样子,伸开两只小小手,圈住我的颈,然后把头埋在我胸前,用自己的小额头笨拙地不停来回晃动,逗得我们哈哈大笑。

之前陪她们玩游戏,更新换代得很快,一个游戏最多玩个十来二十遍,她们就腻了,但唯独这个“幽灵”游戏,她们一直乐此不疲,每天晚上都要玩。

一个看起来有点“傻乎乎”的游戏,她们为什么这么痴迷呢?刚开始我也有点困惑,后来,也想明白了。

她们在乎的不是游戏有多好玩,多刺激,更多的应该是享受游戏过程中,姐妹母女间的亲密接触,从彼此的拥抱、亲吻中,她们能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的。

看来无论什么年龄的孩子,对父母的拥抱都有一种本能的渴望。

好友薇姐的女儿今年13岁,已经长成一个水灵灵的大姑娘了,一米七的身高,比妈妈还高出半个头呢,然而,她对妈妈的拥抱依然迷恋。

妈妈曾经问她,你这么大了,还想妈妈抱啊?

女儿说,因为被你抱着很舒服,很安心,还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

或许女儿没法用语言完全表达,妈妈的拥抱对她来说有多重要,但是,身体的直觉已经告诉她,她喜欢妈妈的拥抱。

孩子本能需要父母的爱,而在拥抱的时候,是两颗心靠得最近的时候。

闻着妈妈独有的气息,听着妈妈亲切的心跳声,不知不觉中,就唤起了孩子心中对爱的体验,而这样的体验会化为源源不断的养分,滋养孩子成长。

02

拥抱治愈了坏情绪

在《游戏力》一书中有个“蓄杯理论”,科恩博士曾在文中说:“每个宝宝生来都带着一只空杯子。而为人父母的责任就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往里面填满“爱”与“亲密””。

而对孩子来说,父母的抚触、拥抱、亲吻,就是最好的爱与亲密。

《正面管教》这本书讲过一个关于拥抱的动人故事。

有个四岁的小男孩,总是遇到一点小事不顺心就发脾气,他爸爸对此一直很沮丧,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

有一天,小男孩又一次大发脾气,这时,他爸爸突然单膝跪下,对孩子说:“我需要一个拥抱。”

小男孩一愣,抽泣着问:“什么?”

爸爸再次重复了一次:“我需要一个拥抱。”

小男孩停止了抽泣,盯着爸爸看了一会,有点不敢相信地问:“现在吗?”

爸爸说:“对,现在。”

小男孩看上去完全懵了,但他停止了哭闹,并且有点不情不愿地说:“好吧。”

然后,动作僵硬地给了爸爸一个拥抱,但很快,僵硬就消失了,父子俩融化在彼此的怀抱里。

孩子很多时候发脾气、大吵大闹,其实是在呼唤父母的爱,只是他们用了错误的方式来表达。

而此时,父母一个简单温情的拥抱、亲吻,甚至是抚触,就仿佛一剂良药,瞬间抚平他们那颗躁动不安的心,治愈他们的坏情绪。

难怪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洛德·傅斯博士说:

拥抱可以消除沮丧——能使体内免疫系统的效能上升;拥抱能为倦怠的躯体注入新能量,使你变得更年轻,更有活力。在家庭中,每天的拥抱将能加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且大大减少磨擦。

03

每个孩子都需要拥抱

从小就能够充分享受父母的拥抱和亲吻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如此幸运。

而那些从小缺乏父母拥抱、亲吻、抚触的孩子,很可能会患上一种在心理学上称为皮肤饥渴的症状。

皮肤饥渴症,也被称为触摸饥渴症,是指小时候缺乏父母拥抱、亲吻、抚摸的孩子,在长大后容易形成的一种潜在的对被爱、被关心、被抚慰的渴望。

当这种渴望过于强烈时,可能会导致一种病态的情感需求,使得他们在获得爱的满足、平衡情绪、拥有自信和关爱别人等方面,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障碍。

这让我想起《欢乐颂》里的安迪,从小就和父母分离,几乎没得到父母的拥抱和亲吻,导致她严重缺乏安全感,她无法跟人有亲密的接触,甚至连和别人握手都很排斥。

著名儿童教育家孙瑞雪说过:

儿童是在抱中成长的。“妈妈抱抱”、“老师抱抱”,哭了要抱抱,难过了要抱抱,伤心了要抱抱,情绪不好了要抱抱。

抱是爱的身体语言。小孩子、大孩子都需要爱。成人也需要爱,虽然我们的身体长大了,但是我们还是要成长;没有爱,我们就不再成长。

在与孩子交流中,我们常常习惯用语言来表达爱,但有时候一个温情的拥抱往往也能有奇效。

当孩子每天醒来时,不妨给他一个温馨的拥抱,让他心情愉悦地开始一天的生活;

当孩子感到伤心、委屈时,不妨给他一个安慰的拥抱,让他趴在我们肩头,痛快的发泄心中的不快;

当孩子不敢上舞台表演时,不妨给他一个有力的拥抱,让他有信心和勇气去战胜心魔;

当孩子害怕面对未知的世界,不妨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让他知道,世界很远,但爸爸妈妈的拥抱却很近。


2#
发表于 01-23 14:54|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支持一下

回复
3#
发表于 01-28 16:08| 只看楼主| 倒序看帖| 发送站内信

挺不错的。楼主继续。。。

回复
社区导航
同龄宝宝